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群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给了王仙芝、黄巢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王仙芝、黄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经过短暂休整之后,转战河南,迅速攻占了阳翟、郏城等八县之地。接着,农民军又攻陷了汝州,王仙芝杀其守将,汝州刺史被迫逃走。王仙芝、黄巢声威大振,连洛阳都被震动,官员们纷纷逃跑了。

    王仙芝、黄巢又攻破了阳武,胃口一下子大了起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郑州。可是,郑州可不是这么容易打的,这里城墙高,兵马强。王仙芝和黄巢围攻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这时一个比较要命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粮食问题。王仙芝和黄巢的手下开始纵兵抢掠。从此,这支起义军也干起了杀人、放火的勾当。

    在久攻不克郑州的情况下,王仙芝和黄巢开始转变战略,把战线南移,接连进攻申、光、庐、寿,逼近扬州,淮南节度使多次向朝廷告急。唐朝面对巨大的压力,不得不使出最后一招:招安。

    王仙芝动心了,朝廷能给自己官做,实在不是白闹。黄巢本来也想接受招安,当年参加科举考试不就是为了当官吗?可是当黄巢看到那份封官名单时,不由勃然大怒,因为那上面只有王仙芝的名字,却没有自己的。他恨的不是别的,而是朝廷只知道有个王仙芝,却不知道我黄巢也是个人物!

    黄巢开始质问王仙芝:“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然后,挥起拳头重重地打在王仙芝的脸上。王仙芝害怕犯了众怒,所以没敢接受朝廷的官职。

    此时的黄巢认清了一个道理,再也不能跟着王仙芝混了,当马仔没有啥前途。所以他拉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开始单独跟朝廷做对。后来王仙芝战死,手下的残余势力大部分归于黄巢。

    黄巢的人品很差,时不时地向唐朝乞降,几乎每年一次。而当唐朝为他开出不错的价码后,他又公然反悔,他不敢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只是通过乞降的方式来为他的下一步计划赢取充裕的准备时间。

    黄巢洞悉当时的形势,北方虽然遭遇旱灾,但是北方人素来民风彪悍,士兵也颇为勇敢。所以在河南一带活动,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他把目标定在了南方。

    说干就干,黄巢率军南下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又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然后披荆斩棘,攻入福建。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而逃。

    黄巢军队冲进福州,这支军队再也不是那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抗争的军队,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情景恐怖之极。

    黄巢占领福州后,又开始向南运动,包围了广州。

    在此期间,黄巢曾致书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要求朝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二人惧怕黄巢威势,极力申奏,但朝廷不许。黄巢不甘心又自己上书,求为广州节度使,可朝廷只授予他府率的官职,并遣使慰问。

    黄巢假装接受,置酒款待。这位钦使素来嗜酒,一杯未了,又是一杯,接连喝了数十杯,不觉喜极欲狂,随口乱语。当下笑对黄巢道:“闻足下喜吃人肉,究竟人肉有甚滋味?”

    黄巢听了此语,知他有意嘲笑,也忍不住忿怒起来。原来他前时攻打郑州时,因粮食短缺,专掳妇女婴孩,或烹或蒸,作为食品,尝语徒众道:“世间美味,无过人肉,但使他国有人,何忧饥馁。”

    因此每破州县,不惜仓粟,往往焚去,至是闻钦使相诘,遂勃然道:“人肉最美,吃醉人肉,越加适口,好似吃糟猪呢。”

    钦使骂道:“无知狂贼!你今日归朝,不过一个唐家奴,还想吃醉人肉么?”

    黄巢此时亦含酒意,瞋目骂道:“吃你何妨!”

    说至此,即指麾左右,就座上拿下钦使。钦使随员只有数人,哪里招架得住?都被他陆续捆住,一刀一个,尽行杀死。黄巢吩咐军士将他们洗刷烹调,供大家饱餐一顿。可怜钦使招降不成,转眼成了人家的盘中餐,腹中肉。

    这年九月,广州失守。

    黄巢攻陷广州后,发现这是一个不同于中原的世界,这里再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这里充满了富庶,且有着外夷文化的冲击,各种宗教更是在这个城市中交互错杂。黄巢连番血战,粮草早已殆尽。所以,又一番新的抢掠开始了,黄巢军见人就杀,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抢,不值钱的一把火烧掉。

    当黄巢的军队到达广州港口后,黄巢惊呆了!因为大批的外国商船停靠于此,船上的货物不计其数。还有很多要出使外国的商船,这些船上也装着中国最好的特产。

    黄巢立即下令,把这些商船上的货物全部收缴充当军费。码头上的水手和各国商人全部杀死!

    一时间,广州码头尸积如山,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被杀的人包括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

    这件事情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唐僖宗听闻大怒,一向自由、开放、和平的唐王朝形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唐僖宗此时恨透了黄巢,从太宗皇帝到现在,唐朝威仪一直广播世界,但是现在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唐僖宗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黄巢这个败类!

    唐僖宗此时派出了淮南节度使高骈。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三月,高骈遣其猛将张璘渡江南下。

    不可一世的黄巢终于遇到了能与之抗衡的宿敌。黄巢且战且败,退守饶州。张璘又乘胜进军,黄巢无奈退守信州。此时,各地节度使的援军也已赶到,眼看黄巢的军队就要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6章 黄巢称帝() 
话说高骈有一员心腹大将名叫毕师铎,他对高骈说道:“主公名震西南,功高盖世,虽黄巢未灭,如今已位居淮南节度使,独揽东南半壁江山。若平贼,则功高震主,位居不赏之地。古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主公岂不闻韩信、彭越之事乎?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而今之计,当隔岸观火,静待天下之变。”

    高骈言:“若非将军良言,骈不败于黄巢,也获罪于朝廷矣。”遂按兵不动以观其变。

    高骈手握重兵却暗中姑息黄巢,使得义军驰骋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沿途百姓纷纷追随起义,义军人数达六十万之众,但大唐各道兵马尚未妄动。黄巢问军师尚让:“今朝庭所驻兵马甚多,若群起而攻,当如之奈何?”

    尚让向黄巢献计道:“大将军只需发一牒文,诏告四方。称大将军将率天兵六十万入东都,顺道至京师问罪,与众无干,不阻者天兵不讨。诸镇兵马闻言必不敢发兵来战,则东都唾手可得矣。”黄巢闻言速命军吏拟文,发往各州郡。

    数日后,义军兵临洛阳,东都留守刘允章闻黄巢大兵将到,而各道兵马俱守而不战,洛阳四面无援,惟有献城或有一生,于是亲自恭迎。城门大开,百姓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黄巢见洛阳百姓夹道相迎,东都不攻自破,自是喜上眉梢。义军在洛阳休整两日后便兵发潼关,又令营州朱温攻取同州要地,以策应黄巢大军。

    东都洛阳失守,僖宗大惊,急召百官入朝商议。王铎道:“今贼兵入中原,东都难保。请陛下发关内兵及神策军镇守潼关,以保长安之急。”众臣皆应。

    田令孜道:“陛下,今贼兵有六十万之多,长安已危在旦夕。何不驾幸西蜀,以保无忧。”

    吏部侍郎程敬思言:“长安乃大唐之都朝之命脉,不可轻易让与贼兵。”

    田令孜道:“昔日安禄山举三镇之兵,挥师南下,直取二都。玄宗率军入川,方避中原之乱。此事应从祖制,陛下入蜀为宜。”

    程敬思叹道:“朝中诸事皆可从祖制,惟有弃都而逃不可从祖制。”

    僖宗李俨见无有良策,又苦于手下无兵,不禁泣下。长安城内只有一支皇帝亲军,唤做神策军。僖宗只得挑选神策军二千八百人,命殿前将军张承范为大将率军前往潼关。张承范奉旨点齐神策军,入朝辞行。僖宗亲往信门楼送行,告慰三军。张承范对僖宗言道:“吾主万岁,黄巢拥兵号称六十万,锋不可当,潼关只有饥卒万人。陛下遣臣率军驰援,臣义不容辞!不过兵力不足,粮饷不继,恐难取胜。还望陛下早日督促诸道兵马,指日来援。”

    僖宗一脸难堪,对承范言道:“卿等且行!朕自当促兵进援。”张承范辞别君王赴潼关增援。

    却说镇守潼关之人名叫齐克让,只有一万兵马驻扎在此,而张承范带来的援兵不足三千,甚是危急。那黄巢六十万大军,如盘蛇缠山,马队延绵数百里之远,旌旗漫山遍野,一望无际。齐克让对张承范言:“我等在此已拖延数日,却不见再有援兵。如今贼众兵临城下,我等不可不战,本督亲率兵马与贼一战。”遂命张承范守城,自己率副将王师会、李茂、宋真等领一千兵马城下列阵。

    黄巢帐下大将葛从周催马出阵,唐将宋真挥刀相迎,二人不过一个回合,宋真便被葛从周刺于马下。又有大将李茂持一对镔铁斧而来,葛从周挺枪便刺,又战两个回合,只见二马一挫蹬,葛从周枪交左手,右手拔剑削下李茂人头。唐军士卒本无战心,见连折两将,更是士气大落。又有唐将王师会催动跨下红鬃马,手挥象鼻古月刀直取葛从周。不过七八回合便被葛从周马上生擒,抓回营中。齐克让见三将三败,阵前大呼一声道:“蟊贼休狂,齐克让在此!”只见一条兽角点金枪直杀过来,葛从周挺枪应敌。二人大战四五个回合,齐克让并非葛从周对手,已是支撑不住。张承范恐齐克让再被葛从周刺于马下,便下令鸣金收兵。

    当日天色将晚,义军攻城。只见云梯高架,箭弩齐发。张承范道:“齐都督,此地不可再留,万望三思!”齐克让见兵竭粮缺,已无战心,只好带领兵卒不及万人弃关而逃。黄巢大军攻克潼关,率众直逼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