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晚上十一点,一支连夜行动的难民队伍,和城北郊外的苏军哨兵遭遇。

    哨兵惊讶于这个时间难民还在艰难前进。人既然来了,迎接他们的就是大量的粮食和洁净的凉白开。

    新来的人有一千人,他们的到来令刚欲休息的拉夫连季大为吃惊。

    “这么晚了,他们还在移动,若是后夜还有人来,我也甭想好好睡觉。真是见鬼,我要是精神萎靡,部队还怎么指挥。”

    发点牢骚,拉夫连季还是不得不亲自去瞧瞧新到的难民。他一直忙到监督米罗什尼科的人将难民安顿好,折腾到凌晨一点,他才拖着疲倦的身体睡觉。

    唯一能让拉夫连季安心的,正是司令发来的电报。拉夫连季对转运难民有自己一套肤浅的想法,那就是待到天明,不管城里难民有多少,全部发一些粮食,打发他们继续向南走。实在是简单粗暴的让列奇察守军,甩掉了难民这一巨大抱负。

    然司令的计划更为周密,其中的许多细节,令拉夫连季自愧不如。

    简而言之,正是他想当然了,没有想到,难民毕竟不是军人,更不是游击共和国经过特殊体能训练的军人。长期在此指挥打仗,拉夫连季简直高看了所有的苏军部队。

    广大的难民在吃饱喝足后,就以原来的村子为单位聚在一起。

    白俄罗斯也是地广人稀,冬季又非常寒冷,灰狼棕熊野猪也比较多。单独一户人家独居是不可思议的,人们自古以来喜欢聚居在一起,即便是不同的家族,聚合而成的自然村,他们仿佛就是一个整体。

    难民中存在着紧密的人际关系,这对接下来的一百余公里的迁徙至关重要!

    也是这种独特的文化风俗,被列宁认为比较容易实现农村的集体农庄化。以往的自然聚落也进入苏联时代,立刻变了一个个农庄。

    德军入侵了,原有的农庄体系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德军选定村庄,以代理人或少量驻军的方式,来控制村庄。

    叛徒被处决,驻村德军被消灭,人民选出了他们的新村长,又选出了农庄苏维埃代表。虽然他们在迁移,其农庄的框架又都基本恢复了。

    拉夫连季的职务使得他只对军事最上心,但看到难民们已经存在了这种社会结构,他估摸着,难民回到沼泽地,他们的生活会迅速步入正轨。那么,就必须催促这些人行动。

    就在难民们休息时,数以千计的士兵正轮流值班。他们突然成了一个个大厨,用缴获的面粉揉成团,摊在一直被炙烤的金属板上。

    且说那金属板,正是从装甲卡车上卸下来,它们居然成了厨具。

    整个后半夜,没有新的难民群抵达。

    夜幕渐渐结束,太阳照常升起。

    早晨五点,整个世界笼罩在一层薄雾中,而在沼泽地就是非常厚实的雾团。

    晨雾中,一支人数庞大的难民群,结束了他们的睡眠,又开始艰难的行进。这支难民群大部分人已经没有口粮,带队的游击队员向大家许多:“人民们,你们即将抵达列奇察!等待你们的是最后三公里,加速前进吧!那里有吃不完的面包!”

    其实这种饥饿的难民群,最忌讳的就是被煽动。饥饿是会引起恐惧的,大量的人同时恐惧,就会引起恐慌。而游击队员的许诺,不但是勾出馋虫,亦是激发起难民对生存的渴望。

    于是乎,这支人数愣是达到八千人,也就是昨日游击小队长所谓的最大难民群。他们已经知道正确的方向,队首的人们突然开始加速。他们的举动立刻引发后续人员的躁动,旋即跟着狂奔起来。

    护送他们的游击队员始料未及,本是井然有序的队伍突然陷入混乱,队伍根本就不分主次向着列奇察狂奔,就仿佛他们不是去列奇察吃饭,而是攻打城市的冲锋士兵,这份气势令游击队员们赶紧,他们根本就不是饿肚子的人。

    城市的西北方向突然传来震动,不久又听到轰鸣声。

    对战斗非常敏感的城内驻军大吃一惊,拉夫连季亦是被卫兵唤醒。

    “长官……长官……西北方向有情况,可能……”

    “啊?难道法西斯打来了?”

    “我们不知道,但是肯定有一大群人,他们在向我们狂奔。”

    本是迷糊中的拉夫连季瞬间清醒,他将指挥部又设在城市,等于说德军要是突然出现,那么他的位置就首当其中。

    “迎战!通知弟兄们准备战斗!管他们是什么,万一是德军就给我狠狠打回去。”

    此刻的城市里已经住下了四千多难民,还有一些牛羊。刚刚苏醒的难民被许多天亮后每个人都能得到大量粮食,他们兴奋的苏醒,却看到广大苏军战士,居然抱着枪向城市西北角拥去。

    一时间,城市内也陷入混乱,大量的难民还管什么粮食,就仿佛德军杀过来了,他们屈从于本能开始先南移动。

    听了传令兵的紧急汇报,拉夫连季真可谓大吃一惊:“什么?难民要出城?我的粮食还没发,他们想不拿粮食就南下?非得饿死他们!通讯兵!给南边的各部队发电报,严防难民乱跑。通知第二团,立刻离开森林,紧急移动到城南,用刺刀迫使难民停止逃亡。”

    不管德军是不是杀来了,若苏军内部先陷入混乱,德军就是胜利了一般。难民发生骚乱,实在是拉夫连季最不希望看到的,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真是恨不得有某种方式,让难民一秒钟全部移动到后方沼泽地。

    两支独立团,兵力三千人,他们的行动非常迅速,其大部分兵力移动到城西北,枪口一致对外。

    来者何人,战士们不晓得,他们都听到呐喊声越来越近,战士们也愈发的感觉蹊跷。

    德军冲锋时是不会呐喊的,莫非是友军?不止一个战士在咒骂雾气的不合时宜。

    不过,当最前排的士兵看清雾气中的身影后,确定来者不是敌人。

    “都镇定,他们不是敌人!”一名排长大声吼着,乌龙事件没有发生。

    被饥饿冲昏头脑的难民们,直接和大量持枪的士兵撞在一起。

    之前空投的物资中,有一小批苏军的夏季军装,数量不多才一千余套。这些衣服大部分分给独立团和第17游击旅中立国战功的士兵,算是一种特别奖励。

    难民们在看到近在眼前的人,他们身着都是红军的制式军装,出于震撼,反而一个个冷静下来。

    守城士兵的主体移动到城西北,他们兵力很多,第一时间控制住了躁动的八千难民,局势完全稳定下来。

    拉夫连季已经和护送难民的游击队完成了交涉,也就是所谓的交接。已经有三支游击小队抵达列奇察,他们完成护送任务后,补充一些粮食和弹药,就要回到北方继续作战。

    对于他们,拉夫连季也是给予了不小的优待。介于游击队非常缺乏机枪,拉夫连季直接批下去缴获的三十挺机枪,每挺机枪再陪十盒子油纸包好的原装机枪弹。对此游击队员们真是千恩万谢,一番胜利的拥抱后,拉夫连季的心思,又全然回归难民这里。

    他知道,早晨来了八千人,几个小时内,还会有数千人抵达。无论如何,今日必有两万人要经过列奇察!

    拉夫连季领着自己的卫兵走在布满难民的大路上,长达四公里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坐下来休息的人。他们大部分是抱着“锅盔”大口咀嚼,有的则是喝面粥。道路的两侧支起缴获的几口大锅,第17游击旅的官兵化身炊事兵,他们就是把面粉倒入锅里,再放进一些腌制数个月的咸鱼,切成碎块的土豆,乃至少量的酸菜罐头,便是一锅咸粥。

    最先抵达的难民群,连同入夜后抵达的那些,他们组成了多达四千人的群体,并于早晨八点整,开始向南移动。

    难民们赶着自己的马车,他们的财物并没有被列奇察的苏军征用,反而马车上堆放了一些面粉和新鲜土豆。介于难民群内部已经被组织成一个个团体,苏军也就不必派遣多少人护送。

    不过,就在他们刚刚开始动身时,多达四千人的向列奇察迅速给养的武装民夫,在走过一百多公里后,终于抵达列奇察。

    两支队伍正好在中途相遇,难民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长达五公里的长龙,武装民夫的队伍亦是非常的长。如果此刻有飞机鸟瞰,飞行员必可看到地面之上,存在一条异常繁忙的交通线。

    两支队伍有各自的任务,他们擦肩而过,一番寒暄就各自专注于自己的任务。

    最好奇的,莫过于难民队伍中的孩子。年纪尚可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被游击队征召,甚至包括女孩。他们不要的孩子即是幼童,以及襁褓中的婴儿。年幼的孩子统统被命令坐在马车上,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和他们擦肩而过的背着枪械的叔叔阿姨们。

    向北方运输给养的武装民夫,其中女性比例非常大。她们多数已经有了孩子,基于母爱的本能,看着刚刚脱离战火的孩子们,她们自然流露出怜爱神色,就这么微笑着瞧着,惹得不少孩子害羞勾下头。

    战火中的温馨是多么的宝贵,武装民夫已经看到燃起烟雾的城市,这就是所谓的列奇察,很多人还是头一次来到这里。城市已经满目疮痍,而民夫们赶着大量物资抵达城市,又赫然发现,城市大街小巷,真是成了巨大的难民营!

    刚刚离开的难民群,将首先以霍姆尼奇兵站为目标。他们毕竟是普通人,指望他们一天行军五十公里根本不现实。所以在苏军的人员转运计划内,首批难民会用两天时间抵达霍姆尼奇,他们必须在中途过夜。

    所以,他们在二十三日上午启程,最快也是在二十四日下午或傍晚,抵达霍姆尼奇。二十三日晚,他们将在霍姆尼奇以北的森林边缘过夜,那里即为杜布拉维察村废墟,也是月初时期骑兵营的埋伏地。杜布拉维察村废墟已经存放了一些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