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往北愈加寒冷,刘通为火炮都披上了炮衣,用以抵御北方的风寒雨雪。
加上永安军中的火炮多以中小型为主,最重的不过四百多斤的佛朗机炮,也很好照料和拉运。
火器营的军士一般都与火炮、火铳等吃睡在一起,也好就近看管,以免发生意外。
由于萧亦发下几套军服,足可御寒,伙食也相当丰富,相比各人以往的生活好多了,根本算不上吃大苦。
见到萧亦来巡营,大伙感动之余也感到萧亦对火器的重视之情,便暗自下决心,决不能让这些火器出现任何的意外。
巡营花了约一个左右时辰,萧亦回到中军大帐后也没有独自享受,以往大明各将的中军大帐都是为了确保主将威信,只作为商议场所与主将休息之处,端的威严无比。
不过萧亦就没了这个顾虑,威信是靠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在外行军作战的表现而定的,现萧亦在永安军中说一不二,这些事反倒有利于培养各将之间的兄弟感情。
吩咐军士找来石刚、史路、黄阳、刘通、王大勇五人,又去叫刘胜、赖大茂、周宝泰、魏忠武、曾经、齐战、顾琳、杨利清、王大山、赵大河等人,没过多久,各人一一入帐。
坐在一口大锅周围,边吃边说笑,声音传到了大帐外,大伙吃了半个时辰王大勇与周宝泰才姗姗来迟。
他们属下都是马兵,那些马匹可不好安置,虽然各军士都将马匹当做宝贝,萧亦又指派专人照料,但两人仍是不放心。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两人都有强迫症,不看着将每一匹马安置好,不去那边转转,即使来吃饭心中也不会安稳。
两人笑嘿嘿的道了个罪,寻了个地方坐好。
也不拘束,拿起一块刚做好的热饼就往嘴里送,吃的直龇牙咧嘴,又从大锅里乘出一碗肉汤,就着面饼美美吃着。
正此时,一人掀开卷帘,众人看去竟是西路游击将军孟西平,萧亦心中也是纳闷,他来这干什么?
不过起码的礼节还是要有的,众人连忙起身,将手中的饼子囫囵的塞进嘴里,齐声道:“见过孟将军!”
孟西平在营帐外转悠了有一会,听着帐内传出的说笑声,还以为萧亦在议事,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忽然闻见飘来的肉香,肚内是翻江倒海,一咬牙就进了大帐,刚掀开卷帘,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暖风肉香。
再看帐内密密麻麻的各人,震惊不已,萧亦竟然在中军大帐与部下吃大锅饭?
他不明白,这还有一点主将的威信吗?
吃惊之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正巧此时萧亦微笑着走上前来,言语中十分客气:“原来是是孟老哥,快些来入座一起吃喝,填饱肚子有了力气,也好多杀几个建虏。”
众人纷纷道是,孟西平直勾勾看着萧亦递过来的一碗肉汤,上面竟然飘着些许的油荤,还有几块肉干。
他都记不清上次喝这样的肉汤是什么时候了,又看了一眼萧亦,心中挣扎许久。
偷偷看了一眼帐内,见诸人都忙着吃喝说笑,没人注意这边,还是接过肉汤大口喝了起来。
吃喝了一阵子,孟西平满足的摸摸肚皮,冲着萧亦笑道:“多亏了萧老弟,这味道真是令本将怀念,不过…。”说着,神情变换不止。
萧亦微微一笑,冲身后的刘胜使了个眼色,刘胜大笑着起身道:“我家将军早便为孟将军准备好了五头肥羊,几百石军粮,将军可以拿回去让弟兄们好好吃一顿!”
孟西平猛的站起来,神色显得有些仓促,不好意思起来,语无伦次道:“这…萧老弟,我才在你这白吃了一顿,这…这怎么敢受…”
萧亦起身,大笑着拍了拍孟西平的肩膀:“都是大明的官军弟兄,这些不算什么,让兄弟们吃饱喝足也好多杀两个鞑子不是。”
边说便送孟西平走出大帐,外面的独轮车和五头肥羊早已经备好,孟西平简直是如获至宝。
萧亦忽然摇摇头,神色间有些自责:“可惜,老弟外出所带的肥羊、粮米不多…不足够分发全军的将士。”
孟西平看着这五头肥羊眼睛直冒光,连连说道:“够了,够了老弟,这五头肥羊足够让他们开开荤了。”
看着孟西平一步三回头,不断的拜谢而去,萧亦也是笑着摇摇头,进了大帐。
……
那侧的营帐早已安置好了,孟西平的家丁队官在寨外等的两眼直冒金星,也不见孟西平归来。
忽然听到了‘咩咩’的叫声,他们自然知道这是什么,便有人叫喊起来。
“将军回来了?”
“我怎么听见了有羊叫,是我饿昏头了吗?”一个士卒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前面意气风发归来的孟西平,才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怎么就就好像换了个人。
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士卒忽然间蹦了起来,有粮!有羊!!
刚才还死气沉沉的军营忽然运转了起来,各人开始忙活开锅造饭,杀羊熬肉汤,忙碌不已。
第三百零八章:数日行军,会于蓟镇()
♂
这一夜静静过去,第二日的一大早,韩世猛的将令便传往各部,拔营出发。
当韩世猛的标兵到达永安军营寨时,却发现这里早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此时永安军将士们在萧亦的命令下正收整行装,装锅填灶,这标兵愣愣的看着忙碌的永安军大营,并没有进去,转头去了一片寂静的孟西平营盘。
没过多久,众军开拔,步骑交加,个个迈着大步前往辽东方向,萧亦军中以军列为基本操练之法。
不似一般的大明军队一般是军士走在一起了事,也没什么行军队列的区别,即便是行军,永安军也有几种基本的队列。
开拔之前,永安军的夜不收便被王大勇散布出十至二十里外,于大军要经过的地点,提前侦查哨探。
行军时,辎重营与火器营位于最中央,刀牌手持巨盾走在最外,长枪手紧握虎枪,呈四列穿插在中间。
如此一来,万一遇到敌军来袭,外侧士卒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结阵御敌,火炮手与鸟铳手被保护在最中央的安全地带,迅速反击。
即便是没有任何敌人,也能起到整齐划一,增大军威的效果。
出了大同进入宣镇境内,正有一条平坦的大路官道直通往京师,急行军速度下到了八月十二日大军也赶到了京师城下。
韩世猛多次恳求大军入城修整,但却被守城的太监严辞拒绝。
加之蓟辽督师孙承宗的传令标兵频频来到,催促大同的入援军尽快前往蓟镇汇合,不得已,韩世猛只得下令不休息,大军继续前进。
从京师到蓟镇虽然不远,但路途上多是乡村土路,并无什么平坦的官道,加上连日赶路,都是疲惫不堪,入援的卫所士卒中已经颇有怨言,行军自然是故意拖拖拉拉,线列拉的老长。
其实也不怪他们拖慢,这种土路简直就是为骑兵专设的通道,骑兵驰行于此并不拖慢速度。
反观步军与辎重军士,推着木车变得十分费力辛苦,韩世猛、孟西平四个人的部下中已经有了不少人由于劳累过度而脱水晕倒,由于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偶有死亡。
未与后金人接战,己方就已经是劳累不堪,战意消退,更是出现了轻微的伤亡。
这让听到这个消息的萧亦揪心的同时,也派出军中随行的医师尽力帮忙,在这些医师的全力救治下,伤亡这才逐渐减少。
走在这种土路上,即便是永安军中,士卒也是体力消耗严重,辎重营的军士频频轮换推车,几乎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换一次。
走到了最后已经有战兵穿着盔甲,三两人一组喊着号子主动帮忙推车运送。
日夜操练的永安军如此,可以想象那些疏于操训的官军,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大军在付出了十几死亡,二十几人过于劳累受伤的代价后,终于在崇祯三年的八月十五日抵达蓟镇城。
……
此时蓟镇城外旗帜密布,密密麻麻的都是驻军营帐,但不知怎的,萧亦却发现在营中行走的人寥寥无几。
摇摇头,看来自己又在胡思乱想了。
若不是有数万人聚齐,孙承宗怎么会在城外扎营,抬头看向营盘后的蓟镇城墙。
由于大同镇城极少有人来犯,加之时任总兵官韩世猛勤加修缮,所以仍是一座坚城。
相比大同镇城的光鲜如旧,蓟镇城就要用残破不堪来形容了,骑在马上看着这座城池,萧亦嗟叹不已,这座昔日的‘坚城’,此时就如同已入暮年的大明朝翻版。
韩世猛也是长叹道:“戚少保总督蓟镇时,那是何等的风云坚城,甲边于诸卫最壮者,蓟镇也。”
蓟镇自万历年间戚继光主事后便一蹶不振,城廓弃用,军备废弛,加上多年的战争,早已是形同不设。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崇祯二年的后金入边中蓟镇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没有坚城利炮。
鞑子几乎是轻易就占领了蓟镇城,继而没有任何阻力的直入京畿之地,沿途烧杀劫掠,军民苦难甚重。
蓟镇城后来虽然被孙承宗率官军夺回,在萧亦眼里却已然是一座废城,连年的战乱,后金人夺城后掳掠居民或屠城已是常事。
官军缺饷缺粮严重,虽然很少随便杀人,但经过再抢一次是避免不了的,加上城池残破不可守,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
不过等到几年后杨国柱任蓟镇总兵时,这种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蓟镇才真正开始发挥它的价值。
孟西平点头道:“可叹如今却是人去城毁,辉煌不再啊…”
葛福全与任全二人看着残缺的城墙,虽然没有说话,但沉吟间似是若有所思。
萧亦忽然笑了一声,道:“督臣怕是在大帐中等的急了,军情如火,我们还是入帐吧。”
韩世猛这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