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刻过后,永平府城冲出一队骑兵急匆匆往京城方向去了,他们会一路换马疾驰,速度不亚于六百里加急,估计夜里郑国昌亲笔书写的“永平大捷”奏疏就会出现在崇祯的龙书案。

    郑藩台得到了复土大功更加不想跟督师过于交集,他准备各行其道,有意没有派出信使去滦州明军大营使通报永平府城已经拿下的事实,反正他已经行文去了兵部。

    在统计战利品的高有谋眼看着郑孝文上马风驰电掣般往西而去,身边居然只有一个小厮跟着。

    他瞧着自己武力值爆棚的八个家丁如同门神般站在自己身后气得直跺脚:“你们跟着我干什么?你们是骑兵啊!为何不趁此良机出城去追杀建奴?”

    家丁头子高忠义道:“公子,老爷嘱咐过我等,公子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公子,不是真的来当兵混军功。”

    “糊涂,人家郑主簿的家丁怎么就没跟着?郑家四个家丁跟着骑兵出战多次,已经得了好几级斩获。今天又跟着黄将军出城追击建奴去了。

    你们难道就不想得到军功上位争取当上将军改换门庭?依我看来,日后的‘红旗军’前途不可限量,你等弓马娴熟装备精良,还都识字,早日融入‘红旗军’应该能够搏个前程似锦。”

    高有谋说了一大堆话,可是八个家丁无动于衷,不甘寂寞的高有谋咬咬牙道:“本官出城去追黄汉大人,想必骑兵们厮杀过后也会有缴获和战损需要有人统计,核算军功是我这个主簿的本职工作。”

    八个家丁见自家公子故意以身犯险也不阻挠,依旧齐刷刷地紧跟其后,九个人十八匹马往“红旗军”出城的方向寻了过去。

    黄汉虽然没有在永平城内,但是他也没有去追击阿敏。

    因为他面临两个选择题,其一自然是往迁安方向追击逃跑的阿敏,但是黄汉认为还有其二可选,那就是以逸待劳袭杀从滦州败逃的图尔格、纳穆泰等等后金军将领的败兵。

    阿敏和一千余披甲人几百旗丁没有经历血战逃得轻松,估计保持一骑双马还有富余完全做得到,“红旗军”骑兵尾随追击大有可能在后面吃灰尘,徒劳无功。

    而滦州攻防战按照历史进程今晚就会有结果,明军夺城顺理成章,建奴败逃理所当然。

    跟历史唯一不同的就是永平府城提前两天丢了,从滦州逃出的后金军未必知道阿敏带着人马跑了,他们经过殊死战斗好不容易杀出明军包围圈疾驰百里赶来永平府城之时应该人困马乏。

    此时养精蓄锐的八九百“红旗军”骑兵再扑上去一顿胖揍,干死一半后金军都应该有这个可能性。

    因此黄汉带着人马不是出了永平府城北门,而是一秒钟都没有耽搁,直接穿城而过,跟阿敏败逃的人马去向相反。

    “红旗军”急速杀出了南门运气好得爆棚,居然追上并且袭杀了三个往滦州方向狂奔的三个信使。

    这三骑都是双马换乘,原先还在优哉游哉,发现了“红旗军”才玩儿命地往南奔逃,可惜被袁思明、桑羽等等几十个骑术一流的猛人追上斩落马下,并且从他们怀中搜出了阿敏仓促用印的文书。

    文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命令滦州守军接到命令即刻整队北归,集结地点迁安城。

    这完全是因为“红旗军”中憨子、袁思明、桑羽等等几十人拥有爆发力良好的阿拉伯战马的缘故,也是因为“红旗军”战士行动足够迅速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最重要,这三个信使已然知道滦州被明军围攻,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不敢火速赶去战场,想着磨蹭掉一些时间,争取天色黑下来之时再玩全力冲刺。

    这个意外收获更加坚定了黄汉伏击滦州败逃后金军的信心,为了屏蔽战场,黄汉命令并且肃清官道附近三十里内的所有活人。

    当然不会全部一杀了之,发现汉人老百姓暂时限制他们活动,发现建奴和旗丁直接斩杀。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使得自己的埋伏让滦州方向来的后金军无从得知。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守株待兔() 
历史记载滦州攻防战后金军其实只不过损失不到五百披甲人而已,按理说撤下来的人马应该有一千余披甲人,这还不包括旗丁和包衣奴才。

    虽然兵力对比“红旗军”处于劣势,但敌人乃是杀出重围,来到永平府城附近之时已经负伤的恐怕要有两三成,他们的体力也会下降不少,战马也应该很疲劳。

    况且跟明军鏖战几天几夜的败兵应该是惊弓之鸟,他们的人数虽然跟阿敏撤出永平率领的人马数量差不离,但是状态会相差太多。

    黄汉就是因为担心红旗军追不上阿敏的人马,还因为心里根本没有把握打得赢那些没有遭受大损失的后金军,所以放弃了追击。

    在发展阶段要谨小慎微,不能拿自己言传身教的骑士冒险。黄汉还指望这些热血汉儿成为拯救汉民族的种子,以后力挽狂澜呢。

    黄汉认为万一被阿敏发现“红旗军”人马只有他麾下人马的一小半,这位贝勒也是个能征惯战的资深刽子手,一定会决定暂时不跑回身杀散追击之敌。

    那么黄汉就变成了打虎不成反被虎伤,最后变成了“红旗军”落荒而逃,不仅仅折了军威,还会牺牲许多袍泽。

    如此不划算、存在不确定性、暗藏巨大风险的买卖黄汉去干了,岂不是对不起他有先知这个金手指?

    况且干死阿敏也只不过得了虚名而已,没有具体意义,因为阿敏用不着明军去干他,红歹是马上就会下手把他往死里干。

    如果“红旗军”真的打死了阿敏,岂不是白白让红歹是少了心腹大患,八小心里得意暗自高兴的同时,表面上还会高调拉起建奴仇恨明军的情绪,“七大恨”变成了八大恨也未可知。

    反正是为了杀后金军搏军功,夺回金银财宝,抢马匹盔甲,打谁不是打?能够守株待兔进行伏击战打滦州败兵,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去追击阿敏?以逸待劳才是上上策!

    黄汉分析,滦州后金军好不容易摆脱明军追击,又蓦然被伏击,他们的第一反应十之八九是夺路而逃,“红旗军”不会迎头痛击,而是采取掩杀的战术,留下一小半敌人应该没有大问题。

    从滦州退下来的败兵同样是强盗,他们一定会随身携带大量金银财宝,估计斩杀一个后金军不仅仅至少缴获一匹战马、一副盔甲,还应该得到不少黄金、白银和珠宝,收获巨大毋庸置疑。

    此时天色还早刚刚申时,黄汉命令杨汉威、黄四方、黄峰带着三个百总人马回城把准备的物资、帐篷运来伏击点,还要带上医护队,“红旗军”骑兵要在这里扎营养精蓄锐。

    在“红旗军”夺下永平府城之时,阿敏派出的七百援军也在巴都礼带领下杀到滦州北门外,由于孙承宗布置的是围三阙一,这里是给后金军虚留的生路,没有被明军重重围困。

    没有布置重兵不等于让后金军自由出入,明军骑兵也不是看客,他们发现了几百后金军妄图进入滦州当然会发动攻击。

    巴都礼的人马跟明军骑兵交手三次丢了几十披甲人一百多旗丁终于冲进了滦州。

    滦州攻防战已经进入第四天,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图尔格和纳穆泰等将领盼援军如同盼星星盼月亮,可惜只等来了巴都礼的这一点点人马简直是杯水车薪顶个屁用。

    心灰意冷的纳穆泰跟图尔格耳语道:“阿敏贝勒这是怎么了,他如果敢带上本部人马突袭城外明军的后路,一举击溃那些尼堪都大有可能,现在只派来了几百人,咱们该当如何?”

    图尔格摇头叹息道:“我等已经尽力了,阿敏贝勒不敢全力以赴,滦州恐怕没有任何坚守的希望,咱们听听巴都礼怎么说吧。”

    滦州驻防的几个后金军主要将领窃窃私语一阵子,他们一致公认以滦州的力量已不能御敌,巴都礼也传达了阿敏的意思:

    “能守则守,如果明军夺城意志坚决,万万不能为了区区一座城池过多折损八旗子弟,放弃才是首选。”

    于是乎,滦州的后金军便选择放弃城池连夜突出重围,他们准备沿着官道杀奔永平跟阿敏汇合。

    他们运气不太好,撤退时正赶上天下大雨,擅长的骑射由于弓箭无法使用导致发挥不出,出北门的路上到处遭到明兵的截击,后金军陷入混乱被斩杀四百余披甲人,丢了四五百旗丁。

    负责攻击滦州的明军追出三四十里不敢再追,因为黄汉不厚道,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友军永平府已经被拿下。

    志得意满的郑国昌给兵部去了捷报也给圣天子上了奏疏,却貌似忘了还应该给孙督师报告战果。

    明军各路主将带领家丁队和骑兵追击了二三十里,他们担心遇到从永平府城杀来的建奴生力军导致损兵折将,见好就收了。

    他们其实也不愿意冒雨摸黑追击敌军,很明显滦州到手了,进城去搜刮应该能够得到不少金银财宝。

    因为城里的人都可以冠以附逆汉奸之罪名,明军如果只要钱财不要他们脑袋已经是仁至义尽。

    图尔格几个不愧是列入后金八大臣的百战猛士,他们发现明军停止追击后,居然还敢停下来整顿人马。

    被大雨浇了个透心凉的后金军败兵披甲人还有一千余,另外还有七八百旗丁和包衣跟着。

    本来拥有的驮着金银财宝的备用马丢了有一小半,现在只剩下六七百匹,眼看着明军不追击了,这些强盗舍不得丢弃已经带出来的财货,他们没有选择轻装换马行军。

    今天有雨,而且会下大雨黄汉知道,因为清史稿和明史都记载了滦州攻防战最后一天的天气情况。

    黄汉自认为有可能影响了历史车轮,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影响天气变化。

    “红旗军”准备充分,到达永平南门外二十里左右官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