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旗军”冷兵器热兵器全能,也是冷热兵器混搭,目光短浅的鞑子一定很不适应这样的新战术。
“红旗军”骑兵跟鞑子比马术、比骑射或许有所不及,但是装备足以弥补这个差距。
黄汉有备而来,后勤保障自然面面俱到,有膘肥体壮的战马换乘会让“红旗军”缩小跟鞑子马术的差距。
信心满满的“红旗军”出关了,大好汉儿走在突袭喀喇沁青城的大路上,虽然白雪皑皑天地一片苍茫,但是汉儿们胸中都有火一般的热情。
黄汉更加豪情万丈,他触景生情高歌一曲:“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雪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亮你我……雪花飘飘北风啸啸,天地一片苍茫……”
身边的憨子有感而发道:“汉哥儿,你唱得真好听,小时候怎么没见你开口唱歌呢?”
原来前主貌似不喜欢歌唱,黄汉解释道:“以前在家里也没人教啊!后来去关外从军经常唱军歌,渐渐的就提高了水平,不信你也试试,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
憨子挠挠头道:“我跟在大家后面吼几句不成问题,自己单独唱歌就不行了,关键是记不住歌词。”
宋鹏飞有一副好嗓子,他此时已经学了一句,反反复复就是在高唱这一句:“雪花飘飘北风啸啸,天地一片苍茫。”
小宋还在装斯文,摇头晃脑跟身边的官佐吹嘘,恩师真是大才,如此词句真的相当应景。
没多久出关的“红旗军”都在高歌猛进,他们都学会了一剪梅,并且唱得有模有样。
“红旗军”毕竟是这个时代文化水平最高的部队,已经没有目不识丁之人,识字最差劲的战士最起码能够读写自己和战友的名字,能够默写“红旗军”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
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陈仓()
有文化的部队学习新东西快多了,学习唱歌人人喜闻乐见。
战士们听主将唱得动听,一个个都被吸引了学得更加认真,他们不仅仅在高歌一剪梅,也在吟唱岳飞的满江红、戚继光的凯歌。
与此同时以总旗为单位的斥候队伍已经有十一个骑兵组合前出大军二十里,他们的任务是消灭所有能够遇见的鞑子,解救所有为奴的汉人。
正是此时,京师怡春院门前交通堵塞严重,而且人群越汇聚越多,摩肩接踵已经不能形容,李若琏担心发生踩踏事故,已经紧急派遣了几十锦衣卫校尉和力士来强化秩序。
众目睽睽之下,吹胡子瞪眼的徐阁老在几个家丁簇拥下直接往怡春院牡丹阁而去。
郑国昌倒是故意慢了一拍,他其实已经有些后悔兴师动众来怡春院拿人,毕竟黄汉是自己的准女婿,万一真的衣衫不整被徐光启揪出来,自己进退不得岂不是比较难堪。
可是黄汉的准大舅子如同打了鸡血般兴奋,他急匆匆带着几个家丁就往后院跑。
随知没走几步就有几个锦衣卫挡住了他的去路。
锦衣卫不敢挡当朝阁老的架,郑孝谦虽然有锦衣卫签事的世荫又如何?
锦衣卫校尉和力士们根本不知道也无需知道,拥有锦衣卫世荫的文官武将海了去了。
郑大公子没有得到礼遇,他被两个力士夹着就拖了回来,郑家几个家丁知道分寸,见动手的是锦衣卫没敢开打,赶紧来禀告郑国昌,居然有锦衣卫替怡春院看场子。
郑国昌当然知道黄汉跟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李若琏交情不浅,有锦衣卫在怡春院附近转悠毫不奇怪。
他没有走出八抬大轿现身,也没有喝令锦衣卫闪开,而是坐在轿子里继续揣摩这件充满蹊跷的咄咄怪事。
徐光启赶到牡丹阁之时,得到消息匆匆忙忙赶来的方正化已经熟门熟路从后门进来了,他孤身一人拦住了徐光启的去路。
怒发冲冠的徐阁老见一个太监挡道,看服饰品级还不低有些意外。
方正化胸有成竹,他不慌不忙整了整衣衫躬身拱手施礼道:“咱家见过徐阁老,您恐怕是误会黄将军了,咱家还请阁老息怒。
待咱家沏上一壶好茶,跟阁老好好聊聊您的关门弟子,他乃是咱家最敬佩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嘶!”很明显这里有蹊跷,徐光启不是个莽撞之人,他意识到了事出有因火气立刻小了许多,问道:“汝是何人,黄汉在不在里面。”
“咱家乃是黃将军的好友,御马监提督方正化是也,黃将军是否在里面还请阁老借一步说话。”
徐光启当然听说过方正化,也知道他跟黄汉关系好,这一次黄汉来京师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见方正化不亢不卑貌似有隐情要讲,徐光启满心狐疑跟着他来到了牡丹阁留下会客厅落座喝茶。
没多久徐阁老气呼呼从牡丹阁楼下客厅里出来了,他一边走还一边骂道:
“算你小子溜得快,否则老夫一定打得你半身不遂。”
围观的吃瓜群众大失所望,期盼中的大英雄衣冠不整被当朝阁老当场拿获从美人怀里揪出来的糗样子没见着。
很明显那黄汉应该是见势不妙跑了,是跳窗户还是翻墙就不得而知,反正那是一员猛将,要跑凭借徐府的家丁恐怕拦不住。
强迫自己紧绷着脸的徐光启来到前院见到郑国昌的仪仗还在等着,立刻钻入了郑国昌的轿子。
郑国昌见徐阁老一头钻入自己的轿子大为奇怪,又见老人家神色古怪更加摸不着头脑。
徐光启进了轿子再也憋不住笑出了声,一脸幸福满心舒畅,他看了看瞪大眼睛摸不着头脑的郑国昌,笑着道:“后生可畏啊!我这个老头子今天出丑了,但是老夫心里畅快无比!”
郑国昌一头雾水,问道:“阁老,这是从何说起?”
“老夫被你的好女婿骗了,冒冒失失来怡春院找人,谁知道传闻他在牡丹阁醉生梦死只不过是他使了一个障眼法准备暗度陈仓而已,现在他应该在大草原奔袭鞑子。”
郑国昌嘴巴张了老大,此时心里有些自责,自己圣贤书读哪里去了?还猜测黄汉有可能是自污想着悔婚,原来他志存高远,早就杀奔草原。
“他出关了?他是嫌命长吗?阁老莫不是搞错了?”
徐光启长吁短叹道:“唉!老夫也是如此认为,老夫也想搞错了,可是黄汉确实带着一两千‘红旗军’出关寻鞑子晦气去了。”
“他万一有个闪失,我家秀娥怎么办?这小子怎么也不晓得提前跟老夫商量、商量,他心里还有老夫吗?气煞老夫也!”
“算了吧,他不也没跟老夫这个恩师商量吗?唉!其实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要开口一准碰一鼻子灰。”
“饶是如此,所以他干脆先造成事实再说。”
……
没多久郑国昌就拉着徐光启的手从轿子里走了出来,他大声赔罪一定要请徐阁老喝酒,请徐阁老千万不能为了他那不成器的准女婿放浪形骸气坏了身子骨。
随后俩老头子以周围人都能够听见的声音数落黄汉不知检点一番,又警告怡春院的当家人,发现黄汉回来立刻禀告,他们还会再来。
然后两位朝廷大员分别上了八抬大轿开道回府,打着回避、肃静牌子的仪仗从怡春院出来确实有些滑稽,许多围观的闲人都在起哄。
他们都有些遗憾,认为没见着主角黄汉,今天的戏算是白看了。
回家的路上,徐府的家丁都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很明显听见家主在轿子里哼起了江南小调。
大人只是在极度开心的时候才会哼几句家乡的歌谣,今天怎么了,难道是被黄游击气糊涂了?
跟着的老管家不放心,偷偷的掀开轿帘看了好几次,发现家主面色红润神清气爽貌似没什么毛病,这才放心了。
晚上,心情很好的郑国昌在府邸喝几口小酒,可惜满心欢喜没法跟人共享,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陶醉,不知不觉就多喝了几杯。
第二百二十三章:圣天子笑得开心()
见老爷从怡春院回来后就有些反常,一边喝着还一边乐呵了有半个时辰,郑夫人觉得不对劲。
问道:“老爷,那黄汉已经成为京师的笑谈您怎么还如此高兴啊?”
郑国昌咕咚一口酒下肚,老神在在道:“笑谈?哈哈,非也、非也,那是美谈,又会是一段佳话也!”
“老爷,莫非黄汉的事乃是谣传?不对呀!今天孝谦也跟去了怡春院,他回来时说得有鼻子有眼,黄汉见徐阁老打上门,眼明手快急匆匆连翻三道墙逃之夭夭了。”
“啊?这是孝谦亲口说的吗?”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混账小子!来呀,吩咐下去,孝谦从今天起禁足一个月,罚他把大学抄写五遍。”
“老爷,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处罚儿子啊?”
“就是为了他造谣传谣,黄汉还连续越过三道墙跑了?貌似他亲眼所见,我看他是见鬼了!要知道他是黄汉的大舅哥,他都这样说了,还不坐实了黄汉的绯闻。唉!这个老大远远不及老三啊!”
郑孝文是嫡次子,排行老三,他还有一个庶出的哥哥,一个庶出的弟弟。
“老爷,您就别卖关子了,把来龙去脉告诉妾身吧!”
郑国昌醉眼朦胧瞧了瞧妻子,欲言又止,过了许久后才道:
“不能说,说出来又会是电闪雷鸣,特别不能让秀娥知道,其实我心里也是无比担心,有时候甚至想着那黄汉干脆就在怡春院被徐阁老逮住了也好,也就用不着牵肠挂肚喽。”
“越说妾身越糊涂了。”
“算了,得糊涂时且糊涂吧!总比我硬装糊涂来得开心些。”
郑国昌又灌了自己几杯,摇摇晃晃去睡下了,郑夫人云里雾里直犯迷糊。
她知道女儿聪明有主见,去了秀娥的闺阁大谈今天老爷的哑迷。
郑秀娥听母亲复述了父亲的酒话,更加觉得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