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大功确实足以封爵,昨天朝堂上就吵成了一锅粥,焦点当然是“红旗军”官佐的封赏。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黄汉过了年才二十岁,如此年轻被册封为伯爵离开部队来京师享受浩荡皇恩有些不妥,因为大明正是需要精兵猛将为国效力之时。

    徐光启为了爱徒出班谏言,他提议可以变通,朝廷完全可以给爵位依旧放黄汉在外领兵,他还指出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之时有爵位的将领在外领兵多不胜数,这有先例可循不违背祖制。

    郑国昌为了女婿也当仁不让,他出班力挺徐光启,堂而皇之举贤不避亲,跟他交好的官员也纷纷帮忙加入附议的行列。

    此时孙承宗已经去了山海关,首辅大臣是周延儒,次辅是温体仁。

    周延儒表态,他认为黄汉过于年轻,此时封爵为时过早,日后他再立下大功朝廷如何封赏?

    除非给予爵位后就让他来京师当差,如果还留他在外领兵就不能封爵。

    周延儒倒是有理说理没有针对黄汉,但是他的前提是黄汉过于年轻,这话有人不爱听。

    那个人当然是比黄汉年纪还要小一个月的当今天子,崇祯认为他登基之时更年轻怎么了?

    他照样在谈笑间诛灭阉党扭转了乾坤!他自认为应该是一代明君,真的有可能如先帝所言“当为尧舜”。

    黄汉每一次建功立业,皇帝都有代入感,他内心里根本不介意赐爵,他认为赐爵只不过是对有功之臣的恩宠而已无伤大雅,实授官职才是权力的体现。

    黄汉的“红旗军”如此能打,将来让他带一两万人马就是极限,再多恐怕不行。

    孙承宗的谏言多多少少让皇帝听见去了并且记在心底,恐惧黄汉才华横溢,恐惧“红旗军”的战斗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体现,估摸着最后会发展到让崇祯寝食难安。

    大明的效率低下,关于黄汉率领“红旗军”获得“青城大捷”该如何封赏这样的朝议非朝夕之间能够搞定,不知要扯皮多久呢。

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与掠夺() 
眼看着进入腊月,离年关没几天了,过年是汉人最隆重的节日,无论有钱没钱都得想办法搞几斤肉过年。

    本来明军北伐喀喇沁大获全胜京城里居住的升斗小民没什么感觉,但是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让他们感觉到了胜利的好处。

    那是因为“红旗军”劫掠喀喇沁草原宰了足有三十余万只肥羊,缴获了两万几千头牛,其中大都是没有经过驯化的肉牛。

    现在有十几万只宰好的肥羊由四方快运紧急派出的车队运来京师销售,有四五千头肉牛牵来京师现宰。

    有了如此多的牛羊肉冲击京城市场,直接导致价格下降,导致更多升斗小民舍得拿出留着采购年货的铜钱割几斤牛羊肉改善生活。

    此时此刻京师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谈论“青城大捷”的升斗小民。

    “张家嫂子,年货买回来了?买了些什么好东西啊?哇,割了这么多肉啊?怕不是有四五斤。”

    “李家妹妹,咱大明打败了鞑子,得到了许多牛羊,今年的牛羊肉比去年足便宜一大半呢。拿前年的价格比也只有一半,所以我就多买了二斤。”

    “有这样的好事?那我家也得赶紧割肉去,万一去晚了价格又会涨起来。”

    “不会、不会,‘红旗军’少年郎说了,羊肉十四文钱、牛肉二十二文钱一斤童叟无欺,这个价格会保持到大年三十。”

    “明军打了胜仗真好!往年咱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吃得起牛肉啊!”

    大明有法度,不许民间屠杀耕牛,进入市场的少量牛肉应该是从关外用盐铁茶叶交换长途贩运回来,又或是官府批准宰杀数量不多的淘汰耕牛,因此牛肉属于稀缺资源。

    黄汉带着“红旗军”去草原干的是没本钱的买卖,如此多的肉牛和羊肉在手上不变现等到开了春根本没办法保存。

    因此他参照崇祯元年底京师牛羊肉价格的一半定价销售,让京师人都买到了相当于打了半折的牛羊肉。

    升斗小民有了价钱便宜一半的牛羊肉过年,感觉到了实惠,分享到了一点点胜利带来的好处,嘴上就纷纷念叨“青城大捷”。

    两三只肥羊抛去屠宰、运输、销售等等成本,估摸着会有一两银子的净收入,这就意味着销售缴获的牛羊,黄汉即将得到十几万两雪花银。

    加上直接劫掠蒙古包得到的贵金属,减去给刘之纶送上了三万两银子的好处,减去给梁廷栋和一些大员送上的贿赂共计四万余两,黄汉此次草原奇袭战不算上缴获的物资、战马和粮草应该净收入不少于三十五万两银子。

    为何汉人总是强调穷兵赎武必将亡国?黄汉极度不理解。征服与掠夺应该使得国家越打越强,地盘越来越大。

    历史上那些欧洲小国才多大地盘多少人口?他们就是通过掠夺殖民地变成了列强之一。才几十万人口的建奴就是不间断攻伐大明最后杀了几千万汉人夺了花花世界。

    打仗很费钱那是指总是打败仗,如末代的大明就是如此。人家建奴就是靠打仗发财呢!

    黄汉认为以后也要走上不断征服不断掠夺的征程,或许在小冰河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地球上产出的粮食不足以养活现在的人口,与其让汉人哭,不如让蛮夷去痛苦。

    “红旗军”以后什么仗都可以去打,是否正义根本不重要。但是有一种仗坚决不能打,那就是败仗。

    还好黄汉有先知这个巨大的金手指,基本上能够预知自己要面对的敌人实力如何?能够判断出时机和战场选择是不是有利于“红旗军”。

    黄汉刚刚成亲两天之时,匆匆赶来主持儿子婚礼的黄沂州就准备去“虎穴”城请“红旗军”全体吃喜酒,黄汉知道父亲真的不喜欢迎来送往,他选择逃避,自然不会勉强。

    自己有可能没法在过年之前回大本营,有父亲去“虎穴”城和“红旗军”一起训练一起过年再好不过。

    黄汉让父亲安排福利发给每一位“红旗军”战士,包括随军劳役和兵工厂、钢铁厂、窑厂工作满半年的工人,每个人给八斤羊肉、四斤牛肉、五斗麦子,加发一个月的饷银。

    队伍人马多了,产业扩大了,黄汉的这个安排就表示五六万两雪花银没有了,黄沂州认为“红旗军”待遇已经高于关宁军标准,主将从来不喝兵血,用不着再如此发福利。

    他劝说道:“汉儿,升米恩斗米仇,你今日手里宽裕舍得给麾下好处,他日万一有了难处发不出就会适得其反,那时没有人惦记着今年的好处,都会记恨不如往年。”

    人性本来如此,黄沂州毕竟是马上四十岁的人很有见解。

    但是黄汉充满自信,他认为“红旗军”体系在自己带领下只会更好没有最好,如果沦落到一年不如一年,岂不是白瞎了近四百年的见识?

    “父亲,您先去开平花两天时间安排,麾下守备营的人马也参照这个标准发放福利。

    杨汉威老成持重,有他这个千户官在不会出什么乱子。‘虎穴’城一下子要安置两三万人,年底前有您在,黄勇、宋鹏飞、赵坤他们就有了主心骨。”

    “这些我都知道,只是觉得你花银子太大方了一些,现在家业大了,不精心算计日后恐怕难以为继。”

    “父亲放心,我们这一次出塞又搞了几十万两银子,投入的作坊、工厂每年都能赚钱,连烤红薯和炸薯片都能够回笼十几万两银子,儿子向您保证以后黄家会有花不完的银子。”

    “我仅仅需要三餐衣食,一年用度有一百两银子足够了,朝廷给的俸禄都花不完,哪里在意你是不是能够赚来花不完的银子?”

    “是啊!我也是如此也有朝廷俸禄,所以我们父子要攒银子干什么?全部花掉,加大生产投入、给麾下提高待遇,扩军、扩充地盘。”

    三绕两绕,朴实的黄沂州被儿子绕晕了,喃喃道:“是啊!我们父子都有俸禄,你的正妻和母亲也有朝廷恩养,咱们留着银子干嘛呢?”

第二百六十八章:好为人师() 
黄汉谆谆诱导道:“所以咱们要舍得给死心塌地跟着黄家的军民发饷、发福利,让更多人看到‘红旗军’体系的优越性,导致更多人来投靠。”

    黄沂州点头道:“行!你说的有道理,听你的!军民们有了银子日子好过了,‘虎穴’城马上就会是商贾云集,估计明年收上来的税赋也不会少呢!”

    黄沂州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意识到儿子这样做会带来‘虎穴’城的繁荣,他乐滋滋回开平召开大会给予有功人员奖励,给所有的军民发放福利后去“虎穴”城过年。

    黄汉在京师哪能空耗光阴,旗卫已经明察暗访到了许多手艺精湛的匠户,这些人代表了大明最先进的生产力。

    可惜大明乃是高高在上士大夫们的天下,他们从来没把低贱的匠户当做国家栋梁来看待,不要说普通匠户,连大工匠的日子过得都不滋润。

    给“红旗军”补充兵额并且重建抚宁卫是圣天子首肯兵部行文通过的章程,因此黄汉请求拨付一些匠户去抚宁卫合理又合法,补充人口充实军户也在情理之中。

    打铁需趁热,此时黄汉是朝廷的大红人,兵部尚书和各级官吏有许多得到了黄汉的孝敬,因此黄汉趁此良机搞匠户、搞火药、搞黄汉不准备大规模生产的弓和弩包括羽箭由四方快运运往“虎穴”城。

    此时大明流寇的星星之火有燎原的趋势,流民逐年增多,京城里就有许多小乞丐。

    这些半大孩子的生存相当艰难,他们为了活下去难免去偷窃甚至于抢劫,或许被青皮、混混收留成为打手,他们从小就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侥幸不死的肯定学到了一肚子坏水。

    现在有许多锦衣卫都在帮黄汉做一件事,抓捕小乞丐送交在京城的三百六十少年学兵管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