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如此,四方快运穿州过府之时该给多少孝敬依旧给足从来不仗势欺人,但是谁敢狮子大开口也会遭到拒绝。

    滦州守备营得到了八百余流寇首级当然不能扔了,杨汉威写信给了郑秀娥,告知了剿寇成果。

    郑秀娥立刻明白了杨汉威的用意,她知道公公不善于跟文官打交道,也不会钻营,她派出庶出的哥哥郑孝章带着一个总旗学生兵跑一趟开平后去京师请父亲帮忙报捷。

    郑孝章来到虎穴城做事半年了,一直以吏员身份做文案工作,这一次得知有八百多青壮流寇的斩获报功由自己来安排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京畿之地理论上左布政使郑国昌都管得着,他派人送儿子去兵部报功,滦州守备营剿杀流寇得到的首级被兵部胥吏一一验看过后全部签收。

    郑孝章会来事,不仅仅仗着老爹的面子,该给的孝敬一份都不少,没多久朝廷的封赏就兑现了,郑孝章得到了正九品滦州守备营主簿的任命。

    黄沂州官升一级拥有了正二品参将虚衔,杨汉威提一级得到了正三品卫指挥使的头衔,这些都是虚的,给了四千余两斩首银才是最实惠,可惜到手之时就不足数被漂没了三成足。

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 
介于最早跟着黄汉起家的兄弟们都已经得到了官位得到了不菲的收入,许多人在虎穴城大兴土木修建豪宅也得到了黄汉的支持。

    黄汉不歧视做正经生意的商人,还给予保护,还颁布法度明确商税的缴纳办法和处罚条例,虎穴城真的只要缴纳三十取一的商税再无其他苛捐杂税。

    如此潜力巨大治安良好的风水宝地,当然引得各路商贾纷至沓来,这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很多商贾看到了坚固的虎穴城,看到抚宁卫跟虎穴城接壤的十几里地盘一片繁荣趋向于城市化,他们也在买地皮建华堂,建商铺。

    建房子最需要劳动力和原材料,黄氏出品的砖瓦、水泥、钢材有了销路才会获得利润才能够蓬勃发展。

    在内部消化产能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大力外销,还不能如愿之时就会发动政府投入的大工程,修建大马路、水库、桥梁、仓库,改造码头、港口,哪一件事做起来都保证能够让现在的产能供不应求。

    等到开春之时,新来抚宁卫的汉民中愿意做农事的会获得田亩租种,愿意留下成为工厂劳动力的会根据冬天里的表现重新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

    京畿之地前年损失一百余万人口,抚宁曾经被建奴包围攻打也是兵灾的重灾区之一。

    整个永平府一直到山海关迎恩门下本来是人口相对稠密的富庶地区,在这一次兵灾中损失惨重,没有及时躲进抚宁县城的大地主十之八九家破人亡。

    华北平原北端这片辽阔区域的无主之地太多,觊觎此地的文官武将也不少。

    黄汉有需要田亩屯垦豢养朝廷抚宁卫五千六百军户的大义,有北直隶承宣布政使司拥有正二品兵部尚书虚衔的左布政使郑国昌明目张胆地给予关照。

    还有阁老徐光启奏报朝廷黄汉需要大量田亩种植高产农作物,更有顺天巡抚刘之纶旗帜鲜明支持“红旗军”发展,多次上书朝廷要求赐予黄汉以下将佐们养廉田。

    那些还只不过是外部助力,关键是黄汉不好惹!

    黄汉何许人也?郑国昌、秦良玉两位声名赫赫大员的乘龙快婿,有成千上万斩获的一员猛将。

    是敢在朝堂上威胁文官士大夫,准备饱以老拳的愣头青,是导致天花在永平府绝迹的始作俑者,是活民十数万的大恩主。

    这样的人谁敢来捋虎须?

    明末的京畿之地屡次被建奴入寇满目疮痍,一方面是成百上千万老百姓嗷嗷待哺,一方面是成几十上百里的良田荒芜。

    现在苗头刚起,以后会愈演愈烈,最后让大多数大明北方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乃是流寇和建奴互动的结果,也是大明朝廷麻木不仁所导致。

    黄汉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必须经营好根据地,加大水利投入,播种高产农作物,要使得“红旗军”体系的粮食能够在自保无虞的情况下结余成几十上百万石。

    在饿殍满道之时,有了粮食才能够做想做到的一切,没有食物一切都是空谈。

    黄汉不仅仅在永平府抢地盘,在海上也在扩大影响力。

    “红旗军”氺营在黄勇的带领下在八月底开始了为期半年的靖海行动。

    黄汉深知海贸的利润,也知道海船的价值,自己建造哪有抢劫来得快?

    此时“红旗军”出兵辽南乃是天赐良机,正好借着跟建奴鏖战防备汉奸通报军情、走私粮食武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控制辽海。

    做法很简单,诱惑所有的私人商船接受检查,然后采取忽然翻脸的手段扣留据为己有。

    估摸着等居住在登莱的船主们发现了这个情况之时,说不定历史上的吴桥兵变会爆发,登莱的达官贵人自保都困难,哪有精力出海去找自己丢了的商船?

    黄汉搞黑吃黑的手段高明,因为李九成、孔有德等等贼骨头一旦造反会洗劫诸多城池,太多地主老财被洗劫一空家破人亡,有海船的财主也不会少。

    因此这一次出手注定能够搞上百艘海船到手,还有一个巨大好处,所有的屎盆子都可以扣在李九成和孔有德等等反骨仔头上。

    “红旗军”氺营的战船快,炮火猛,在海上逼停私人商船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少有负隅顽抗者,因此水师陆战队得到了跳帮登船的战斗经验却伤亡很小。

    以曾同享、安小乐为首的这五百陆战队员每天都有学习文化的任务,如今大部分人都能够默写超过三百个汉字。

    他们缴获商船后会区分水手,把老实本分不是主家心腹的重新雇用,并且打散他们分配到多艘商船工作,给予的报酬不低于以前。

    黄勇阴差阳错在几个月前抓了莱州沈家的走私船,发现了耿仲裕准备投降建奴,现在沈家已经被朝廷治罪,男丁大部分被判杀头、流放。

    俘获的船长叫做沈宪宜三十出头身体强壮,当他意外地见到了妻儿老母之时哭得如同一个孩子。

    黄勇请高有谋弄出一个沈家下人的家眷小事一桩,沈家的家主和直系男丁才会被斩首,其余男丁基本上都是流放,女眷应该是送教坊司或者发卖。

    沈宪宜见到了妻子,从她口中得知沈家毁了,家主无一例外被朝廷砍了脑袋,他的妻儿母亲糊里糊涂被人保了出来,妻子现在才知道是是夫君请人营救的结果。

    他自己身陷囹圄哪有能力管一大家子的死活,听妻子如此说顿时觉得羞愧难当,他有了觉悟,认为应该走正道为自己某个出身,为家庭谋求幸福。

    沈船长立刻带着一家子九口人求见黄勇,当场发誓效忠“红旗军”,请黄勇把他的妻儿老母送去虎穴城安置,他带着已经十五岁的长子沈友略立志从军报国。

    沈宪宜乃是过了童生试没有过院试的读书人,他的儿子也是童生,现在父子都投笔从戎搏前程,沈宪宜吃海上饭十几年经验丰富跑过日本航线多次。

第三百六十二章:全军覆没() 
沈家最好、火炮最多的商船交予沈宪宜航行,在海上来往的二十几艘沈家商船都以他马首是瞻,有时候组队去日本贸易之时登莱商家各自出几艘大海船不等,沈宪宜的船就是相当于旗舰的存在。

    有了辽海第一大海商家的首席船长的投靠,黄勇缉捕各家海船事半功倍,在拥有朝廷大义的正能量下,招降纳叛轻而易举,水师实力与日俱增。

    估摸着到了年底,“红旗军”水师将要拥有商船、运输船不下于三百艘。

    以平均一艘海船排水量二三百吨计算,加上战船,总吨位恐怕会超过十万吨。

    独霸辽海已经近在眼前,况且现在每个月都有黄氏出品的商船、战船几艘下水,随着不断有网罗的大工匠、招募的工匠加入建造,这个产量还在倍增之中。

    当相对先进的老闸船不断增多之时,当加了以轮击水航行的战船问世之时,独霸中国海就不是梦想了,再大力发展下去成为世界霸主才是终极梦想。

    已经是十月初,金州前线如火如荼,军民们热情高涨。

    黄汉已经带着骑兵归来大半个月,被团团围困的金州西城墙在这段时间每天都被明军二十六门野战炮轰击,如今已经摇摇欲坠。

    总攻金州的日子定在十月十六日,之所以等上十几天才发动攻击,是因为这个时候辽南的气候一天冷似一天。

    等到地冻三尺之时,金州那宽阔的护城河上结的冰盖足以跑炮车,护城河再也没有了一丝防御作用。

    黄汉没有担任总指挥,他极力谦让,在回到金州营地见到刘之纶之时就坚持请他指挥全军,因为明朝的规矩就是文官统兵、太监监军。

    明眼人都瞧得出金州城破只是早晚,如此大功可谓唾手可得,见黄汉请求自己指挥全局,刘之纶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抢功,坚持不受。

    没辙,名不正则言不顺,黄汉召集文官武将写了奏疏禀告天子定夺,内容是请圣天子委任顺天巡抚刘之纶统帅薊镇、东江镇人马会攻金州力争全歼建奴军民一万五千。

    提案请御马监掌印方正化为总监军,以李若琏为薊镇、成全为东江镇监军、以金声为兵备道调度粮饷和军需,郑孝文、高有谋副之。

    如今的黄汉乃是朝廷的大红人,他的奏疏绝对能够上达天听,此时崇祯还没有得知张春全军覆没的噩耗,心情不错,见到了黄汉的奏疏很高兴,认为黄汉懂分寸、知进退。

    皇帝正在为金州前线即将陷入混乱的指挥权而发愁呢,已经跟心腹大太监曹化淳和王承恩、高起潜、王德化、李凤翔、沈良佐议论过多次,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皇帝屡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