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预备集中到金州城里去学习的将佐比较多,学期需要多少天没有具体规定,到了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圣人云:有教无类,总要让来学习的人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得到了真正的教育、开始领悟人生真谛才能够让他们复职。

    抗拒学习的人也不能打骂,根据校规罚关禁闭,罚沿着草场跑圈,罚没有肉吃、开会时让同学们进行批判式的帮助等等……

    那里地方大,房屋多,能够满足上千军官同时习文练武,估摸着三个月后就会有受到了教育的将佐洗心革面,重新投入到伟大的大明军队的怀抱。

    所有的百户官以上级将佐都要学习无一例外,试百户以下可以酌情办理,被点名的将佐不去不行,胆敢反抗,黄汉率领的十五岁少年兵会不由分说用自生铳轰他娘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十五岁的少年人人激情似火,恩师黄汉一声令下,真的会赴汤蹈火义无反顾,黄汉命令开火,天王老子这些少年们也敢打。

    等到将领们回归原伍之时发现军队已经面目全非,兵丁们已经重新整编习惯了拿足饷,一个个抬起头颅懂得了自尊、自爱,他们更加晓得勤练不已自强不息。

    崇祯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已经到达宁远城的黄沂州聚将,宁远城里的各路军头稀稀拉拉一直到三通鼓响后才勉强到了七八成,有两三成将领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告假。

    高有谋得到宁前兵备道的任命后就及时联系黄汉赴任之事,此时已经跟黄汉一起进入宁远城。

    成全晋升为外放的监军大太监志得意满,别人视辽东如虎狼之地,他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两次眼看着“红旗军”作战,对黄汉有信心,认为宁远是黄汉的父亲驻守肯定固若金汤。

    他也得到了好友方正化叮嘱,知道圣上相当重视这一次点验兵马,此次聚将成全的工作就是宣读圣旨。

    很明显宁远诸将对一个外来的总兵官不买账,有些人干脆不理睬聚将鼓声直接派家丁告假,赶来的人三五一群自顾和熟人聊天,全然不管军营乃肃杀之地。

    新来的监军太监宣读完圣旨后,诸将更是炸了锅,基本上没有人愿意配合朝廷点验,一百多将将佐骂骂咧咧出宁远总兵府大堂准备各自回营、回府。

    对不起,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 
黄汉带领了十个把总的人马赶来帮助父亲打破宁远旧制,建立新的秩序,不可能对这些娇纵的兵头心慈手软。

    宁远各路口已经部署完毕,四个城门都有最少一个“红旗军”把总守卫。

    憨子、杨汉威、桑羽带着三个把总骑兵在不间断巡逻,城里所有的制高点都已经被“红旗军”米尼枪手和自生铳手占领。

    黄汉亲自带着两个把总人马在总兵府外列阵,几个正骂得起劲的游击、都司忽然住口,他们瞧着一排排端着火铳的明军不知所措。

    黄汉笑着看了看大家,自我介绍道“本官平辽将军东平侯黄汉,奉命协助点验宁远驻军,现在需要诸位配合,希望大家莫要让本官为难。”

    名声赫赫的黄汉已经官居极品,在场无人不知,见是他拦路,本来想发飙的几个将领都忍了,参将王之富上前一步抱拳道“下官见过侯爷,不知侯爷准备让我等如何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明将领们的指挥水平,提高忠君爱国的思想认识,圣天子口谕,所有的宁远将领去金州新办的学堂学习几个月,将佐们即刻起进行军事化管理集中居住。”

    王之富沉着脸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不去又待如何?”

    见自家主将口气变了,他身后的几个家丁纷纷手按刀柄怒目而视。

    黄汉淡淡道“抗旨者逮捕法办,拒捕者杀无赦!是不是立刻领旨高高兴兴去学习诸位看着办吧!本官喜欢与人为善,不想戕害自己的同胞。”

    黄汉说完指了指二百步距离吊着的九个装罐头用跟人头差不多大小的陶瓷坛子。

    所有人都不解其意,只见黄汉端起手中的鸟铳笑着一一看过宁远诸将。他准备秀肌肉让这些人见识什么叫做战斗力。

    靳国臣、王之富等等将领心中疑惑,难道黄汉是准备在如此远的距离放铳射击那些罐子,这有可能打中吗?答案在下一秒揭晓。

    也没见黄汉怎么瞄准就扣下了扳机,“呯!”一声巨响,铳口喷出火焰,引药锅位置升起一股青烟,其中一个坛子应声碎裂。

    这时沈明又递上一支米尼枪,黄汉再次开火又是一个坛子被打碎。

    宁远诸将不知道什么米尼枪,在他们眼里黄汉手里的东西就是鸟铳中的自生铳,只是实在想不到能够打这么远,打得这么准。

    谁知黄汉的表演还没完,他自己打了三铳后挥挥手,对面的屋顶上顿时传来“呯!”一声,一个坛子碎裂,紧接着一个沿街小楼窗户里也传来铳声,总兵府的院墙上也是一声枪响……

    片刻时间六个坛子一一碎裂,然后所有的制高点都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呼喊声“大明万胜!红旗军万胜!圣天子万岁!”

    紧接着嘹亮的军歌响起“忠于大明忠于‘红旗军”,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抛头洒血无所惧,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知多少支威力大准头足的自生铳在不同位置瞄准自己的位置,听见万众一心的军歌声,看着空中漫卷的红旗,宁远诸将被吓得脸色苍白者不知凡几。

    这里职务最高的是几个副将,靳国臣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光棍不吃眼前亏,强自镇定越众而出抱拳道

    “‘红旗军’果然威武,下官今日服了,大人既然是奉旨集中我等学习,我们哪能不从命。接下来我们如何做请大人下令。”

    黄汉道“为了方便管理,要求学员卸甲不得携带武器,本官希望大家配合。哦!对了,还有个好消息。

    千总以上级军官最多可以带上心腹家丁四人陪同学习,放心吧,本官没准备杀任何人,要杀谁也用不着让他放下武器。”

    黄汉凶名远播,才出道之时就敢阵斩关宁军副将祖大乐,现如今位高权重又有天子口谕,谁敢在他面前耍横恐怕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宁远诸将刚才又亲眼见到了“红旗军”铳手的打放表演,知道他们暴露在几百杆铳口下哪敢不服,纷纷卸甲交出随身携带的武器,他们的家丁面面相觑一时间手足无措。

    黄汉笑道“诸位将军可以让不跟着去参加学习的家丁回营、回家,铠甲、武器和随身物品大可交于他们带走。”

    还肯放家丁们回营、回家?不怕他们通风报信?看来黄汉没有动把大家一杀了之的心思。

    诸将略微放心了,家丁不多的佐领只留下了一两个人跟随,其他人都让他们回去照顾家小或者带好本部人马。

    黄汉点名道姓叫出副将靳国臣、何维忠,参将张韬、王之富,游击柏永福等等实授官职最高的将领,让他们把今天聚将时没有来的人员名单排出来。

    一个时辰后,“红旗军”以百总为单位在靳国臣、何维忠、张韬等等上官带领下,去营地或者府邸把缺席的将领一一带了回来。

    当天夜里所有的宁远将佐和随从的家丁统一在原抚标营驻地进行军事化管理,跟新兵入营差不离,站军姿、进行队列操练,晚饭时排队打饭,伙食一视同仁跟“红旗军”战士的伙食标准一个样。

    宁远城门紧闭足三天,四门都是一个把总“红旗军”驻防,黄汉利用这三天时间广泛宣传,让被扣诸将的家小安心,实在不放心自己的男人可以远远地看一眼他们如何接受训练。

    接下来事情比较简单,宁远的试百户以下级基层军官被集中起来训话,随即有宣传队员分别跟他们谈话建立档案。

    留下了一些连自己的盔甲都十分老旧的人没动,把衣着光鲜满脸红光的人挑出来跟宁远将佐一起管理。

    因此宁远基层武官也有三百多准备送去金州参加学习班,连带着有一部分将领带上的家丁,人数达到一千。

    第四天,宁远城东门打开,一部分将领的家小得知老爷要渡海去学习纷纷赶来送行。

    已经被扣留了足三天的宁远诸将敢怒不敢言,见家小没有被骚扰安心了许多。

    。

第三百九十三章:宁远城() 
宁远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辽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辽东地区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

    这个正方形的城池周长七里比金州卫大了一点点,城墙高二丈七尺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春和门,南延辉门、西永宁门、北威远门。

    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筑有用来架设重型红夷大炮的坚固炮台。

    宁远城墙用青条石做地基,外砌标准城墙用大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是夯土层。城上各有两层楼阁、围廊式箭楼,城内墙都有坡形马道,骑兵可以直接驱马登城。

    明朝末年,这座城池和山海关自始至终都没有被现在的后金日后的满清攻陷,乃是吴三桂投降之时送给建奴的大礼。

    现在黄汉得了这座城池更加不可能被后金军夺取,因为这里有紧靠大海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宁远被围,“红旗军”战船可以全部来增援,届时重型红夷大炮以最大仰角打出炮弹能够打到七八里外,火器步兵登岸利用炮火开路,杀进十几里外的宁远城不存在难度。

    况且宁远码头离春和门才不到十五里距离,城头炮火也以最大仰角打放,打击面和战船火炮叠加几乎能够全覆盖东门到海港的距离,建奴在此地如何屯兵完成对宁远城的包围?

    黄汉这一次玩得比较出格,得罪了不知多少文官武将就是要经营宁远,经营宁远到山海关这段二百余里辽西走廊地肥水美的沃土。

    被排挤的宁远将佐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