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亲自登上城头意图死守。

    此时的清军不害怕,他们自认为比明军的战斗力强太多,他们攻打雁门关之时承受了巨大伤亡几乎都准备放弃了,还好关城里忽然发生了内乱,才得以成功。

    大清军主力攻打雁门关花了三天,锡翰的人马都坚信坚守此地肯定能够超过三天,届时朔州城方向赶来的援军肯定能够到达。

    况且真发现况且不妙,守军完全可以从西门撤退不会被困死在这里。

    守关不是守城,用不着四面布防,清军已经集中了超过八成人马上了面对“红旗军”攻击方向的关墙,可以一次性组织两千人弓箭齐射。

    锡翰的愿望很美好,恐怕实现不了!

    攻城的明军接近之时他意图率领人马乱箭齐发,命令旗丁和包衣奴才推下滚木、石块狠狠地砸,届时不知多少“红旗军”人马会倒在关城下。

    可惜“红旗军”参与攻打雁门关的人马达到四个营,根本不跟敌人玩人海战,而是玩火力输出,没有人傻到去挨石头砸。

    主将宋鹏飞亲自指挥人马攻打,负责指挥炮击的是孙元化,恭撒彔和几十个知识青年炮兵士官负责野战炮的瞄准,十几个优秀炮兵观察员负责提供坐标。

    经过在不同方位观察,能够确认守关的清军没有红夷大炮,甚至于没有瞧见谁使用抬枪、鸟铳,有可能是这些野蛮人不会玩火器。

    也可能是因为夺取雁门关之时打得惨烈,明军布防的火炮被毁坏,或者明军最后的守卫者点燃火药桶跟接近的敌军和大炮消失在烟尘。

    即便如此几百米尼枪手还是在二百步距离搜索关墙之上,发现敌军有隐藏的大炮集中射击炮手,争取不让敌军大炮从容开火。

    雁门关东一共架设了三十六门红夷野战炮,其中有九门十二磅炮,再加上七十门一磅弗朗机。

    如果不是因为再也没有了炮位,四个营可以有一百六十门一磅弗朗机可以齐射,饶是如此只齐射了一轮就把清兵吓得肝胆俱裂。

    那是因为关城上的守城物资堆积如山,明军的野战炮打得又狠又准,三十六门红夷野战炮的实心弹打在石头、木头堆里绝对是一场灾难,简直是发挥出了榴弹的作用。

    飞溅的碎石、乱舞的巨木打得妄图守城的清兵鬼哭狼嚎,不知多少人死无全尸,害得卫所军收割首级记功之时一直哀叹:“可惜了、可惜了……都是银子啊!”

    建奴首级被打得稀巴烂当然不可以收集起来向朝廷报功。

    卫所军还是前几年的思维,认为敌军首级能够换取朝廷的人头赏,大感可惜。

    殊不知现如今的征虏大将军全权承包了平辽,已经不存在提着建奴的脑袋向朝廷换斩首赏银。

    但是斩首功还是要算的,因为麾下文官武将要得到晋升的阶梯,博得军功是捷径,况且大明军民获知斩杀清兵成千上万会被鼓舞。

    锡翰真是勇将,明军预备炮火齐射的前一刻他还大义凛然地站在城头鼓舞士气,谁知话音未落,就是地动山摇,然后清兵就找不着主将了。

    那是因为锡翰运气太好,居然被一枚十二磅实弹直接命中,尸体根本不知道飞哪儿去了,因此最后统计战果之时也没有阵斩固山额真锡翰的报告。

    巩阿岱是锡翰的同胞兄弟排行老四,知道五弟锡翰打仗还是有些本事,丢了如此多的人马和驻防的雁门关,五弟不可能活着回来,见主子质问只得硬着头皮道:

    “臣估计是‘红旗军’火器犀利的缘故,至今没有得知锡翰的消息,臣可以断言他已经为国尽忠了。”

    “又是火器,也只能是火器。”红歹是咬牙切齿,貌似喃喃自语,又好像在发泄。道:“为何火器到了‘红旗军’手中就会如此犀利?我弓马娴熟的大清军难道就无法对抗?”

    满蒙将领无人作答,都知道主子此时正是气头上,谁也不愿意被殃及池鱼。

    见主子惊闻噩耗貌似有些乱了方寸,范文程小声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必须加快行军速度往朔州城赶,从雁门关之战判断,‘红旗军’应该是集中的大部分能够机动的人马杀来,而我军主力分散,有可能被黄汉各个击破吃大亏。”

    原先认为“红旗军”没有跟大清军一两万人马野战的能力,但是从攻击雁门关的迅猛来判断恐怕一厢情愿了,红歹是额头冒汗。

    他思量此时必须做出兵力调整,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跟黄汉的主力接战之时,大清军入关的人马超过一半,最好达到八成。

    一等昂邦章京伊尔根觉罗·阿山跟锡翰私交甚密,他急于寻“红旗军”为好友报仇,叫嚣道:

    “陛下,我军裹挟二十几万汉狗行军一天只能够走四五十里,臣建议即刻去掉这些累赘轻装上路。”

    此时崇德皇帝心情正是最糟糕之时,没好气反问道:“爱卿准备如何去掉累赘?”

    “杀、统统杀光!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立刻动手一个不留。”

    “呸!你个无知匹夫,就知道屠戮升斗小民,朕三令五申叮嘱尔等少杀戮全当做了耳边风。”

    崇德皇帝扫视群臣,很高调道:“主帅当为众所瞻,自处以礼,而济之以和,则蒙古、朝鲜、汉人之来附者,自心悦而诚服。若计一己之功枉加杀戮,而不恤我大清国之名誉,非所望焉。”

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 
这时范文程、宁完我、高鸿中、祖大弼、祖大成等等汉奸一起跪下道:

    “陛下宅心仁厚臣等铭感五内,明日我军主力完全可以脱离先行一步,臣等尽可能多驱赶些强壮的阿哈紧紧跟上。”

    崇德板着脸再次重申军令:“行军时勿离纛,勿喧哗,勿私出劫掠。抗拒者诛之,归顺者字之。勿毁庙宇,勿杀行人,勿夺人衣服,勿离人夫妇,勿淫人妇女。违者从严治罪。”

    见主子依旧坚持不肯肆意屠戮汉人,杜度、阿巴泰、扬古利、图赖等等满蒙将领只得施礼道:“喳!”

    这不是颠倒黑白,也不是替奴酋洗白。有武力的通古斯野人还有了智慧,对于汉民族来说当然是巨大的不幸。

    历史上就是因为出现了红歹是重用汉人,不肯八旗子弟和蒙古诸部肆意屠杀汉人,才使得汉奸多不胜数,连洪承畴都变成了汉奸就可见一斑。

    清军在荥阳附近没有屠杀裹挟的二十几万汉民,奴酋亲自率领主力人马四万余骑,每人携带三匹马换乘驮运贵金属和必要的补给轻装上路。

    范文程、鲍成先、祖大弼等等一帮汉奸和一万左右汉军骑兵,一万余旗丁、包衣奴才依旧押着汉民行军,发现体弱者直接遗弃在冰天雪地里。

    祖宽和徐昌永、祖克勇三人有过命的交情,他们在投降建奴之前都享受大明副将、参将的待遇,收入高、地位高,日子过得滋润而且受人尊敬。

    跟着家主祖大寿投降了建奴后不仅仅待遇、收入差了太多,还变成了遭人鄙视的汉奸,连建奴的余丁都敢给他们脸色看就可见一斑。

    这一次跟随满蒙骑兵劫掠大明,没想到大明雄关坚城千里防线如同虚设,他们三人对大明失望透顶情绪糟糕得一塌糊涂。

    此次入关劫掠三千里,大明损失不知凡几,死于战火和冻死、饿死的老百姓恐怕要以百万计,没有丧尽天良的祖宽、祖克勇、徐昌勇物伤其类当然心事重重。

    在闻听“红旗军”杀奔山西一举攻破雁门关的消息后,三人不知怎的,居然觉得心里无比畅快。

    满蒙骑兵先行一步,只留下五百葛布什贤超哈监管汉军骑兵,祖宽渐渐地发现脱离清军大部队后,所有的汉军都无比懈怠,眼看着有汉人青壮年逃跑也无动于衷。

    这不奇怪,历史记载第一个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李永芳也曾经冒犯野猪皮试图为汉人求情,阻止建奴制造大屠杀。

    这些前关宁军都归附建奴没多久,大多数人的日子越过越糟糕,他们当然会跟建奴虚与委蛇,那肯真心效力?

    崇祯九年十一月初一大明京师,这段时间不断有明军败北大将战殁的消息传来。

    如今建奴已经在洛阳、开封一带,随时有可能踏过冰封的黄河杀奔京畿之地。

    京师军民大多数愁云惨淡,京城里的空气都让人觉得压抑,不夜城钟楼敲响的悠扬钟声都让人联想到时日无多。

    忽然间外城广渠门内大街出现了一抹红,紧接着不夜城方向传来了响彻云霄的呐喊声,很快无数红旗挥舞,从不夜城里奔出成千上万人。

    “大捷、大捷!征虏大将军收复雁门关斩杀建奴、鞑子一千五百余。”

    等了许久终于等来“红旗军”的捷报,京师顿时沸腾了,太多军民涌上街头欢呼,貌似要把压抑了半年的情绪宣泄。

    兵荒马乱,本来年景就不好,三省又五边镇被建奴肆虐影响了秋收,京师物价节节攀升。

    粮价早已越过“红旗大粮行”设定的一石精米二两银子的红线。

    不少粮商以四两银子一石销售精米,升斗小民已经感受到了“红旗大粮行”根据粮本配给销售越来越严格。

    如今每个成年人一个月内购买粮食的数量不得超过二十二明朝市斤,相当于后世十三点二公斤。

    家无余粮的小市民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红旗大粮行”承受不住断了配给粮的销售,那时不知会有多少家庭面临饥饿,甚至于有人饿死,人人都在祈祷“红旗军”连战连捷。

    就在雁门关传来捷报振奋人心的当天,京师街头出现了许多横幅。

    内容是向京师军民、官宦广而告之征虏大将军遵旨铸币,现如今新币正式发行天下。

    “红旗大粮行”和征虏大将军名下的所有铺子、酒楼包括不夜城里所有的场所即日起只收取新币。

    “四方钱庄”公开兑换新币童叟无欺,只要是在营业时间内随时可以办理兑换业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