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旗出兵一千人马的模式被多尔衮破坏后,瓦克达也把能够组织的三千正红旗人马集中调用,其实他也认为指挥本旗兄弟更加得心应手,八旗就会有七八个心思。

第六百八十八章:爆发了() 
瓦克达心里不痛快,知道接下来的仗不好打也没辙,谁让他摊上了守卫朔州城这样的烂事?现在只得硬着头皮上去跟“红旗军”硬碰硬。

    他以正红旗三千人马为主力,驱使外藩蒙古轻骑兵五千,外加吴襄父子的两千余汉军骑兵组建了超过一万的第一波次冲阵骑兵队。

    瓦克达也不傻,也知道悠着点,他亲自率领正红旗直系压阵,命令吴襄父子率领两千余汉军骑兵率先冲击展开几里宽的阵列渐渐逼近的“红旗军”。

    建奴逼着汉军打头阵普遍存在,因为在建奴眼里汉军就是奴才而已,是最好的炮灰,无论死多少汉人都无所谓。

    吴襄父子已经决定临阵倒戈,为此在得知征虏大将军率领主力在朔州城南四十里外安营扎寨之时冒险派出心腹家丁吴厚禄试图联络。

    吴厚禄是家生子人机灵马速好,得知家主意图回归大明心里高兴,赌咒发誓即便被建奴抓住也不可能出卖家主。

    吴襄为了稳妥起见,担心吴厚禄被建奴哨马拦截搜查出物证连亲笔书信都没有写。背主做窃又无法提供具备说服力的证明,如何得到“红旗军”信任?

    吴厚禄运气还算不错避开了建奴哨马,发现了“红旗军”斥候之时主动现身投降得以进入大营,然后他就请求见征虏大将军,言辞凿凿他是肩负使命。

    黄汉管理军民几十万,岂是一个降卒想见就能够见得到?

    不得已,吴厚禄透露出有一支清军部队意图投奔“红旗军”他就是联络人。

    还好负责甄别的镇抚官做事用心,没有置若罔闻立刻向上请示,最后吴厚禄见到了前来一探究竟的顾奎和顾吉祥。

    得知这一次来的两位军官乃是征虏大将军身边的亲卫,吴厚禄只得一五一十把家主吴襄准备率领两千余汉军骑兵临阵倒戈之事讲了。

    兹事体大,顾吉祥和顾奎无法判断真伪,立刻向家主汇报。

    吴襄在历史上没有背叛大明,但是名声太坏,是个惯于抛弃友军逃跑的长腿将军。

    他的庶子吴三桂是个背叛大明、背叛满清的双料反骨仔,还曾经亲手用弓弦绞死了南明永历皇帝,向建奴表忠心。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父子二人见异思迁选择投降如日中天“红旗军”,可信度很高。

    黄汉听了顾吉祥和顾奎的叙说后立刻让他们带吴厚禄来见,亲耳听吴厚禄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场给予指示。

    “红旗军”随时随地欢迎吴襄、吴三桂归明,以前之事既往不咎,届时会根据功劳大小请旨酌情封赏。

    吴厚禄完成了家主重托喜形于色,磕头不已,他赌咒发誓家主麾下汉军都不甘心做建奴的奴才,只要家主登高一呼,反出伪大清国的汉儿多不胜数。

    顾吉祥和顾奎几个跟吴厚禄约定了吴襄部在反戈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马在左臂处扎一条红丝带,然后送他返回朔州城外清军控制区。

    由于没有携带任何信物,回去的吴厚禄很从容,遭遇两次伏路军盘问和搜查都应对自如,见到了家主一五一十把征虏大将军的答复讲清楚了。

    吴襄为了稳妥起见派人空口说白话,得知征虏大将军选择了相信大喜,父子两人暗地里开始联系心腹将佐,汉奸骑兵顿时暗流涌动。

    瓦克达命令吴襄率领两千余汉军率先冲阵之时,吴襄父子和几十个联络好了倒戈事宜的将佐们都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他们思量如果两千多人真的往拥有上万支鸟铳的数万“红旗军”军阵里撞,能够活下来的人恐怕不会有几个,建奴太毒辣,老子接下来要你们这些狗贼好看!

    “红旗军”开打了,建奴命令汉军人马率先冲阵去送死,此时不立刻反戈更待何时?

    两千余汉军打马疾驰接近到列阵前进的“红旗军”前不足二里之时纷纷走出弧线准备掉头,一小半人掏出怀中的红丝带套上左臂。

    队伍里督军的几十个建奴以为是汉军避战刚刚准备弹压就发现不对劲。

    吴三桂亲自率领家丁队向建奴下手了,口中大呼:“兄弟们杀奴啊!回归大明的时刻到了!”一刀挥过一颗建奴的头颅飞起,一股献血狂飙……

    太多汉军爆发了,大吼大叫道:“想我们送死!没门儿!狗杂种受死吧!杀……”

    “杀奴回归大明,我们再也不是数典忘祖的汉奸了,兄弟们跟建奴、鞑子拼命啊!……”

    倒戈之事毕竟不能公之于众,两千余汉军不可能都通知到,只有家丁队和心腹将佐以及一部分忠诚度可信的兵丁心中有数提前做了准备。

    此时吴三桂砍死一个督军的建奴马甲大呼小叫,所有的汉军都知道家主是准备带领大家向“红旗军”投诚。

    没有通知到的汉军不知道主将意图倒戈,在建奴命令率先冲阵之时就已经心如死灰,知道今天凶多吉少,谁知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此时都恢复了精气神,追着、喊着下手砍建奴杀鞑子。

    吴三桂不是个孬种,知道临阵倒戈给予清军的打击无与伦比,他想多得些斩首功回归大明,免得被漠视,率领人马绕了一圈返身往第二梯队的鞑子骑兵中横冲直撞。

    这也是吴三桂军事素养很高的缘故,他眼看着不紧不慢推进的“红旗军”阵列严整,岂能带领麾下接近阵列?

    大军列阵前进之时,所有具备扰乱阵列的可能性都会被排除,吴三桂率领两千余人接近大有可能会遭遇攻击。

    因此吴三桂选择把清军的阵列搅乱,也算是向征虏大将军投诚送上的投名状!

    等着清军接近发炮打得他们横尸遍地的孙元化见到了戏剧性的一幕气得骂娘,很明显混战即将发生,炮兵注定要做看客了,不能发射散弹无差别打击。

    太多军官利用千里镜把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把总以上级军官都知道原大明总兵官吴襄派人联系过意图倒戈,看到清兵汉军在阵前杀死建奴又往鞑子阵列猛冲当然相信了吴襄父子归顺的诚意。

第六百八十九章:飞行军() 
被逼着冲阵的外藩鞑子对建奴没有一丝忠诚度,建奴对他们也没有一点点感情,带着他们打劫大明也是要收取一半以上缴获作为孝敬。

    这些蒙古人跟着建奴能够捞到好处就会提高忠诚度,要是好处没有还随时有可能丢命,这些人会毫不犹豫选择逃之夭夭,建奴胆敢阻拦,鞑子就敢挥舞蒙古弯刀砍杀。

    五千外藩鞑子是迫于建奴淫威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发动冲锋,人人都很消极一直保持慢跑状态拖延时间,都想看一看汉军冲阵的效果。

    如果汉军突入,他们就会加速冲上去参与掩杀扩大战果,分些功劳。

    如果汉军被打得哀鸿一片,鞑子们就会直接走斜线避开“红旗军”阵列往东逃火速脱离战场,然后往北疾驰一直逃回老家。

    让鞑子意想不到的是汉军没有冲击“红旗军”返身来冲击他们的队列。

    这些鞑子也属于建奴驱使的炮灰,明白汉军这是临阵倒戈。

    蒙古人本来就不看好今天的会战,现在更加不看好,见汉军发动了反冲锋没有一个鞑子愿意拼命,都选择脱离。

    发生的变化太快,在后面率领三千正红旗人马小跑的瓦克达部来不及反应,转眼间就被发现情况不妙掉头逃跑的蒙古轻骑兵冲乱了阵脚。

    列阵前进的“红旗军”骑兵分左右翼压阵,一直保持慢跑,黄汉见吴襄部如约反水,而且率先率领倒戈人马往鞑子那里冲锋大喜过望。

    中军打出旗语发布骑兵突袭命令,小两万“红旗军”骑兵立刻扑了上去。

    结阵如墙的“红旗军”骑兵都拉下面甲更加显得冷酷,两万人马形成的钢铁洪流气场很足,让在后阵观望的多尔衮、多铎感到压抑。

    他们一直用千里镜在密切注视战况,本来就没有打赢这一仗的信心,见局势糟糕如斯那肯耽误时间,立刻下达全军往北撤退的命令。

    多尔衮俩兄弟其实有实力跟“红旗军”骑兵一决雌雄,但是他俩知道骑兵即便打赢了也无法避免朔州城被“红旗军”步兵夺取,最后大清军还是以失败收场。

    他们不肯消耗嫡系人马仅仅是为了拼掉一部分“红旗军”骑兵,选择避战。

    “红旗军”骑兵开始冲杀,步兵落在后面,火炮无法轰击,黄汉还真担心多尔衮不计得失跟骑兵血战,如果拿下朔州城打败两白旗使得骑兵损失过半,这就是惨胜如败。

    训练出一个自生铳手花费有限,有半年时间足以,训练出战斗技能不亚于鞑子的骑兵没有三五年苦练根本无法成军。

    在山西损失过多骑兵,接下来的争夺朝鲜、平定辽东的一系列战斗都会变成击溃清军,难以给予大规模杀伤。

    很明显清军不想打开始逃跑,“红旗军”注定又打了便宜仗,损失小收获大已经能够预见,至于是不是跑了八旗主力黄汉根本不考虑。

    骑兵想跑,而且是训练有素的建奴、鞑子骑兵几万开始奔逃,没有摩托化部队和机枪扫射,凭借一两万骑兵去围追堵截太不现实。

    这时黄汉猛然想起了空军,在这个时代无法生产飞机,但是可以研制生产热气球啊!积累了经验甚至于可以研究飞艇。

    用猛火油作为燃料,自己开金手指做出可以调节火焰大小的燃烧器,训练出一支能够使用热气球升空作战的“飞行军”哪怕实战效果不怎么样,但是给敌军造成的心里打击肯定非同小可。

    况且天上的“飞行军”用千里镜可以观察方圆二十里,在茫茫大草原视野更加开阔,敌人的骑兵群早早的就会被己方发现,“飞行军”能够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