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枪炮去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昊点点头,接着道:“小倩说的正是秦昊担心的,所以我的打算是咱们不要急着将这些粮食一次性运回府衙,而是分批运输,对外咱们也不用宣称是一万石,而是十万石。”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六章 唱筹量沙()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有什么好的计策?”梁红玉问道。

    秦昊道:“我的想法很简单,将军营中那些空的麻袋收集起来,我不管里面装的是杂草也好,沙子也罢,总之,咱们要让那些杭州的老百姓都觉得,咱们是真的十万石粮食。”

    梁红玉赞许道:“你这个主意不错,当年檀道济为逃跑魏军的追击,唱筹量沙,让魏军误以为他的粮食充足,从而不敢追击,让檀道济从容撤军。

    你这样做,即可以稳定民心,又可以让那些奸商心怀畏惧,不敢轻易哄抬粮价。”

    马扩接着道:“民以食为天,只要粮价稳定,再加上军队的看管,相信杭州就算想乱也乱不起来!”

    马扩说到这儿,忽地目注远方,接着说道,“江南平叛,耗废咱们太多的精力,如果咱们不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在未来的收复幽州之战,咱们会吃大亏的。”

    作为千年后的人,秦昊比谁都明白,联金杭辽,收复幽州,不仅仅是吃大亏的问题,而是亡国的问题,只是这些话,他只能烂在心里,对谁都不能说。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避免那个可怕的结局,虽然赵家皇朝在秦昊的心里连个鸟都不是,事实上在整个靖康之难上,赵家那么多皇子王孙,还真没有一个有鸟的。

    整个赵氏宗族,不堪屈辱寻节的,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朱琏一人而已,因为那次屈辱,朱程理学才在后世大放异彩,让神州大地的子民深受其害。

    因此,避免靖康的发生,是秦昊来到这个世界的惟一目的,为这个目的,他不惜血流成河,因为现在的血流成河,那是为后世开太平。

    这些人中,梁红玉跟田小倩都没有参加年前的海上之盟,虽然偶尔听秦昊他们提及,却没有那种感同身受,心里自然没有那样迫切。

    梁红玉道:“联金抗辽,收复幽州,虽然是既定国策,却是一年或者数年之后的事情,等咱们打完这场仗,完有时间进行休整,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找麻袋。”

    是啊,安抚城中的老百姓,这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秦昊身为杭州安抚使,如果这件事做得不好,不但没有安抚好城中的百姓,反而激起他们的民怨,以后的事,就别去奢谈了。

    秦昊的三千兵马都有任务,马扩的军队原本是在城中灭火的,经过连番奋战,城中的大火已灭得差不多了,因此拉粮的事,基本是由马扩的人马来完成的。

    先将粮食拉到府衙,然后进行二次分配,将三分之一的粮食分配到各个粥棚,务必保证今天晚上就能上那些无家可归或者无粮可食的百姓填填肚子。

    虽然这些粥不能让他们吃饱,但至少要让他们活下来,恰逢乱世,活下来才是他们的首先任务,只有活下来才会有希望,有只有活下来才会有机会给自己的后人撑起一片蓝天。

    江南是富足的,或许是朝廷被这次的方腊起义搞怕了,救援的粮食来到非常的及时,粮食都是从江宁府运过来的。

    过去的交通极不发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理念看来是深入到古人的骨髓的。

    从江宁府到杭州城,东拐西拐,行程上千里,如果是收复杭州才做这事,粮食必不可能这么快就到达。

    为此,对江宁知府,秦昊的心里多少是有些感慨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老百姓的感情是纯朴的,只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哪有人会冒着全家被杀的危险来反抗?

    因此,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的简单,民心稳定之后,杭州城的管治便由最初的军管转为州府衙门,对这些活下来的官员,秦昊多多少少还是相信的。

    大浪淘沙,活下来的都是金子,那些民怨极大的官员,纵算没有成为方腊的刀下鬼,也被那些正义的民众,借着方腊的势头灭掉了。

    活下来的,在老百姓的口中虽然说不上好官,但他们的罪恶至少不滔天,前车之鉴,新任的知府也不敢过分,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半个月后,朝廷调拔的粮食便从江宁府源源不断地运到杭州,在跟新任府尹做个简单的交结后,便率着他的大军向青溪出发。

    童贯的粮食被秦昊借走一万石,后续的粮食补给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押运粮草的叫贺衷,没有跟秦昊他们走在一起,而是一骑绝尘,率着他的粮队走在最前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兵书上不都是这样说的吗?

    所以贺衷便理所当然地认为他的部队应该走在前面,秦昊的心情,也懒得跟他去计较。

    “哥,你说这姓贺的押着这么多的粮草走在前面,而且他的军队又是如此的松散,难道他就不怕方腊的人来劫他的道?”虎子扛着擂鼓瓮金锤,忽然问道。

    自打到江南平叛,跟方腊的军队几番较量,谁都知道方腊的最大的问题,既不是人手不足,也不是训练不到位,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粮食不足。

    这个连虎子都明白的问题,这个贺衷就不可能不明白,他抢在秦昊的前面,其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阻碍秦昊的行军。

    军队是一种集体荣耀,西军虽然派系林立,但这次的江南平叛,他们就是一个整体,三路大军,从江宁出发,秦昊的军队是三路中最少的。

    当时童贯还担心他这只部队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到时候没法向官家交待,还特意让马扩带着两千精锐相随。

    即便如此,在他们的预想中,秦昊的这五千兵马别说是到杭州会师,单是那独松关,就会让他止步不前,完全没想到秦昊不但攻破了独松关,而且还是第一支冲进杭州城的军队。

    这个脸丢得,童贯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底下的将领却始终有些挂不住,特别是那姚平仲,自认勇猛过人,不输于杨可世。

    却没想到,在杭州城下,三人联手,竟然打不过一个方七佛,这个脸丢得不是有点大,而是很大,因此在接下来的平叛中,又怎可能将快要到手的功劳,让给这个后来的秦昊?

    而这个贺衷,虽然不是姚平仲的人,却是姚平仲的朋友,同样不希望后面的功劳让秦昊给抢去,因此阻他的行军,便在他的计划之中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驻军不前()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攻破独松关,轻取杭州城,秦昊的功劳已经够大,不能让秦昊抢走哪怕是一点功劳,这已经是整个西军的共识。

    贺衷押着粮草,他的行军速度快不起来,这个早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但每天只行军十里,这个这个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种行军速度就跟蚂蚁搬家似的,虎子实在有些受不了,开始抱怨起来,不满地道:

    “哥,我看这小子就是在故意找茬,要不我上去催催,如果他不加快速度,我就将这擂鼓瓮金锤压在他的肩膀上,看他加不加快行军的速度。”

    秦昊不以为意地道:“他既然要慢,那咱们就慢起来吧,何必跟这种人一般见识?虎子,到前面去告诉杨兄、马兄,让他们都放慢速度,跟贺衷他们拉开距离。”

    “拉开距离?”梁红玉的双眼忽地一亮,“你这样做,难不成是想用他们作诱饵?”

    “唉”秦昊长长地叹口气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话是老人家教导我们的,我们不能不听老人家的话。”

    老人家是谁,没有人去在意,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老人家就是泛指老人,或者老祖宗,秦昊也没有去跟他们解释,总之信了就行了。

    作什么样的饵,虎子不明白,但他明白,眼前这个文文弱弱的哥要有大动作了,不敢怠慢,将擂鼓瓮金锤往肩膀上一甩,大步流星地跑到前面。

    “杨大哥,马大哥,哥让你们放慢速度,跟前面那个龟孙子拉开距离!”

    “拉开距离?”杨再兴跟马扩都不有些不解,“如果咱们拉开距离,万一方腊的人马前来劫粮怎么办?”

    “这个哥没有说,他只说让你们拉开距离,好像是要用那外龟孙子做诱饵,具体他要钓什么样的鱼,没有说!”虎子愣头愣脑的,说的话很实在。

    杨再兴跟马扩相视一笑,他们不但出身将门世家,而且身经百战,对秦昊的心思自然明白至极,当即吩咐部队就地扎营,静观其变。

    贺衷押着粮草,每天以十里的路程行军,虽然将秦昊的部队阻在后面,但他的心里还是非常急躁的,毕竟童贯在分拔给秦昊万石粮食后,随军的军粮并不多。

    而睦州经过数月的战火,想就地征粮亦变得非常的困难,秦昊驻军不前,正合他意,当然,为了证实秦昊的动作真假,也不敢轻易前行。

    就在进退为难之即,秦昊已带着杨再兴马扩来到他的军营中,见到贺衷,皮笑肉不笑地道:

    “贺将军,秦昊是文人,不同于你们武将,连日舟车劳顿,的确有些累,因此想在这儿歇息半个月,还请贺将军见到童太尉时,多多美言两句。”

    “你真打算在这儿驻扎半个月?”对秦昊的话,贺衷并没有完全相信,“前方战事紧急,大军会师睦州,如果不出意料,会在近期发起攻击,秦将军难道不想?”

    “江南平叛接近尾声,擒杀方腊,那是天大的功劳,秦昊也是凡尘中人,这等功劳自然是想的,但人贵自知,以秦昊现在的身体状况,实在不宜急行军,因此”

    秦昊的话同样是说半句,没说半句的,贺衷打个哈哈道:“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