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枪炮去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让秦昊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大雄宝殿的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一个瘦不拉叽的小道士正在那儿开坛作法。

    在他的四周盘膝而坐的还有一些面黄肌肉的病人,男女老幼都有,听他们的言语貌似这些人都是被怨鬼缠身,来请这位小道士驱鬼逐邪的。

    那小道士身着道袍,手执拂尘,嘴里念念产词,尽是什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之类的诅语,说是要请来什么六甲神兵来为这些人驱鬼捉邪。

    就在这小道士念念有词时,身旁还不时有和尚经过,对此也是淡淡的看一眼,谁也没有干扰谁,就径直离开。

    佛本是道,佛道一家亲,在佛的地盘上布道,这个结果还真让秦昊有点醉,秦昊虽然不信鬼神,但并不代表别人不信,看着眼前的这些信徒,秦昊并没有去打扰他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执念,秦昊不忍心去打扰他们心中的执念。

    不管是人的思想上,还是经济上,以及治病救人的方法上,自己都无能为力,与其这样,何必去揭穿这个残酷到无法令人相信的现实?

    存在就是合理,不管是佛还是道,能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存活数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道修今生,佛修来世,都在劝导为人向善的理念。

    就在秦昊准备离去时,忽见一位身形肥胖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跑过来,对着那小道士急切地招招手,急切地道:“郭道长,耿某有急事求你相帮!”

    那姓郭的小道士正在布道,闻言也只翻翻二白眼,并没有理会那姓耿的,直到一个道场做完,让大家散去后,这才将拂尘一甩,搭在手臂上,“不知耿大人找本道长有何要事?”

    那姓耿的官员看看四周人多嘴杂,话到嘴边又急急咽回去了,只是说道:“事情紧急,还请郭道长随本官而去。”

    那姓郭的小道士见他神色颇为紧张,也不再过问,简单地收拾好法器,便随那姓耿的官员匆匆而去。

    秦昊见那肥胖的身影在视影中消失,想起刚才那小道士装神弄鬼的样子,心里就不禁暗暗地叹息,“看他的样子,也不知他家是谁得了重病,这个时候,不去请大夫,反而请道士,不是自找苦吃吗?”

    就在秦昊摇头叹息的时候,田小倩、柳湘儿、陆小青以及叶灵山她们四人已结伴而出,看到出她们的表情都很满足,似乎刚才求的签都还不错。

    田小倩还特意为秦昊求一个平安符,秦昊虽然不相信这些,但这既然是她的心意,也不好意拒绝,只好收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赵良嗣的担心() 
回到清风居,刚刚泡上半壶茶,赵良嗣的书僮便匆匆而来,说是赵良嗣要见他。

    赵良嗣没有在客厅,而是在书房。

    秦昊进来的时候,他正埋着头整理着一些杂乱的书稿。

    赵良嗣跟秦昊似乎都有同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自己心不好的时候,喜欢整理一些东西,当将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干净后,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些。

    所以,当书僮将秦昊引到书房,正要给赵良嗣禀报的时候,却被秦昊做出的禁声动作阻止了,那书僮没有在里面久留,蹑手蹑脚地退出书房,轻轻地把房门带上。

    待书僮走后,赵良嗣这才缓缓地抬起头来,不经意地看一眼秦昊,只是简单地跟他打声招呼,仍旧埋头整理着他的书稿。

    秦昊也只是轻轻地点点头,算是回应,并没有说话,而是自顾来到书桌的右侧,这儿有个茶几,两边摆着靠椅。

    茶几上的茶都是冷的,赵良嗣在里面收拾东西,并没有让下人换茶,直到赵良嗣将书桌收拾干净,这才让书僮从新进来,将茶水都换成新的。

    秦昊坐在右边,赵良嗣坐在左边,看得出他的心情是沉重的,面色非常凝重,在默默地喝完一杯茶后,这才轻轻地叹口气道:“咱们好不容易签定国书,却没想到”

    “唉”说到这儿,赵良嗣又沉沉地叹口气,“却没想到宋江贼寇刚刚平息,方腊贼寇又在青溪暴乱,击杀兵马都监蔡遵,颜坦,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杭州。”

    赵良嗣的心思一直在收复幽州,以成全他的伟大构想,眼看宋金出兵在即,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方腊,完全打破朝廷的布署。

    对赵良嗣的感叹,秦昊没有立即接话,因为他知道,赵良嗣的话并没有说完,中途打断别人说话,很明显是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是打断像赵良嗣这样的朝廷大员的说话。

    前面的话只是赵良嗣的开场白,接下来才是他的重点,“如今官家正被方腊搅得寝室难安,对收复幽州一事,已显得意兴索然,不知秦小哥对此事有何看法?”

    作为后世之人,秦昊当然知道方腊起义,虽说对宋室的冲击不是致命的,但却严重地影响到后面的北伐,不管是南镇方腊,还是北伐幽州,用的都是当时宋朝最能打的西军。

    从西北到江南,再从江南到幽州,正是这种朝廷高层的胡乱用兵,将这只曾经出过杨家将、折家军、种家军的野战部队生生跑成残废,最后折翼开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昊在沉思半晌后,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显得特别的清澈,也特别的坚毅,深深地吸口气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咱们既然跟金国缔成联合出兵的盟约,就容不得咱们退缩。”

    “可不是!”赵良嗣接过秦昊的话,“咱们在跟金国谈判的时候,就已经中断辽国的岁币,相当于断掉自己的退路,如果再失信于金国,难免受夹击之气。”

    听完赵良嗣的话,秦昊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现在的辽国已是大厦将倾,而金国的铁蹄正势如破竹,如果让金国抢先一步夺得幽州,必将对我大宋的安危造成极大的威胁。”

    赵良嗣沉沉一叹,“你说的问题是朝廷争论的问题,官家正是因为担心金国抢先一步夺得幽州,这才急要跟金国缔约,可如今的情况是,咱们大宋朝廷无兵可用。”

    这话从赵良嗣的嘴里说出来,秦昊还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当初在蓬莱阁论政时,赵良嗣可是信心的满满的,还信誓旦旦地说大宋拥兵百万,人口亿万,单是一个开封城便足以碾压整个大金国。

    如今这才过多长时间,竟然变得如此胆小慎微?

    其实这也难怪赵良嗣,自他从燕地归来,早就被大宋表面的繁华所震惊,他看到的大宋,是物宝天华,是火树银花,是人们的安居乐业,是官场的歌舞升平。

    表面的繁华早已遮住他的望眼,让他只看到大宋的枝叶茂盛,却从来没有看到大宋的根早已腐烂,这棵参天大树早已经不起风雨。

    直到青溪的方腊揭竿而起,大喊着诛朱缅的口号,带着一帮手拿锄头扁担的农民,竟打得大宋的王师节节败退,在短短数月时间,便云集百万,连下五十八州。

    这个结果完全是他始料未及的,他是在燕地长大,对辽国的战力是心知肚明的,大宋兵马连这些未经训练的农民都没法对付,拿什么来对抗以骑兵为主的辽国?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连一向支持收复幽州的官家都开始动摇,要知道他的构想虽然很伟大,但官家的意志却直接决定着他的成败。

    平燕策是他首倡的,在朝廷中原本就有一帮大臣极力反对,官大的如郑居中,官微者如洪思诚,如果在收复幽州的过程中出现差池,后果如何,他是没法想象的。

    自己一向将平燕策跟三国时的隆中对相比,而秦昊在跟他初见时曾说过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的话,当时自己还不以为然,如今看官家的态度,赵良嗣的背后不禁冒起冷汗。

    秦昊看着脸色苍白,冷汗淋淋的赵良嗣,对他的智慧不得不叹服,这人最大的特点便是能以小见大,能从微小的事件中推断出大的走向。

    在完颜阿骨打还没有心思造反前,便从辽国的银牌天使对女真族人的伤害中看到前事大有可为,提出大宋应该帮助女真对抗辽国。

    如今又从方腊的暴乱中看到大宋的虚弱,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危机,这时候,他终于明白秦昊当初为何在蓬莱阁说大宋朝就是一个虚肿的胖子。

    这时他终于理解秦昊为何要在蓬莱阁说三国,为何要唆使赖八来劫杀自己,结交自己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在提醒自己,同时也是在提醒王师中。

    远交近攻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外交策略,但远交近攻却要以实力做后盾,赵良嗣看着秦昊,突然想起他在蓬莱阁说的这句话。

    很明显大宋朝缺乏这样的实力。

第一百四十二章 智者的交流() 
智者的交流从来都不在于他们之间说过多少话,讨论过多少问题。

    他们的交流方式很特别,有的时候只是静静地喝口茶,有的时候只是平平淡淡的一个表情,便可以完成他们之间所需要的交流。

    秦昊跟赵良嗣无疑都是这样的智者,他们的交流方式同样不是在用言语交流,而是用心在交流,他们虽然说的话很少,但却彼此都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

    当赵良嗣意识到大宋没实力这个现实后,他的心便一直在紧缩,对秦昊的远见卓识也越来越佩服,要知道联金抗辽的弊端,秦昊早在蓬莱阁便一针见血地指出。

    怪也只能怪自己被功名冲昏头脑,没有细细去品量其中的利害得失,错非如此,以他的聪明才智岂能看不出其中的关键?

    看着心事重重的赵良嗣,秦昊轻轻地叹口气道:“赵大人也不必沮丧,官家之所动摇,无非是内乱不休,既然如此,咱们不妨把精力收回来,帮助朝廷尽快平息内乱。”

    “如此说来,莫非你的心中早有良策?”赵良嗣忽地两眼一亮,秦昊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他们能兵不血刃地拿下中京,在军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