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小掌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罪臣知罪。”秦桓道,“那并非罪臣本意,实在是秦渊仗着军权在身,与罪臣顶撞,他是罪臣的下属,然而罪臣又不能将他怎样,只能出此下策,来气他,罪臣现在也是后悔不迭。”

    皇帝闻言暗自叹息,但还是故作生气状,道:“秦渊乃精于战阵之到,你虽为主帅,但也该多听听他意见,怎可与之发生嫌隙,还互相怄气,简直荒唐透顶。”

    “是罪臣荒唐。”秦桓一边抹泪一边承认自己的错误。

    皇帝又道:“你身为主帅,不管束麾下,致使火药库起火,酿成大祸,你这个责任,你逃脱不了!”

    “是,皇说得是。”秦桓道,“老臣不该带兵出征的,老臣实在不知道,三衙的那些将士,实在刁钻蛮横,根本不服管教,罪臣也想整束军纪,但差点引起哗变,罪臣不是行伍出身,不懂此道行,若是换做其他大将,便不会有此祸端了……”

    秦桓确实狡猾得很,他明着是向皇帝请罪,口口声声说自己错了,自己该死,但在话语之,又夹杂着自己的狡辩,为自己开脱,还有是将自己的罪责转化到最低,真有假,假有真,让皇帝无法辨别,因为这样的谎言最是容易让人相信。

    其实他这番辩解,是想要把自己渎职之罪化解掉,让皇帝认为他只是能力不足而已,他是官,带兵打仗能力不足,这很正常,那么这个责任谁来负呢,秦桓自然要负责的,还有,皇帝和众臣也要负责,因为让秦桓带兵支援襄樊是皇帝和众臣同意的,所以大家都要负责,如此一来,秦桓的罪责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再加皇帝本来不忍心严惩秦桓,如此一来,秦桓逃过一死很简单了,这也是秦桓的高明之处。

第339章 朝堂变动() 
隔日,皇帝便宣布,已经找到秦桓,然后直接宣布对秦桓的审判,暂夺秦桓所有封号职位,没了。

    所有大臣得知后都吃惊不已,秦桓找到?而且回家了?而且皇帝没有判秦桓死罪,只是暂且夺去了秦桓的官职和封号,什么意思,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是要等风头过去重新重用秦桓啊。

    对于皇帝的判罚,很多人表示不满,许多人直接疏,劝皇帝判秦桓死罪,否则无法给襄樊百姓和秦雪阳一个交代。

    但皇帝却说他已经审问过秦桓,秦桓固然有罪,罪不至死,夺去职位和封号即可,驳回一切奏疏。

    还有人则是边缘试探,奏疏请求皇帝安排人选顶替秦渊原本的职位,要知道,秦桓所在的职位,都是很有权势的要职,一旦被人顶替了,想要拿回来可难了。

    皇帝对于这些奏疏,则是使用了拖字诀,押后再议。

    甄建还未到京城,收到了京城递来的消息,秦桓回到京城了,而且皇没有杀他,只是夺去了秦桓的职位和封号。

    甄建听说后双眉拧起,这个皇帝,果然是只顾私情的昏君,秦桓犯下如此大错,只是罢官而已,这惩罚也太轻了,而且,皇帝如此惩罚,显然还有再度重用秦桓的意思,于是他加快了大军的行程。

    又过了半个月,甄建回到京城,按照惯例,他得胜归来,应该入宫面圣,但这一次,皇帝没有传他进宫面圣。

    甄建去交了兵权后,直接回家。

    甄建回家与家人团聚,李咸鱼却递了一封信给他,说道:“这是前几天有人送到酒楼的,说是要亲手交个你。”

    甄建闻言疑惑接了信封,拆开一看,顿时双眉蹙起,只见信只有两个字…卫王。

    聪明如甄建,怎么可能不明白信意思,这封信是告诉他,秦桓此次能够得以逃过一死,是卫王在作怪,这也变相地说明了,秦桓和卫王已经达成了联盟。

    甄建将信撕成碎片,问向李咸鱼:“这封信是谁给你的?”

    李咸鱼摇头道:“这个我也不清除,那时候我没在店里,我若是在店里,便会派人去跟踪了,听说只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年人。”

    甄建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有这封信提醒,也是好事,起码让他掌握了秦桓的情况,没想到秦桓居然投靠了卫王,他也没想到卫王居然有能力说服皇帝,救秦桓一命,这着实超出了甄建的预料。

    隔日一早,甄建刚起床,门房便送一封信。

    “又是信?”甄建接过信,发现信封有落款,是庆国公的信,于是他赶忙拆开,看完里面的内容,他又皱起了眉,良久之后,缓缓叹道:“看来朝堂的水,我想象的要深啊。”

    庆国公在信交代,国舅可能要死灰复燃,让他小心提放,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国舅的详情。

    按照信所说,国舅以前很牛逼,势力不在秦桓之下,后来被秦桓逮住了把柄,给打压了下去,国舅此黯然退出朝堂,多年称病不朝,然而却又对朝之事了如指掌,很显然,这些年国舅并没有闲着,也一直在暗培植自己的势力和耳目,只不过做得很隐蔽而已。

    这一下,甄建真的感觉有点脑壳疼,这才刚要打败秦桓,忽然又冒出了一个国舅,还让不让人消停了。

    甄建想要邀请两位国公好好谈一谈,但庆国公在信说,甄建今时不同往日,从今往后,他们与甄建,只有生意的往来,不能再有私人会面,否则将会对甄建很不利,因为当年国舅是因为想要拉拢两位国公,而被秦桓抓住了把柄,彻底被打压的。

    甄建没想到回京之后会有这么多烦恼事,有的时候,他真的觉得在外面打仗会较舒服,虽然带兵打仗会累一点,但至少不用与人勾心斗角,真的很心累,由于目前对国舅的情况也只是大致了解,他也不好做出什么决策,只能静观其变了,不过,既然知道了秦桓和卫王勾搭成奸,那么,他还是要做点事情的,立刻冲暗道来到隔壁虞可人家,让虞可人派人通知丐帮分舵,严密监视卫王和秦桓。

    隔日,大朝会,甄建朝,因为甄建此番出征立下大功,皇帝大肆封赏甄建,这一次,给的都是实权封赏,授勋柱国护军,封从二品镇军大将军,任兵部尚书,三衙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赏田地黄金丝帛等等的都不提,甄建不差钱。

    这一次的封赏,对甄建来说意义很大,兵部尚书是二品大员,自然不必多说,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一职,乃是三衙的三大巨头之一,三衙统领禁军,分哪三衙,分别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司,还有侍卫步军司,而从此以后,甄建是侍卫马军司的最高长官了,他终于可以插手禁军的训练了。

    大楚禁军战力地下,懒散成风,即便是当年两位国公在三衙任职的时候,都未能有大作为,这一次,甄建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整束一下三衙的风气,至少他要把自己的马军司给整束好。

    刚好,两年一次的官员考核到了,商议完对甄建的封赏后,便是商议众官员的升降调动问题。

    官员考核,自然以吏部为主,而吏部尚书,是秦风,也是秦渊的亲哥哥。

    秦风为人清廉耿直,对于官员考核,自然是实事求是,政绩卓越者,玩忽职守者,他都一清二楚,商议升降,居然有十几个官员被爆出贪墨受贿,直接下了大牢,而这十几个官员,有八成都是秦桓的党羽。

    一番考核商议后,朝堂官员焕然一新,三省六部的重要职位,再也难以看到秦桓的党羽了,枢密院那边,秦风有点鞭长莫及了。

    可此次秦风提出的几个顶替秦桓职位的人,都被皇帝摇头否决了,最后,皇帝让葛光同暂代枢密使之职,只不过是暂代而已,毕竟枢密院太过重要,不可一日没有领导者。

    这一次的大幅官员调动,居然有甄建的熟人,如许杰,居然任了大理寺卿,而曾嶙也不差,坐了户部左侍郎的位置。

    许杰和曾嶙才入官场三四年,升迁竟如此之快,当真羡煞旁人,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出身好,他们二人都是科举进士出身,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许杰和甄建廖延出使梁军大营,立下功劳,被皇帝记下了,自然升迁快。

    至于曾嶙,从考试的时候受皇帝重视,皇帝破格让曾嶙担任杭州府尹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他的高起点,眼下考核政绩,他政绩不错,又破格做了朝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科举的出身注定了他们的一路坦途。

    甄建想要弄死秦桓,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首先,找不到把柄,其次,皇帝有心袒护秦桓,甄建若是强行出手,到时候倒霉的便是他。

    他只能让丐帮死死地盯着秦桓和卫王的府邸,只待他们有动作,然后自己才好见机行事,而他本人,则开始在三衙立威,严抓军纪,训练马军,大楚的马军……实在太弱了。

    一个月后,祁王传来消息,秦梦静生了,男孩。

    祁王的王妃生孩子了,本来跟甄建没啥关系,但直到现在为止,甄建和祁王都不确定孩子是谁的,所以甄建还是要去看看的,说不定是自己的孩子呢。

    小孩子刚出生,自然看不出来像谁,浑身皮肤红红的,一点都不可爱,暂时也先别管是谁的儿子,祁王自然是孩子的爹,毕竟是王妃所生嘛,这件事,不能泄露出去的,而甄建,是孩子的干爹了,接下来,是给孩子取名了。

    祁王脑瓜子不太好使,让甄建给取名,甄建其实肚子里也没什么墨水,最后还是秦梦静自己给孩子取的名,单名一个良字,楚良,甄建觉得有点土,祁王觉得还行,最后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孩子叫楚良。

    楚良满月,皇帝心情大好,宴请群臣,并决定大赦天下,然而,大赦天下是假,重新启用秦桓是真,皇帝刚提出要重新启用秦桓,群臣纷纷反对,让人震惊的是,曾经秦桓党羽无数,然而眼下,他的党羽超过一半都反对赦免秦桓,这也是皇帝始料未及的。

    由于阻力太大,皇帝无奈,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等待明年再说。

    经过这件事,甄建看出古怪来了,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