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已经布下了局,只等挥刀的时候。

    李世民反击了,绝地反击。就在生死存亡的一刻,撒了一个一撮即穿的谎话,扭转了乾坤:他告李建成、李元吉yin乱后宫,与尹德妃、张婕妤这两个李渊最宠爱的妃子有染。

    李渊是个男人,还是一个皇帝。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李渊都必需确认。于是他如李世民预料的一样,要求李建成、李元吉对质。

    这也就意味着李世民掌握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动向,第二天,李世民在玄武门等着李建成、李元吉的到来。

    生死就在一念间!

    李世民先了一步,亲手杀死了自己同父同母的兄长弟弟,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他也背负了沉重的历史代价,弑兄杀弟这个罪名将会生生世世的流传下去。

    玄武门事变的过往经历没有人在李世民面前提,可不表示别人就不能说,以上的大致经历就是秦琼告诉秦风的,其目的无非是让秦风不要参与到未来注定会有的皇储之争里去。要学李靖、李世绩一样,当一个中立派,不加入这场人伦惨剧中去。

    秦琼以史来告诫秦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能够平安度过帝王更迭的官,可秦风却从玄武门事变中看出了李世民是一个为了权柄能够不惜手段的人,可这样的一个人,被人连接挑衅了两次,竟然稳如泰山、不动于衷,实在太过奇怪了。这其中,难道有自己所不知道的猫腻在隐藏着?

    现在,李世民的儿子还小,正处于学习的年纪,还不具备与李世民直接开撕的能耐与勇气。如此一算下来,这连续事件的主使人绝对是第三方势力,而且,李世民还貌似知道一些事情,如果他没有追查下去,那么最可疑的人就是被迫当起了太上皇的李渊。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在大唐有着牢不可破的地位与底蕴,在他退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其影响力与支持他的势力依旧雄厚无比。

    而且李渊有能力也有理由去对付李世民,能力就不用说了,理由也同样简单,因为李世民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刹那间,父子情也随之湮灭,李渊剩下的或许只有恨了。

    如果李渊是幕后主谋,那么,置长孙皇后于死地就再正常不过的了。

    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先后讨平了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于武德四年受封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是秦王,还有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等实实在在的头衔,当时头衔多得连他本人都念不完整,又是宰相又是三公又是三军统帅,应有尽有。

    李世民当时的威望势力直逼太子李建成,功高震主难免被猜忌。平定洛阳后,李世民拒绝了奉命前来有非分之请的贵妃等人,后宫妃嫔对李世民怀恨在心,当李建成去收买的时候,可谓是一拍即合,眼见多次在外浴血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长孙皇后直接出面缓和矛盾。她常常在宫中出入,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在尚书右仆射萧禹等人的鼎力支持下,高祖李渊最终没忍心对李世民下死手。长孙皇后的作为让李世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世民的势力不会展到不可控的境地。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建成还好好的当他的太子,李元吉当他的齐王,李世民在外率军作战。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或许李渊大唐的至尊。

    如果不是被长孙皇后所感动,现在的天下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正因为有着太多的如果不,所以,李渊对长孙皇后怀恨在心,而下毒手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第162章:神棍() 
“秦将军!何事在此逗留?”玄武门地位特殊,秦风在此徘徊,自然引起守卫的注意,一个中年将军前来询问。中年将军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浓眉大眼,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想着心事,信步至此。我这就离开。”秦风不是喜欢给人添麻烦的性格,言罢,举步就走。

    “等等!”中年将军快步而来。

    秦风皱眉道:“将军有事吩咐?”

    中年将军走到近前,笑着道:“吩咐说不上,只是过来看看你。”仔细端详了他好一会后,叹道:“你真的变了很多,无论外貌、风度、气魄,均能教人心折。”

    秦风淡淡道:“将军认识我?不过抱歉,我不记得你。”

    “认识,太认识了,你满周岁的时候,我还抱过你,被你尿了一身都是。后来你长大了还和我学了一年的骑术,你说我认不认识你?”中年将军笑着说着。

    “您是?”秦风只听得老脸通红,听他的话说,这位应该也是老爹的好哥们了。

    “李君羡!”

    “李叔父!”原来他就是悲剧的李君羡,他年岁不大,可是老爹那时代的人,没奈何只得自居晚辈。

    李君羡却连连摆手道:“你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我李大哥吧!这叔叔二字叫得心里不舒服得很。”看得出来,两人混得比较熟悉。

    “虽说与秦大哥兄弟相称,可我这武艺都是秦大哥教的,实则我们是一辈。”

    秦风恍然大悟,难怪这么亲近了,原来还有同门之谊,随口问道:“李大哥,你在这儿干嘛?”

    李君羡道:“承蒙陛下信任,任命我当守武门守将,我不在这儿还能去哪?我自我介绍一下,免得你真把我忘记了。”

    李君羡在世上或许没有什么盛名,但也是相当了得的人物,是员能征善战的将领。李君羡初为瓦岗寨李密下属,后率领其部属归附李渊,授其轻车都尉。李世民以其为左右,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于介休,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又随军破窦建德、刘黑闼,去年突厥南下之际,与尉迟敬德击破。改为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

    虽说秦风不认识李君羡,可其大名是知之甚详,甚至历史他是怎么被冤死的都知道。

    当时,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民间又广传秘记中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李世民对此深恶痛绝。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遂掩饰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李君羡官职(武卫将军)、封号(五连县公)、属县(武安县),皆有“武”字又为“五娘子”。李世民对此甚为疑忌,遂革其禁军职。

    随后,李君羡外任华州刺史,华州当地民风崇尚修炼辟谷术,有个布衣名叫员道信,自称能够不进饮食,通晓佛法,李君羡非常敬慕相信他,多次与他形影相随,窃窃私语。御史借机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十三日,李君羡因此事定罪处斩,全家被抄没。

    武则天一生阅男无数,但为了她的帝王大业实实在在献出生命的却没几个。其中第一个英勇“献身”的男人竟然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君羡,有趣的是他和武则天素未谋面,却因为小名稀里糊涂做了替死鬼,丧生在唐太宗的刀下,替武则天挡了一刀,这家伙堪称唐朝第一冤大头。

    冤大头说道:“武举决赛我也看了,真是奇了怪了,你这一病武艺路数大变样,也变得更加厉害了!现在我可比不上你了。”

    秦风心头一动,道:“李大哥,你相不相信有神仙一说。”

    冤大头,不,应该是李君羡信誓旦旦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谁不信啊?”

    这冤大头比较迷信,秦风算是明白了,甚至怀疑那导致他直接死亡的员道信都是李世民安排的托。

    秦风故意归视一周,而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在我生病的时候,其他我的灵魂被神仙带到了仙境去学艺,仙境一天就是我们地上十年,我在天上学了几个十几个十年的仙家之术,你不如我是正常的。”

    “真有这是?”李君羡半信半疑。

    “要不然,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我怎么变得那么厉害?除了神仙很能有谁啊?”

    “唉!贤弟真是有福之人。”李君羡信了,秦风的武艺他清楚得很,之前拥有一身怪力,与秦琼一样都是大开大阖的路子,而他现在的武艺攻守兼备,个人的战力比之以前不知强了多少倍了。如果这还不能让李君羡信服,那么,秦风在书法、文学、诗歌上的成就就足以李君羡深信不疑了,武艺可以隐藏,但文才却绝对是藏不了的,以前秦风的文字写得像鸡抓狗爬,憋半天也写不出像样的诗,而现在,人家一醒过后竟然成了书法界的宗师,如果不是神仙改变了秦风,谁有这份本事?

    秦风见他信了,拼命的忍着笑道:“李大哥,神仙还让我给一个叫五娘子的人捎带一个口信,你人脉广,有没有认识这样一个人?”

    “你说五娘子?”李君羡神色变得十分古怪了起来,五娘子是他小名,由于太过娘气,他从来没有在外宣称。可以说,这小名除了在战乱中逝去的亲人与父老乡亲,便是他的妻子也无人知晓。

    “嗯!”秦风故作不知的说道:“神仙说‘五娘子’是开国功臣,是大唐大将且深受陛下重用,此人早年享尽荣华富贵,中年则遭人陷害、人头落地的大祸事。神仙还说五娘子聪明好学、手不离卷,若是度过这道生死难关,将是大唐的擎天白玉柱,然则天道难逆,想要度过难关,那是难上加难呐。”

    李君羡顿时面如土色,额头上冷汗一颗颗的滴落了下来,人们对未知的东西未知的现象总会归咎于鬼神,使得人们十分相信神鬼之说,而李君羡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