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斩首四万余级。而唐军,战士阵亡不过两千,但因气候问题受阻安市城下,战马损失了七八成,不得不选择撤军。

    依照道理来计,这战算不得败,是进攻方在取得一定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撤军而已。但李世民却将此役视为一大失败,显然是因为没有一举拿下高句丽,与他的战略目标不符,视为失败。

    而二战时的德意志亦是如此,前期横扫欧罗巴洲无敌手,最终却被苏俄用辽阔的战略纵深、恶劣的天气给生生击垮。这细细一思索,发现两者间还真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大唐的敌人只有一个,故而只是一时的失败罢了,而德意志的敌人是大半个地球,所以惨遭分割两半的下场。

    秦风渐渐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道:“我想岳父您所担心的无非是两点:第一、生怕战争相持不下,继而给予国内一些人以谋反的理由与借口,并能够成功的鼓动起无官员地域的百姓;第二、担心我们整治内部的时候,突厥的某一方势力轰然倒塌,使我大唐错过一战定突厥的机会,继而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遗祸。您现在纠结的是出兵与不出兵对吧。”

    李世民眼中露出了赞许之色,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这其中的得失是他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等一众能臣干吏商议出来的结果,秦风能在自己的提醒下第一时间领悟,确实不简单。

    李世民颔首道:“不错,现在我们已经不担心突厥闹不起来,而是担心突厥衰败的太快,从草原传来的消息可以看出,颉利与突利夷男几乎已经打红了眼睛,即便是冰天雪地的大冷天,双方大战没有,小战却是不断:抢牛羊、抢草皮、抢水源、抢地盘,只要能争能抢的他们都会争抢个胜负出来。因为他们的内乱,铁勒、回纥等十多个部落已经取消了对突厥的进贡。草原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突厥的落败,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意图浑水摸鱼的决不在少数。突厥元气大伤,我们若是不取,突厥必备草原上的其他部落蚕食。如此我们不易于灭了一只虎而养活了十数头饿狼,并且是为一只大猛虎准备好锻炼自己的强大敌人。时下,如果我们出兵,定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无穷大的好处。可战场瞬间万变,国内形势又如此糜烂,故而朕又有些忐忑,一时半会之间无法下定决心。”

    “突厥不是还有回纥等部吗?要不让他们自己杀得半死不活了,再网打尽算了。”秦风试探着说道。

    “你这办法是稳健之策,朕也知道是最符合我大唐国情之策。但是,与朕之想法不符!如果这般,就没有办法达到朕想要的结果了。”

    李世民一挥手,大声道:“为了减少我大唐的伤亡,减轻我大唐的压力,我可以允许薛延陀、回纥这些部落分一杯羹,但是突厥必需由我们来灭,突厥这块肥美的肉,我们大唐吃定了。”

    李世民说道最后口气中带着坚定、霸道,以及不容置疑。

    秦风神色一凝,颔首沉声道:“岳父说的不错,我们大唐明里暗里的算计,不可谓不费心力里,就是为了吃这块肉。若费尽心思,肉让别人叼了去,那岂不是要贻笑天下?小婿也认为稳健之策只能解决眼前,无法兼顾长远。”

    李世民双眼一亮,道:“说说你的看法。”

    “重启丝绸之路是我大唐既定之国策,而丝绸之路漫长,途中经过无数国家、部落,这些北方、西方异族崇尚的是强横的实力,而不是智谋,如果没有一场酣畅淋漓的拿得出手的大胜仗、大硬仗,又如何震慑得住贪婪的北方、西方异族呢?突厥横扫大漠近百年,在北方、西方可谓是凶名远扬、无人敢惹,要是我大唐以快刀斩乱麻、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歼灭,西域各国自然是群相悚惧,以后,谁敢在丝绸之路捊我大唐之虎须?”

    “英雄所见略同!”

    李世民双掌重生一击,赞赏道:“这也是朕之目的。”(。)

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又叹息道:“但是杨广无道,隋末动荡,对天下造成的伤害实在太大。你可知道前段时日,我大唐统计天下户口,这全天下还剩多少?根据史书记载,大业五年,有八百九十户万户,四千六百多万人,而前段时间我们统计却只有两百万户,这天下人口几乎锐减七成,少了四千多万余人口。人口无价,人力无价啊,想要发展起来,又谈何容易?只给我这么点人,短短几年时间,便是呕心沥血又如何发展的起来?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这是突厥最疲软的时候,也是我大唐最为虚弱的时期,贸然发动大规模的外战会伤及国家根本。所以,我空闲下来想想,真有些羡慕秦始皇、汉武帝,他们的起点可比我好太多太多了。”

    秦风一时间也没有什么法子,犹豫了半响,方道:“那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到嘴的肉就这样飞了吧?”

    “当然不能!”李世民大声的说道:“这点小问题,朕不应该阻碍我大唐前进的步伐,没有办法就想办法嘛!”李世民神秘的笑了笑,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朕始终相信这世上没有攀登不了的高山,也没有跨越不了的大河,更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切再于你有没有发现得到最佳途径,这没有办法就想办法解决嘛!人总不能让形势逼死是不是?”

    李世民的大气、霸气、自信,正是让人佩服的地方,秦风看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李世民,一颗心也热切了起来,他知道这种心态,正是造就了李世民功勋卓著的辉煌一生。

    李世民笑了笑道:“所以朕安排李靖坐镇灵州,李世绩坐镇代州,从现在起便在此二地监视突厥的一举一动,并且在当地练兵,做好随时随地做出击突厥的准备。”秦风想不到婚假期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便一一介绍了起来,不仅是李靖、李世绩让他调到了边关,柴绍、李道宗、薛万淑等有统帅之才的名将、名帅也到了边境各州,同时,侯君集、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亦各有其职,瞬间之间,武将系统几乎是各有其职,或明或暗的准备着什么。

    秦风不时也会翻翻大唐的疆域图,了解一下大唐疆域的情况。

    从地图上的形势来看,突厥西以金山为界,东着挨着高句丽辽东那一块。不过因为水草丰盛的缘故,突厥绝大部分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细说起来就如中国的版图雄鸡,鸡背上蒙古国的那块地方。

    李世民以李靖镇守灵州,又以李世绩镇守代州,差不多有点呈现东西夹击的形势

    想着脑海中的地图,也许李世民存着的就是东西夹击的的想法。

    果然!

    李世民道:“这突厥制霸草原多年,疆域极为广阔。想要一战而定,绝不容易。我打算到时候分兵而击一路李靖从灵州由西向东攻打突厥,一路李世绩从代州由东向西攻打然后与草原上的一个部落结盟,让他们封锁住突厥的北部,以防他们让北方深处逃窜。”

    “那为何不分兵三路?”秦风好奇问道,要知道三角形定律同样适用于军队作战,三路兵马以箭头之状,可攻可守,绝对是一个比较稳妥方式。

    “出兵之际,药师公由灵州自西向东,李世绩大将军出雁门关自东向西,再来一路出庆州朔方由南至北。三路大军分而进兵。然后在辅以北方草原上的一盟友便形成了四面合围之势,保管让突厥成为瓮中之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李世民大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便是存着此意。大将军你想,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经济嘛!隋末动荡,中原元气大伤,伤得太重,一时间恢复不过来。在这百废待兴之际,长时间的发动对外战争。所消所耗会伤及大唐根基,加重百姓负担。但是目前的情况,我们又不能不打。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战法比较合适。”言辞之下,颇有考较之意。

    秦风想也不想道:“闪电战!”

    “闪电战?”李世民明白秦风的意思了。

    “正如岳父您说的这般,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供养一支长期在外征战的大军,一旦陷入战争的泥淖,我们想回头都回头不了。故而,以对付颉利,最佳的办法就是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办法,最强的效率。以极短的时间消灭突厥。将突厥覆灭。如此同样能够减少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负担。所以这一战,我大唐将会以最强的姿态出击,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突厥荡平,以此一战,达到震慑天下的目的。而闪电战的特点是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办法,最强的效率。以极短的时间消灭突厥。将突厥覆灭。如此同样能够减少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负担。所以这一战,我大唐将会以最强的姿态出击,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突厥荡平。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电战,这名字不错,将此战的特点描绘得恰如其分。我大唐战将多云,但论及最拔尖的莫过于李靖、李世绩、李孝恭,李道宗、柴绍略为次之。”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战将,灭萧铣、定江南,大唐南方的半壁江山几乎是都他打下来的,论起大唐平定天下的军功,李世民与李孝恭是铁打不动的第一、第二。

    李孝恭非常识得进退,天下太平后有人诬告他谋反,因此被召还京师,颇受有关部门追究盘问,既无证据,便被赦免为宗正卿。赐予实封一千二百户。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目前任礼部尚书一职,是一个典型的弃武从文得十分彻底的例子。

    或许是为了避嫌什么的,劳苦功高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