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说,他也总算明白为何每一次天衣无缝般的谋划,为何总是让李建成事先察觉,不但及时的制定出了破解之法,反而将计就计的将李世民逼入绝境,以前李世民也怀疑核心集团有奸细,也想过是不是李建成的谋士团太过厉害,只是当他登上了皇位后,没有时间也无那追究过往经历的闲心,欲学官渡之战后的曹操一样,就此揭开。

    可是他不愿再提不表示他不计较,特别是秦风提及太上皇打算废黜息王,因封德彝而不得的时候,他恨不能一剑刺死这个老王八蛋。当秦风暗示性的说着“如果你遵从太上皇之意而不横插一足,会有后面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吗?也正因为你那横插一足,使我大唐边防出了漏洞,让颉利有了可趁之机而兵临长安城下,让我大唐损失无数。可以说,你,封德彝才是罪魁祸首,是一切罪恶与凶险的根源”时候,怒火已经升到了极其恐怖的地步,可是说,暗示的威力是极其恐怖的,会让人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的顺着往下思索,李世民是明君不假,但明君也是人,当李世民沿着秦风的话而思索的时候,他觉得如果不是封德彝从中作梗,大义在手的自己就不会被动、被逼无奈的发动玄武门之变了,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自己也不用背负杀兄弑弟、逼迫生父的罪名;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边防也不会出现混乱,颉利也不会南下,自己也不用签署极具耻辱的“渭水之盟”约。

    人类都是一个鸟样,每当发生自己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后,总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杀兄弑弟、逼迫生父是李世民无法也不愿意面对的一个惨痛的经历,哪怕最终他胜了也一样,除去政治理念不一,他与李建成在这之前感情是非常好的,由于李渊在外为官,李家子女几乎是由李建成看着长大,李建成仁厚和善,小小年纪就扮演着父兄的角色,在兄弟姐妹群里有很大的威望。很多时候,李世民在梦里都会遇到鲜血淋漓的你李建成在责骂,他一次次在恶梦中汗水涔涔的醒来,以前,他心底深处都有一种“这儿不赖我”的阿q精神,而现在他有了更正当的理由与借口,一切都是封德彝这奸人而造成的结局,如果不是他,事情也不会这样了,兄弟二人也不会走向无法回头的绝地了。

    现在只等清风到来,就可审理此事,到时候证据确凿,就可以让人心服口服,如果运作得当,甚至可以与李渊缓和冰冷的父子关系,李世民在愤怒之余,还隐隐有着一丝丝的兴奋。

    满朝文武也知道封德彝将会是什么样的下场,秦风如此有理有据,想必已经是人证在手了,有些人在鄙视封德彝两面三刀的做人准则之余,也是当头棒喝,给自己敲了一记警钟。而一些准备追随封德彝之后,对秦风妄加指责的人,一个个也退缩不前,没有封德彝,他们失去了带头人,颇有群雄无首的局面,一个个都静观其变,不敢在此再去触及李世民的逆鳞。

    与此同时,一些视秦风为竞争对手的人也是心底发寒,大生警惕之念,这秦风太厉害了,别人只是打算让他难堪,只是让他无法再进一步,而他,对人一如用兵之道,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政治对手往死里整,手段之狠辣,比起官场老油子更要厉害百倍,更加厉害的是他谋定而后动,在针对敌人之前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即便是他的对手无言以对。一些打算以“仁义道德”来说事的人寒蝉若禁,而自己又有着不是很干净底子的人,此刻哪里还敢再放半个屁?

    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德彝在李渊时代深受重用,可是到了贞观王朝,他在朝堂上地位算不得高,但是因为他是三朝老臣(前朝、李渊、李世民),且是前朝遗老遗少的领袖,又敢与李世民叫板,在朝堂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以前,李渊执政的时候,封德彝可不像现在,在庄严慎重的朝堂上敢跟李渊叫板。要知道唐朝不是宋朝,武德朝也不是贞观朝。

    宋朝有着“刑不上士大夫”的规定,所以包拯才敢用他的唾沫星子给皇帝洗脸。李世民善于纳谏,特别下旨“不以言语论罪”,所以贞观时期的谏官才敢一个个活跃蹦跶,挑皇帝这个不是,那个不对。

    在中国历史上,除去贞观王朝与宋朝,胆敢与皇帝叫板且当真不怕死的人物可没几个。

    李世民登基后,特别下旨“不以言语论罪”,刷存在感的封德彝等人便上窜下跳,一个个活跃得不得了,专挑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来挑李世民与他心腹大臣的刺,固然没有什么大事,可恶心人的水平却是不错。

    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封德彝这一只苍蝇,在针对秦风时,伤不到人家分毫,反而让人家一巴掌给拍死,其下场大家心知肚明,一旦清风当场对执,封德彝将会成为大唐王朝第一个遗臭万年的人。

    一些让封德彝拉起来,且站在他身后,准备一一发言批斗秦风的人,为了保住那一世英名,为了保住自己或许存在于秦风手中的罪证,一个二个很可耻的匿了。

    “父皇,儿臣在没有抵达边塞时,不清楚突厥人与我大唐百姓之恩怨,许多惨事都是由自己编织,认为不过尔尔,只是到了庆州,到了朔方,才发现突厥给我大唐,给我汉人造成的创伤罄竹难书,在边境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突厥这种杀我百姓的草原异族,说什么仁义道德岂不可笑?儿臣深为自己之前之所作所为而羞愧,此役若有我领兵,结果亦是如此,要他们血债血偿。”

    说话之人,正是大唐太子李承乾:“诸位大臣,你们知道突厥人是怎么教育他们下一代的么?每逢子弟成长之时,他们会让自己的子弟骑上烈马,而后面则是拖着俘虏而去的汉人为乐,甚至,练习箭术,也是将我汉人当活靶,特别是年老体衰的汉人,几乎都逃不过这样的惨痛结局,大将军多次进入大草原作战,解救的人群中多为青壮,以前,我也曾疑惑过,以为大将军为免老人拖累而致,当我亲自抵达前线,隐姓埋名与汉人奴隶沟通,才知道不是大将军冷血无情,实在是无老人可救矣。父皇,儿臣认为大将军说的话很有得理,比大多人云亦云、空泛而谈的读书人有理的多。圣人先人留下的东西也要看对什么人什么时候,当遵守的时候。自然遵守。对于一群不讲道义的异民族,更他们说仁义,与宋襄公有何区别?大将军曾经说过一席话,尤在眼前:仁义道德,不是不好不对,先辈留下来的东西,也是有道理的。但要看对什么人,什么事。小错小过,可以原谅。面对这种大恶,只有一个字,杀”

    “是吗?”缓过气来的李世民听着李承乾的话,惊喜异常。以前的李承乾让老夫子们快要教坏了,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很多时候,李世民烦燥异常。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可讲仁义道德,唯独皇帝与太子不能,作为一国之君主、储君,更应该看中实实在在的东西,在与外国交往途中,更应该注重利益。而不是仁义道德。

    在李世民的世界观中,什么是仁义道德?

    是剪除对方羽翼后,留其一命而不杀;是壮大自身实力,有能力欺负异国而不欺负

    李世民现在十分高兴,李承乾越来越具备一国储君应该具备的气度了,看来,让他去北方历练这步棋是走对了。他又看了秦风一眼,心中不得不感慨的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还是这小子说得对啊。”

    “此事无需再言,区区突厥人杀便杀了,我大唐有何可惧?”李世民大手一挥,预示着之前的事情告一段落,接着道:“虎贲大将军秦风威名震慑北地,又深通用兵之道,练兵之法,而这一战虎贲军只伤四千之众,却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由此观之,虎贲军是虎贲之士不假,可人数毕竟太少,朕特许你凭虎贲大将军本官身份,将虎贲军扩编为一万八千人,务必不忘初衷,要将虎贲军训练成一支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能与突厥骑兵正面对抗的劲旅。”

    秦风大感意外,但秉着能者多劳的心态,高声领命下来。

    听到了这个消息,朝臣无不一阵阵的意外,这点点封赏与秦风所立功勋根本无从匹配。

    紧接着李世民又给了秦风诸多赏赐,增加了食邑,金银绸缎一大通。

    别人意外,秦风却满意得很,如果骤居高位,岂不是根基不稳?而且他今年才十七岁,如果现在就登入大唐军事的核心,以后他再立功,李世民拿什么东西来赏赐?与其像李靖无功可赏,还不如像现在这般,虽然没有升官,但实权却增加了不只一星半点儿。做官、做人,还是闷声发大财为宜。

    接下来的苏定方、张士贵、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薛仁贵、房遗爱这些人都得到了相应的赏赐。

    大唐为了鼓励将士,对于战功的赏赐向来毫不吝啬。

    秦风一一代谢,他喜笑颜开,比自己获封赏还要开心。

    这也使得李世民对秦风更加满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19章:不忘初心()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散朝后,李世民让秦风去御书房等候,与一干能臣干吏商议起了老封伦的事情,等他回到书房的时候,秦风自己泡着香喷喷的上等茶叶,在那儿看书呢。

    二人随意惯了,李世民也不以为意。见秦风起身相迎,他急进几步,将其按在位子上道:“古人常说,圣明之君就该赏罚分明,这一次,朕却是亏欠了你,呵,其实亏欠你的太多,朕都忘记欠你多少了。有人说,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却寒了天下忠臣、猛士之心!”

    秦风摇摇头:“这是凡夫俗子的看法,岳父也信?只是我擅于投机取巧,身旁又有一群靠得住的人相助,取得最终的结果而已。目前正好。您慧眼如炬,可别跟着起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