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差距实在是太大

    前来长安的都是各国精英,一路上的见闻,他们哪里还分不清楚事实真相。人人都明白,真实的大唐王朝比迎宾使节描绘的,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强的多得多。

    面对如此强盛的王朝,各国使节全然没有了争锋的意思,一个个如乖宝宝一样的听话,乖巧。

    对于李世民敬若神明,对于秦风也是言听计从。

    送上了礼物,国与国之间,展开了接触,互定盟约,商议丝绸之路的互利条款。

    李世民从头到尾都没有以势压人,他只给各国使节灌输一个概念,那就是合作、合则两利。

    面对强盛的大唐,面对“共赢、双赢”的商业给他们带来的丰厚回报,各国使节也放下了姿态,并没有做出不合理的开价,唐王朝也希望能够长久的与各国交易,也没有谋求眼前的利益。双方开的价码都在彼此的接受范围之内,算是一拍即合,大事瞬定。

    李世民设宴款待,朝中有身份地位的大臣自当相陪。宴会之上,各国使节也识趣的没有讨什么节外生枝般的表演,吐谷浑天柱王变成无柱王的趣事早已是人所皆知,大家自然不会在这时刻做出挑衅之举动。

    宴会上的余兴节目,也以“武”为主。

    西方的那些使者比起扭扭捏捏的舞蹈,干练霸气的节目,更加符合他们的胃口。

    尤其是秦王破阵乐这种杀气腾腾的大型节目,让一干使者看的是拍案叫绝。

    宴会结束,秦风安排使者到驿馆休息,安排好他们的住宿之后,这才返身回府。

    秦风是大唐、长安的明星。

    当他与天罚一前一后出现在朱雀大街上的时候。立即引发了轰动效应,那些观看外国人的百姓尚未散开,一听秦风出现,便上来围观。

    秦风有些反感这种场面,可见周边人山人海的,并不住的向自己打着招呼,于是,也只能热情的向四周摇摆着手,抒发着喜悦之情。

    秦风本就长得俊伟不凡,此刻一身华贵的官服,配上神骏的天罚,更是显得英俊潇洒,即有文质彬彬的书生睿智风采,又有大将军的英武,让人赞叹。尤其是那些未出阁的大姑娘,看着大名鼎鼎的秦风竟存有这般风采,先后议论纷纷,品头论足的暗自羡慕秦风的那些女人能嫁个如意郎君。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冠军大将军,还以为他是个魁梧如张飞般的人物,现在才知道长得跟天上金童似的,怪不得能娶上长乐公主”说这话的人,显然是第一次见到秦风,亦或是外乡人。

    只是他这一番话,让长安百姓心里头不乐意了:“能娶上长乐公主可不是因为大将军的相貌,你可知道世人如何称呼大将军的?今世霍骠骑秦风知道霍骠骑是谁不?大汉王朝最了不起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如大将军这样的人物。也只有汉朝的霍去病能够相比了”

    “嘿嘿,霍去病确实不凡,他在打外族的成就确实厉害,可我们冠军大将军比他更厉害一些,冠军大将军不但能打,能领兵作战,而且还是书法宗师、诗中圣手,据说,圣上的一些利民的国策还是冠军大将军提出来的呢。对了,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就是冠军大将军提出来的,这可真是前无先例的妙招,嘿嘿,有了百姓与备选官员的监督,现在的各级官员无不兢兢业业的为百姓办事,谁要是胆敢端起官老爷的架子,不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谁就遭殃。圣人将冠军大将军调入六部,且担任吏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位,想必也是看中了大将军的吏治水平。”

    “没错,没错。大将军可了不得了,他不但是陛下的女婿、翼国公的儿子,而且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来头。鬼谷子,知道吧?”

    “哼,大名鼎鼎的鬼谷先生谁不知道啊?鬼谷先生通天彻地,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数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可你知道鬼谷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鬼谷门钜子的代号吗?”

    “有这种事?”

    “当然了。告诉你,冠军大将军的另一重身份就是鬼谷门当代的钜子,你称他为鬼谷先生也不为过。”

    “难怪冠军大将军文武双全,上马能够歼灭突厥,下马能治吏,原来还有这么大的来头。哈哈,既然他是这一代的鬼谷先生,那么,即便哪天有人说冠军大将军有移山倒海、呼风唤雨的本事也正常了。”

    四周讨论之声议论不绝。

    秦风就在如此议论中慢慢的脱离了人群。

    秦风不知,百姓的议论,已引来一个英武的青年的注意。此人二十余岁年纪,穿着一身皮裘,魁梧壮硕,英气逼人。

    他叫仇夷。

    仇蛮是自幼在高句丽长大的汉人。

    高句丽长白山脚下有一个奇特的族群,他们个个姓仇,相亲相爱,互为一家。

    这些人是杨广征伐高句丽时失落在高句丽的隋军,那时候,隋朝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大军,遮天蔽日的杀往高句丽。但是来护儿所率的江淮水师,在平壤郊外受到伏兵的袭击,败退。陆路的三十万隋军,也在平壤城下,受到了攻击,全军大溃,三十万兵马,仅二千七百人退还辽东。

    当然,除了二千七百人生还。还有更多士兵失陷在高句丽,他们在战争中失散,不断的受到了追杀,有国难回。

    仇夷的父亲的带领下,数千隋兵逃入了广袤的长白山里蛰伏下来,利用高句丽地广人稀的特点,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立足,仇夷的父亲收编那些流亡在各地的隋兵败卒。依照他当时的心思来说,他料想杨广不会甘于失败,一定会卷土重来。

    他们在高句丽潜伏,一来可以了解情报,二来在关键时候,能够形成一股决定性的力量,拿下高句丽,为那些死去的战友报仇。

    他的想法不错,只可惜,全无用武之地。因为因归中原的杨广自顾不暇,怎么可能有第四次出征呢?当知道隋朝坍塌后,仇夷的父亲一病不起,他为人刚直忠义,不然也不会在战败之后,依旧想着复仇,覆灭高句丽。此时他已经聚集了数千多号人,现在眼看目的无法达到,自己却背负起了一个重大的累赘。他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他觉得人是他聚集起来了,就要对这些人负责。

    最初有意返回中原,但最后放弃了。

    他们这一票人太过显眼,一但成群而行,必然受到灭顶之灾。不得已,他们在长白山脚下开荒,经过漫长的发展,依仗长白山上的丰富物资,一行人已经在高句丽过着与世隔绝一样的生活。虽然如此,但这群人始终不忘故土,始终不忘那份仇恨,于是所有人改姓为仇,目的就是要警示大家,勿忘国耻。

    他们虽在大山深处,可从未真正的与世隔绝,他们无时无刻不关注中原的动向,发现现在的中原今非昔比。他比隋朝更加伟大,更加强大。

    前不久,化作猎人的细作听到了强大的突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让中原的新生王朝给歼灭的消息后,情难自禁。经过大家的商量,他们一致决定与大唐王朝接触,希望这个强大的帝国把高句丽给彻底的歼灭,为百万牺牲的同胞复仇。

    经大家的挑选,灵机、英武的仇夷成了最佳的出使大唐的人选。仇夷初承重任,领十名青年勇士几经周折,总算在今天抵达了长安。

    长安虽到,可仇夷一行人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他们虽然不怎么了解唐朝的制度,却也清楚,高高在上的帝王,可不是他这种身份,想见就见的。故而,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找到一个有分量的引荐人。

    正当他为难之际,秦风出现了。

    当仇夷知道这潇洒倜傥的青年官员就是风头无二的秦风时,于是就有了主意,与随从打了一个招呼,远远的跟了上去。

第484章:不屈之志() 
仇夷看着秦风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视线之中,向随从使了一个眼色,一行人也加快了步伐跟了上去。

    他一直在着面见李世民的机会,一直苦无办法。

    直到在大街上遇到了迎接异国使者的秦风之后,心中便有了打算。自己见不了皇帝,但秦风可以啊。

    即便是远在高句丽的仇夷,也听过秦风的威名。尤其是北伐突厥一战,让他的大名在北方迅速传扬。

    仇夷情知自己见李世民难如登天,而在秦风这儿却是轻而易举之事,故而,认定了这个青年大将军之后,便不管不顾的追随了过去。连追了两条街道,才远远的看到秦风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小巷中去了。

    “那里是近路?”对于长安,仇夷毫不熟悉,并不清楚,那小巷是一条死路。

    当他跟随进了小巷,转弯欲走的时候,赫然发现前面是一条死胡同,一匹罕见的骏马在胡同的最深处。

    跟随了秦风一路,自然知道那马正是秦风的坐骑。然而马上的人,却没了踪影。

    “不好”仇夷突然生出一股做贼心虚的感觉,尽管在怎么问心无愧,暗随了秦风一路,这是事实。他常年在长白山上生活,翻山狩猎,练就了不俗的速度与谨慎,想不到还是让察觉了,心念即动,转头回望,一道身影挡在了小巷入口,堵住了他的去路,正是自己跟踪的秦风。

    不知何时,秦风已经在他身后出现了,心中更是骇然。

    秦风在大街上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有人跟踪,毕竟他委实太过瞩目,吸引人的注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便秦风六识再怎么的敏锐,亦不可能在成百上千人的注视下,察觉出那个跟随自己的视线。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