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敲侧击的问道。

    “早些时候是随家父在天津和关外间走镖的,只是现在倭夷断了关外的交通,这买卖也停了。霍某最近也只好在城外砍些柴火送入城里来换些银两。”霍元甲说到这里面露窘态,怕是因为囊中羞涩而为难了。

    “哎呀,这倒是,这倭夷入侵华夏,断了多少人的营生啊。我从辽东渡海而来,那里情况我是最了解的了。只不过霍先生每日靠砍柴如何能持家度日啊?”这倒不是田布滋在作,他是真不知道日后的“津门第一”还有这种落魄的经历。

    “不瞒神医,霍某乃练武之人,倒是有一把子气力,别人每次挑进城的柴火只有百来斤,我一次可以挑三百来斤。若是赶在早上价钱好的时候卖出去,倒也是可以勉强糊口度日了。”霍元甲说道。

    我擦,都知道您霍大侠天生神力,却没想过您把这神力这样用啊,每天从城外挑三百斤柴火进城来卖,你还真是暴殄天物啊,这神力你用去干点什么不好,偏偏要去挑柴火啊?要是我把这个情况在绿漆区食堂里吹一吹,那些粗胚们还不得炸了啊,“津门第一”也有落魄的时候啊,田布滋心想。

    “霍先生,尊夫人这身体恐怕还要在我这里卧床数日,你就留在这里照顾她吧。现在创口刚刚缝了线,不适宜移动。再有就是要预防创口感染,还是在诊所住院观察的好。”田布滋对霍元甲说出了他夫人今后的治疗方案。

    作为习武之人,霍元甲是深知这种深达脏器伤口的险恶的。他见识过不少人就算止住了血,也逃不过伤口化脓这一劫的事情。想必这就是那位田神医口中的预防感染了吧。

    “霍先生,我很好奇,你是如何知道我这个诊所的呢?”田布滋倒不是和麻三那样担心霍元甲来路不正,他是真的好奇而已。毕竟这个诊所才开业不久,完全没有名气,至少在华夏人当中是没有名气的。

    “霍某带着内人在天津城看了数位名医,都不见好转。都说这肠痈难治,唯有看天命而已。那日遇到一个盐山的落第书生在随一位名医抄方,指点我到英租界找洋人大夫,说是或许可救内人一命。只是这洋人大夫只认银子,哪有什么妙手仁心之辈啊。不过总算天无绝人之路,一位会说天津话的洋和尚指点我来贵诊所求助,这才让内人捡回了一条性命。”霍元甲说道。

    “哦,一位落第的书生?霍先生可知他姓甚名谁?”田布滋对这个落第书生很好奇,这个时代的华夏人把西方的科技视如妖魔鬼怪。居然有一个接受了传统儒家教育的书生对西医持有认同的态度,这让他感到非常的奇怪。

    “霍某当然记得这位恩公的姓名,他是河北盐山人士,名叫张锡纯。”霍元甲回到道。

    呃,我就说来天津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吧,这不刚遇上一位大侠,这会又遇到了一位中医界以后的大牛人了,田布滋心想。

    田布滋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当然对这个张锡纯不陌生了,他父亲的书柜里还存有这位的一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可以说张锡纯是第一批抱着学习研究态度来看待西医的华夏人,他的这本著作也开创了日后华夏很多中医药大学里都设置的一门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哦,原来是这样。改日倒要会会这张先生。”田布滋完全沉浸在和各种历史上的牛人会面的乐趣中,暂时忘记了要给中堂大人添乱的事情了。

    “田神医,不知内人这诊费当收多少,请神医示下,霍某也好去筹措。”霍元甲是个耿直Boy,田布滋一直不开口要钱,他心里却不是很舒坦。

    “这手术的耗材以及术后用药花费都不菲啊,毕竟都是从大宋跨洋空运而来的,这价钱怕是你现在靠卖柴火是很难负担的。”田布滋也是实话实说,想想之前穿越众救活的那些日本华族军官的赎金吧,那是按体重来算白银的,就这赵之一最后还嫌收得少了。

    听到田布滋的话,霍元甲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的确他卖柴火的收入真心不多,仅有的积蓄也全数给了前面那几位名医了。他要是有钱就不会被英租界里的洋人医生拒诊了。

    “这样吧,你看我这诊所也还缺个门子,你给我当一年的门子,权当抵清诊费吧。”田布滋说道。

    门子?这恐怕是史上最能打的门子了吧,嘿嘿,让绿漆区那帮粗胚羡慕死去吧,田布滋恶趣味地在心里说道。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小北,你出来!(3/3)() 
旅顺,北洋水师的维修地,这里构筑了大量的炮台和工事,号称这个时代的“东亚第一要塞”。然而这个所谓的军事重地的关防却没有外人想的那么严,王二狗的母亲张氏很轻易地就混了进去。

    王二狗整天在外面招摇过市地干湿活,已经不可能在辽东半岛干一些隐秘的活了,他那张脸在这辽东地界都能当门神用了,说是夜能止小儿啼一点也不为过。

    反倒是他的母亲张氏,这个前马匪的专业踩盘手,经验丰富不说,因为是全家来投靠穿越众,即使在王河的小本子上也是被列为较为可靠一类的土著,所以很快就成了军情处外围情报人员的骨干。

    旅顺的建筑规模要比大连湾要大了很多,这里除了炮台工事,还有营房和工厂,以及很多为北洋舰队和陆军提供服务的百姓。日本海军的军舰仍然在港外岸防炮射程外的海域执行着封锁旅顺的任务,但是旅顺的军民已经不像一个月前那么恐慌了。日本陆军被堵在金州城外,中堂大人也通过大连湾不断的往旅顺输送粮食物资,这里的军心算是暂时稳住了。

    当然了,不论是大连湾还是金州城亦或旅顺口的清军都知道,这种暂时的稳定是因为那支驻扎在三十里堡的大宋军队带来的。在辽东地界,大宋才是老大,他们想揍谁就揍谁,要是这些清军知道他们的老板欠了这些人的钱,还有心躲着不还,不知会作何感想。

    张氏提着一篮鸡蛋坐在路边兜售,一个清军水兵打扮的人上前来问价。

    “老人家,你这鸡蛋是单黄还是双黄啊?”清军水兵问道。

    “副爷,您想让它是单黄它便是单黄的,想让它是双黄便是双黄得。”张氏对上了暗号。

    “主子有什么交待?”清军水兵看看左右无人,压低声音问道。

    “有不开眼的人碍事了,我们家小姐发话了,今晚把我们早先看上眼的货都搬到大连湾去。”张氏说道。

    “全都搬走吗?港外可是有倭夷的铁甲舰在巡逻的啊?”那个清军水兵有点吃惊这边给出的命令,这么大的动作,恐怕逃不过日本人的眼睛吧。

    “放心吧,你们等倭夷开了口子再出发,他们不敢为难你们的,我们家小姐给他们打过招呼了。”张氏说道。

    “那行,就让主子在大连湾等我们的好消息吧。”这个清军水兵不疑有他,日本人也是被大宋揍出了翔的,既然主子说没事那肯定是没事的。

    “副爷,您拿好了,一共二十文钱。”张氏把一个装了鸡蛋的草袋递给了那个清军水兵,这是发出结束面会的信号了。

    此时的旅顺港已经没有大型军舰了,大东沟海战过后丁汝昌就领着受伤的舰队回到了北洋水师的根据地——山东的威海卫。现在旅顺港里只剩下一些小型的鱼雷快艇,当然了那也不是北洋水师留下作为战斗之用的,这些速度很快的鱼雷快艇是那些清军将领预备在守不住的时候留作渡海跑路的交通工具的。

    那些有跑路想法的清军将领们都在这些鱼雷快艇上安插了自己信得过的人,以确保在战事不利的时候,他们能登上快艇渡海跑路。

    鱼雷快艇能搭载的人数是有限的,旅顺口有那么多清军官兵,真要是到了守不住的时候,能上船跑路的人毕竟是少数,剩下的只能留在这里和倭夷死拼了。

    大连湾有大量清军士兵投诚大宋的消息是瞒不过这几十里外的旅顺口的清军的,那些就算战败也没资格上快艇跑路的清军士兵脑子就开始活泛起来了。看看人家大连湾的兄弟,投了大宋生命有保障不说,还有吃有穿的。凭啥我们就要在这忍饥挨饿地等死啊。

    于是不少人在私底下就开始和大连湾那些旧同僚勾勾搭搭了,想着也能投靠大宋,期望最次也要混成那种等停战后可以过海回乡的待遇啊。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大宋拿下大连湾后似乎对旅顺不怎么感兴趣了,这些清军士兵想模仿大连湾那套怕是不成了。但是很快大宋那边的人又对停在旅顺港里的那些清军将领逃命用的鱼雷快艇有了兴趣,那些有心投诚的清军士兵收到了让他们尽快取得这些舰艇控制权的命令。

    今天,这些密谋投诚大宋的清军士兵终于收到了主子发出的动手的信号了。他们早就做好了登舰夺船的准备,那些被上面将领派来控制快艇的的军官,今晚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些鱼雷快艇的搭载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想投诚大宋的清军士兵都能登上舰艇,而且如此多士兵在夜间往港口移动也是很难掩人耳目的。所以今晚带着所有鱼雷快艇出逃大连湾的清军士兵只是想投诚士兵的一部分,更多的人还要在这里忍饥挨饿。

    “大人,不好了,停在码头的鱼雷快艇都开出港去了!”一个亲兵冲进放来向旅顺前敌营务处总办龚照玙汇报。

    “混账,你在这里大呼小叫什么?那些鱼雷快艇都各家在上面安插了亲信的,怎会无缘无故出港去?”龚照玙呵斥道,

    现在旅顺口风平浪静的,倭夷没有从海上强攻,陆上的倭夷又被挡在金州城之外。这些身处旅顺的清军将领完全没有出逃的可能,那些他们各家控制鱼雷快艇怎么会冲出港去呢?难道是要和倭夷的铁甲舰决战吗?这些丘八要是有这个胆气,这仗就不会打成现在这个样子了,龚照玙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