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林托尔斯则表示反对:首先,科普萨往北的山区地势越来越高,地形也更复杂,而军中的卢卡尼亚士兵、波滕提亚战士对这片区域完全陌生,贸然深入,容易中埋伏,而且给养运输也相当困难。再说戴奥尼亚此时的军事重点在锡拉库扎,不宜再扩大战争,以免联盟无力维持两面作战。
阿莱克西斯支持普林托尔斯的看法,但他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那就是尝试进攻埃诺纳(irna)。
埃诺纳是西部的萨莫奈人唯一的一个海港城镇,事实上它并非萨莫奈人所建,而是坎帕尼亚希腊人建立的一个城邦,但遭遇了波塞冬尼亚一样的命运,百年前就被萨莫奈人占领。之前,锡拉库扎支援萨莫奈筹建大军的粮食就是从这座城镇的港口运入的。
埃诺纳在波塞冬尼亚的北面,相距40多里,两城之间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只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整个海岸也没有悬崖、礁石,全是柔软的沙滩。如果这是希腊人的土地,他们早就砍伐树木以制造船只,平整土地来作为耕地,填实滩涂以建起城镇、港口,但是萨莫奈人竟然没有在这一片其部族所获得的、难得的平坦土地上建立城镇。据山林侦察队的探查,距离海岸最近的、较大的萨莫奈部落聚居地也有20多里,处于山区的边缘。
埃诺纳几乎没有舰队,因此戴波联军所需的辎重可以通过海路运输,对于准备北上的军队是最大的利好,阿莱克西斯又怎会放弃这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在征得波勒特的同意后,很快作出决定:进攻埃诺纳。
原本,阿莱克西斯决定留波滕提亚的部队驻守科普萨,但波勒特执意要参与进攻萨莫奈人。
阿莱克西斯只好留克西马率领一个大队和部分波滕提亚战士镇守科普萨,自己率领戴波联军约5000人,沿着海岸,向北行军。而满载辎重的船队从波塞冬尼亚出发,与之伴行。
军队途经的地域原本是希尔皮尼的领地,但此时的希尔皮尼部族的萨莫奈人群龙无首,加之之前为了侵略波滕提亚,大首领维朗尼几乎抽空了各部落的青壮年,如今幸运逃脱死亡和被俘的萨莫奈战士要么正在逃亡途中,要么刚惊魂未定的逃回家园,听闻戴奥尼亚军队袭来,谁人敢去阻拦!纷纷携家带口往山区里逃亡。因此联军未受任何袭扰,顺利的抵达了埃诺纳城下。
埃诺纳原本是个中等城邦,但被萨莫奈人占领后,大多数萨莫奈部落不愿居住在海边,迁往此处的部落并不多,反而变成了一座小城。偏偏之前城内的战士被征召去南下作战,只逃回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族民,听闻戴奥尼亚大军来袭,全城惊恐。
在萨莫奈人占据埃诺纳的早期,多次有坎帕尼亚同盟的军队来袭,企图夺回埃诺纳,该城的萨莫奈人就一边稳守城池,一边向山区的希尔皮尼大首领求援,集合大军将坎帕尼亚人击退,坎帕尼亚人因此多次铩羽而归。随着时间推移,萨莫奈人的势力日益增强,已经威胁到坎帕尼亚同盟的核心区域,以拿波里为首的坎帕尼亚同盟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夺回早已失去的埃诺纳,于是埃诺纳领地几十年未逢战火,他们还时常向北越过山岭,袭扰坎帕尼亚人。
如今,戴奥尼亚的大军袭来,埃诺纳人不安的发现埃诺纳城多年未做修缮,城防几乎废弛,而萨莫奈大军遭受惨败,山区里一片混乱,派人去山区求援,又能去找谁?!
埃诺纳人惊慌失措,而百年居住的故土就这样抛弃又如何舍得,就在他们犹豫不决之时,阿莱克西斯率领军队已经赶到。
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不慌不忙的让部队修筑营地,并且卸下在附近海滩停泊的船队运来的辎重。
两天后,他将缴获的所有萨莫奈部落的旗帜一根根插在埃诺纳城下,然后集中了十架弩炮,一起发射石弹,击倒了城墙后的一座木质哨塔,引起城内一阵惊呼之后,才派人在城下叫喊,勒令对方投降。
惊恐万状的萨莫奈人经过紧急商议,有一个长老的话引人深思,他说:“族民们,这里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遭到重创的阿贝尼鲁姆、贝内文图姆很长一段时间将无法保护在山区之外的埃诺纳,而远离了山区的埃诺纳又极易遭到敌人的攻击,即使戴奥尼亚人不来攻击,北面的坎帕尼亚人、南面的波滕提亚人都会趁着部族衰落的时候前来报仇,埃诺纳将永无宁日!还不如趁着这场战争,导致山里的部落大量减少,我们此时迁移,还能有一些好的聚居地供我们选择”
经过激烈的争论,他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于是埃诺纳人很快派使者出城,面见阿莱克西斯,表示:埃诺纳人愿意献出此城,只要戴奥尼亚人能够放全城人安全离开。
尽管波勒特有异议,但阿莱克西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提议,能够兵不血刃的获得这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城镇,允许几千名萨莫奈人携带物品离开,根本不算什么。
埃诺纳人忐忑不安的从戒备森严的联军军营经过,第三军团严格的遵守了之前的协议,未对他们作任何侵犯,让戴奥尼亚“信守承诺”的名声再次得到证实和传扬。
第三军团顺利进驻埃诺纳后,阿莱克西斯至此停止了军事行动,只是让山岭侦察队监视山区里萨莫奈人的动向,同时命令士兵抓紧时间加固城防。
戴弗斯所率军队在会战中击败锡拉库扎大军的战报传到阿莱克西斯手中的时间甚至比普阿摩特得到这一消息还要早些,
第两百零六章 锡拉库扎港口()
这一大好消息让阿莱克西斯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恰在这时,北面的坎帕尼亚同盟派来了使者。
萨莫奈与波滕提亚、戴奥尼亚发生这么大的战争,作为萨莫奈敌人的坎帕尼亚城邦却一直在默默观望,直到胜负已分,戴奥尼亚的兵锋已经逼近了坎帕尼亚,他们才终于派出了使者。
这位使者来自的城邦与埃诺纳只隔了一个小小的索伦托半岛,相距只有40多里,紧挨着维苏威火山,它就是庞贝。
这个使者是来探查戴奥尼亚人是否有威胁坎帕尼亚的意图。
阿莱克西斯毫不迟疑的告诉他:戴奥尼亚人只是在反击萨莫奈人的侵略,而对坎帕尼亚的希腊城邦抱有友好相处的愿望,绝无任何想要侵犯的恶意。
庞贝使者高兴而归,同时带走的还有阿莱克西斯的小小要求:希望能够用萨莫奈的战利品交换谷物。
米卡列苏斯是锡拉库扎公民,作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此的原生居民,他拥有十亩份地,还有两艘渔船,在城内市场拥有一间自己的商铺,用来出售渔货,如果不是这几年狄奥尼修斯年年征收高额的战争税,他家的生活应该说相当富裕。
当锡拉库扎的大军在大希腊胜利的消息一次又一次传来、并在阿波罗广场上宣布时,民众们发出感情复杂的欢呼,他总会感到有些后悔,因为当初在广场动员公民出征时,幸运女神未能眷顾他,他没有被挑中,失去了到大希腊掠夺战利品、以改善他近年来生活困境的近况的好机会。在他看来,任何敌对力量在锡拉库扎如此庞大的兵力进攻下都不堪一击。
但是这几天情况发生了变化。“锡拉库扎海军两次惨败、战船几乎损失一空”的噩耗传来后,给兴奋的锡拉库扎民众浇了一罐凉水。
从未听说过的戴奥尼亚舰队居然打败了横行伊奥尼亚海的戴奥尼亚海军?!锡拉库扎民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痛骂海军统帅莱普提涅斯,愤怒的认为:正是他愚蠢的指挥才导致了惨败!当初在与迦太基人的海战失败后,就应该将这位败军之将撤换掉的!
也由此,一些民众将失败的责任转移到狄奥尼修斯身上,他们认为:正是狄奥尼修斯的任人唯亲才让他的这位才能平庸的亲弟弟一直未被撤换!
相比较城内民众的愤慨,港口则是另一番景象。要知道400多艘战船需要八九万人的庞大水手数量,这些水手有一半多来自西西里的盟邦,还有小一半来自锡拉库扎的贫民和自由民,锡拉库扎海军尽是无论战船是被撞沉、还是被俘,那些水手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噩耗传来,几乎波及了港口和海湾的每一户人家,出于对亲人安危的担忧,这些贫贱的民众在悲泣之余,对于压迫他们的狄奥尼修斯则更加愤恨。这几个月里,一直就有一些对狄奥尼修斯不满的言语在港口和城区开始流传,比如:“我们之所以如此贫困,就是因为那些外来者夺走了本应属于我们的土地,占据了本应属于我们的城邦公职!”
“我们就算挣再多的德拉克马,也赶不上狄奥尼修斯征税的速度!”
“狄奥尼修斯喜欢雇佣军更胜过喜欢锡拉库扎的公民,他不应该当锡拉库扎的全权将军,更适合去做雇佣军首领!”
但是这几天里,一个新的流言迅速在港口流传:“戴奥尼亚人只痛恨暴虐的狄奥尼修斯,只要推翻他的独裁统治,锡拉库扎和戴奥尼亚就能达成和平协议,在戴奥尼亚被关押的14000名锡拉库扎水手就能平安回家!”
这个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让很多港口民众深信不疑,于是很快在整个海湾传开,据说都传播到邻近的城邦了。
当米卡列苏斯听到这个流言时,吓了一跳:这可是公开的要求推翻狄奥尼修斯啊!恐怕是戴奥尼亚人在其中捣鬼吧!
连他都看出来了,希帕瑞努斯负责的情报部门更不会无动于衷,不但在港口增多了巡逻队,而且派遣了很多密探游走在整个海湾地区,对民众进行讯问这样的做法更加剧了港口民众对城邦上层的反感和愤怒,他们看向巡逻士兵的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怒火,让这些士兵胆战心惊,总是以20人以上的规模集体巡逻,不敢单独闲逛,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港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