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宁装作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圆宁垂下眼帘,缓缓说道:“还不是那个春妮,她说你吃相太难看,还巴结宋柳。宋柳倒没说你什么……她只说咱俩是姐妹怎么瞧着差那么多。”村民闲来无事就喜欢拿同年龄的女孩子作比较,像夏宁和冬宁,方宁和圆宁没少被人拿来比较。再加上王氏喜欢炫耀自家闺女,方氏比较低调,久而久之,就让圆宁真的以为自己像她娘向外人夸的那样,自己长得秀气,会说话会来事,针线做得好。所以,她在方宁面前总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优越感。方宁早就察觉到了,她一直跟这个小她几天的堂妹保持着距离。
方宁见圆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怪辛苦的,就干脆如她原愿,于是立即义愤填膺地说道:“真的这么说?”
“是真的,咱是姐妹,我还能蒙你吗?”
“哼,我一定得找她们问清楚。”
圆宁心中得意,嘴上假意阻拦:“别啊,只是话赶话而已,闹开了也不好看。咱们心里知道就行了。其实我心里很为难的,我说了怕你生气,不说吧,咱俩可是一家的,又怕你将来被她们算计。”任她怎么劝,方宁就是消不下来火,最后她气哼哼的起身说道:“我去上趟茅厕。”方宁冒着冷风,爬到屋后的草垛上,斜对着草垛,有一个小窗户,此时早已用麻袋蒙上了。不过,屋里的人说话声音都大,大概内容还是能听到。
此时屋里的气氛又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了。何氏春天般的温暖已经用完,又开始采取她惯常的手段——秋风打落叶般的逼问洗劫。
“你这不孝的王八犊子,我生你干啥呀,你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杜朝东在旁边帮腔:“三弟,你这人就是亲疏不分,咱可是嫡亲的兄弟,你有发财的法子咋不找我们哩,非找你小舅子,你看看,你累了半死,只拿小头。要是咱哥几个合伙干,能这样吗?”
杜朝南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咱还没合伙干,你们都这样,要真合伙谁知道咋样?”
饶是杜朝东能言善辩,也被这话堵得半晌接不上话来。怪不得有人说老实人的犀利像米饭里的沙子,会给人一种措手不及的打击。
何氏看大儿子被噎,立即亲自出马,她以一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地架式问道:“三儿,今儿个咱别的话不说,我只问你,到底打算给你四弟拿多少钱?”
“娘,我只能出五十文,再多就没了。”
“啥?你打发叫花子呢?”
……
杜朝南低着头,任你说一千道一万,他就拿定主意——不表态不答应。
实在被逼急了,就说一句:“钱不在我身上。孩子他娘就给我发一点零用钱。”
“你还是爷们吗?你丢不丢人?”
……
杜朝南最后又无奈的辩解一句:“娘,爹,我们虽挣了些钱,可是我家分得地少,粮食都要买着吃,再多就拿不出了。娘嫌少我也没办法。家里还有活,我先回了。”
“你这个天杀的——”何氏见柔情攻势没用,遂彻底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开始撒泼大骂。方宁哧溜一下从草垛上滑进来,噔噔跑过前院。刚到门口,就见杜朝南挎着空筐从堂屋垂头丧气的出来了。
方宁朝父亲狗腿的笑笑,“爹,你越变越厉害了。”
杜朝南无精打采地答道:“你咋知道?”
方宁忙正色道:“我是从大伯二伯的眼神中看出来的,以前我觉得他们一看到你就像屠夫看到肉一样,如今他们的眼神都变了,把你当对头看。”杜朝南是一个内秀的人,他嘴上不善表达,可心里却喜欢琢磨。他自然也察觉出来,不但大哥二哥的态度变了,有一部分乡邻的态度也变了,以前大伙看着他,多少都有一些同情。做为一个男人,他十分不喜欢这种感觉。如今见到他,有的会笑呵呵的打个招呼,闲叙几句。还有的会恰到好处的恭维几句。想到这儿,杜朝南的精神又好了许多。回到家里,方宁又把杜朝南敢于反抗的形象,加上艺术成份宣传了一遍。夏宁和秋宁一脸惊诧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方氏眸光流转,笑着夸了一句:“他爹,我真没看错人。”
吃过午饭,方氏和杜朝南商量着要去汪家一趟。南山村这边的风俗习惯是年前就先把东西送过去,年后再去串门。方宁估计可能是古代的物质比较匮乏,提前把东西送去,也好让人家安排,能省就省些。因为时间紧,家数多,一家人就分开行动,杜朝南去方宁姥姥家,方氏带着方宁去汪家,夏宁秋宁留下来看家。
汪家老宅在村北头,每家过年,汪老七都会带着全家老宅过年。今年铺子里比较忙,他们就晚回了几天。
这一回,方氏母女一进门就觉察到院里的气氛不对劲。接着从堂屋里传来汪老太太的怒吼声:“去啊,你还愣着干什么?把她送走!我们老汪家丢不起这个人!”
两人面面相觑有些进退两难,站在院门口不知该迈哪只脚。还是汪富贵先看见了两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上前招呼道:“你们来了,快进来。”
堂屋里,汪老太太脸色阴沉,像刚发过雷霆大火。明姑垂着脸,眼角隐有泪痕。方宁的目光在两人身上一扫,莫非这两人有□?
汪老太太强自压下火,拉着方氏坐到自己身边问话,方氏有问必管,抽空又问了几句:“你老身体好吗?七叔什么时候回来过年?”之类的家常。
方氏见情形不对,就略坐了一会儿,推说家中有事赶紧告辞。汪老太太心绪不佳,嘴上说了句招待不周,也没多挽留。
母女两人两人刚离开汪家没多远,就听见一阵咣当咣当的响声,方宁回头一看,就见汪富贵架着驴车出来了,车身上围着简单的油布篷子。明姑魂不守舍的抱着个青布包袱默默上了车。驴车吱吱嘎嘎的响着,缓慢而滞重的往前驶去。感觉两人的景况倒与刘兰芝和焦仲卿与几分相像。第二天,汪家的桃色绯闻便传得满村都是。这个时代的人精神娱乐匮乏,但脑补脑能力极强。这条绯闻很快就有了几个版本。但大部分都认同第一版本:俏寡妇勾搭老实小伙,汪老太棒打野鸳鸯。
第五十二章过年
绯闻传出,村民议论纷纷;有人冷讽热嘲;有人骂明姑不要脸,还有人替汪富贵可惜。都觉得以他这么好的条件何必跟一个寡妇厮混。汪家的绯闻给村民们提供了不少谈资。
还有的人拿此事打趣方牛子这个汪家未来的姑爷;方牛只笑而不语,实在说得太份了,他就不软不硬的回刺一句。方牛子拿着护耳厚帽子;手上带着粗布棉手套;一锅锅的炸苞米花。在南山村呆了几天;他就打算去附近几近富裕些的大村庄转转;趁着年关多赚几个钱。方牛子一直忙活到腊月二十七才收工回家;他中途又特意转到方宁姐;给她炸了几锅米花麦花。另外又塞给她二百文钱;方氏一看这么多连忙推辞。方牛子咧嘴笑道:“大姐,你猜我这些天挣了多少?”
方氏也有些好奇,顺着问道:“多少?”
方牛比划了一下:“九百多文。”众人不由得感叹这项不起眼的小生意的利润。方牛子又补充道:“这玩意平常挣不了多少,也就过年这几天。太费粮食,庄户人家谁常吃这个。一斤多苞米,一会儿嘎嘣完了。”方牛子说完话给完钱就要告辞离开,方氏又说他们今年大远初二回娘家。
……
除夕很快就到了,南山村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门对子,炮竹声此起彼伏。方宁家今年的年夜饭十分丰盛,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在方宁的建议下,他们家每人做出两道拿手菜,剩下的方氏包圆,连杜朝南也不例外。这个时代的男人除了厨子外,一般是极少下厨房的。杜朝南是在妻女的鼓励下才做了两道最简单的菜。方宁做了一道糖醋鲤鱼一道炖鸭汤,引得众人惊叹不已。这并不是说她的厨艺有多高超,而是由于家人对她的期望太低导致的。因为之前她很少下厨,最常干的工作就是烧火放鸭动脑动嘴。
方宁自卖自夸道:“我是不是很聪明很厉害?我觉得我随了爹和娘的优点。心灵手又巧,从头到脚顶呱呱。”
“扑哧。”一家人笑作一团,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杜朝南也跟着笑起来。
“来来,别光说了,快趁热吃。”方氏满脸带笑分别给丈夫和几个女儿夹了菜,方宁又抱了一坛酒上来,给每人倒了半杯酒。
她喝酒前还先来个说词,她先站起来,对夏宁和秋宁说道:“二姐,三姐,来来,咱们敬爹娘一碗,感谢他们辛苦生养了他们。祝爹脸上的笑越来越多,腰杆越来越硬,祝娘越来越好看,今年三十八,明年像二十八。”
方氏靠着杜朝南,捂着肚子笑个不停:“这孩子真会逗笑,都当姥姥了,还越来越好看。”
杜朝南慈爱地看着三个女儿,笑道:“他娘,孩子敬酒,咱就喝了吧。”
方氏看着满桌的饭菜,再看看懂事伶俐的女儿,一脸的满足和喜悦。半年前,她还不敢想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她拭拭有些湿润的眼角,笑道:“好,娘和你爹把这碗干了。”说完,她捅捅杜朝南:“当家的,你也说几句呗。”
夏宁她们三人六双眼睛一起期待的看着父亲,杜朝南动了动唇,好了半晌,只憋出一句:“祝你们……越长越高越来越胖。”一家人再次大笑起来。
屋里灯光温暖,欢声笑语不断。这一顿年夜饭吃了一个多时辰,菜凉了,方氏就在屋里的炉子上热热再接着吃。
吃完年夜饭稍一休整,他们就开始一边守夜一边准备活面包饺子。
南山村的风俗是大年初一邻里之间互相串门,孩子们一个个都准备了大荷包,在村里到处转悠,每到一处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那家人都会抓些糖和瓜子花生之类的塞进去,关系近些的还会给个一文两文的压岁钱。方宁跟着两个姐姐和爹娘先去了老宅,这是必须要去的。方氏给了冬宁圆宁几个侄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