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草750克,50%食用乙醇50~60升。
古方中也是用酒的,但他们的度数远远达不到50度,这也限制了药性的发挥。
制作时把藿香,紫苏叶碎断,余药用电动粉碎机制成粉,然后混粉,密闭浸渍72小时,每日搅拌3~4次,使用流浸膏及浸膏剂的渗漉法,缓缓渗漉,收集漉液,最后加50%乙醇混匀,便算是制造成功。
郑德生医生一定要先制成藿香正气水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它是夏季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各种药材也容易得到。
那么它是不是治疗感冒的万能药呢?有技术员好奇的在网上问道。
郑德生医生回答说道,藿香正气类感冒药不是治疗夏季感冒的“万能药”!只有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时才能对症服用,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吃再多的藿香正气类感冒药,也不会见好。
如果对症服用,一般2…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即可停药。如果没有对症,比如只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时,再怎么吃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效果也不会好。
郑德生医生还说了一个现象,是他的亲身经历。
在那面的世界时,有些患者虽对症服药,但症状得到缓解后,还继续服药以求巩固疗效。
对此,郑德生医生坚决反对,他解释说:“很多人觉得藿香正气等中药副作用少,多吃点没关系。事实上,病症好了,再吃药根本不能发挥其药效,而且对身体有伤害。”
关于这事事情,他还写过小论文,但是没有人理会他。在那面的世界,这篇小论文连报纸都没上去。
但在汉唐集团的论坛里却得到了大家的无数个赞。大家纷纷说,这些太有用了,中医,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啊……
郑德生医生对此很有成就感。
在小论文中,郑德生医生还建议道:“其实,选感冒药时不妨以嗓子疼痛为参考。嗓子疼和鼻涕、痰为黄色的感冒,可选用带解毒字样的感冒药,如银翘解毒片等。而嗓子不疼、鼻涕和痰是白色的、怕冷,可选用带有清热字样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这些药我们都带了,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自己生产。
还要注意的是,服用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饮料等。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药效会降低。”
当时大家纷纷点赞。
其次,结合现代中草药药理学技术制成的藿香正气水,还有其它的新作用。
汉唐集团制成的藿香正气水在皮肤科疾病疗效也是极为显著。
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现代中医学认为皮肤癣、灰指甲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用藿香正气水擦洗对治疗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
还有疖,中医一般分为暑疖和多发性疖病,认为是内郁湿热、血热或外受风热暑邪而成。涂抹藿香正气水也有疗效。
郑德生医生更是知道它还是因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他的方子中的紫苏等成分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方子中藿香挥发油能化湿,白芷发表、祛风、胜湿,故能散郁除湿治疗疖及疖病。
白癜风,中医认为是风湿两邪侵入毛孔,以致气血癌滞、毛窍闭塞而成。而藿香正气水恰恰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抹擦藿香正气水可以使得气归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
针对外阴瘙痒,因藿香正气水是由抗多种致病菌和杀滴虫的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药组成,故治疗外阴瘙痒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直接用藿香正气水按1克:50克的比例兑凉开水清洗外阴,男女皆可。不但有止痒疗效,而且有一种清爽感。
因此,藿香正气水的稀释液也可以充作性器官的保健清洗剂,这一点很重要。
甚至它还可以治外痔,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的两大点,赤嵌中医院的中成药药厂首批就生产出来了这种产品。
事先早在陶瓷窑厂订做了两千瓶小瓷瓶,装好药,一一分发到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手里,还大方的把明人和土著安保队的人也算上了。
剩下的存库,中成药厂则继续生产,不过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雇佣的明人女劳工了。
大家都知道了藿香正气水的用法后,都学会了正确使用它……尤其在性器官保健清洗剂的方面,所有人的用后反映都不错。
随后。郑德生医生把眼光对准了当地的明人们。他想为那些明人们配制一些防暑防热的药剂………最好能很快推广的。
他首先想到了清凉油。
清凉油所需的药材都是很容易得到的,但就是原材料的准备费了些事情。
薄荷脑、薄荷素油、樟脑、桉油、丁香油、肉桂油、樟脑油这些药材的准备时间只能说是慢工夫了。
没有凡士林,可以用蜂腊替代;在那面世界里的工业生产中,生产时还要往里面加一点点氨水……不过也可以不用它,它只不过是增强挥发作用的。
郑德生医生决定就先按着胡文虎当年发明“虎标万金油”的老配方制作吧。
但所有的材料都需要一点点积累,这个倒是不能急的。
那么还有什么药剂能够受欢迎,迅速推广开呢?
第二百一十九章 现代中医VS明人中医(中)()
郑德生医生很随便地就想到了六一散这副药方。
相传这六一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别号刘河间)所创。因为其药方是滑石六份,甘草一份,故名为六一散。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曾颔首称赞六一散,誉它为“凡人之仙药”。
六一散的优点很多。
首先就是使用简单,一般每服9克(三钱),以凉开水调服效果最好。决定使用六一散的关键,应为小便赤黄短涩之症,如若小便清而长(无色而量多易排出)则不宜用了。
此外,六一散的加减亦很灵活;如见心烦不安较著者,可加上朱砂少许调服,名为“益元散”;若兼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可加青黛少许,名为“碧玉散”;如兼有轻微的外感(发热、头痛等)的症状,可用鲜薄荷叶煎汤或捣汁少许同服,名为“鸡苏散”。这些方剂,都是夏季治疗暑病的良方。
由此可以看出,这六一散就是万金油一样的存在。
郑德生医生思考了一下,就着重把鸡苏散这一药方改造一翻。他用低压蒸馏而出的薄荷油来替代煎汤或捣汁的方法……这帮子古人啊,提纯能力太差。
制好药后,郑德生医生按三副药的份量装好一个瓷瓶,那瓷瓶也是订制的……他当时心想,这些明人百姓们一下子就会接受这种药的,才五马票一瓶,算一算和那面世界的比价,真是便宜透了。
那时,在网上论坛中,大家都有全盘否定大明文化传统的倾向,但是郑德生医生却有自己的想法。
明大陆上,现在就是一个大粪缸,什么投进去都会变成大粪……这一点郑德生医生捏着鼻子承认了……可是打碎了它以后呢?全丢了不要?不好吧……虽然我们口头上都不承认,但他们也确实是我们的老祖宗吧?改造或是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不是更好?
但是郑德生医生在那面的世界就不喜欢上网,他常常认为,讲得多,不如做出来给别人看……虽然他在那面的世界做得多了,也没人看。
现在,他把自己的一篇小小的见解发到网上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同,他这才感受到,原来这行为也有一种快感啊……
但是,他的药竟然没有得到明人们的认可,这却让他郁闷。
他早就用毛笔在中医院的墙上写了一篇广告:
哗!新药上市!实乃解暑良方!
这种新药具有……的功能,欲购从速!
他的书**底还是有的,明人们一定能看懂,也真有明人看那广告,但就是没有人进来购买。
郑德生医生思考了半天后,找来刘结首问道:“你看我这药如何?”
刘结首双手接过药瓶说道:“看这瓷瓶如此精美,这药就不能不好…”
他打开药瓶轻轻一嗅,连忙叫好道:“好药,真是好药……我买下十瓶!”
郑德生医生狐疑地看着刘结首的表情,好像不是奉承,便说道:“我不是让你买药,我问你这药为什么无人问津呢?这药贵了吗?”
刘结首想了想坦然道:“愚民百姓向来认为……年长之人,方能医术高明……这药是好药……但装入如此精美的瓶中,他们当然就不敢问价了。如果想让他们人人购买,也不是难事……”
“谢谢,不用了。我又不是上级强行摊派……你不用买了。”
刘结首很尴尬地离开了,他看得出,这个中医院院长脸色不好,他便不敢多说话了。
郑德生医生自己一个人想了想,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嫌我年轻啊……
第二天,郑德生医生一个人溜溜达达地走出了中医院,他早听说这里还有一家医堂,便想着去看看再说。
他还不信了,这些明人宁愿相信摇铃的乡下医生,也不相信自己这个学过现代药理学的中医?!
那时,赤嵌地区的街道比过去繁华多了。
整条街道长一公里左右,全都用三合土压实。不过,这里换成水泥地面是早晚的事情,水泥还是一直不够用。
街边新开了不少家商铺,大多是过去的一些行商,大多卖一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店面小,品种少,都激发不起汉唐集团收税的**,先让他们搞活吧,至少方便了周边百姓,行商们也不用风里来雨里去了。让他们变成坐商,坐大之后才是收税的好时机……放水养鱼的道理他们也懂。
店面稍微大一些的就是原本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