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家的土著们在做饭时,就开始炒了……再差的厨艺,那炒菜散发出的味道,也要比煮时散发的味道更有侵略性,闻起来更有吸引力。
傍晚,整个山寨就散发着这种香气…
社长和阿巫对视了一眼,知道双方对此都没有办法。
阿巫想说些什么,但说不出来。他们就是弄个吃食……好像一下子无法和山神、祖先联系上。
社长叹息了一声,也无语。其实他是想说:这真是千百年来所未遇的大变局!但他又组织不出这样的语言,可能想法应该差不多。
回家的土著们也带了一些酱菜,酸菜。这些有的是在小市场上买的,也有的是明人们送的,这些都比他们只是用盐渍一下,或是腌制的好吃多了。
他们又用竹子很麻利的就编成椅子、桌子、床,如果时间来的及,他们一定还会做成木制的,那物件他们见过,也知道怎么做成……只不过三天的假期有些少了。
回来的土著们经常说:“打猎是工作,编织竹器、烧炭也是工作,山神所有的愤怒都发到汉唐集团身上去吧……”
只不过现在看来汉唐集团的日子一直很好,山神好像还没有发怒……
中秋节的第二天,是土著们的聚会日子。他们依然生起大火堆,阿巫往里添加了神秘之物,众土著们又闻到了他们熟悉的味道,又开始有些恍惚,开始随着阿巫的舞蹈歌颂起祖先了……那歌颂的声音绵长而又有韵律。
但有好几个小土著不知怎么就想起那可怕的大圆锯的叫声……那是汉唐集团才有的力量。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新港社长的儿子,安保队的副小队长达鲁,带着同族的两个安保队员在布袋镇的码头下了船。
台湾北部地区的情况特殊,他们只放了一天假,严格的说,只有半天假。
煤炭,更多的煤炭!这是汉唐集团对他们的唯一要求。
这一条都排在了对黄铁矿和硫矿的需求之前,至于金矿和铜矿他们暂时理都没理。
煤炭在刚刚开始使用后,就显现出它的威力……机制炭的燃烧时间要比同体积的煤炭少四分之一的时间。
这四分之一的时间所能节省下来的存放的空间和花费的人力,不容轻视……至少对机帆船03号和04号来说很重要,它们可以在往返澎湖列岛时,不担心自己的腿短了……只要装满了煤,往返加上巡视都不是问题,如果在厦门那里再建一个煤仓,完全可以实现两岸的无缝对接。
当然,这还是十月份的计划,现在正在安排,不着急。
对红星热电厂的锅炉房来说,添加煤炭所耗费的人工比添加木炭节省了好多……再说了,烧木炭,总让汉唐集团的人有种违和感觉。
无论如何安慰自己,说这个世界都是我们的仓库……可还是在潜意识里受不了,这种行为浪费得令人发指!
所以,台湾北部地区的技术员们也知道现状,加班吧,还好,加班费多一些。算是心理平衡吧。
后来征召的一些土著安保队员和那些雇佣的看守们,都要在基隆这个地方开始新兵训练……但不是集中封闭训练,而是轮训。
这帮子人除了有工作需要外,还要参与到“双支”工作中去……支农、支工,这都是必须的。
训练新兵的事情,汉唐集团的人真没费多少事情,明人吴化龙和土著鲁达两个人上窜下跳的蹦个欢气……打人,而且是真打,然后去亲自上药……
孙瑜中队长和伍坚强大队长乐见其成,只要他们的方向性不错,当兵的都不在乎一些细节问题。
从苗栗地区回来后,明人吴化龙和土著达鲁倒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配合得相得益彰……当然,那些明人看守们和新招的土著们也确实服这两人,动作标准,技术过硬……但更是眼馋他们吴化龙队长大腿上的手枪。
吴化龙队长只演示过一次,打得真准啊,而且还能连发……众新兵们都被震住了。
吴化龙队长当时冷冷地说:“这是俺吴化龙用性命换回来的……在这里,任何人都要从头开始……俺才不会管你过去如何!”
在他的背后,达鲁副队长也是小胸脯挺得笔直……但他心里难受。
为何我等就没有那手枪?连1649式也没有?!虽说那钢弩也是好生了得,但总是没有那枪厉害;虽说“普通话”还是说不得,也至少听懂了那“普通话”,只是不会说而已。
达鲁反复央求吴化龙队长,让他去找伍坚强大队长,这让吴化龙队长烦不胜烦。
他说:“你小子有完没完?!”
达鲁副队长小胸脯一挺,说道:“没完,我认为不公平!”
吴化龙队长想抽他,又找不出理由,传个话吧。
吴化龙队长只好找到伍坚强大队长。
当时,伍坚强大队长乐了,说:“这老小子是说不公平?嗯,是有点不公平,这样吧,看他们在训练土著新兵的表现情况再定……”
伍坚强大队长心想,发几支1649式枪给他们,未必是坏事,最好让他们和别的土著区别开才对。
土著们的训练于是热情高涨。
这间接的也刺激了明人看守们……本来在他们心目中土猴子一样的熟蕃,现在竟然还练得一板一眼……我等是何许人也?就连那些当年郑家的弃卒……当然,他们现在兵气十足,火铳,不是,应叫1649式步枪,打得蛮准,不能算是弃卒了,不可同日而语了。
明人看守中的刘匪王,在这三百人的队伍中,那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他私下里对兄弟们说道:“我等原本都是精兵强将,永胜伯让我等前来,那是怕丢了郑家的脸面,现在我等的家眷尽在台湾……须用心才行。先前,那些郑家弃卒成了气候……莫再让熟蕃们比过我等……郑三爷来此地时,仅仅看我等一眼,没有些许理会……我等定要好好思忖将来。”
众人然也。
轮训当然比不上集中式封闭训练,更别说他们还有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展开双支工作。
但令汉唐集团最满意的一点是,明人看守们对这些红毛蕃毫无心理障碍,那是该骂就骂,举鞭就抽,抬脚就踢。
汉唐集团分析过,这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交过手,就算你能来我这里,我去不了你那里,但是在交手时,你有重炮,我有快船;你败我一次,我败你一次。就是个大刘和小刘的哥俩关系,偶然性因素相当大。
所以,对于现在的明人海盗们来说,这才是“东风吹,战鼓擂,当今世界谁怕谁”的时代,不是那面世界的某个阶段,大家都在玩单机模式,自己人玩自己人……无畏感,现在那是绝对真实的存在。
土著们则不行,看来真是被红毛蕃打怕了……除了达鲁等人,剩下的还是有些畏惧……在穿越者们的望远镜里,他们的举动很明显可以看出来。
这可不行,这种情况和心态有碍于下一步计划的推进……
土著怕洋人?让它成为网络谣言吧。
后来的轮训时,汉唐集团把所有人打乱了重组,一个明人带着两个土著一起监工去。
在汉唐集团的望远镜里,不管明人看守们对红毛蕃怎么施虐,再也没有人出来劝解了……红毛蕃们已经劳作两个多月了,还没有学会遵守规定……再挨打就是本人的人品问题了……
土著们从目瞪口呆到认同再到积极参与,所花费的时间并不长。
秩序本来就是在心理或**的疼痛上才能建立起来的,后来,施虐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土著们的信心也随之建立起来了……什么叫自信?就是土著们相信,只要遵守某个规定去做,你就是无敌的,没有人能伤害了你!
就这么简单……
汉唐集团的人都没有放这么多天的假,却给达鲁放了十天的假,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汉唐集团需要达鲁为他们做一件事情。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汉唐集团带来了安全和幸福()
在布袋镇附近的平原和山区上,有四个主要的土著村庄。他们分别为新港社、萧垄社、麻豆社、目加溜湾社。
当初,新港社是其中最弱小的村庄,他们经常会被最强大的村庄……麻豆社所攻击。所以他们最终无奈地选择与红毛蕃联盟,借此来保护自己。
原本这里还有塔里加扬人,他们不仅也欺负新港社人,还反抗红毛蕃。但是在最后被红毛蕃联合新港社人给驱逐走了………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实在是让人无法直接判断。
当红毛蕃被汉唐集团击败后,在其它土著们还在观望时,新港社的土著们就迅速地做出了反应,投靠,坚定的投靠……万一被其它村庄占了先手,新港社的土著绝对经不起血仇的报复。
新港社要奉献给强者人力,银钱,粮食,哪怕是血税,以求得保护和联盟,这些付出都远远比不上其它村庄的报复,那可会是血仇啊……可能要付出全社人的生命!
后来的无数事实证明了,马加达社长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英明和果断,他完全有资格做社长,而且必须做下去……新港社的人无一不真诚地赞美他。
弱者最应该学会的就是投靠!
新港社的人发现:他们向汉唐集团奉献了人力,那些人力就带回来了大米或马票,那小小的纸片可以买来盐和布,只要他们愿意,还可以换成银两……他们听从了汉唐集团的安排,没有去种植旱稻……而是去种植了土豆、地瓜、大豆、蚕豆,收获后他们完全可以用它换来大米和盐,好像比他们自己种植旱稻的收获还要多……听从汉唐集团的命令,远比听从红毛蕃的命令要好!
后来,他们又按照汉唐集团的要求,把山上的黄麻都移植在一处平整后的山坡上,说是这叫统一管理;又去赤嵌农业基地领了一种叫剑麻的怪模怪样的小草,也栽在一处平整后的山坡上。
又过了两个月,汉唐集团的人来检查,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满意。
帮助翻译的明人农民,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