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子强董事走过它们时,看都不用正眼看,眼角一扫就知道这一小堆生铁锭不过是一百四十个立方,嗯,摆放得一直很整齐。
这一千来吨是用来直接用冲天炉配合电炉炼钢的,当然也是用来直接用铸造灰口铁铸件……它的用途自然不同与其它两样矿石。
李子强董事当时到了码头后,和那里的技术员攀谈起来,又亲眼看了记录,感觉河床铁砂矿的产量一直在稳步升高,不似有异样。
那里的技术员感到很纳闷,说:“李董,你要是要数据,我们一下子就传给你了,为什么亲自跑过来看一眼?”
“操,这不是出新烟了吗?红河……我给大家送几盒来了,哥几个也都辛苦了,咱他妈的还得亲自堆料……等过两天正式开炉,一定会更累。”
“别说啊,李董,我们也正是借着这个练肌肉块呢……等着再招些人手里就更好了。”
技术员们一个一个接过李子强董事抛过来的烟,谁也没在意。
李子强董事嘴角动了动,没说什么,心里挺高兴,只要不影响小高炉的运行就好。
红星工业区的炼铁厂,穿越前就设制成钢炉壳,也不似土高炉那样吃生料,就技术含量来说比布袋镇的那一座高得不止一个档次,属于高配版qq车,虽然它还是qq车。
它完全实现了风机并联,蒸汽清灰,高效率破碎焦炭、矿石、烧结矿,煤气并联等那面世界七八十年的先进工艺水平。
在风温技术上,采用了马琴式外燃热风炉,风温高达1000左右,最高达到1100。连煤气净化的设备都有,直接采用4个方箱体,每个箱体内装有玻璃纤维布袋,使用布袋除尘较湿法除尘,节约用水,减少污染,这都不是关键,只盼它除尘效率高。
在高炉寿命方面,用水冷综合炉底,自焙炭砖内衬砌至炉身1/2处,其余为粘土砖;炉底至炉缸为光面冷却壁,其上至炉身1/2为镶砖冷却壁,高炉寿命至少为9~10年。
在炉前铸铁方面,布袋镇那个是采用炉前沙型铸铁,型铁表面粗糙,块度大小不匀。而这一台直接上马了双链带铸铁机,但只是一台,不过徐志明技术员保证过,只要给他一年的时间,炉前小型铸铁机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且直接采用皮带输送机上料,上料机械化。
但是高配的qq车,还是qq车……一炉二十五吨生铁的产出,穿越前让很多人听了后,都惊呆了,你确定你说的炉产生铁不是250吨?
面对众多炼铁小白们的发问,刚刚从徐志明技术员那里得到所有数据的李子强带着宽容的笑容说:“你们先算一下那个十七世纪的运输能力再说,我的文科朋友,一天光高品位的铁矿石,百分之六十含量以上的,都要二百多吨……一辆四轮车一次能运输多少?
这还不算焦炭,不算燃料煤呢…平炉设备呢,大家又认为能在那面的时空能加工出,所以我们只能这么一步一步地走下……”
当时,李子强笑咪咪双手平摊,一脸的无奈,这是摆明了叫板呢。
没人搭理他……平炉设备在那面的世界太落伍了,早都找不到了,李子强一直要求订做……大家就着书面资料反复推演,发现性价比太低了,有相关的资料,完全可以在那个时空重新开发出来,再说了,小高炉技术都已经够用了……在一个没有自行车的时代,你要什么摩托车?!
李子强当时看到计谋没有奏效,又和徐志明技术员嘀咕半天,决定还是向小高炉要效益吧。
他们制订了相当规范的条例,从这个小高炉全部使用汉唐集团的技术员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有多重视它的生产了。
徐志明技术员只好从原料管理、炉前操作、设备维修三个方面猛下功夫,着重点放到了原料管理上。
他当时奋笔疾书,写下了基本要求:
所谓提高生铁质量的中心要求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生铁中的含硫量。
硫,来自焦炭,来自矿石,要消除它,首先应当把住原料关,限制它入炉。这同卫生工作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样,防的工作做好了,治疗的任务就大大减少了;从原料上把硫消除到最低限度,冶炼中的脱硫就比较好办了。
在冶炼前脱硫,矛盾是单一的,操作简单,事半功倍;把大量硫分带到炉内去处理,就要引起炉内造渣配料上一系列的变化,就比冶炼前脱硫复杂得多。许多地方小高炉的成功经验表明:原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粗粮细作”,“细粮精作”,让高炉吃细粮、吃熟料。
做到了这一些,生铁质量的提高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其次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操作规程,建立责任制度,树立良好的生产秩序。要保证小高炉持续优质高产,还必须加强设备维修工作,制订合理的检修规程,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千方百计向事故作斗争。做好了这些工作,就能使机器正常运转,使汉唐集团的小高炉铁水长流。
当时,李子强看完这篇规章不是规章,条例不是条例的小文,大加赞叹,说:“啊呀,真是好文,太生动了,这要是发网上,点击率得多高……”
徐志明技术员露出神往的表情,说:“我一直有个梦想,想成为一名作家…”
“好,咱理工科的人不出手就是了,要是真心写啊,他杨友型那样的十个也不行……你看他写些什么,啰啰索索的,哪有你的精彩?”
徐志明技术员也赞道:“听说你的诗写得也不错,哪天我们谈谈文学?”
“好,就这么定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台湾基隆的彩虹路()
1649年12月25日,星期六,是西方传统的节日,圣诞节。
这一天早晨,台湾北部地区又下起了雨,这一次又是连绵不绝,又不知道要下多久了。
在基隆地区大理石厂里,克鲁伊特和罗尼两人早早地起来了。两个人默不做声,熟练地穿上了雨披,直接钻进了连绵不绝的雨幕中。
他俩现在是大理石厂食堂里工作的服务人员,前两天就接到汉唐集团的通知,在圣诞节这一天的早上,要他俩早早地推车去基隆码头,到时候会领一些东西回来过圣诞节。
他们一人推着一辆两轮轶皮手推车,并肩走在用石板辅成的路上,显得很轻快。
那雨水早把石板冲刷的干净异常,露出那石板的本来面目,有红的,绿的,白的,黑的还带着各种美丽的花纹,玉山山脉之所以叫玉山,还真是有原因。
如果这时太阳出来了,会把这条路照耀得格外美丽……这种美是相通的,明人,土著,白人们都认为美,汉唐集团的技术员就给它起了个很文青的名字,彩虹路。
这条路是利用理石厂的废料一点点铺成的,按照汉唐集团的算法,大约有三公里长。后来,汉唐集团的人运来了大量的水泥想把它辅成水泥路。
但是,在一次雨后,这条路却真的显现出一种彩虹般的美丽。
大自然的美,穿越了时空,打动了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的心,他们顿时改了主意,留下了它,只是单纯把一些缝隙用水泥填充了一下,力争让它平整一下吧。
更多的水泥用在别的地方了,比如,把理石厂的职工宿舍改成用水泥砌理石废料的大屋,大家住得更宽敞一些了。
能来到理石厂工作的人,都是在煤矿区工作时表现特别好的人。
克鲁伊特和罗尼他俩则是因为年纪还小一些的缘故吧,直接被分到这里。
他俩的父母每次见到他们时,就反复嘱咐他俩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要听从吩咐,千成别让监工发火……千万别再回到煤矿区来,那里天天死人。
在理石厂工作一星期,还有一天假,这是极大的享受,甚至还可以在基隆区域内任意走动,像明人劳工一样……所以放假时,两人才能去煤矿区看望父母。煤矿区的人是不可能出矿区的,凡是不遵守这一条的人都无法再犯第二次了。
除了本来就是石匠的人以外,那些在煤矿区工作的人,要连续五个星期内全部都超额完成任务才能被称为表现好,才能调到大理厂里来,可是那太难了,他们两个人的父亲都没有做到过……
在这个有些阴冷的清晨里,克鲁伊特和罗尼两人一直默默地推着手推车,淅淅沥沥雨声把铁皮两轮车的颠簸声都掩盖了。
那手推车远比他们在热兰遮城使用过的车子轻巧,还省力,他们俩偷偷检查过,发现那轮轴和他们见过的不一样,只是没有办法打开看。
那轮子是生铁铸成的,只是铁轮上不知道裹了什么,使轮子有了弹性,现在车轮就在大理石路上轻轻颠簸着,那路上总有石缝的,虽然用水泥填上了一些,但还是有地方高低不平。
那铁轮子上的东西和他们身上的雨披上的东西类似,但两个人到底还是没弄明白它们都是些什么。
路过所谓的军营时,俩人还能听到里面有那些监工们发出的口号声,很响很齐。那些监工们不仅要看管煤矿区里的人工作,还在不停地操练他们自己,他们可真忙啊。
雨忽的就小了,两人感觉到后,把头套掀开一些,发现东方到底还是亮了一点儿……这时候两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方脸上的雀斑了。
克鲁伊特说:“真好……”
罗尼说:“什么?”
克鲁伊特说:“我们今天可以休息,明天还可以休息,他们说这叫连休。”
罗尼说:“是真好,我们忙完这事情,又可以去看父母了……”
克鲁伊特忽地皱着眉头说:“不好…”
罗尼说:“什么?”
“我们可以连休,我们的父母却只能串休……他们说把星期天的休息串到星期六的圣诞节……”
“真心希望我们的父母表现好,早一点来到大理石厂……我们祈祷吧。”
“罗尼,上帝的关怀是很重要,可这里还有别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