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次怪了,竟然没有艚务人员携带着艚兵上前查询,而且整个码头都没有闲人了,只有一个身穿阮氏官服的官员领着一帮子人,后面还有十几辆牛车。
孙瑜大队长和众人在码头上远远的看着,此时,又有一个明商领着几个手上前去见那个官员,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是看上去,双方交谈和气,态度融洽。
王成船长说:“大队长,我们是不是也搞一个海军情报部门啊,这个范例部长的情报安全部门工作搞得很像样子呢。我们真是成了播种机了,可是收获却是人家的。”
孙瑜大队长说:“上报了,伍坚强部长不批啊,说现在借用商站的情况来源就够了,机构作用重合了——”
王成船长说:“那能一样嘛,咱们是海军!木头船时代的海军也是海军!”
“你别叫,现在没有我们海安大队,他们的商站体系能建立起来?再说了,这个时代有啥机密啊,就这样都算是保密严格了。”
“啊呀,那不还有两条葡萄牙商船吗?”
“怕啥?再回来都是快一年以后了,什么都晚了,他们也看不到是什么。”
这个时候,那个去和阮氏官员商谈什么的明商过来了,他对孙瑜大队长拱手道:“在下现在是会安商站的站长,姓宋,这是范例部长让我等到岸后交给你的。”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文件。
孙瑜大队长接过来一看,正和事先安排的一样,便签了字。
他喊过来自己的二副,说:“你带宋站长上海安号,卸下铳字头甲、乙、丙、丁四件货箱,再卸下手木柄字头甲、乙两件货箱。老王,你那里还有四门行军炮——”
说完他用把那份文件递给了王成船长。
王成船长接过来一看,也签上了字,说:“这笔军火生意不小呢,不知道他们捞到了什么?”
“我们光忙着海上训练了,谁有那闲心关心他们的买卖事情。反正我们只要强大了,一切都好说。汉唐集团现在最需要我们了,这感觉真他妈的好。”
货箱很快通过吊杆运送到码头岸上了,那伙人在宋站长的指挥下,把货箱慢慢搬上了牛车,一起拉走了。
当他们一起消失在码头上时,码头好像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许多人好像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
各商船的补给人员都想办法重新补给物资,许多交易开始了。
那条老海狼微笑着看着远处正和王成船长聊天的孙瑜大队长,他这时才挺成了腰杆,他看到原先那些气势汹汹的艚兵,现在再看向他时都有些怯怯的。
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知道这一定和汉唐集团有关。
在热兰遮城商谈贸易时,阮氏势力和汉唐集团答成了一项秘密的军购合同。
汉唐集团提供给他们优秀的军备,他们先用水稻换,用地皮换,用矿物换。
特别是当汉唐集团军工厂为他们演示了准备出售的武器后,这份合同飞快的签成了。
火铳枪是燧发式。随着汉唐集团簧钢质量的提高,v字簧终于超过了五百次连续张合的大关,而且燧石是专门用层状燧石,它多与含磷和含锰的黏土层共生,由此种研磨而成,击打时更容易产生火花,使开枪的成功率达到了八成。
木柄手、榴。铸铁壳,黑火、药,拉发式。
两磅行军炮。铸钢浇铸。
孙瑜大队长说:“这都是明人工厂加工的,怕是质量不过关。”
王成船长说:“咱们不是信奉只要比这个进代好一些就行吗?够用了。”
“那是啊,别看这第一次量少,算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大头还在后头。”
puozhiyin书友打赏本书,一下子成为了第三位盟主,这在纵横中文网里是极为少见的,谢谢了。本文第一位盟主是美乐芝书友,他是积攒而成;第二位是我本人,是由于技术性要求。
感谢老朋友yezhoneyes的支持,欢迎新朋友古剑山、的到来。谢谢以各种方法支持这本书活下去的朋友。【 。 快速高品质更新】
第四百八十二章 汉唐集团远洋船队(九)()
汉唐集团的远洋船队在会安港只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他们还要在安南的庸宪港停留一天。不过,在那里他们会以补给为主。
还是在会安港的时候,孙瑜大队长就看到不断地有汉唐集团的商船为会安商站下摆货物,不时还有鬼鬼祟祟的会安商站的小伙计来来往往,他们那是啥水平啊,别看发型和衣着同普通明人一样,但是一看动作就知道他们都是所谓的陆安特工大队的人员。
孙瑜大队长当时就和王成船长商量说:“咱海安大队别总是海训了,回去后着手组建我们的特工人员,别让陆安大队的人再把特工这一块独占了,和陆安大队一比,结构和组织上我们差了好多……”
王成船长也盯着看了一会儿那些来来往往的伙计,过了一会儿说:“你是怎么看出他们是特工人员的,我怎么没看出?”
孙瑜大队长微微一笑心很酸,说:“我是事先知道的。你总是贪睡不喜欢上网。”
王成船长再用心看了一下,果然发现他们时不常偷着打量周边环境,总是很小心的样子。
王成船长说:“我现在越来越感到我们在越南这块儿地方失了一手,有一种只是充当运输大队的感觉。”
孙瑜大队长说:“看看吧,这次拉练收获太大了,还好,我们回去都能弥补上,时间来得及。”
随后两个人又得意洋洋起来,事后的气象信息显示,他们经历了那场风暴足有八级呢。
他们两个把那条微笑的老海狼叫来,说:“怎么样,你觉得这样的风暴如何?”
那条老海狼微笑着说:“孙大队长指挥得当,王船长应对及时——”
“你说实话,我们不会怪你。”
“那个连风雨都算不上——”
“好了!准备去庸宪港!沿海的暗礁和海道你还能认识?!”
“当然!”
大家不欢而散,这一路上那条老海狼微笑着领航,孙瑜大队长都没稀得搭理他,他和王成船长还曾经想象着当时要是配上《加勒比海盗》的背、景音乐,那该有多壮观!
我们的大航海啊!
结果,妈蛋的,在他眼里连风雨都算不上!
真想一脚给他踢到庸宪港。
汉唐集团的船队到了庸宪港后,依然没有受到当地该艚的打扰,看来对方都是得到过上面的吩咐。
他们要在这里认真准备一下,还要购买一些必要的物资。
这一次他们要直达马六甲城,当然这期间还有其它任务,这个在从台湾出发前对明商们是要保密的,但是在一出庸宪港以后,它就公开了。
他们事先要在新加坡岛上建港,当然一开始只是码头级别的。
一定要先建个兵站,先行牢牢地占住了,今后十年中都是有大用的地方。
新加坡岛的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据那面的世界历史考证,这里原先叫蒲罗,是马来语“pulauujong”之对音,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到了明朝的时候,明商们把这里称作“淡马锡”。
1330年前后,一名叫汪大渊的明大陆人来过此地,称这个居留地为“龙头”,并说已经有明大陆的人在此居住。
新加坡岛开始受到重视是在14世纪,来自室利佛逝的王子拜里米苏拉在该区域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但是后来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毁了河口的据点。直到现在,那里还是一片废墟,可能有几百户人家。
当事先调查询问时,那条始终微笑着的老海狼笑不出来了,说:“过往无数次,一次也没有上过岸,那里离马六甲只有两天不到的距离,补给完后,没有必要再去那里一次——”
其它海商们也是大概这样说明的,竟然没有人知道那上面的地理情况,最完整的信息是那里有一条河,有一条宽宽的河口,有一些土著住户,周围有无数的海盗——
好吧,这些就足够了,就算是用明人喜欢说的“无数”这个词来表明土著的人数,他们也要去占住位置。
“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土地,而是海军基地和贸易基地,它将是一个伟大的海军中心和商业中心!”
这一项计划被列为了远洋拉练中的二号计划。
汉唐集团的远洋船队离开庸宪港后,正式进入到南海的西南部,这样他们就到了南海区域中最美好的一片海域,这里是真美好,不是变脸美女。
这个区域恢复了东北季风的影响,但是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势力已大大减弱,对南海西南诸岛的气候的影响不大,海流此时也正是流向西南,连海风中的咸味都与先前不同,有些柔和呢。
这片海域上的岛礁开始多了一些,不过孙瑜大队长不怕,手里不仅有现代海图,还有一条老海狼在为他们微笑着领航。
但是孙瑜大队长还是有些不放心,他让两条葡萄牙商船顶在前面,对他们的横帆盖伦船来说,此时是正顺风时期,他们的速度正好能够提升起来。
两个葡萄牙船长一点怨言也没有,而且没有丝毫其它想法,比如能看出孙瑜大队长是担心暗礁之类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孙瑜大队长的小心思,还认为孙瑜大队长他们的航行经验和自己是差不多的。
这一路上,海安1号和海安2号的表现已经让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个大航海时期,各大洋上的海盗和海商没有多大的区别,就像是那面世界里喜爱的人和看盗版的人一样,身份不好下定义,他们完全是根据实力和地点来转换着身份,大哥别笑二哥,在出来混的商船里,谁要是没抢过其它小船,都别说自己出来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