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如此大量的兴修水利,将来岂不是比起我们关中更富余了?”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点头说:“当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再过三两年,这个巴蜀将会是成为恢复最快的地方。他们将会比起我们关中恢复都要快速很多倍,也许只要一年,一个粮食的生产期,这样都可以瞬间比起我们关中都要富裕很多了。我估计,用不了一年,这个巴蜀可以恢复到乱世之前,甚至比起乱世之前更富裕。”

    李世民听了之后,也都赞叹说:”奇迹啊,这得是奇迹啊!如果是朕减免了税赋,本来也就是希望让百姓修身生息。本来百姓休养生息也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可是这个巴蜀居然都如此能够发生了奇迹,真的是苍天保佑啊!“

    房玄龄却说:“皇上,这个不是什么苍天保佑,而是人为的。利州都督府都督武士彟,还有利州都督府下属所有的刺史,居然都纷纷为荆谋言请功。炸药,各种工具,还有各种的开路施工的方案计划,雇佣僚人等等事情,都是他荆谋言弄出来的。“

    “没有荆谋言的炸药和各种工具,没有荆谋言的各种施工的运筹,包括组织百姓的发动人员能力,那也就没有今天的结果。这个奇迹,可以说是荆谋言一个人带动起来的,没有荆谋言也就没有这个利州的奇迹。”

    李世民看到了这个荆谋言三个字,接着问:“这个荆谋言,可真的是一个优秀人才。不但忠孝仁义样样俱全,并且还有如此能耐?不但人品好,能力更优秀,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朕都非常希望能够让他来长安,让他到中枢来辅佐于朕了!”

    李世民对于荆谋言也算不得不服,不但品德很好,忠孝仁义样样俱全。现在荆谋言不但品德好,能力也是更优秀,这样的结果更是让李世民满意。

    “皇上,荀子曾经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荆谋言不但德才兼备,并且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创造了这个利州奇迹,真的是上天给皇上送来的国宝。不过玉不琢不成器,这个利州还是需要他来负责,臣以为暂时不宜调他来长安,耽误了利州的情况。“

    “何况等到了利州的成果出来之后,调动他回到了长安,那也不会有什么人能多嘴了。”

    李世民点头说:“国宝,这个荆谋言可是上天给朕送来的国宝啊!”

    李世民和房玄龄也都感觉这个荆谋言真的是一个国宝,一个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国宝。可是当多年之后,他们却发现“国宝”二字用在荆谋言身上,是多么巨大的讽刺。

    因为荆谋言不是什么国宝,而是一只“国妖”,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国之大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三章 新式稻种(上)() 
荆谋言知道自己肯定会进入李世民的目光当中,因为这个利州都督府甚至整个巴蜀地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李世民都无法收到相关的消息汇报,?荆谋言真的是怀疑李世民这个皇帝是怎么能够当下去的。

    不过荆谋言做到了这些,将来李世民肯定会重用自己的,这样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既然穿越到了这里,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也就只能够硬着头皮朝上走了。

    其实荆谋言想要当官,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巨大的野心,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代除了朝廷,谁还要他这种文人?这个时代文人的“就业渠道”太窄,除了朝廷之外别的地方都不太合适。既然自己抓住了一个不错的位置,那也就没有必要矫情放弃了。

    “这些僚人做事情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吧?”荆谋言问道。

    赵亮居然出奇的说:“荆参军,这些僚人反而非常老实,没有多索求别的,只是想要盐。其实这些僚人,也是很好管理的。”

    荆谋言点头回答:“其实也就是这样了,各民族之间其实缺乏沟通,我们跟僚人其实也并非是死敌,只要适当的尊重他们的习俗,不要故意去冒犯,那其实也是可以交流的。毕竟天下所有人类,都不是喜欢随便杀戮的人,只要诚心互相了解沟通,也不是不能化干戈为玉帛。目前我们大唐并不存在非要把这些僚人消灭的情况,自然没有必要去杀戮,相反我们可以雇佣他们为了我们做事情!”

    可是过了一会,荆谋言突然用鼻子嗅了嗅,然后问:“这个味道,怎么好像这么熟悉?”

    “对啊!这个不是米饭的香气吗?穿越过来接近半年,我都很久没有吃白米饭了,怎么会有白米饭的香气,难道是我错觉了吗?”荆谋言突然流口水的说。

    荆谋言穿越之后,已经半年没有吃白米饭了。作为一个后世人,在后世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开始吃白米饭了。几乎全国除了极少部分省份,其他的都是以白米饭作为主食。可是到了唐朝,唐朝的主食是一种名为粟米的东西。荆谋言不陌生,这些所谓粟米其实也就是黄小米,他从不少考古粮仓里面都发现过这些黄小米。不过这种名为黄小米的东西在隋唐时期名为粟米,是唐朝时期的主食,基本上是各阶层都吃的主食。

    可是现在荆谋言居然闻到了白米饭的香气,这个太亲切了!作为后世的南方人,穿越之后半年没有吃白米饭了,如何不怀念这个味道?

    荆谋言顺着味道走了过去,结果居然走到了僚人的地盘。这些僚人和汉人是分开管理的,双方互不干涉。

    荆谋言看到了不少僚人在吃着白米饭,顿时流口水了。

    “首领,能给我一些这些白米饭吗?”荆谋言说。

    那个僚人首领意外,主动问:“你居然要吃我们的粮食?”

    “嗯,给我吃一些!”荆谋言赶紧点头说。

    荆谋言抓起一碗白饭,直接连菜都不用就吃起来了,这个样子让那些僚人都意外不已。这个汉人的官员怎么会也吃他们的粮食,这个简直是太奇怪了。要知道他们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做工时候也是分开的,吃饭时候僚人以白米饭为主,可是汉人却以粟米为主流。

    这些是僚人带来的粮食,他们自己带粮食过来给汉人做事,就是希望换取价值不低的食盐。可是可是现在荆谋言居然吃起他们的白米饭,好像回味无穷的样子。

    赵亮看到了荆谋言这么做,顿时脑门都是瀑布汗。

    “荆参军,你怎么这些僚人的饭菜,怎么这么香啊?”赵亮问道。

    荆谋言赶紧说:“当然了,这个比起粟米好吃多了,并且也比粟米好啊!”

    赵亮不太相信,赶紧拿起了一份僚人的米饭,然后尝了尝。

    “味道还是不错,比起我们的粟米香软不少。”赵亮也都如此评价。

    荆谋言赶紧问:“你们这个白米饭,是你们自己种植的吗?这个稻种是早稻还是晚稻?”

    僚人首领回答:“这个是我们自己耕种的,这个听说是从更南方传来的。我们僚人当年是在更南方的地方进入了巴蜀这一代带,这些种子是我们当年祖先时候带来的。听我们祖先说了,这些稻种是从更南方传来的。”

    “这种粮食容易存货,直接洒在地上,五六十天就可以收获了。并且在更南方的地方,一年可以种植三次,收获很多。如果不是我们依靠高产的粮食,那我们在山地之上也都无法有足够的粮食生存啊?”

    “这种稻种到处都都可以种,我们几乎不用怎么去护理,他们自己都会长大的!”

    听了僚人这个说法,荆谋言突然惊呼:“占城稻,难道这个也就是占城稻吗?”

    荆谋言仔细回忆了一下云贵广地区的少数民族部分历史,其中有一条说南北朝时候僚人开始进入贵州进入巴蜀,这些僚人多半也就是南北朝时期进入的贵州四川那一带。

    至于更早的时候,这些僚人其实很多也都是后世广西少数民族的祖先,甚至语系都是跟越南语很相似,可以说是几乎同一批祖先的。

    “占城稻,是在越南占城国那一带的稻种。在宋朝时期大量传入中国,福建广西广东那一带,然后宋朝朝廷大量推广,这才让大宋粮食产量暴涨,维持了宋朝的商业发展的需求,孕育了宋朝的资本主义萌芽。”

    “如果这么说来,这些僚人是后世壮族还有越南的京族的祖先,他们有这些占城稻也不是不可能。”

    荆谋言想到了这里,立马笑开了花,赶紧说:“这些稻种,你们还有吗?我们可以永食盐跟你们换,同样重量的食盐,跟你们换同样重量的稻种,你们看如何?并且,我们愿意花费更多的代价,雇佣你们在未来几个月,指导帮助我们的农民去耕种这种新式稻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四章 新式稻种(下)() 
荆谋言拿着这个新式的占城稻的稻穗,来找到了武士彟。

    “武都督,这个是我从僚人那里弄来的一些稻种,这些稻种是新式的稻种。是旱稻,可以从在我们巴蜀地区大量种植,产量很高。这种稻种生长周期大概在六十天左右,在我们巴蜀地区有些地方可以一年两次,甚至一年三次。这些稻种产量不但比起我们的粟米要高不少,甚至耐旱涝,比起我们的粟米好太多了。并且这个稻米的米饭,比起我们的粟米更加的香软,更容易让百姓接受。所以这个新式稻种,比起我们目前的稻米好很多,我认为可以忍着你推广。”

    既然知道了这个僚人的稻种也就是原先历史上的占城稻,那荆谋言自然要想办法推广了。占城稻在宋朝可是大力推广,满足了宋朝的粮食需求。粮食产量是商业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根基,只有粮食产量提高了,才能够供养更多脱离农业生产的人,这个是绝大部分后世人都明白的。

    工业是建立在农业之上,只有足够的粮食产品,才能满足更高的塔尖的东西。既然有了这个新式的粮食,荆谋言自然要尽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