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之长的签约年限,再加上中国的所谓公务员编制,这个应该不是巧合吧?如果只是一个国家是如此,那也可以理解。可几乎所有国家对于公务人员的待遇都是很长期的,这个可就绝对不是巧合了。”荆谋言想。

    荆谋言不认为这个是一个巧合,后世全世界各国都是在争取获得一批稳定的基层公职人员,不过方法各有不同。中国是采用所谓“编制”来留人,而外国是采用超长期的合同签约,甚至干脆法律规定是终身制。

    这么多国家都采用了类似的手段,这样也就绝不是什么偶然了。甚至宋朝明朝清朝时期对于这些基层公职人员也是采用了世袭的方法,从这点来看其实这些未必也就是在鄙视公职人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政府机构的工作没有技术,甚至非常琐碎,对于文化的需求还不低。换句话说来说那也就是一旦把自己的年华留在了这里,可是却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这辈子也就彻底毁了!他们其实何尝不是希望获得一个稳定保障并且相对体面的工作,这样也许是他们的想法了。“荆谋言想。

    荆谋言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不管是宋朝以后对于那些基层公职人员的稳定和世袭,还是后世对于公务员的”编制“,甚至是西方的公务员终身化还有一次签约几十年的那种方法,其实本质上也就是一条那也就是为了让这些基层公职人员安心。让他们有安全感。

    不然一旦他们把自己最年轻最重要的时间浪费在了官府,老了之后被突然赶走,这样将会彻底一无所有。通过这样的长期稳定的方式让他们安心,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工作。不然这样的公职人员流动性太大,对于社会也不是什么好事。

    “必须要把这个书吏变成一个职业,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他们安心了。如果这么长期流动,对于各部门的公务那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困扰,然后反馈到百姓身上那也是一个令人倒霉的结果。”荆谋言想。

    荆谋言开始书写了一份方案。

    “臣吏部考功员外郎荆谋言启奏皇上,臣听闻各地官府书吏长期流动,不利于官府施行政务,臣建议把官府书吏彻底职业化,以获得长期稳定的书吏”

    荆谋言写完了这份奏章,开始呈到了吏部尚书武士彟那里,武士彟再次呈送到了尚书省。结果够这份奏章还没有到皇帝李世民那里,就立刻在整个长安各部门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那些各部门的基层书吏,更是对于这个奏章议论起来,明显是关系到了他们未来的利益了。

    可是荆谋言却有些笑不出来,因为他发现自己最后也是挺无奈的,不得不向一些历史上的陈规陋习妥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六十一章 优待书吏() 
荆谋言看着这份关于给予那些基层书吏长期稳定保障,也就是关于书吏僚属职业化的方案,这份方案当年荆谋言曾经也骂过。这个方案其实也就是荆谋言按照后世的公务员“编制”的方法来制定的,基本上从任职到各种福利都是有了不少的保障,甚至没有大错不能开除。

    这份方案是荆谋言制定的,他知道这份方案在后世不知道被多少人骂,不知道是被多少人诟病的。可是荆谋言穿越之后,真正一屁股坐在了执政者的位置,他却不得不依然这么做。

    “当年我曾经对于科举制里面的各种师生关系,新科进士拜主考官为师,各种科举同年拉帮结派的陈规陋习感觉不满。我也都曾经对此深恶痛绝,可是现在我却不得不主动开启了这个‘陈规陋习’,我不得不用这个‘陈规陋习’。如果不用这个陈规陋习,那我怎么办?”荆谋言最后还是无可奈何。

    当年他年幼的时候那些新科进士拜主考官为师认为是陋习,可是现在真正做到了唐朝的执政者的身份,他却发现这个也是一个无奈,一个历史的无奈。不管是真心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一群党羽跟着自己,那如何实现为了国家百姓谋福?难道就凭着一排呢公心吗?这个不现实,哪怕都是为了理想,可是政见不同那如何解决?

    任人唯贤,这个不过是一个极端理想化了。所以荆谋言为了尽快形成自己的势力,为了能尽快的在官场里面建立党羽,不得不主动让新科举人拜师这个陈规陋习。

    “当年我也同样诟病这个所谓公务员编制,可是现在我也不大不如此。看来这个并非是绝对的陈规陋习,存在就是有道理,不然各国为何都会选择要么是公务员终身制,要么也就是一次签约数十年,没有大错不能开除呢?这个绝对是只能够如此了,宋朝以后的官员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愚蠢到制定这个政策,他们肯定也是看到了要有一批稳定的基层公职人员的重要性啊!”荆谋言想。

    荆谋言这份奏章经过吏部到尚书省,经历了很多人的手,甚至绝大部分都是那些书吏。当然这个也不是什么保密的奏章,立刻在很多书吏心里有了想法。

    “这个我们僚属要实行职业彻底的职业化?加强对于僚属职业的收益,并且没有大错不能随便开除?”有一个中年书吏高兴的说道。

    这些书吏看到了这份奏章,一个个也是露出了笑容,如果这份上面的奏章可以获得执行,那他们这些具体办事的书吏的收益不但可以大大的提高,并且还可以获得非常长期的职业。因为只要没有犯大错也就不能开除,意味着以后官员不在拥有对于他们可以轻易生杀予夺的大权。他们也都不用时刻提心吊胆,生怕自己说错了那一句话得罪了入流官员就被轻易赶走了。“

    ”没错,今后如果我么你不犯大错不能开除,那我们也都可以不用随时提心吊胆了。这样我们也都睡得踏实了,不用担心我们会有什么意外。甚至我们也都不用因为害怕丢了这个饭碗,也就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有了一个书吏说了这话,突然别的书吏都沉默了。这些书吏他们最尴尬,他们的饭碗随时都掌握在那些官员手里,官员对于他们可以几乎说是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滚蛋。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未必受得了,反正可以辞职离开。

    而那些中年书吏可就没有那么多资本了,他们离开了之后无法获得安稳的日子,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得不为了保住饭碗也就选择妥协。

    如果那个时候官员需要做一些违背法律良心的事情,那这样怎么办?最后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选择屈服,这样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中年时书吏,哪一个没有做过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毕竟官员的权力太大,随时可以赶走他们。他们一旦被赶走,必然会无法生存,在生存的压力之下不得不选择了妥协。

    不过还是有一个书吏更大胆,说:“如果是这样,我们今后到了中年,不用担心被官府轻易开除。那样我们也都不用昧着良心,去给那些贪官污吏做事情,甚至我们自己也都要提心吊胆的。“

    别的书吏也是纷纷有感而发,这些人到中年的书吏,一个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在丢不起这个饭碗。不像是年轻人不但适应工作很快,可以随时转行。到了中年,已经把最年轻最宝贵的时间留在了官府,从事这些没有技术没有太多前途的工作。如果到了老了都无法有安稳保障,这样没有人能够安心了。

    对于这个方法,不少长安下属基层的官吏也是颇有好感。

    “我们长安县还是首都的县,可是书吏都经常辞职,我们都没有一批稳定的人。””长安县令说。

    旁边的县丞赶紧点头:“长安汇集了天下精英,可是也是因为如此,长安的书吏的机会太多,没有什么人愿意来做这一行。如此长期的有人辞职又有新人进来,那我们办事也都不妥当!”

    很多基层官员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如果一批公职人员长期流动,这样做熟练了的人很快辞职,新来的有无法做好交接工作,这样让政策无法彻底贯彻。

    每次新来的都要重新学习,然后刚刚学好了之后又要辞职,这样年复一年的,无法有一批稳定的人手,这样才是最悲催的。

    对于事务繁忙的基官府感触尤为深刻,所以这个给予那些基层书吏长期稳定保障,并且给予他们只要不犯大错就不能开除,一些基层官府的官员也是对此感觉有些可以支持的。

    “荆员外这个方法好,如果是这样我也愿意长期做下去!”一些年轻书吏也都感觉不错,尤其是有了长远的保障,并且收益客观体面,他们也都乐意去从事这份职业,当做终身职业。

    本来不少年轻的书吏打算辞职的,可是从别的书吏圈子里面听说了这份方案,让他们也是没有立刻辞职了,而是打算继续观望,等待这份方案查看是否能够真正的实行。

    如果能够真正的实行,有了数十年长远的保障,那他们也都乐意把这份工作动作终身职业,毕竟这么体面并且收入不算太低的工作,那也是不可多得的,为什么要辞职?他们辞职无非是看不到发展前途和付出无法得到足够的回报,现在回报提高了,职业有保障了,为什么还要辞职?

    “就是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能真正的实行这个政策,这样我们也算是有福了。”不少书吏心里想。

    不少书吏对于这个荆谋言的方案还是非常支持的,毕竟这样的方案他们也是一个最大的受益者,而荆谋言也是希望能通过加强对于这些书吏的待遇,这样让他们更好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执行政务,不然哪怕自己想法再多,没有一群人帮助自己执行,那也是不行的。

    “荆员外,这次我们长安的书吏都在议论了,各衙门的书吏都是非常希望这个新的关于这个朝廷的书吏的书吏优待方案能正式的推行,这样我们也都可以愿意留下来。”书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