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没有农机的时代,耕种一百亩地几乎是很累的。可是这个居然没有厉害的,只有更厉害的,这些僚人居然一户人家能够耕种一百五十亩地,这个也太厉害了,简直不是人啊!
撩人首领很直接的说:“我们其实很简单啊,我让人分工啊!这些人都是我当时祖辈管理的,他们也都听我的安排。我安排一些人去负责翻地,可是同时另外一批人去负责取水准备灌溉。同时有人负责拿着种子进行准备耕种。这样翻地的负责翻地,取水的负责取水,撒种的负责撒种。”
“接着别的人负责各种事情,我也都把这些事情分配了下去。把这些土地分成不同的方块,然后每一个方块我指定一个人负责。然后下面还会让很多人负责不同的事情,大家都只只要做好了自己手里面的事情。然后所有人也都越来越熟练了,所有人也都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很快弄好了,还不费多少事情。”
荆谋言有些无语,这个分片管理,然后分成专门事务负责管理,这样不是很典型的后世的农业公司的管理方法吗?怪不得这些僚人可以平均一户人家耕种这么多的稻谷,原来是他们并非是像是汉人那样分配了土地,官府也就不管了。
这些僚人还是带着过去那种在山林里面的习惯,这种把耕种当做了作战和狩猎。那些僚人平日在山里面各种猛兽危险,这样造成了他们所有人都是习惯于服从首领,然后各自有着各自的分工。现在干脆把这个分工带到了这个耕种上,有人负责取水,有人负责翻地,同样有人负责不同的流程。分配到每一个片区,这样让他们都非常的紧密。不但节省了体力,还节省了时间。节省了体力和时间,接下来他们有效的组织,耕种多了不少土地面积,这样也是一个正常的情况了。
“如果按照汉人的耕种方法,一户人直接只是负责各自的土地,不负责别人的。哪怕别人的土地他们也不会多管,这样的结果也就是大家各扫门前雪,然后甚至还会因为水源的问题发生冲突。这样的例子不用太多。”荆谋言思考说。
荆谋言还是对于农村有一些了解的,很多农村并不是一般人所思考的那么淳朴。农村里面经常有为了争夺水源发生的斗殴,甚至家族村镇之间的矛盾,也都是不在少数。很多上游的人为了独占水源,甚至不惜把引水渠给截断。甚至农村发生过不少村长之类的村干部,在水利施工的时候,为了方便自己家里面的田地,故意的更改引水渠施工计划,造成额外浪费等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荆谋言也都有一些体会,那也就是因为各自的管理太过于松散。因为人类都是自私的,都是顾忌自己而不顾及别人,先满足自己才满足别人。可是人类都是贪得无厌的,当一个人一个家庭是一个集体的时候,他们会首先顾忌自己家庭,而不是别人。
至于到了这些僚人这里,明显就有了区别。这些僚人刚刚下山不久,之前他们已经习惯于这些首领的统治,再加上他们过去在山里面经常遇到各种猛兽,需要团结分工犹如作战一样的分工负责。所以到了山下,也都没有太多改变这个习惯。
这样在首领统一安排之下,他们虽然名义上分配了土地,可是却事实上还是一体的。在这个惯性之下,所有土地进行了分工,有着不同的岗位职责。每一个人负责好自己手里面的事情,不用去插手别嘚事情。这样分工之下,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更是让更多的水稻
“看来,优秀的管理方法,那也是一个节省成本,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荆谋言说。
荆谋言跟着僚人首领来到了稻田,这个时候的稻谷已经是开始长出来了不少的稻苗,这些稻谷的稻苗青绿色的,不过荆谋言却不太明白。
“荆参军,我们已经耕种了差不多三十天。我估计再过一个月,也就爱可以耕种收获了。这次算是我们僚人收回最大的一次,我们僚人过去在山里面耕种,过去的收获还不到这里的一成。有了这些粮食,我们接下来可以收成增加了何止是十倍。我们都准备继续生,继续生孩子,有了这些粮食我们也都敢生孩子了。”
“甚至,我最近刚刚再次娶了几个妻子,准备多生几个孩子!”
荆谋言无语,这个有了收获就敢生了?真是佩服这些古代人,居然敢生啊!要知道后世多少城市里面的人,都不敢生啊!当然对于农业时代,一个人口就代表了一个生产能力,所以农业社会越是生育那也就越多,一家人跟养猪一样,使劲生育。
“好了,等这批稻谷收获之后,你们先不要吃。你们挑选出一些可以作为种子的稻谷,给我们送去。至于到时候,我们会永食盐来补偿你们的。到时候你们去教导你们的耕种经验,传授我们汉人别的农民耕种方法,这样我们可以采用食盐作为补偿。”荆谋言说。
僚人首领赶紧拍胸脯说:“好的,是汉人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土地,我们去教导耕种土地,去教导汉人耕种。”
这些僚人答应了,荆谋言知道推广新式稻种的有一个难题得到了解决。现在解决了稻谷种子,然后接着解决了这些负责传授这些稻谷耕种方法的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新式稻谷种类的推广。荆谋言感觉事情还是很多的,一方面要推广新式稻谷,增加粮食产量。
可是另一头也是一个麻烦,也要避免粮食价格的暴跌,让百姓无所适从。荆谋言感觉这两头都要处理好,不然很可能两头不讨好。
“粮食价格暴跌,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这样的结果,那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可是粮食价格暴跌,这样其实归根究底那也是生产力过剩,然后市场无法及时的调整。而这个时候,也就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生产力过剩,产能过剩,同样也都会爆发经济危机。看来,必须要未雨绸缪了。”
荆谋言已经预测到了再过不久,这个大唐的粮价必然会暴跌。这个是荆谋言从唐朝史书里面看到的,在贞观四年的时候,粮食价格暴跌到了三四文钱一斗,这样价格已经是不能用暴跌来形容了,是之即刻跌落到了谷底。
这个粮食价格暴跌,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好事请。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看,粮食价格暴跌,也许从一般人的想法来看是好事请,甚至对于很多古代官员来说那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盛世。很多古代官员很容易片面的从物价来单纯衡量这个是否是盛世,可是作为经过了后世教育的荆谋言,却知道这个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好事请。唐朝人口农民占据百分之九十以上,粮食价格暴跌反而会让农民受损,这样也不合适的。
相反粮食价格暴跌,等于是直接打击了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的收入。并且大唐朝廷的税收采用的是租庸调的制度,是以粮食作为基础,可是支出的时候却是以铜钱作为计算。这样必然会经历一个把粮食转换成为铜钱的过程,这样损失的也是朝廷。维持粮食价格稳定,而不是大起大落,这个才是荆谋言要做的事情。
“后世各国政府是如何化解过剩产产能,是如何化解经济危机的?按照这个粮食价格暴跌,肯定会有很多奸商趁着粮食价格暴跌趁机进一步压低农民的粮食出售价格,然后故意抬高那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形成一个剪刀差盘剥农民。”
“从唐朝中期开始,唐朝的税收制度租庸调明显有一个巨大的漏洞,百姓要把粮食换成别的物资时候才能够缴纳税负和购买东西。可是当收获的时候,粮食市场顿时充斥着各种粮食,大量粮食同时上市,同样会造成暴跌。如果反而来股市增产,这样同样会造成进一步暴跌,农民增产不增收。唐朝时期商人也都开始流行剪刀差了,在农民统一出售粮食换取铜钱或者是各种别的物资的时候,商人趁机大力压价收购,农民利益依然会受损。不能够让粮食价格暴跌得如此迅速,这样不利于百姓利益。可是如何增加粮食的消耗,进一步的提高粮食价格,避免粮食价格滑落更厉害呢?粮食价格越低,农民被盘剥反而也就越是厉害,这样也不利于他们的生活。”
荆谋言能够思考的方法也就不多,要知道古代的官员很多都会误以为粮食价格越低,百姓越是幸福。指望他们能够拿出方法,这个不太可能的。
荆谋言朝着都督府城里面回去,不过却很快发现了还有人在益州城外修建道路。
“明天这个道路也就可以修好了,听说最近我们修路了之后,我们想要购买东西便宜了不少。过去我买一双鞋的钱,现在都能够买两双了。”“是啊!道路修好了,我们买东西也都方便。听说如果道路更更好,这双鞋子价格还能够降低一些。”
听到了这些人的议论,荆谋言突然眼前一阵豁然开朗。解决物资过剩的方法,不就是靠着这个大兴土木吗?大兴土木,不就是一个解决物资的过剩所产生的经济危机,最好也是最传统的办法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八章 大兴土木()
荆谋言没有多久,也就弄出了一份关于接下来到了秋季益州大都督府下辖所有地区,各种土木工程的修建计划。有了这份计划,关于将来粮食增产,而容易产生的粮食价格暴跌,造成百姓增产不增收的后果可以很大程度的化解。这个百姓增产不增收,是一个经济周期的最大的问题,也是古代一个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甚至后世很多农民盲目跟风种植,产品单一,并且没有准确的种植计划,也是容易造成增产不增收。这个时候,往往也就是要求政府来插手了。尤其是古代,一窝蜂的种植粮食,未来几年从乱世走向盛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暴涨暴跌。
“武长史,我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准备。尤其是粮食丰收之后,我们打算继续花钱,我们将会采用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