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国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也不奢求什么,可是朝廷给了我们什么?”

    很快,却也都有捕快主动说:“荆参军,老陈说得对。我们这些衙役捕快,都是贱民,甚至都是世代当这个衙役捕快的。可是我们有办法吗?我们每天出去拼命,如果遇到了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我们甚至稍有不慎就会丢了命。”

    “可是我们却不可能有什么回报,我们世世代代做这一行也就罢了。可是我们老了怎么办,我们年龄大了,无法当差了,那我们怎么办?到时候,谁来顾忌我们?何况人有旦夕祸福,一旦我们受伤了病了,那几乎一辈子的积蓄也都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那些书吏,捕快等等人一个个开始吐苦水,纷纷对着荆谋言吐苦水,甚至在他们眼里这个完全是朝廷有负于他们。他们这些书吏明明有能力,却无法得到公平的晋升对待,甚至有捕快还是法律上的贱民,无法得到合适的地位。

    可是这些人,他们收入低,却反而掌握了一些权力。他们一方面属于贱民,另一方面却掌握了权力,这样社会地位和实际权力完全是倒挂的,这样很多人都会想不开。一方面被人看不起,另一方面却掌握了权力,再加上几乎没有任何晋升的前途,这样如何能够不让他们去想办法弄钱。如果在衙门任职的时候不弄钱,老了之后怎么办?自己后代怎么办?

    这些都是让他们所担忧的,所以在年老了之后没有保障,这个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他们反而理解了这个老陈,为什么老了之后选择晚节不保的去泄密换财富,这样为了自己将来养老还有后代的基础生活提供保障啊!

    “看来还真的是如此啊,这些人还是社会最边缘额人物。他们不像是入流的官员,有着相对完善的高收入,甚至有着相对完善的福利,还有退休保障,这样作为职业官僚那简直是非常不用担心后路。可是这些基层书吏捕快,他们地位很低,几乎不可能晋升,甚至另一方却掌握了权力。他们不像是普通农民那样有土地,他们普遍没有土地,后代没有保障。而他们也不像是商人,有着相对富足的财富,可以流传给后代。”

    “这样他们其实非常尴尬,他们往上没有前途,往下却下不来。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让他们开始想着如何去弄钱,如何去把这些钱弄到手,然后为了自己将来养老还有将来后代的需求提供基础。”

    “这样做不行啊,不能这么下去了。目前也许情况还不明显,可是一旦这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荆谋言知道事情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后果会非常严重的。荆谋言在后世,往上见过文化系统的高级官员,往下可是同样也见过不少乡村的公务人员。因为他长期在文化系统里面工作,跟文化部门的官员有来往。而且考古经常要到很多偏僻的地方,难免也要跟基层公务人员协调过。他知道这些基层公务人员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单纯算唐朝官员的人数,如果单纯用唐朝的官职数量来算,几乎“官民比”是几千比一。当然这个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唐朝初年在编官员不过是不到一万人。可是背后却是十倍于这个数字的那些各级别衙门里面的书吏,还有各种捕快。这些在后世也算是“官”,可是在古代他们身份却非常尴尬,不官不民。如果说是官,那其实跟民没有区别。可是说是民,他们却长期在衙门任职,还是掌握那么一些权力的,足以让他们获得寻租的机会。

    这样的尴尬身份,再加上微薄的收入,必然会让他们面临两头不讨好。失去了前途,那不就是希望能尽快捞钱吗?

    荆谋言知道不能这么下去了,一旦长期这么下去,未来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要知道大唐朝廷在编的官员,不超过一万人。可是真正作为底层执行朝廷政令的,却恰恰是这些书吏,这些最基层的书吏。如果他们都是这么一个心态,未来自己的所谓“新政”能保持多久,这个同样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这些书吏的心态,代表了最基层公务人员的心态,如果他们都是如此的心态,那将来恐怕自己有再多好政策,最后同样也都执行不下去。

    荆谋言如何不知道执行力的重要性,不管是多少后世的公司,还是各种部门,几乎所有单位都在去强调一个词“执行力”。如果好的政策无法执行,最后一切白搭。可是,这些基层书吏捕快,却是最终执行的人员,负责执行各种政策,如果他们这里统一出现了问题,将来自己再好的政策能有几分能落实的,这个难说了。

    “你们等着,我先去跟武长史商讨一下这个事情,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想我们会给你们一个相对满意的答复的,你们等着吧!”荆谋言说。

    荆谋言让他们在这里等着,他走进了武士彟的后院私人住处,商讨一下这个关于那些底层书吏还有捕快的未来前途和相应待遇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如果再不解决未来自己的所谓新政恐怕会越来越走样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四章 治国先治吏() 
荆谋言直接跟武士彟说:“武长史,这么下去不行了。我们大唐目前的这些书吏,恐怕如果再不重视这些书吏的利益,我们接下来将会荡然无存。如果这些书吏一个个都是‘吏滑如油’,那我们接下来的政策恐怕也都无法能够有效的执行。尤其是接下来我们的改变越来越多,这些书吏如果无法从中获得一部分好处,那他们的执行力将会堪忧。到时候我们的所有改变,都会面临彻底无法执行下去的结果。”

    荆谋言这么解释,并没有引起武士彟的重视飞,反而问道:“这些书吏有什么用,他们不过是一些底层书吏,不在朝廷的入流官职之内,有什么好重视的?”

    武士彟明显还是看不起这些底层书吏,这些底层书吏是负责执行政策的人,不负责决策,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被重视。甚至古代很多官员也都看不起这些书吏,这些书吏想要成为正式官员,太难太难了,绝大部分一辈子也都不过是在底层混饭吃。他们做的事情最庞杂,可是却没有太多权力。

    “武长史,恰恰相反,我认为正因为他们很多,正因为他们没有决策权,正因为他们负责具体执行,这样我们才必须要重视。古人云,治国先治吏,而我认为这个‘吏’并非是单纯指代官员,更是这些一个个的书吏。这些书吏,捕快,其实才是我们朝廷执行政令的最基层的人。我们朝廷上到中枢,下到一个普通的县城,凡是发布了任何命令,最后负责落实的人都是这些书吏。”

    “这些书吏负责执行,如果不符合他们利益,或者是不符合他们想法,那他们会有热情去执行吗?尤其是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一个政策,不同的解读角度有着可能正好相反的效果。这些书吏他们是直接执行政策的人,如果他们烂了,那等于我们这个国家都彻底烂了。”

    荆谋言非常知道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可怕,因为荆谋言在后世经常听说了不少基层公务员作风粗暴,甚至是很多基层公务员对百姓吃拿卡要的情况。这些基层公务员也许在高级官员眼里,压根不算是官员,也不会重视。可是在普通百姓眼里,却是一群能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人,这个也就是权力。虽然这个权力在高官眼里不算什么,可是对于百姓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武长史,我们大唐目前朝廷在编的九品以上入流的官员不超过一万名。可是这个背后,我们每一个县一般拥有县令一人,县丞一人,县尉一人,少部分县丞还有主簿。一般在编的官员也就是三个,可是这个背后却有着数十个吃着公家饭的书吏。这些人是负责执行政策的人,凡是朝廷下大了政策都要由他们去执行。绝大部分时候,直接接触百姓的朝廷的人,也就是他们。”

    “在一个下面基层的百姓眼里,这些书吏其实也就是代表了朝廷。这些基层书吏,也就是代表了朝廷的形象。如果这些书吏到处吃拿卡要,作风不正,那对于百姓眼里,那也就是这个朝廷”作风不正‘,都会认为朝廷都是一群吃拿卡要的官员。”

    “甚至这些书吏一旦在我们朝廷官员那里受了气,他们就会去找百姓’撒气‘,这样后果更是可怕。这个也就是踢猫效应,人受了气,那也就会找下属去撒气,最后无处可撒气的人就会欺负动物。这些书吏在百姓眼里是朝廷,他们在我们这里受气了,岂不是要去找百姓撒气了吗?到时候百姓必然会认为朝廷是残暴的。”

    武士彟听到了荆谋言这么一条条的分析,这样立刻脸色凝重起来。如果真的犹如荆谋言所说,这样的情况对于这些书吏其实是畸形的。一个县拥有在编官员不过是几个,可是背后却有着数十个吃公家饭的捕快书吏,这些捕快书吏他们却绝大部分是直接接触最基层百姓的,如果他们都到处吃拿卡要,这样百姓心里会怎么想?

    武士彟突然想起了当年自己卖豆腐的时候,当年自己年轻时候卖豆腐,那个时候还没有积累足够资本去做木材生意。可是那个时候,也不乏一些连正式在编官员都不是的书吏捕快,到他这里吃拿卡要一些豆腐。虽然这些豆腐对于目前的武士彟来说不算什么了,可是对于当年的武士彟,却痛苦万分。

    当年武士彟卖豆腐的时候也都因此感觉绝望,感觉对那个“大隋”的好感一步步荡然无存。如果现在回忆他当年年轻的时候,其实不也就是这么回事吗?当年那些书吏捕快,虽然连朝廷在编官员都不是,可是却足以决定一个“豆腐小贩”的生死存亡了。

    可是这个天下,能够从一个“豆腐小贩”走向了朝廷三品大员的人,其实是很少很少的。绝大部分豆腐小贩,一辈子也就是“豆腐小贩”了。而这个世界上底层百姓永远是绝大部分,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