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允熥有些失望。这些成果都算不上什么,完全不能放在他眼中。不过一时半会儿没有新的重大的发现也是常理,他很快就将心情调整过来。
这时已经到了午时,允熥留他们二人与克拉维约在宫中用饭,不过自己没有一起吃,而是去了乾清宫将上午的奏折批答一番,与三位辅官一起吃午饭。
正与三位辅官一边吃饭一边随口聊几句朝政,王喜走到允熥身旁,小声说道:“官家,按照官家的吩咐,御用监已经将自行车改造好了。”
年前那一日先是敏儿玩了好一会儿自行车,允熥又骑着转了一圈后,发现了自行车的实用之处,命御用监的工匠按照自己的吩咐加以改进,不仅加装了手闸,后面还安了后座,驮二百斤的物件没问题,只要骑自行车的人骑得动。前面还装了一个框,也能放十几斤的东西。
而且工匠还十分用心的琢磨了如何控制成本。在不影响性能的基础上,将能够替换成木头的部件都替换成木头了,钢也尽量换成熟铁。至于生锈问题,也顾不得了。御用监的工匠将自行车改造的完美无缺后马上告诉了本监的太监,御用监的白太监又告诉了王喜。
“只是四轮马车尚未研究出来。”王喜继续说道。
“这倒也正常,四轮马车不易研究。而且,能将自行车改好已经很不错了。你命御用监的人马上将一辆自行车送来,朕瞧瞧实物。”
“是,官家。”王喜答应一声。
很快自行车被送了来。允熥将碗里的饭吃完,出去看了几眼,又上去骑了一圈,觉得这正是自己心目当中的自行车,十分高兴,笑道:“不错,不错。王喜,你去传朕的口谕,赏赐两名工匠各一百两白银。”
“下午宫里宫外可有什么事情?”他又问道。
王喜一听,就知道允熥下午想出宫。他认真想了想,又拿出自己记事的本子看了看,说道:“陛下,今日下午无事。”
“你安排一番,下午朕要出宫。去西城外,要带着这辆自行车。另外,你将文垣、文垚、文圻三个孩子都叫来,朕要带他们一起出宫。”顿了顿又道:“也叫文坤与文垠过来。”随即又小声自言自语了一句:“他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
“官家,”王喜却没有马上去传口谕,而是说道:“官家,六郎与五郎同年所生,若仅仅召五郎出宫,而无六郎,恐怕会使得宸妃娘娘多想。”
“是了,是我忘了。”允熥以手扶额。因为文堃与文垠的生日差了好几个月,文垠又是出生在大年初一,允熥总是下意识的认为文堃比文垠小一岁,其实他们二人按照这个年代的算法,是同岁。
“也将文堃叫来。”
王喜这才领命,传令去了。
“因要过年,年后也有许多琐事,这些日子大多歇在坤宁宫,今晚就去延禧宫吧。”允熥又对自己说道。
吩咐两个小宦官将自行车送到马车旁后,转身返回殿内,要去后殿歇息,不由得又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虽然已经开春,但天气还不算暖和,刚才吩咐事情的时候没注意,此时回过神来就感觉身上冷,赶忙回屋去暖一暖。
刚走到门口,见到曹徵、伯鲁涅夫斯基与克拉维约三人走出来,忙对他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已经吃完了饭?”
“臣等已经吃过了陛下赏赐的御宴,不敢在宫中久留,向陛下请辞。”曹徵出言道。
允熥正要点头答应,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慢,朕还有一事要吩咐你。”说着慢慢走到另外一边。
曹徵感觉很莫名其妙,但也不敢不听从允熥的话,跟了过去。允熥对他说了几句话,曹徵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情,大约是问了几句话,允熥又做了回答。之后曹徵弯腰行礼,接受了允熥的命令。
“伯鲁涅夫斯基,克拉维约,下午你们也要与曹卿同去。朕还有事要让你们二人做。”
“是,陛下。”克拉维约与伯鲁涅夫斯基当然也很不解,但也不敢不听命,伯鲁涅夫斯基似乎想要出言询问,但被克拉维约拉了一下就学着他的样子弯腰行礼。
……
……
“爹,这才什么时辰,这时出宫太早了些。”即使已经坐到了马车上,文垠揉着惺忪的睡眼,还在嘟囔。
“今日去的地方远,又有事情,若是出门晚了,想要在天黑前返回就很难了。虽然也不是天黑后宫门立即落锁,但还是亮着的时候就回去更好。”允熥也不以为意,解释道。
文坤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文垠。他的母妃地位较低,纵使允熥尽量对自己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也不可能真的一碗水端平,皇后熙瑶与惠妃熙怡这一对姐妹的孩子当然最占便宜,见允熥的时候最多;其次是宸妃徐妙锦,再次是明妃叶抱琴与云妃李莎儿,再次是其他妃嫔的孩子。文坤就是其他妃嫔的孩子,见允熥的时候最少,距离产生疏远感,当着允熥的面可不敢说这样的话,对文垠很羡慕。
文垠自己却不自知,又小声嘟囔了几句,还是文圻凑到他身旁说了几句话,他才不说了。
马车离了皇宫,一路向西行驶,过了好一会儿出了城池,到了城外;又行驶了一小会儿,来到一处有许多房屋的地方停下。
允熥从车上下来,又将六个孩子都抱下来,指着面前的地方问他们道:“你们可知这里是何处?”
文堃、文垠、文坤按照年龄从小到大先后摇头。他们因年岁小,又不是允熥的前几个孩子,今年之前很少受允熥的教导,出宫的时候也少,这还是头一次离开京城,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只能看出,这里似乎是一个小镇,只是镇中的民居样式有些怪异。三人中年级最大,已经开始在皇家学堂的小学堂上学的文坤还注意到,这里也不是什么交通便捷之地,有这么一个镇子很奇怪。
文垣、文垚和文圻却没有马上答话。他们都曾经多次出宫,到城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边似乎来过,隐隐约约有点儿印象。
但即使来过,也是很久之前了,这点儿印象十分模糊。想了好一会儿,文垣和文圻也没能想起来,只能同样摇头说道:“爹,儿子想不起来了。”
只有文垚仍苦苦思索,并不出言。允熥又等了一会儿,见他还是想不起来,正要说话,就见到空中飘来一阵黑色的烟雾,空气中似乎也有酸味,文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叫道:“儿子想起来了,这里是钢铁厂的工人的住处!”
“不错。”允熥赞许道:“这里确实是钢铁厂工人的住处。”
梅山铁矿就在京城的西南,为了方便,钢铁厂当然也在这附近。为了方便工人们生活,但又要保证他们的健康,就在这个距离梅山钢铁厂大约有五六里的地方建了这么一大片工人住宅。因工人工作稳定,收入又不低,许多做生意的人就赶来专门做他们的生意,慢慢形成了一个镇子。
“爹,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文圻不解的问道。若是视察,该去钢铁厂视察才对,来这里做什么?
“当然是有事。过一会儿还要去钢铁厂视察一番,不过现在就在这里。”允熥也不多解释,又检查一遍孩子们的衣服,带着他们向下面的钢铁厂工人住宅区走去。
第1409章 接见——托儿所()
“爹,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文圻不解的问道。若是视察,该去钢铁厂视察才对,来这里做什么?
“当然是有事。过一会儿还要去钢铁厂视察一番,不过现在就在这里。”允熥也不多解释,又检查一遍孩子们的衣服,带着他们向下面的钢铁厂工人住宅区的镇子走去。
一边向镇子走着,允熥一边打量着它。这里与他一年前过来看的时候又变化很大。镇子中间的家属区面积有大了些,应当是工人又多了。靠近家属区的街巷上满是售卖各种商品的店铺,还有许多饭馆。饭馆倒都不大,但里面的桌子堆的满满的,从门口经过,能见到正擦拭桌椅的伙计,和正洗菜、剁肉的厨子。
此时饭馆里没几个人,但各个商铺里的人倒是不少。这些人都是女人,间或夹杂几个没成年的男孩,叽叽喳喳的一边挑选货物一边说话。
又走了几步,允熥带着六个孩子、十多个侍卫走到家属区的大院门口,一眼见到一个派出所。原本在钢铁厂国有的时候,为了管理方便,这个派出所归属于钢铁厂管辖。后来钢铁厂变成了部分‘皇有’、部分权贵所有后,派出所划归西城警察分署。但这个地方离着城池有些远,而且钢铁厂虽然不再是国有,钢铁厂的管理人员仍然是几个小警察惹不起的,实际上仍听厂里管事的话。因这里的居民以工人和家属为主互相之间都认识,又有厂子的纪律,很少闹出需要警察处理的事情,派出所的人都很清闲。
他们此时就在所里打马吊牌,而且看着桌子上的筹码,玩了得有好一会儿了。一个警察喝水,侧头见到窗外站着几个人,忙放下手里的牌,又拍了拍其他人的肩膀。他们忙将衣服穿戴整齐,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年岁稍微大些,大约是所正的人问道:“你们是何人?来这里做什么?”
“我是钢铁厂的管事,来这里瞧瞧,看看工人们的住房条件如何。”允熥回答。
所正一听就知道这是扯淡。厂里的管事,不论什么级别的他都认识,怎么会忽然又冒出一个?就算是新调来的也不可能,哪有人会带着好几个孩子来‘看看工人们的住房条件如何’?
但所正却没有马上驳斥。这人身后跟着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似乎隐隐都在保护他,地位肯定低不了,他一个小小的所正可惹不起。若他要做什么坏事也就罢了,自己必须得管;但人家只是想要进家属区看看,他顶回去就有点儿不长眼了。
“不知您姓甚名谁?小人眼拙,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