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768年:大恐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昨天已经告诉我们府上的账房老孙,让他把账目查问清楚,那些不该收的租子这几天尽数退回去,不能让我家兄蒙羞。”

    “我听蒋捕头说老白的事了。老白写的遗书我也看了几遍。”刘县令说到这里,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然后又给梁六爷倒满说:“我有个疑问,老白这遗书显然没有写完,不知道是不是府上人疏漏了几页没有全部交给蒋捕头?”

    “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这老白没写完就羞愧难当上吊自杀了。”梁六爷喝口茶,故作轻松的说。

    “梁大人说的倒也是,这老白是非已定,倒也没必要追问这些细节。不过还有一件事,夫人自杀这事还有必要追查吗?”

    “我们府上的人都知道,嫂夫人贤淑知礼,出身读书人家。史上的忠贞节烈女子,我嫂夫人知道的倒也不少。在下以为我这嫂夫人实在是咱们临城千年不遇的奇女子,现在甘于为夫殉命的实在是太少了。族中的人正商量着请给嫂夫人立贞节牌坊哩。到时候族中长辈和县里的乡绅们公推到县衙,还会有很多事情少不得麻烦刘大人。”

    刘知县哈哈一笑说:“好说好说。”他顿了顿又说:“嗯,这样甚好。不过,我听说梁夫人的随身丫头翠花找不到了。以后这翠花一旦回来,再出现新的情况,到那时候梁大人看该如何应对?”

    “民不告官不究,我兄嫂已经没了,老白也死了,我无意追究谁的责任,只想保住我梁家的声名。我们家不曾亏待翠花,她回来没什么可担心的。但话说回来,她一旦回来了,投案也罢,被抓也好,到时候还得请刘大人提前告知在下一声。”

    “不知道这翠花家还有什么人?万一哪天她家父兄跑到县衙鸣冤要人应该如何是好?”

    “翠花是穷苦人家的闺女,当初我兄长看她乖巧可怜,给了她家五十两银子,带到府里专门侍奉嫂夫人。跟她家已经签订过生死协议,翠花已经是我们府上的人,是生是死,她家里的人无权过问。”说到这里,梁六爷从身上取出一张契约交给刘知县。刘知县展开一看,确实如同梁六爷所言,翠花的哥哥也在上面签字画押了。

    刘知县把契约折叠好,还给梁六爷,然后说:“如此甚好,这些事就都交给我刘某人吧。我明天一早就昭告全县百姓把梁五爷的事说清楚。另外,给梁夫人请贞洁牌坊的事也没问题。”

    梁六爷谢过刘知县,两个人又闲扯了些闲话。梁六爷问刘知县还有没有别的事情,没事的话,他就告辞回府上处理善后的一些事情。

    刘知县站起身来给梁六爷倒了些茶,坐下后想了想说:“府上的这些事都可以包在我刘某人身上,该结案的结案,事情处理的让各方面都说得过去。我还有件闲事需要梁大人帮忙。”

    梁六爷说:“刘大人有事不妨直说。”

    “我昨日在府上给梁大人提起过。听说东昌府的知府近期要调任别处,这样知府这个职位空缺。我老刘在临城做的时间也不短了,趁着还有一口气在,想给朝廷出更多的力,在下觉得做到知府才能施展自己的雄心大志。所以这事还得请梁大人替在下在常巡抚那里多多美言几句。”

    梁六爷这才想起昨天刘知县是跟自己说过这事。他说:“我倒听说过这事,想得到这差事的人也不少。好在在下在巡抚大人那里说话还有几分分量,我回去后就找合适的机会找巡抚大人说这事。不过,刘大人也是知道的,这官场的事各个环节都少不了花银子打点应付……”

    “这事梁大人不用管,我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需要多少,到时候直接告诉我一声就行。”

    “刘大人客气了,到时候我一定鼎力相助,我自己是绝对不会贪念刘大人的银子的。”

    “梁大人太客气,都知道这次常巡抚很快就调往京城了,如今巡抚大人可是皇帝跟前红得发紫的人物。这样一来,以后常巡抚入军机都是看得见的。我这个芝麻粒般的小官还有很多事需要麻烦梁大人哩。我这几天好好准备准备,等你回省城的时候,我会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梁六爷起身离开,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他扭头对刘知县说:“我听我们府上的人说,最近我们家里有些人手脚不干净,经常偷偷摸摸。我这次从省城回来时,随身带了些银两应急,以备不时之需,银子都装在一个红包袱里。不成想那天出殡的时候,有人混到我屋里,偷光了银子,连同包袱也不见了。这事还得劳烦刘大人看看蒋捕头什么时候空闲,他空闲了就去我府上一趟,把这人给我逮出来,以儆效尤。”

    刘知县说:“这样的名门败类应该早日查明除掉,梁大人敬请放宽心,我一会就安排蒋捕头去府上,调查清楚以后,将他绳之以法。”

第11章 平息() 
第二天上午,老董打开府门,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门口旁边的栓马桩上晒太阳。快到晌午的时候,蒋捕头带着一高一矮两个捕役跨着钢刀,举着长矛来了。老董白了他们一眼,装作没看见,眯着眼睛装睡着。蒋捕头也没搭理他,带着人直接进了府门。

    过了一会,有人从府里出来,站在门口喊老董赶快进院子,说府上丢了东西,蒋捕头带着人来查案,让他抓紧进来。老董正觉着无聊,听说了这消息,一下子振奋起来。

    他幸灾乐祸地问来人,府上什么东西丢了。来人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老董心里想肯定是老孙以前和老白干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丑事暴露了。他越想心里越乐,心里一阵狂喜,再******叫你狗娘养的老孙威风,这下好了,吃不了兜着走。

    他很兴奋,做管家的梦即将要破灭之间瞬间又变得触手可及。如果老孙被拿下,那么正个梁府上下就再也没有别的人做他的竞争对手了。想到这里,他从栓马桩上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兴冲冲地回到院子里。

    蒋捕头正带着两个捕役搜查前院,府上每个人住的屋子都不放过。老董到了院子正好赶上搜查老孙的屋子。老孙哆哆嗦嗦地在旁边看着,老董看蒋捕头进了屋,他也凑到门口看。

    老孙屋子收拾的挺整洁,捕役们翻箱倒柜的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老董站在外面冲着蒋捕头呶呶嘴,蒋捕头走到他跟前问:“老董,你想说啥?”老董怕老孙听见,有点不好意思。

    他赶紧背对着老孙,偷偷地伸出手指朝着老孙床下指了指。蒋捕头明白了他的意思,大声吆喝着两个捕役好好看看床下面,不要漏过任何东西。

    两个捕役费劲地把床挪开,床下空空如也,除了两双破鞋,再也没有别的东西。老董踮着脚,站在门口,伸长了脖子往里看,他怕两个捕役眼神不好错过一些细节。他什么也没发现,老董心里很失落。他在想:“梁府家大业大,房租地租每年有进行,梁五爷平时花钱如流水也没个节制,再加上府上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这梁府上上下下除了该死的老白就数这老孙手长了,老孙这几年肯定贪了不少银子。他把银子到底藏到哪里去了?”

    他还想提醒蒋捕头他们仔细看看墙角地面有没有夹壁墙,地下有没有暗道什么的。结果让他很失望,蒋捕头他们在老孙屋子里没发现银子,蒋捕头挥了挥手,带着捕役们准备搜下一个人的住处。

    蒋捕头说该轮到搜查老董的屋子时,他只得悻悻地离开。

    老董一边在前面走,一边胸脯拍得山响,信誓旦旦地发誓说:“蒋捕头,哪怕这府上都是贼,也得把我老董排除在外,我祖上跟梁家是世亲,我哪能拿我亲戚家的东西?您老再府上也打听打听,我来到这府上十多年,连根多余的针线都没有拿过。竟然怀疑我偷了东西,真是没有道理……”

    几个人到了他的门口,老孙也跟在后面。刚才老董在蒋捕头跟前做的那些小动作他都看在了眼里,他心里暗骂老孙不是东西。

    几个人到了老董的屋门口,老董推开房门以后,他心里忽然紧张起来,他想起来他以前半夜三更在后院偷的梁夫人那几条白绫子的裹脚布。他把那几条让他魂牵梦绕的裹脚布都藏在墙角里的那个破箱子里。

    这些东西让蒋捕头他们发现了就麻烦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地紧张起来,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看见他藏在箱子里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被发现的话,整个府上的人都得嘲笑他,骂他不正经,老不要脸。梁六爷会打断他的腿,然后再把他赶出家门。还有更可怕的,这几条裹脚布的布贵得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府上只有梁夫人才用这得上这么好的东西。梁夫人刚刚死了,没准县衙的人会把梁夫人的死跟他偷裹脚布这事联系起来。

    他越想越害怕,他脑门子上冒出一层汗,心里乱成一团麻,时间如同凝滞了一般,老董希望时间过得快些。他盼望着最好临城马上出场命案,这样县衙的人就能把蒋捕头调走,搜查由此结束。他还盼望着最好来场地震,房屋倾倒,这样的话搜查也没法进行了。

    府门口静悄悄地没有人进来,院子里一切都四平八稳的,一点风都没有,没有地震突发的征兆,两个捕役不紧不慢地搜查着,很快就会到那个破箱子,老董觉着自己的心脏跳到了嗓子眼。

    他忽然想起那个破箱子上锁着把锁,他盘算着如果蒋捕头要是找他要钥匙,他就说钥匙丢了,钥匙就在床头的枕头下面,可是他们要是发现了钥匙该咋办?他心里开始七上八下地扑腾成一团,手脚开始痉挛,不停地抽。

    矮个子捕役到底还是发现了墙角里的箱子,他走到箱子跟前,看了看,然后对蒋捕头说箱子锁着呢。蒋捕头琢磨了一会说:“刚才老董说了,他是梁府的亲戚,人诚实可靠得很,既然箱子锁着,就不用开箱子了,随便查查就得了。”

    蒋捕头这么一说,老董心里的一块石头一下子落了地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