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季汉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潭大怒,当即将袁尚派来营中监军的逢纪杀死。

    袁尚得知袁潭杀死逢纪,立即起兵攻打袁潭。

    袁潭不敌,派人向刘石求援。

    荀攸复信道:“兄弟应和好,共御曹贼,对于袁家兄弟内争,他们无可奈何。”

    袁潭眼看袁尚攻进城内,齿一咬,派人向曹操求援,声称愿意投降曹操。

    其实曹操对袁家兄弟的内斗早以作好准备,只是没想到袁潭会向他求援,还愿意投降自己,立即兵出白马,进攻魏郡。

    袁尚出兵迎战,不料,袁尚的大将马延阵前反叛,袁尚慌忙逃回邺城,曹操与袁潭督兵围困邺城,袁尚无奈派陈琳向曹操投降,曹操不同意。袁尚情急之下,率军突城,奔向幽州,投靠袁熙。

    曹操获得钱粮无数,曹操可不想袁尚有再起之机会,督大兵对袁尚紧紧追赶。

    刚刚逃到蓟县,惊魂未定的袁尚,立刻让袁熙组织军队抵抗曹操,谁知袁熙的大将,焦触、张南,又是阵前反叛,直接将袁熙、袁尚赶出幽州,率兵迎接曹操。

    天有不测之风云,正当曹操认为此时可一鼓将袁尚击败、赶走刘石部,夺取幽州。留在冀州的袁潭再次反叛,冀州几郡同声响应,还要切断曹操的退路。

    曹操大惊,来不及与张南、焦触汇合共击袁尚、刘石,回军再战袁潭。

    原本刘石见袁尚不堪一击,整个冀州不费吹灰之力被曹操占领,并且还带着十万大军尾随追来幽州,立刻通知赵云,重兵前出安次,潞县支援袁熙,不料袁熙大将焦触反叛,宣布迎接曹操。袁尚、袁熙逃往辽西。

    刘石感到了空前的危急,此时的渔阳、潞县、蓟县可谓无险可守,凭自己的几万大军,硬抗曹操明显是不智的行为,刘石迅速通知尽快转移一些必要的粮食物资,还将凤儿也送到了上谷。准备一旦无法抵挡时,放开雍奴、潞县、渔阳,坚守上谷。

    袁潭再反,曹操回军攻打袁潭,焦触、张南迎接曹操的希望落空,如此良机刘石岂能放过,几路大军迅速向焦触、张南攻去。

    焦触、张南分别被赵云、刘豹斩杀,广阳、涿郡被刘石夺占,并且一直推到渤海、河间、中山三郡。

    最终在卢奴、高阳遇阻,刘石军后劲准备不足,大家都没料到袁尚败得如此之快,给曹操得了一个便宜。

    刘石虽然接收了幽州,但各郡还未完全整合完成,就是焦触、张南的部曲只是粗略地整顿了一下,就裹在一起。曹操精锐一过来,造成溃败,如果不是刘石事先准备的上万轻骑,可能连涿郡都有丢失的可能。

    倒是甘宁部在青州趁曹操与袁潭、雍奴府幽州方面大战之机,夺得了整个东莱郡,就是北海也占了一部份。只是兵力太少不敢贪多,最后据隘筑城进行防守,并迁移了大量的乱民前往东莱。

    曹操夺得冀州大部、青州大部,占据了邺城,虽对刘石恨之入骨,也只得捏着鼻子暂时认了。

    连月大战,军队疲惫需要休养,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急需组织百姓耕种。不然误了农时,来年一无所收,后果之惨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石更是如此,近六万人的军队,加上焦触、张南的部曲,九万余人,但这九万余不过是随意揉在一起的乌和之众,一下子将战线拉得这么长,兵法上说:“占而不固必危!”刘石不想冲得过快,最后丢失幽州。近十万大军,有两万防备乌丸人和鲜卑人,佑北平没有问题,但辽西、辽东、还有草原上的鲜卑人更难说了。

    现在占据中山国卢奴、高阳一线,只要张燕能投靠自己,或者保持中立,曹操就无法将自己赶出幽州。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只有兵力足够,或者具备几支强悍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只要能在幽州坚守几年,就有希望实现。在他心里,乌丸人可是天生的悍兵。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二十一章高干再反 袁尚袭辽() 
刘石一边准备曹操来攻,一边整训大军。将焦触、张南部重新整合,三万多人,只留下二万五千人,为了迅速整合这支军队,刘石再次采用军中比武选拨官长,队率以上全部重新任命,不到三个月,整支队伍焕然一新,刘石这才放下心来。

    曹操此时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本经过整治,选拨一些贤能志士,就是袁潭旧部也都量才擢用,冀州各郡基本安定下来,正当曹操积极准备攻取幽州,绝不能让刘石在幽州生根之时。

    许都再次发生一件大事,几岁的天子因病医治无效死了!

    信心满满的曹操此时如同当头被人泼下一瓢冷水。

    接到消息,曹操长叹一声:“难道此竖子真有上天保佑不成?北征刘石之事就此放下,向夏侯渊交代一声,匆忙赶回许都。

    经过与荀彧几人商议,选择沛国沛王,刚满十岁,父亲早死的刘安为帝。

    本来有人认为,现在大汉江山已有近一半姓曹,建议曹操顺应天时,继皇帝位,曹操没有同意。

    经过几月准备,刘安登皇帝位,诏书拜封曹操为魏公,任丞相,掌三军征伐,征讨四方反贼,赐冀州魏郡为食邑。又赐江东孙权为吴侯、辽东公孙康为辽东侯、西凉韩遂为凉城侯。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自光武帝以来,大汉再没有封过外姓之人为公,曹操这是破例了。

    不过震动也只是震动一下罢了,在天下人的眼中,这大汉朝的朝庭早已是曹操的囊中之物,即使做皇帝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别说起,还是有人不卖帐,这个人正是袁氏外孙、高干。

    这高干原来被袁绍封为并州刺吏,还未就任就被刘石赶出并州,回到冀州后,袁绍不满,就让高干去青州袁潭手下任职。

    袁潭作为长子,常年跟随在父亲袁绍身边,青州反而成为高干属地一样。在青州,高干具有很高的威信,才能也不错,青州百姓对他颇为认可,即使后来,袁潭与袁尚交战,青州也是极少掺合。

    后来袁潭再反,高干受郭援建议,认为大公子很难成功,让他观望再说,果然不久,袁潭就被曹操击败、斩杀。

    袁尚也被曹操赶出冀州,在此之时,高干知道不可为,立即向曹操投递降书。曹操任命他为北海太守,安东将军,征讨甘宁部。

    前一段时间,高干接到袁尚来信,说是现在辽东混乱,公孙度一死,公孙康刚刚继位,各地多有不服,正是夺取辽东的好机会,希望他能来到辽东助他。

    高干派人与刘石商议,想借道幽州去辽东,如果同意愿为刘石迁移五万百姓至梅县。

    刘石认为现在去辽东的道路不通,如果高干愿意,可提供大型楼船送高干去辽东,最多可带五千部曲,条件是高干必须能迁移五万百姓,而且不能强迫。

    高干大喜,一面派人向青、冀几郡的百姓传言道:“曹操忌恨幽州骠骑将军,想征讨幽州,但粮草不够,准备向青、冀二州的百姓征收粮草,劳役,高大人不从,向曹丞相申诉。曹丞相不但不体恤青、冀百姓,反要斩杀高大人,认为高大人是前冀州袁州牧外孙,意图阻扰征讨,而且传言谁反对将再加征三成!”

    传言一出,高干立即举旗反叛,声言曹丞相不让活,不得不投奔辽东,青州百姓随往者一律欢迎,保护安全,有船接送。

    此言一出,整个青州震动,百姓本来就害怕曹操,徐州百姓惨遭屠杀,至今令人记忆深刻,又要征讨幽州,又要向青、冀二州征粮征人。传言满天飞,二州百姓本已苦不堪言,听说高将军愿意带他们前往辽东。

    这里的人都知道,辽东没有战事,个个欢喜,收拾财物、粮食前往东莱梅县等侯上船。

    消息送到许都,曹操大怒,令张辽带兵五万前来征讨。

    高干见目的已达到,不再停留,领着五千嫡系部曲赶往黄县,甘宁见他信守诺言果然迁来几万百姓,同意安排十多艘大型楼船将高干送往辽东。

    张辽赶来,与甘宁激战几次,双方各有胜负,甘宁始终坚守关隘不出,张辽无可奈何,只得在北海对峙。

    高干刚到辽东码头,还未下船,有人密告高干,说袁尚让他将楼船留下,有大用。

    高干会意,令大军夺下楼船。

    甘宁派来运送高干的水军将领正是洪江,意外突变,洪江试图夺取楼船,高干所部早有准备,人多势众,洪江不敌,与几名部曲跳海逃生。

    高干虽控制了楼船,却不会使用,只得看着渐渐远处的洪江消失在视线外。

    洪江跳海逃生,划没多远,碰见几艘渔船,洪江将渔船夺下,救起跳海部曲,在渔民的带领下,沿珍珠岛回到青州。

    甘宁大怒,将高干抢夺楼船,杀害水军将士的消息报告刘石。

    刘石冷笑几声,这袁家真是忘恩负义,自己好心送他们去辽东,原想交好他们,不料竟做出这种事来,实不可忍。令甘宁派人密切注意辽东情势,这袁尚在辽东绝不会安静的。

    不久,甘宁来报:“高干去了辽东不久,袁尚招集乌丸塌顿、难楼及肥阳驻守袁兵,共六万多人,突然向公孙康发动袭击,公孙康不敌逃往乐浪去了,如今辽东已被袁尚占据,自称辽东王。

    刘石招来贾诩、法正、刘放、赵云等商议如何应对辽东情势,门吏来报:“公孙康派人来见骠骑将军。”

    来者正是公孙康的大将凉茂。

    凉茂呈上公孙康的书信,刘石展开一看,递给贾诩等观看。

    公孙康知道高干抢夺了刘石的楼船,相约刘石共击袁尚,事成之后,辽西、辽东属国归刘石,辽东归公孙康。

    众人相视一笑,这公孙康胃口不小,战败之人还想摘取果实?

    同意出兵相助,相约一个月后相饮马辽阳,共击袁尚。

    凉茂大惊,向刘石建议:“辽西之地,春夏洪水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