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季汉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称做王家大哥的中年汉子,睁大眼睛,仔细地又看了看刘石,惊道:“可是以前住在此处的刘家公子?”

    刘石点点头笑道:“正是,可有记起?”

    王家大哥笑道:“刘公子千万别这样称呼!这是折杀小民呢!刘公子的事,小民怎么不记得,庄子里的人都说,那刘家公子,小小年纪,力大如牛,箭艺不凡,就是同打了几十年猎的人,都有一比,真是神人,刘公子走后。郑先生的两个孙女常来这里,后来有人也想在此居住,都被她们赶起走了。庄里人说,可能是那两个孙小姐喜欢上刘公子了呢?这刘公子真有福。只是后来一直没见刘公子来,庄子里人还常叹息呢?说是刘公子可能早不记得她们俩了呢!”

    说道这里,突然想起什么,闭口不言,反而一脸担心看着刘石,仿佛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又望望四周几十条汉子。

    几十名亲卫听了这位王家大哥所言,齐齐地又望向刘石,一脸的怪异。刘石感觉到了这气氛不对,吼道:“看什么看!都给老子走到一边去,我要同王家大哥说几句话。”

    众亲卫一听,急忙逃向一边。眼里充满笑意。

    刘石一看气恼地道:“还不走远点?小心打板子。”

    刘石见众亲卫都走远了,才又问道:“王家大哥!这康成先生去了何处,那两位孙小姐是否嫁人?”

    王家大哥道:“前几年青州闹黄巾,郑先生搬去东莱了,过了一年又回到这里。两三年前,郑大师又带着弟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三年前,郑先生回到这里时,两位孙小姐还没有嫁人。不过长得像花一样,庄里人说谁娶到,谁有福呢?”

    刘石又问道:“在这里读书的师兄们呢?还有庄子里现在怎么这么冷清。”

    王家大哥道:“那些读书人在郑大师走时,都一起走了。因为听说是为了躲黄巾,庄子里的一些有钱都去城里了。庄子里的人也跑了一些,这庄子自然冷清下来。何况郑大师走了,没有读书人来,大家都得去山上打猎、下地里种禾。我也是刚回来,看到有人到这儿来,就跟过来看看。”

    刘石见再也问不出什么来,给了王家大哥一些钱,走回北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八章 县城邂逅 王修果决() 
康成先生不知去向,其他几位师兄也是人迹不在。刘石怏怏不乐,来时脑中时常盘旋的佳人,更是无影无踪,心中极为失望、惆怅。正准备前去平原,拜访几年未见的大哥之后返回南阳。

    突然想起一路上看到的许多造纸作坊,心中灵机一动。想来自己终究是要建立一所书院,培育南阳子弟,这创办书院,招收学子学习,少不得要大量的纸张。

    如今荆州、豫州学舍、书院不少,纸张必定短缺,如能在南阳造纸,不光供应自己,还能对外售卖,岂不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当即决定前去寻访、礼请几位师傅前去南阳开办纸坊。

    经过打听,众人口称一位姓左,称之左伯的造纸匠技术最好,不过可惜的是,王匠师所在的造纸坊因躲避黄巾,将造成坊停了,而王匠师也不知去向。

    刘石极为扫兴,无奈的暗想:“难道自己真的这么霉吗?”

    不过,刘石的性格也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经过探听,查到原来纸坊的老板姓孙,在当地也是一个有名的大商,前几年因黄巾乱起时,害怕受到战乱波及躲到城里去了。这纸坊的师傅是姓左,因年纪较大,技术又高,大家都称呼佐伯或佐匠师。

    这纸坊一停业,左伯也就回乡下去了。这左伯是哪里人,只有孙大商人才知道。

    刘石决定去城里碰碰运气,看能否找到这孙姓大商。

    刚进城门,迎面跑来几匹马,刘石让到一边,定眼一看,领头之人,似曾相识,轻叫一声:“王师兄!”

    来人突然止步,转过身来,看向刘石。对刘石上下打量了几眼,把缰绳一带,向刘石跑去。魏延、项熊等立刻围在刘石身边。

    刘石把手一挥道:“无事!”随即笑着向来人道:“对面可是王师兄?”

    这王师兄名叫王修,也是康成先生的弟子,刘石在康成先生门下时,王修也在哪儿学习,年龄比刘石大几岁,同样喜欢练武,曾与刘石比划过几招。不过当时刘石年纪虽小,力气可不小,王修与刘石比武从没有赢过,但经学方面就比刘石强多了。两人交往不算太深,倒是王修的同乡,一个与刘石同姓的叫刘政的同门,与刘石关系不错,这除了年龄的关系,还有共同的爱好。

    这刘政比刘石小一岁,力气却不小,喜欢一把大刀,剑法是向王修学的,刀法倒时拜了一个师傅,只是那师傅的刀法不怎样,叫的徒弟自然也好不了那里去,不过很实用。

    因为这师傅是一个上过阵战的人,这刀法就是从一个军侯手中学的。

    这小子听说刘石的武功高,常来缠着他,每次打完,都被刘石蹂躏一番。打过之后,刘石总是笑嘻嘻地问道:“还打否?”让刘政极为无语,打不赢刘石就找刘真打。这刘真的力气那能同刘政比,而且刘政打起来极为疯狂,完全是一副拚命的样子,刘真虽然也是经过张飞、刘石训练过,但与刘政打起,仍然是十次就有八次输。

    打完之后,刘真道:“你打不赢公子,却来找我打,好意思吗?”

    刘政那里管刘真怎么说,反而笑嘻嘻的,得意非凡地道:“可服我?”

    刘真一听怒道:“去你的,你能打赢我家公子就服你。”

    话一出口,刘政即刻焉了。

    刘政人小,家里钱多,希望他能读书出人头地,明知他好武,仍将他托付给郑玄,就因为郑玄名气大。

    刘政虽然喜欢惹事,读书倒也用心,只是时运不好,遇到黄巾叛乱,家里将他召回,后来虽也将他送来再次复读,不过随着青州黄巾越来越严重,王家不得不与邴原等一起坐船去了辽东。

    王修望了刘石一眼:“请问阁下是………”

    刘石大笑道:“刘石!王师兄还记得否?”

    王修跳下马走上前一把抓住刘石的手道:“刘师弟是哪阵风吹过来,怎不去县衙找为兄?”

    魏延上前一步:“大胆!你怎可以如此称呼刘侯爷,是为不敬!该打!”

    刘石摆摆手道:“文长不得无礼,此人是我同门师兄,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人。”

    王修一脸惊疑地望着刘石,似是在询问是怎回事?

    刘石道:“说来话长,师兄是要去何处?不如我们一路走,一路谈?”

    王修道:“有你相助更有把握。”

    刘石上马与王修并肩同行,将自己这几年的事情一一告诉给了王修。再次问起王修出城所为何事?这几年怎样在过?

    王修道:“西乡有一户匠人,名叫左贤,因他的田地与一豪强的田地相连,这家豪强想一起购下,左贤不允,这豪强就请游侠闹事,将左贤的大公子打伤,两位佃农打死。左贤告到县里,我传这豪强到县申诉,这豪强竟不理睬,这才登门要人。”

    又道:“自与郑师分手后我就去了南阳游学,后来回到北海,孔使君听说了我的名字,征辟我为即墨县令。这不刚上任一年多?对了,你是否还记得刘政?现在表字子鸣,这位小师弟前几天刚到我这里来过,想找一点事做,我一个小小的县令,担心委屈了他,想推荐他去给孔使君。只是这孔使君一心只读圣贤书,想通过教化来感化贼寇,不事武事。因此,我正在迟疑中,让他回家待着,有了着落就去信通知他。你现在是一郡之守,又是安南将军。现在大汉不宁,可是武将的天下,刘政应能帮你。你是否接纳他?”

    刘石笑道:“那小子,当然记得他,每次找我打架,打不赢就去找真弟。赢了又得意的不得了。十年未见,不知现在怎样了?”

    王修道:“他前几天来过,将他现在这事情说了一下,说是在辽东惹了事,才跑回来。”

    王修将刘政的事情简单一说:刘政到了辽东,也是一个不安生的主,刚好在辽东碰见一位使刀大家,这刘家虽是在流浪中,也是才大气粗,更知道乱世武力的重要,将这刀术大师聘为教头,专教刘氏子弟习武,刘政本来身体体质有异,又最喜用刀,正合了他的意,练起来自然用心,三年之后,武艺大成,恰好青州逃乱的人与辽东本地人有点矛盾,大家推刘政为头出面处理。

    这刘政能文能武,又是年轻气壮,和当地人打了几架,渐渐形成了一个势力。公孙度十分忌惮,派人捉拿刘政。刘政自然不敌公孙度,只得逃亡。

    随后,公孙度下发通揖,任何人不得留住刘政,扣压了刘政的家人。

    刘政无奈,只得逃到同乡邴原家里,邴原将刘政留了一个多月,刚好远走辽东避乱的太史慈要回东莱,邴原将刘政托付给太史慈,让刘政跟随太史慈回北海,还告诉刘政,他的家人,他会想法救出。

    刘政回到北海,又不会耕种,家中亲人都去了辽东,无所事事,听说师兄王修在即墨县为官就投靠到这里来了。

    刘石笑道:“当然要。我此次来东莱是想找一个叫左伯的造纸匠师去南阳,我们荆州缺少造纸技术,我想在南阳建一座造纸坊。”

    王修一听大笑道:“真是有趣!”

    刘石奇道:“什么有趣?”

    王修道:“这左伯正是去我县府投告的左贤。”

    刘石一听大喜。

    两人一路说,不知不觉到了西乡。王修找到那位豪强,要求他交出杀人游侠,这豪强十分强硬,其中一位公子甚至指着王修的脸嘲笑道:“就凭这几个人也想将人带走,太可笑了吧!”

    王修心里动气,脸上不动声色,只听‘哐’地一声,剑光一闪,那位公子的人头落地,大家大吃一惊,一时间呆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