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口!佞臣贼子!煽动大王,杀害我大风忠良!到底是何居心!?”
“你!你才是佞臣!你才是奸贼!”
他二人,一个是左相,一个是右相,同为朝中正一品大员,此时争锋相对,把陈广吵的是一个头两个大。
见他俩还有继续争论下去的势头,陈广再忍不住,狠狠的一拍身前王案,站起身烦躁的喝道:“够了!”
风王发怒,众臣就算争的再起劲,也得乖乖闭嘴,丁瑞和许景之这两个左右丞相,亦是躬身垂首,不敢再多言一句。
大殿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见状,陈广伸手一指许景之,皱眉说道:“许大人!刚刚众卿皆劝本王接受土斯的条件,而独独你一人,反倒建议本王割掉使者耳鼻!现在,本王要听你的理由!若是无的放矢,本王必治你罪!”
“臣,谨遵王命。”
许景之先是朝陈广施了一礼,而后正色说道:
“今日,土斯敢以议和之事,来要挟我国,杀害自己的忠臣,那么明日,若土斯再以此为要挟,要杀害我国其他大臣,敢问我王,是否再杀?”
陈广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并没有回答许景之的话,而是重新坐回王椅,脸上亦露出了沉思之色。
见状,许景之说道:“大王一向圣明,微臣刚才的一番话,相信大王心中已有了计较,而此,也只是其一而已。”
“接着说。”
“是。”许景之接着道:“不知大王是否还记得,月前,土斯曾集结五万大军,侵我国土,却惨遭大败,以至全军覆没这件事。”
“本王当然记得。”
见陈广面露不耐烦的神色,许景之赶紧又道:“而这,正是在陆辰上任之后才发生的事,在此之前,武关守军,对阵蛮兵十战九输,但自陆辰到任之后,可曾还听到过有蛮兵进入风地掠夺的事情发生?”
“大王!陆辰奉命驻守武关,尽忠职守!抗击蛮敌!使其不得寸进!如此功臣,大王非但不赏,反而因为蛮贼的一句话,却要将其杀害,如此行事,岂非寒我大风将士之心?”
“另外,蛮人为何在之前从未提过议和一事?那是因为那时,他们能够随意进入风地掠夺!然而现在,武关固若金汤,蛮人不敌,才不得已如此!这一切,皆要归功于陆辰啊大王!”
“然而此时,却有一帮庸臣贼子,蛊惑大王!若大王听信此等谗言,杀害陆辰,悔之晚矣!到时,武关便又会回到从前的模样,蛮人便又能随意入我国门!倘若如此,他们还会继续遵守议和吗!?大王又岂不是在自断臂膀吗!?”
许景之侃侃而谈,一口气将自己的见解全部说了出来,陈广听完,如当头棒喝,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狠狠咽了口唾沫,后怕的说道:“若非……若非爱卿及时提醒,本王可就真要犯此糊涂了!”
听到这话,许景之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回去,他当即又向陈广建议道:
“大王,此时,当紧急召见陆辰回都,授之恩泽,以安其心,使其成为我大风北地永远不可逾越的屏障……”
第85章 命不久矣()
土斯使者提出,以斩首陆辰为条件,方能达成两国议和。
朝堂上,以左相丁瑞为首的大部分风国大臣,皆建议风王陈广接受土斯的条件,最后右相许景之虽然力排众议,但从中也不难看出,风国朝堂的派系之分。
丁瑞身为风国左丞相,他的眼光,不可能真的如此短浅,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平阳郡首刘丰是他的人罢了。
如今右相力推陆辰,并建议陈广将其召回都城,加以擢升。这在丁瑞看来,事情倘若真的照此发展下去,那么陆辰回都之后,无疑会顺理成章的变成右相的‘人’。
他和许景之在风国朝堂上明争暗斗十余年,这种情况,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他立即又向陈广建议道:“大王,许大人方才所言,虽然看似有些道理,但同时也不难看出,陆辰此人,颇具兵略,眼下,其守军编制,又扩至五万众,这样一个人,拥有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又远在北境边地……”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许景之就冷笑着将其打断:“丁大人!难道你的意思是说,我大风的臣子,就应该都是庸才才对吗!我风国的边境,就应该任用废物驻守,再让蛮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才对是吗!”
“你!”许景之的一句话,将丁瑞气的脸色通红,他先是狠狠瞪了许景之一眼,而后朝着陈广一拱手,怒声说道:“大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陈广摆了摆手,道:“许大人之前的谏言,令本王如梦方醒,也深感陆辰之功,不可杀害也!而丁大人方才所说,本王亦明白其意,无非是想提醒本王,以陆辰之才能,拥兵五万,恐成祸害。”
闻言,丁瑞连忙说道:“没错,大王,武关历任守将,皆未曾提过扩军一事,而唯独陆辰,到任不及半月,便有此举动……”
“那是因为蛮军大败,伤亡五万余众,陆辰为防下次蛮军大举来攻,故才上书奏请我王,其中之缘由,陆辰早已向大王言明,大王亦是予以批准……”许景之紧接着道。
“话虽如此,但陆辰此人,亦不可不防,更何况,平阳郡首刘丰,也曾私下向本官检举,陆辰或有不臣之心,让本官加以提防。”
“哦?真是可笑,郡首乃地方大员,掌管一郡之地,若是陆辰真有不臣之心,那刘丰为何不直接上书大王治其罪,却偏偏要私下向左相检举?”
“那是因为陆辰的罪行并没有表露出来!郡首刘大人又虚怀若谷,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下,不好向大王禀告。”丁瑞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信口雌黄,无中生有!谁人不会!”
“本官句句属实,何来无中生有之说?”
“哼!我看丁大人是收了蛮人不少好处才对吧!”
“你血口喷人!”
“那丁大人为何处处为蛮人说话!?”许景之怒斥道,说完,他又朝着陈广道:“大王!有陆辰驻守,蛮人无法破关,便以请和的名义,企图利用我国除之,然而丁大人如此挑拨君臣关系,实乃奸佞所为,望我王明察!”
“大王!微臣世受王恩!身为左相,一心为国,辅佐大王!此心可昭日月!而许大人……”
“好了!”见他俩又要起争执,陈广简直烦的不行,他打断二人道:“你二人之意,本王都明白!就不要再争了!”
说着话,他又看向许景之道:“许大人,丁相也是出于为社稷考虑,其本意也是好的,你也不要老是曲解其意嘛。”
许景之虽然还想说点什么,但风王都这么说了,他也无法再多言,只好施礼退回了自己的班列。
而丁瑞则是立即说道:“大王,陆辰究竟是否有不轨之心,一试便知!”
许景之闻言,眉头大皱,陈广却是连忙问道:“哦?如何试?”
丁瑞转了转眼珠,答道:“大王可立即下一道手谕,传于陆辰,信中直接言明土斯使者此番入风的目的,令陆辰立刻回都!”
见陈广眉头微皱,丁瑞又立马接道:“陆辰在接到大王诏令之后,显然已知自己回都多半会死,但其若真是我大风忠良,也必定会谨遵王命!而其若是心怀不轨,此一试亦知!”
听到这话,许景之忍不住插嘴道:“丁大人!若陆辰接到王令之后,当场自刎,岂不是冤杀忠臣!?”
“许大人多虑了,我王大可在诏书中,言明让其必须回都!”
“哼!”许景之闻言,一甩袖袍。
见状,陈广不再犹豫,当即决定采纳许景之和丁瑞的意见,召陆辰回都的同时,也试探其心,若其心不轨,则杀之以和土斯,如其真敢回都,则当面割掉土斯使者耳鼻,并升其官职以安其心。
陈广的手谕,很快就通过飞鸽传书直接到达平阳郡府,当刘丰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那是兴奋的一蹦多高,然后片刻也未耽搁,令人马不停蹄的将其传到了陆辰手里。
边城县府。
听闻此事之后,军中诸将皆好奇的聚在了县府,在大家看来,这时候朝廷突然传来大王的诏书,那八成应该是表彰陆辰的!毕竟自陆辰到任之后,己方连战连胜,歼灭蛮敌十余万,如此大功,朝廷不可能不对陆辰进行擢升!
“恭喜大人——”
众将齐聚,脸上皆是笑呵呵的,可很快,人们就发现,陆辰在看完书信之后,目光却变得越发幽深了,对众人的道贺,也是理都未理。
见状,众人互相瞧瞧,皆感到越发好奇了。大王在信中究竟说了什么,怎么大人看过之后,却是这般表情,难道并非是表彰大人?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陆辰才将目光从信上收回,而后抬眼环视众人,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本官……命不久矣……”
“啊!?”听到这话,众人大吃一惊,一下子都坐不住了,赵川性子最直,他忍不住起身问道:“大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王的书信……”
他话还未说完,陆辰已经苦笑着打断道:“你们自己看吧。”
说着话,他将手中书信递给了走上前的赵川。
等赵川看完之后,脑袋嗡的一声,当场就怔在了那里。
众人见状,纷纷围聚上前,片刻之后,皆傻眼了……
第86章 镇北将军()
陈广在信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说要取陆辰的性命,但却故意将土斯使者的来意,讲的是一清二楚,并刻意阐述了两国议和的种种好处。
这只要不是傻子,谁都能看得出来,陆辰一旦回都,恐怕凶多吉少。
不知道过了多久,在众人发愣的时候,萧望却幽幽说道:“蛮人现在要和我国议和,归根究底,还不是因为有大人镇守武关,将他们打怕了,他们这是在借朝廷之手,除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