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这满桂也是,没事去勾引后金鞑子干嘛?
你们安安稳稳的去修锦州城不就好了?
锦州筑城的物资,信王不是已经开中送了过去。
城都要开筑了,还瞎闹些什么!
魏忠贤是打心底里不喜欢满桂的做法,相比较而言,魏公公还是觉得袁崇焕的做法更稳妥一点。
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呀。
“督公,王之臣建议把满桂调任为山海关总兵,这到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望着脸色阴沉的魏公公,崔呈秀小心翼翼的提出他的建议。
自魏公公有了九千岁的叫法后,在魏公公这位九千岁面前,崔呈秀可是越发的小心谨慎起来。
崔呈秀能感觉的到,自成功把朝臣捐助操作起来后,魏公公的威权明显大为增加。现在的大明朝堂,已经再听不到任何反对魏公公的声音了。魏公公九千岁的叫法,已经得到了满朝文武的公认。
当然,对崔呈秀来说,魏公公的威权那是越大越好。
只要他崔呈秀能小心伺候好魏公公,那魏公公威权越大,他崔呈秀的前途也就越光明不是。
听了崔呈秀的提议,魏忠贤阴着脸思索了半天。
“也罢,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魏忠贤长叹一声,拿起奏章向长春宫走去。
满桂作为大明总兵一级的高级将领,他的调动魏忠贤可不敢自行做主。
虽然魏忠贤现在被人称作九千岁,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可就算再得意,魏忠贤也还能理得清自己真正的职权。
一般的政务也就罢了,但像满桂这种高级官员的升迁调动,不请示天启皇帝那魏忠贤是绝对不敢擅作主张的。
穿门过防,魏忠贤才走到长春宫门口,守门的侍卫便凑到近前低声说道:“魏公公,圣驾去了御花园。魏公公可去哪边觐见圣上。”
一边说,侍卫一边还满脸笑容的向魏忠贤拱了拱手。
被侍卫如此对待,魏忠贤也是被人叫做九千岁后,才享受到的福利。在此之前,这些皇帝的侍卫和魏公公可没这么亲近。
矜持的微微点了点头算作对侍卫的回礼,魏忠贤掉头又向御花园方向行去。
天启帝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就改了习惯。他现在每天总要到御花园的最高处,去眺望一下远方。
“陛下……”
魏忠贤走进御花园,看到天启皇帝站的位置时,忍不住就是一声惊叫。
声音才一出口,魏忠贤就赶紧捂住自己的嘴,生怕他的声音会惊扰到天启皇帝。
在御花园假山的最高处,朱由校手持望远镜正聚精会神的眺望远方。
眼睛虽然盯着望远镜,朱由校的心却并不在远方的景物上。
其实,这段时间天天来看,朱由校对镜头中的景物早就已经烂熟如心了。依然坚持每天来这里望上一望,只是朱由校想靠这个行动来打发一下心中的郁闷。
小五说的一点都没错了。
眼睛盯着镜头,朱由校心中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朕别说走出这座城市,朕现在就是想走出这座皇城,都是万分的困难。
第三四一章:无奈的以守代攻(求订阅、推荐、收藏)()
御花园
想到已经出京撒欢去的小五,朱由校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淡淡的羡慕之情。
“小五比朕幸运啊。”
轻叹了一口气,朱由校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低头撇了一眼神情紧张的魏忠贤,低声问道:“什么事?”
虽然朱由校问话的口气很平淡,但魏忠贤还是听出了几分不满的意味。
“陛下您……”
魏忠贤恭恭敬敬向站在高处的朱由校行了一礼,才要开口劝谏天启皇帝要注意安全,可话到嘴边魏忠贤又马上咽了回去。
天启皇帝对他不满的原因,魏忠贤是心知肚明。
皇帝对魏忠贤不满,还不是因为皇帝要出宫看看,却未能成行。
说起此事来,魏忠贤也是满腹的委屈却有口难言。
皇帝要出宫看看,这本不算什么太大的事,魏忠贤只是担心皇帝的安全问题才拦了一下。
天地良心,魏忠贤可真不是故意阻拦皇帝出宫。
按魏忠贤本意,是想等侍卫们做好了准备,把圣驾要去的地方清理干净,做好万全的准备后,再请天启皇帝移驾。
魏忠贤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一拦反倒给他自己惹了一身骚。
天启皇帝想出宫看看,侍卫的清场保卫工作还没做完,朝中文武就听到了风声。
皇帝要出宫的风声一露,朝中官员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当场就炸了。
各处各部的官员不分文武,立马就是一通没完没了的上表劝谏。
那几天,通政司每天抬进司礼监的奏章,天天都有两大筐之多。
面对如此激愤的群情,魏忠贤也不好太过压制,只能对百官做出稍稍的让步。
毕竟魏公公搞得朝臣捐助行动还在进行当中。
捐助,朝中大臣都给了魏公公面子。那劝皇帝不能随便出宫,这种政治无比正确的劝谏,魏公公又怎么好再过多干涉。
就这样,在满朝文武的强烈劝谏下,天启皇帝出宫的计划只能胎死腹中。大失所望的天启皇帝,对始作俑者魏忠贤产生了点不满之心,那也就是非常正常的事了。
明知皇帝因安全问题才失去了出宫的机会,此时魏忠贤又怎么敢再拿安全来劝谏皇帝。
“陛下,袁崇焕和满桂不和,事涉宁远防线安全,还请陛下圣裁。”
强咽下劝谏的言语,魏忠贤把手中的奏章高高的举了起来。
“袁崇焕和满桂不和?”
朱由校狐疑的盯了魏忠贤一眼,才低声说道:“那你拿上来吧。”
听到天启皇帝肯叫他上去,魏忠贤心中轻轻松了口气。
看来皇帝对他还没有太大的恶感。
提起衣袍,魏忠贤顺着假山上的小路爬到天启皇帝身后。看看皇帝身边那狭窄的区域,魏忠贤不敢再向上挤,只好踮起脚尖把奏章递了过去。
看魏忠贤拉长身体的样子,朱由校嘴角露出一股笑意。
很好,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拿起望远镜,朱由校又观察起远方景物来。
那是什么?
朱由校意外的在镜头中看到一抹亮丽的红色,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被晾在一旁的魏忠贤,这下可遭了大罪。
踮着脚尖、拉长身体举起奏章的姿势,实在是有些太难拿了。
只几十秒钟的时间,魏忠贤额头就沁出了汗,手上举着的奏章也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
虽然举着望远镜看向远方,但朱由校的注意力却还有小半留在魏忠贤身上。
看到魏忠贤满头大汗、手举奏章浑身发抖的样子,朱由校的心情终于大好了起来。
叫你还敢拦朕。
任由魏忠贤又摆了几分钟姿势,朱由校才放下望远镜,伸手接过奏章。
奏章方一离手,魏忠贤就扑通一下趴倒在狭窄的小路上。
想当初,杂家可是挺半个多时辰都不动一动的,现在这才多久?杂家就撑不住了。
哎呀,这才过了几年舒心日子,这身体可远不如当初喽。
趴到在地,魏忠贤心中感慨万分。
身体虽有点吃不消,但魏忠贤的心却终于平静了下来。
按惯例,陛下既然如此处罚了他,那陛下对他的不满估计也就能翻了过去,不会再记在心上了。
接过奏章,没理会魏忠贤的小心思,朱由校开始仔细的翻阅。
看明白奏章的内容后,朱由校心中同样一惊。朱由校首先想到的也是天启二年的广宁。
内部不和可素来是兵家大忌,这宁远问题还得马上解决才行。
只是,到底要保谁调开谁,朱由校却一时拿不定主意。
奏章上袁崇焕和满桂的战略构思,朱由校感觉都很不错,但谁的战略构思更适合现在的大明,朱由校就判断不出来了。
按朱由校的本心,他更喜欢满桂的攻击性战术。
可奏章上内阁所附贴黄中,内阁、兵部和蓟辽总督所持的意见,却不约而同的都在支持袁崇焕,这让朱由校又变得举棋不定起来。
“大伴,你怎么想?”
思索半天,朱由校也无法判断袁崇焕和满桂的战术那个更好些,他只好转而询问魏忠贤的意思。
就听听司礼监怎么看吧。
缺乏经验的朱由校只能依赖各方意见来帮助自己判断。
要是孙师还在就好了。
这一刻,朱由校忍不住又想起了孙承宗。
“陛下,宁远咱们执行的不是以守代攻吗?”
听到皇帝问询,魏忠贤并不多说,他只是强调了一下宁远的战略战术。
以守代攻,以守代攻,唉……
朱由校默念了两声以守代攻,口中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
“罢了,就升满桂为左都督,让他移镇山海关吧。
不过,大伴,对满桂的恩赏一定要厚,朝廷绝不能寒了将士们的进取之心。”
无奈的说完,朱由校又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望向远方。
二月的寒风中,镜头那边一支梅花正开的娇艳异常。
鹿儿岛
“这小沈怎么不像沈老将军啊?”
看着码头上前来迎接自己的沈有容,朱由检心中暗暗的嘀咕。
与朱由检想象中的不同,作为大胡子沈寿尧的爹,沈有容脸上却只有梳理整齐的三绺长髯。
长髯在海风中飘荡,让老将军沈有容透出一种儒雅的气质。
“沈寿尧不会是老将军捡回来的吧?”
望着沈有容与沈寿尧完全不同的面貌气质,朱由检不无恶意的想到。
感谢西斯寇书友和一叶知秋111书友的打赏,谢谢支持。
第三四二章:沈有容(求订阅、推荐、收藏)()
沈有容,宣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