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哥“
另一名骑士反应慢了一拍。他方举手应是,见老虎已拨马而去,只好迅速拨马匆匆跟了上去。
两名转身的骑士骑术都很不错。顺着官路,短短十几步内,两匹战马的速度就提了起来。两骑士拔出腰刀,向着后方追来的杂乱人群冲去。
只片刻间,数声惨叫就连续响起,把杂乱的喊杀声远远压了下去,四野之中顿时显得平静了许多。
四野的平静并未能维持多久。转瞬过后,一阵哭爹喊娘的乱叫声,就以更大的音量袭来。不过,与前面的喊杀声不同,这些同样令人有些烦躁的乱叫声,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四野远去。
听到杂乱的呼声逐渐远去,为首的骑士李弘基脸上露出了笑意。
他叫李弘基,是延安府米脂县李家寨人。就在三个月前,他还是米脂县银州驿(米脂古称银州)的一个驿卒。
米脂县虽属延安府管辖,但米脂县却离大明九边重镇之一的榆林镇(延绥镇)更近一些。
榆林军镇面对的,是水草异常丰美的黄河河套地区。自大明九边军镇建立以来,榆林镇就是大明九边中受蒙古各部压力最重的军镇。
因时常要面对蒙古掠边的各种战事,而米脂又离榆林总兵原驻地(绥德)不远,米脂民风那一直是异常的彪悍。像李弘基这种从小就舞枪弄棒,骑马放羊,练就了一身不错功夫的汉子,米脂县那是比比皆是。
不过,自隆庆五年,大明与蒙古俺答汗正式议和之后,河套草原就一直掌握在亲大明的蒙古三娘子一系部族手中,榆林镇不闻刀兵之声已快六十年了。
近六十年的和平,不但让往昔精锐异常的榆林明军快速腐化了下来,也让李弘基这种出自乡间的弓马娴熟之辈,失去了一条宽阔的晋身之路。
在担任银州驿驿卒的父亲病死后,找不到其他晋身道路的李弘基,只好子承父业,也成了大明银州驿的一名驿卒。
就在李弘基感觉他也会像他父亲一样,在银州驿卒的职位上平凡到死之时,一个商队突如其来的招募,给了他新的希望。
当然,李弘基承认,商队开出的一月2两银子月钱,也是他兴奋参与的一大原因。
要知道,一月2两银子月钱,就是榆林镇游击家的家丁,也不过就是这个薪饷。
所以,一听有这种好事,李弘基赶紧把与他一样弓马娴熟的好友刘芳亮,和比他还大几岁的侄子李过一并都拉了过来。
想到当初招募时的场景,李弘基现在还感到十分的庆幸。
这个在绥德设分柜的,名号叫做兄弟货站的商队,总共才召200名护卫。招募时,光绥德聚集的精壮汉子就远远超了这个数字。更不用说后来从米脂以及榆林卫赶来的哪些卫所军兵。
要不是他李弘基身为银川驿卒,得到消息要远比别人早些,那他们三人就算是弓马娴熟,也还真不一定就能进入这个商队。
进了商队,李弘基才隐约听说这商队的后台好像大的没边了。
不算传言,就是李弘基曾经见过的,那路过银州驿的最大的官;那浩浩荡荡带了几十个家丁嚣张过境,让银州驿亏耗严重的,现任绥德镇守的榆林镇参将邓超邓军门,竟然还亲自到他们这个叫做兄弟货站的商队门上,拜访了一次。
当认出那个青衣小帽只带了两个随从的邓参将时,李弘基的下巴好悬没掉了下来。
从哪,李弘基就压住自己的性子,积极接受这个背景无比深厚商队对护卫的各种训练,毫无怨言。也正是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李弘基在兄弟商队护卫中很快站稳了脚跟。
这次商队抽调护卫来澄县探查暴乱情况。李弘基虽不明白,澄县暴乱关他们这支商队什么事,但他还是积极的报了名。
见李弘基报名,刘芳亮和李过也都积极的报了名。
商队把自愿报名的护卫们分成两队,一队七八个人,又让他们分头进入了澄县境内抵近观察。
想到商队给他们的这个任务,李弘基不由皱起了眉头。
商队所谓的抵近观察,按李弘基的理解,就是商队让他们干点军中夜不收的活。
商队这是要让他们探查澄县境内暴民的分布吧!
只是,这个抵近到底要抵到多近,李弘基就不太理解了。
感受下沿途暴民的孱弱战力,李弘基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抵近,那他是不是抵近到澄县县城去看看?
这念头一冒出来,李弘基就感到一阵的难以抑制。
另一支护卫是由一个叫韩刚的带队。那个韩刚李弘基知道,他是榆林边军出身,是个正经的夜不收。
面对那种对手,李弘基想要比韩刚那队出彩,不冒险深入只怕是没机会的。
我们有马,谅这些暴民也拦不住我们!我们就到澄县县城外,看一下就好。
看侄子老虎(李过)和好友刘芳亮圈马慢慢的遛了回来,李弘基心中下定了决心。
“都先下来歇歇。”李弘基一边跳下马招呼着身边几人,一边又冲归来的两骑大声招呼:“芳亮、老虎快都下来歇歇。”
“弘基叔,这些杂兵可真不经打。”
李过施施然打马来到近前,干脆利落的翻身跳下马来,有些未尽兴的抱怨:“弘基叔,这些暴民,哦一个能打他们5个,不,哦能打他们10…”
说着,李过干脆一摊手叫道:“哎,老叔,你只要允许,哦一个人就能扫平这一队暴民。”
不理欲求不满的李过,李弘基把目光凝聚到刘芳亮脸上。
刘芳亮轻松的点了点头:“大哥,老虎今回倒不算瞎说,这些暴民确实是没什么战力的。”
听到刘芳亮的判断,李弘基欣喜的说道:“那好,那您们赶紧歇歇,大伙将养下马力。一会,我们直去澄县县城看看!”
澄县县城?
听到李弘基的话,就是欲求不满的李过也一时没了声音。
澄县县城?
那可是暴民的集中地,就他们这七八个人,去了就不怕回不来?
一行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了李弘基的脸上。
第四五二章:去澄县(求订阅、推荐、收藏)()
“哈哈、哈哈,”感受到随行几人的迟疑,李弘基豪气的大笑几声,才开口问道:“老虎,我们一路行来,刚才是我们遇到的第几波乱民了?”
“第几波?这可能,大概……”
扳动手指,数了几下,李过猛然一拍大腿,有些烦躁的叫道:“老叔,咱们一路前来,遇到乱民无数。这些弱鸡一样的乱民,一赶就跑,一撵就乱,杀他们简直比杀只兔子还容易。谁能记得住,这特么的到底遇到了几波?”
随着李过有些不耐烦的言语,李弘基一行人的脸色全都平静了下来。
就按他们过来所遇到的乱民战力,他们似乎还真没什么可担心的。
眼见众人的心思全都稳定了下来,李弘基这才呵斥了李过一声:“老虎,你就不能长点脑子?你出手几次,你就没点数吗?这一路赶来,你总共不过出手了九次。总共连10次都不到,你就记不住了?”
呵斥完李过,不再理弄了个大红脸的他,李弘基转头向其他人笑道:“此处距澄县县城最多还有10里左右的路。看这些乱民乱糟糟的架势,想来他们中就算能有几个会骑马的,也不一定会撒到城外来找我们。我们只要多注意一点,保持好马力,不被乱民包了饺子,想来没人能留得下咱们。大伙说,是吧?”
没等刘芳亮开口接话,李弘基又继续说道:“这是通往澄县县城最近的官路。大伙大概也都注意到了,咱们这一路走来,没见到有韩刚他们那队的踪迹。看来他们是没走这条最近之路。
我们只要抢先赶到澄县县城外,看清澄县县城的情况,那我们肯定能比他们先赶回商队……”
说到这里,李弘基停住了话头不再继续往下说。
其实,他也无需再说,他的意思,众人也都已了然于心。
“大哥说的是,我们带的弓箭尚有不少,只要我们小心一点,谅这些乱民也没本事留下咱们。大哥,我同你去看看澄县县城。”伸手整整马背上的弓箭,刘芳亮语调十分的平静。
“在下愿同李队长一同前往!”
没等李过再开口,其他几人相互一视,虽略有先有后动作显得有些参差不齐,但大面还算一致的向李弘基同时抱拳应了下来。
见大伙全都愿去,李弘基心中大喜,他毫不犹豫的立即开口作出了安排:“既然大伙都愿去看看澄县县城,那咱们休息一刻钟后立马动身。老虎,一会你和芳亮前头开路。你们一定要注意沿途的道路情况,不要冲的太猛。其他人与我一同随后,咱们多注意下四周和后路。这样安排,大家都没问题吧?”
“没问题。”
看到李弘基把他最亲近的两人安排到前方开路,其他众人那还有其他异议。
歇息片刻,给战马喂好马料饮水后,李弘基一行人重新上马,打马直奔澄县县城而去。
澄县县城
这,这是什么情况?
一路小心谨慎的李弘基一行人,当他们看到澄县城门时,全都不约而同的勒住了战马,惊得上下左右四处乱瞧。
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澄县有些太过异常,让李弘基也不得不远远的、小心地、仔细的打量着澄县县城。
澄县县城的城墙并不高,夯土铸就的城墙总共才一丈多高。破破烂烂的城楼上,一面同样破破烂烂的‘明’字大旗,无精打采的垂在旗杆之上。城楼下的城门洞中,城门不光大开着,隐约中,就连一侧的城门好像都不知去了哪儿。
没有守门的兵卒,也看不到进出的人群,就连城头上好像也是空无一人。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望着面前与自己所思所想完全不同的澄县,李弘基陷入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