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人平等相待,朱由检自身是没有感觉的,因为平等的观念早就融到他的骨子里了,他从没有感到自己在这方面有特殊之处。

    朱由检一把拉起徐光启的袖子说道:“走,徐先生,咱们去地里看看吧?看看佃户们种的土豆怎么样了。”

    徐光启看看被朱由检拉着的袖子,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对于信王的这种亲密的举动,他倒很是感动。

    信王虽然不懂礼法,可以他王爷的身份,这种举动却完全符合古人礼贤下士的风格。

    土豆地里,笑声布满田野。

    去年有种植土豆经验的佃户们,地种的很快,大片的土豆已经种完。看他们的架势只要再有个1…2天,就能完成全部土豆的种植。

    徐光启仔细观察着佃户们种植时的一举一动,他很开心的对朱由检说:“殿下,看来我们不需要再担心了。这些佃户学的都很仔细,种植方法也都掌握了。子先敢说,只要后期管理跟的上,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大丰之年。”

    面对徐光启的喜悦,朱由检本能恭维一句:“都是徐先生教导有方啊。”

    顿了一顿,朱由检有些感慨:“百姓就靠田中作物为生。种植,事关他们生存的根本,他们如何会不用心学。只可惜,肯教他们技艺的人实在太少了。”

    徐光启看到佃户们欢快的在田里种植土豆,脸上充满发自内心的笑容,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早在万历三十六年就向朝廷上了《甘薯疏》,建议朝廷大力推广,甘薯这种高产作物。可结果令他失望,《甘薯疏》如石沉大海,朝廷根本没有人重视。

    天启元年,徐光启又一次上书,再次为劝说朝廷推广甘薯而努力。他甚至亲自在天津进行了种植实验,无奈朝廷还是没人拿他当回事。

    虽然朝堂大臣们都在叫嚷“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实际谁也没有真正考虑农夫的利益。

    朝廷诸公谁也没把事关国家稳定的甘薯推广,放在心上。就算自命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人也没有任何人关注此事。

    四处碰壁、心灰意冷的徐光启只好告病返乡。

    回乡的徐光启还是不甘心,他在家乡上海仍在努力推广着甘薯种植。

    徐光启真的没想到,峰回路转。年少的信王竟然对新作物推广这么有兴趣,竟会专程派人邀请于他。

    更让徐光启没想到的是:除了甘薯,信王竟然还弄到2种高产作物。眼前的土豆比甘薯更适合北方的种植,亩产甚至还高于甘薯。

    看看眼前火热的种植场面,徐光启对新作物推广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田地里的佃户们,心中更是火热。他们虽然不识字,可他们基本的算术能力还是有的。

    土豆平均亩产15石,一年至少可以种两季,年亩产就是30石。

    他们不用负担田赋杂役,现在只需要上交7成租子,一亩还能剩9石。5口之家种50亩地,一年能收450石,吃饱肚子还能有点剩余。

    庄户人家要求真的不高,能吃饱肚子就他们就很满足了。

    朱由检看着火热的种植场面,心中更是高兴。他知道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最好的百姓,他们只要有口吃的就绝不会造反。

    “自己现在能力有限,只能先让依附自己的佃户们吃饱。吃饱的佃户们就是自己的基本盘,就是自己的根据地。”

    他们可以为自己提供最需要的人力资源。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朱由检简单计算一下,今年的收获过后,自己的皇庄就能拥有足够的种子资源,可以在自己的皇庄中全面铺开种植。

    满足自己皇庄种植后,若有多余也可以考虑向周围推广。

    当然推广一定要收钱,不收钱的东西人们是不会珍惜的。

    朱由检相信周边的农户们应该会顺利接受这3种高产作物。

    与沉浸在田野火热气氛中的徐光启告别,朱由检匆匆赶往珍木堂的工坊。

    朱由检念念不忘要做个马车实物,用来验证一下,他对马车的修改是否合用。

    “啊,”想起那种颠簸的滋味,朱由检就想狂叫。他真是受够了马车的那种颠簸。那种剧烈的颠簸下,你在车厢里垫多少棉垫都不会管用。

    朱由检在计划改造马车,魏忠贤在忙着改造朝政。

    天启四年春,京城的朝堂上,东林党都被罢黜出京。

    现在的朝堂上,已经是魏公公的阉党一家独大。

    没有了东林党的制约,魏公公完全放开了手脚,他想为大明天下做点事情。改革家魏公公来了。

    魏忠贤是怎么上位的?是因为天启皇帝需要钱。

    魏忠贤没有忘记这一点,所以他把税收列为第一大事。

    当然,帮皇帝弄钱的同时,魏公公是不会亏待自己的,他自己也不会白干。忙于制定其他政策的魏公公不知道。

    上行下效,有魏公公做标准,阉党的成员们当然不会客气。

    对阉党来说,商税就是一场盛宴。失去了东林党的监督,这场盛宴正式展开了。

第四十七章:解开枷锁的阉党(求票、求票)() 
东林党的离去,解开了阉党的枷锁。

    没有了东林党虎视眈眈的盯在一旁,在阉党们的操作下,商税的征收逐渐变了味道。

    阉党们层层下压,层层扒皮。更可怕的是,欲望的开关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了。

    天启四年开始,天启皇帝每得到一两银子,基层就意味着需要征收10…20两银子才能满足各环节的需要。

    不过,各地具体办事的阉党成员们,对普通农户暂时还没有侵犯。

    不是他们对农户抱有好感,而是他们完全看不上眼。

    在阉党成员们看来,普通农户家里没几个钱,辛苦几天也弄不到多少,侵犯普通农户弄钱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为了快速弄钱,阉党成员们瞄上了小商人和普通乡绅。

    在阉党眼里,还是乡绅和商人好啊,家中都有不少的资产。

    对付他们,阉党辛苦同样的时间,收入比对付普通农户要翻好几倍。

    各地豪族嗅到味道,也趁机张开血盆大口,大量兼并。

    太监们只是要钱,豪族们更贪婪,他们是地也要、人也要。一时间,双方配合无间。

    无权无势的小商人和普通乡绅开始大量破产。

    大明帝国随着大量税款不断进京,各地开始变得动荡不安。

    京郊的田庄外,一架2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由疾驰慢慢减缓,最后停了下来。

    马车停下,朱由检晕头胀脑的走下车来,他自嘲的对随后下车的徐光启说道:“叫徐先生见笑了,我这设计好像没什么大用,颠簸依旧啊?”

    有自己的工坊就是方便,朱由检设计的马车很快造了出来。完全按照他的设计,是一辆板式悬挂的四轮马车。

    今天,这条去皇庄的路途,朱由检特意邀请徐光启一起进行新车的试驾。

    马车才一动起来,朱由检就有些失望,车厢的减震效果并不明显。即便是京城相对较好的路面,车内依然还有明显的震动。

    出城以后,在朱由检的催促下,马车逐渐跑了起来。

    两匹马拉动的四轮马车速度飞快,车厢增加的自重,对马车的速度,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板式悬挂的结构减震效果不大。

    马车木制的底盘,依然把凹凸不平的道路所造成的剧烈颠簸,忠实的传递进来,朱由检依然被颠的头晕脑胀。

    他的板式悬挂、U形减震,速度慢时还有点效果,速度一快,就完全感觉不出来了。

    跟在朱由检身后下车的徐光启,好像受颠簸的影响并不大。他两眼发亮的看着马车,没有理会朱由检的自嘲。

    徐光启兴奋的对车夫说道:“你把车掉个头看看。”

    在车上,徐光启感觉这辆马车拐弯时,有些超乎寻常的灵活。

    车夫对徐光启的命令有些不明所以,待在原地有些发愣。

    朱由检看到车夫不动,催促他:“听徐先生的,快点掉头,发什么呆啊。”

    车夫这才反应过来,迅速驾车掉头。

    徐光启聚精会神的看着马车掉头。

    天啊,难以置信。马车竟然在他面前就轻易完成了掉头。

    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徐光启忍不住在心中狂叫:“是真的,是真的。我的感觉没有出错。”

    他的感觉真的没有出错,这辆马车真是超出寻常的灵活。

    “这是四轮马车啊,理论上应该很难拐弯才是。怎么能如此容易的完成掉头的动作?”徐光启呆呆的盯着马车。

    他回想当初看到的草图,喃喃的说道:“奥妙应该在马车底盘上吧?信王加了什么结构?”

    “再来一次。”徐光启冲车夫大声喊道。

    这次,徐光启死死盯着马车车轮。

    马车移动起来,随着马匹拐弯,马车的前轮随之转动,马车的前轮与后轮出现一个明显的偏转角度。

    这辆马车的前轮与后轮竟然不是一体的?

    这个发现让徐光启大感震惊。

    中国的马车一般都是两轮车,很少有四轮车的出现。

    因为传统的四轮车载重虽然大,但转向非常困难,只能依靠外力强行拐弯。那种四轮车在开阔的地方还行,一旦道路相对狭窄,四轮车就很难顺利拐弯。可想而知,只能直行的车辆怎么会有人使用。

    中国传统的两轮车虽然灵活,可载重不大。因为两轮车平衡非常不好控制,造的太大容易出现各种翻车事故。

    车辆的缺陷,大大制约了古代中国的陆地运输的能力。

    传统上,古代中国的大宗货物,一般都是依靠水路运输。

    在北方缺少河流的地方,大规模运输很艰难,运输成本非常高。远途运输,路上的损耗往往超过货物本身。

    所以才有“十里不粜柴,百里不粜米”的传统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