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儿子的地盘,当然不能差了。南洋都护府下辖的地盘就是首先,不是星州之外的星州半岛(马来半岛)就是爪哇国。这两块地盘上已经有一点中国移民了,而且也建立了城邑港口。

    另外,它们又守在东西方贸易航线附近,虽然不能拦路收费,但也不会受穷。

    武好古顿了顿,又笑道:“好地盘有的是,足够孩子们分的。就算不封出去,咱也有的是钱,总不会让他们受穷吃苦的。”

    “有的是钱?”潘巧莲微微蹙眉,“内账房虽然有点积蓄,可是要支撑起在远海开拓国家的花销,只怕远远不够吧?”

    如果是武义久要去海外建国,内账房的钱肯定是花不完的。

    可武义信……

    武好古明白潘巧莲的那点心思,当下就笑道:“钱不是攒起来的,而是印出来的!只要银币和银行券能通行天下,还怕没有钱吗?无非就是发点债票。信儿有了封国,自然可以发债。咱有了银行券,自可以压低债票的利息。借债拓土就会盈利了。”

    海外殖民地其实也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有金山银山的殖民地,不用政府组织,老百姓就自己涌过去了。一种印度阿三型的,国富兵弱,去了就当老爷。还有一种则是美利坚型的,天选之国,但也是蛮荒之地,必须投资开发。这就需要一个能变钱的金融系统支持了。

    ……

    开封府,玉清道德宫。

    一身道装的赵佶,正盘腿坐在一张蒲团上,眯着眼睛听自己昔日的友人,如今的大周共和国执政府左相米友仁解释武好古嫁女的条件。

    “……家师就是怕女儿在开封府受委屈,别无他意。谁不知道大宋的宗室看似高贵,其实就是富贵囚徒。对于寻常的富豪亲贵而言,这等天家富贵也足以让他们心动。可是武家在周国也是一国之主,富贵尊荣虽然不及大宋天家,但也相差不多。而且还没恁多拘束,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潘孝庵和武好文今天也都在玉清道德宫,两人也和赵佶一般,做道士的装扮。等米友仁说完,他们俩就先后开口了。

    潘孝庵道:“陛下,我朝如今连拥兵坐镇一方的节度使都有了,多个实封的王爷又有什么打紧?而且京东商市、朐山县城、郁州岛的地盘并不大,连一州之地都没有。”

    武好文却是不大赞成,只是摇头:“就怕开了先例,日后止不住,封多了,天下就乱了。”

    米友仁笑道:“先例也不是郓王所开,而是交趾郡王所开的。家师还有个建议,在交趾以南大封诸国。赵家一半,武家一半。封上十几个国,行夏君夷民之法,将交趾以南的土地都分封了,只留几个要冲由大宋、大周直辖。这些封国日后便是散掉了,也还是赵、武两家的血脉。”

    “这倒不错……”赵佶点点头,“朕的子嗣颇多,都留在京城也太拥挤了。”

    赵佶现在有18个还存世的儿子,而且他才三十多岁,后妃又多,看着还得继续生儿子。如果能生到70岁,儿子没100也有80个。那么多儿子都封亲王,光是赐第和俸禄就是笔天文数字了。

    以后儿子还要生儿子,孙子还要生重孙子,繁衍上几代说不定就有数千了。这可不是那种远支宗室,而是近支皇族。按照代降的标准,儿子是亲王,孙子是郡王,重孙子还是国公,便是旁系也得有个侯,封个官吧……数千公侯啊!平均一个公侯一年花销几千缗就是上千万缗!

    更不用说在开封府城内建数千个座府邸的开销了。府邸啊,给个“石库门”是不行的,怎么都得有个大院子吧?至少得是价值十万缗以上的那种,几千个大院,不得花费几个亿?

    看到赵佶动了心,米友仁接着忽悠道:“陛下子嗣众多,百子千孙也不是不可能的,要都在开封府居住……光是置办宅邸就是得掏空国库了。”

    皇帝居然也要当房奴了!

    “……若是都封出去,无非就是一百个国,一千座城。天下之大,无边无际,百国千城根本不是问题。

    况且子嗣太多的不仅是天家,哪家勋贵不是子孙满堂?天家苗裔总还有份富贵。可是那些勋贵的子孙后代,落魄的可真有一些。如果能封出一百个国,不仅天家子孙有国主可以当,勋贵的子孙也有地方做官去了。”

    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如今天下多得不仅是宗室、勋贵,贫苦百姓也繁衍生息到了万万之数。其中下无寸土,上无片瓦者,不知凡几。近年中原困苦,多有流离失所,流民成群,早晚为天下大患。不如果招为厢军,分与诸王,迁往海外封国。若一王得一万户,百万便是百万户。中原少了百万户流民,海外多了百万户国人啊!”

第1298章 发钞权和大分封 下() 
米友仁提出的建议当然是很好的,至少在赵佶看来是好的……

    赵佶叹了口气:如果他不是投了武好古,现在也该宣麻了吧?

    若是纪忆、武好古、米友仁、武好文都入了政事堂,大宋天下该多安稳啊?

    “寅哥儿,”赵佶忽然把语气放沉了,“朕问你,武大郎到底有没有拥兵向天下之心?”

    这话一出,大殿中的空气都几乎凝固住了。

    潘孝庵和武好文都摒住了呼吸,紧张兮兮地看着米友仁。

    米友仁似乎早就料到赵佶有此一问,当下就笑道:“陛下,周国和大宋是不一样的,大宋乃是与士大夫治天下。士大夫为天下谋,自然想要一统。

    而周国则是骑士、府兵与商人治天下。

    骑士、府兵贪图得是田庄,宋国虽然土地广阔,但是田皆有主。如果要圈成职田,恐怕要闹得天下皆反。凭着二三十万骑士、府兵,如何对付天下亿兆农人?如果不行圈田之法,那骑士、府兵所图为何?

    而周国的商人所图的则是财货。现在天津布、燕山铁、长芦盐、辽东面、高丽参、界河船等等,都已经行销天下。天津豪商个个赚得盆满钵溢。还有必要对大宋用兵吗?一旦兵火峰起,生意还能做得了吗?

    所以周国宁愿对高丽国用兵图谋日本、南洋,也不愿南下和大宋开战。”

    米友仁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大宋现在就是大周的经济殖民地。天津的商人们没有对大宋用兵的需求,反而会阻止用兵。

    而周国的军事公民们只想对能获得田庄和客户的地方动武。

    可大宋实行的是土地私有,而且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不过几亩。如果要在宋国,特别是人口密集的中原圈地设立田庄,肯定会引发剧烈的反抗,到时候少不了残酷镇压。

    可是他们镇压的对象,又是天津商人的主顾——天津生产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卖给宋朝地主的。

    顾客是上帝啊!把顾客都杀了,天津商人们怎么能答应?

    至于要用武力解放中原的大市场和劳动力云云的,工业革命以后也许会有这样的动力。毕竟生产力随着机器工业的产生而十倍、百倍的提升。交通运输也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而飞速发展。中原内陆,甚至西北、西南也就有了大发展的可能。

    可现在天津工商业的生产力有限,根本消化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而中原内陆的交通不便,土地又耗尽了地力,吃饭的人口又多,全靠精耕细作才能勉强维持着不发生饥荒。如果有太多的人口转入工商业,不仅原材料的运输成问题,连工商业人口的吃饭都成问题——中原王朝重农抑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以天津的资本家们能吃到中原地主阶级的市场就挺满意了,根本不会去想贫下中农的购买力。因此对占领中原的需求也就非常寥寥了。

    就算周国的军事公民也需要宋朝的市场。因为他们不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主,而是为了市场进行生产的农场主。骑士庄园和府兵田庄的产品大多也是用来换钱的,燕地的棉花,辽东的粮食,也需要大宋市场消化。

    米友仁接着说:“而且周国不仅有陆师,还有水军。大周水军之强,足以纵横四海。海外的辽阔、富庶之地不知凡几。多半既富且弱,易于征服。大周何苦放着海外富庶之土不占,而在中原挑起战火,使得生民流离,百业荒废?

    所以扩土于外,始终是周国工商军士的不二之选。不过周国的人口终是有限,想要开拓海外封国就需要在大宋招募一些衣食无着的流民,还望陛下可以行个方便。”

    赵佶点点头,不置可否。倒不是反对让国中的流民出海求活——不让他们走,留着揭竿而起吗?只是大宋圣君在朝,四方清平,怎么会有衣食无着的流民?

    米友仁又道:“此外,天津的大商巨贾都觉得入宋经营多有不便。希望能在大宋土地上能有个特别方便的所在,如能以京东商市及其周边封给郓王,那可就大大方便了两国贸易。

    而周国的大商巨贾是可以堂而皇之参与政治的,只要他们不肯开战,宋周之间就打不起来了。”

    听了这话,赵佶、潘孝庵和武好文都在心里面哀叹了一声。

    怎么堂堂大宋,竟然到了仰仗周国奸商才能苟安的地步了?

    大宋可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啊!堂堂士大夫,怎么可能比不过商人?

    ……

    “十一郎,二郎,你们怎么看?”

    米友仁一走,赵佶就皱着眉头发问了。

    “陛下,臣以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潘孝庵道,“暴周兵强,必须安抚,但同时又要严加提防。”

    “如何防?”

    “构筑棱堡!”潘孝庵道,“阿骨打受挫于燕子堡,合不勒受挫于临潢堡。此二堡,皆是所谓的棱堡。棱堡配合火炮、铁砂弹是有固若金汤之效的。

    如果朝廷可以在黄河西岸、南岸,选择紧要之处,广筑棱堡,布署新军,应该可以遏制拖延周军,使战局陷入持久。”

    赵佶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