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晖一路辛苦了!”上了年纪,脸上带着那么一点病容的陶节夫站在内堂门口相迎。

    “为官家办事,有甚辛苦的?”米友仁恭敬的行过礼,便被陶节夫拉着,一起携手进了内堂之中。

    王禀和张克公跟着进去,一并在陶节夫的内堂之中分别落座。等到女使端上茶水,米友仁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这才说道:“宣帅,辞陛离京时,官家吩咐下官先来趟大名府……幽州军还是要配合着河北军行事的,宣帅若有差遣,下官当尽力为之。”

    米友仁说话声不徐不急,平稳如一的声调中尽透着文人儒士的闲雅,还隐约有那么几分得意。

    武好古毕竟是他的老师!

    而且在武好古麾下,武将们不说,文臣之中,论资历,论和武好古的亲近,谁能和他米友仁比?根本没有!赵佳仁、何天然、陆人佳、张熙载、苏大郎等人不过是文吏的水准。吕好问、吕本知父子稍微强一点,不过也不能和他米友仁相比啊。在他老爸米芾过世前,他可是海路市舶制置使,在武好古的团体中妥妥的是二号人物。

    之前他因为是孝子,在开封府丁忧是没办法参与武好古的事业,现在既然被官家放出来了,那就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当然了,这个心思还是得先藏一藏的……可不能让陶节夫这些人看出来!

    陶节夫看着有点意气风发的米友仁:“怎地?元晖你真的能说服北平王听命行事?”

    米友仁笑了笑,道:“家师做这个节度使,只是不得已,他对朝廷,对官家,还是忠心耿耿的。”。。

    他的话是有根据的!

    别看他在家当孝子已经有段时间了,可是同武好古,同两位师娘之间,同师妹杜文玉之间,一直都是有书信往来的。

    他当然知道武好古“天下为公”的心思……在西门青和杜文玉的信里面,米友仁都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到两人的焦急了。

    武好古好像不想当皇帝啊!这怎么能行?

    你这个好徒弟赶紧来劝一劝吧!他当了皇帝,你就是当仁不让的宰相了!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两个女人着急,米友仁却是一点不急的。当皇帝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自己万般不愿意,被手底下一群贪图富贵的兄弟硬架上宝座的。这事儿自家老祖宗就干过,功臣将门就是这样来的嘛!

    当然了,黄袍加身的事情也不能急。加早了就是天下人人得以诛之的乱臣贼子了!大宋天下承平日久,赵家皇帝早就深入人心。自家恩师不过割了半县之土,就被读书人喷成乱臣贼子了。如果太早把龙袍披上,十有八九会变成众矢之的。

    所以这事儿不能急,得等机会!

    说起来,去年耶律延禧就是差一口气打进开封府啊!他要是打下来开封府,自家的恩师才有从头收拾旧江山的机会啊!

    真是可惜了……

    “元晖啊,”陶节夫看着米友仁,皮笑肉不笑着,“其实北平王所具有的燕地也不是如今唯一的藩镇,府麟的折家,河西的章致平,还有高家统辖的灵州,多少都有点唐季藩镇的样子。只是朝廷的兵马,都能进驻其地的。”

    这也是事实,府麟路虽然被折家世袭统治了一百多年,但是宋朝的禁军一直驻扎在府州的地盘上。直到现在也有两将河东新军驻扎府、麟、丰三州。

    至于河西路,情况也有点特殊。因为朝廷没有直接派兵出钱参与安西之战,而是让大教化团这个半商业半宗教的团体参与了安西之战。有点类似于汉武帝让李广利组织的那场“游侠远征”。不过却组织良好,后勤充足,而且对手也出人意料的菜。所以取得的结果,也远远超出了朝廷的预料。

    当然,出乎意料的成果不仅仅是取得了安西、北庭、天竺三个名义上终于大宋的都护府,还有一个被书院、道观、寺庙瓜分的河西路。

    因为参与投资大教化团的博士团、寺庙和道观都要收取回报,教化团的战士们也要得到功赏,所以章援也只能将河西路的大部分土地户口都分封给书院、道观、寺庙和教化团的骑士还有甲士。

    这样的分封,实际上也破坏了安抚使不管民政、财政的制度。让章援的河西路经略安抚使司变成了军、财、民一把抓的事实上的节度使司。

    而且在河西大分封后,大宋朝廷的流官当然就失去了统治州县的能力。面对一群武装的庄园、书院、寺庙、道观,他们根本无能为力。所以河西州县的官员,都只能由河西路经略安抚使司派遣军事封建主出任。

    另外,出任河西路经略安抚使同时还是大教化团团长和河西天理大书院(河西所有的天理书院都受大书院管辖)的司业,实际上也成了河西最大的封建领主。

    不过章援也没有拒绝宋朝的新军入驻凉州。在他的安抚经略使司隔壁,就是入驻河西的朔方新军第二将的兵营!

    最后,原本被高俅统治的灵州,也没有在高俅殉国后变成朝廷的直属州郡。赵佶派出了高衙内,也就是高俅的长子高尧康出任知灵州事兼兵马总管。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接替高俅出任西北宣抚的童贯所请。

    童贯在奏章中告诉赵佶,高俅的灵州军还没有真正覆灭,因为领受职田的骑士户和府兵户中不会只有一个男丁可以从军。只有骑士庄园和府兵农场可以保持,完全可以进行二次征发,重建灵州军。

    如果过早的对灵州实行流官统治,那些骑士户和府兵户就会担心自己的利益失去庇护,就不会响应二次征调了。

    所以赵佶就把高尧康派去了灵州,同时又调集了一部陕西新军入驻了灵州城。

    米友仁明白陶节夫的心思,他是既想要解决幽州问题,又不想和武好古兵戎相见,因为肯定打不过……

    “宣帅,”米友仁想了想,“不如这样吧,就调集一将新军,跟着下官北上。如果能进入天津府最好,不行的话,就进驻沧州清池县吧。”

    虽然沧州清池县还是大宋朝廷的地盘,但是基本没有设防。而把一将之兵调入和天津府接壤的清池县,可是个有点敏感的军事行动。

    “两将!”陶节夫伸出两根手指,“一将进驻清池,一将进驻清州。”

    陶节夫本来就没有想过能把一下子将部队调入天津府,先把两将新军开进和天津府接壤的清池县和清州,才是他的真正目标。

    “行啊!”米友仁笑着点点头,“可宣帅麾下兵力可够用么?将两个将调入清池和清州,用于对付辽人的兵马是不是少了一点?”

    陶节夫抚着胡须,“足够了……真定府路有四个新编的将(由相州团练改编)和一个河北军的将,定州路有折家军的一个将和陕西军的一个将,还有大名府的团练军,高阳关路有陕西的两个将和河北军的两个将。另外在保州、安肃军、广信军还有三个河北军的将。所以宣抚司直辖的三将开封军只是后备,不上前线也够了。”

    “哦,那下官就放心了。”米友仁口中应着,心中却道:有十五个将加一个大名团练军,还真是不少了!所以可以拿出两个将去牵制幽州军的至少一个将……这样三个大宋的精锐新军将就能互相牵制,动弹不得了!

    而老师一共只有四个步兵将,其中有一将还在辽东,再扣除一将守天津,可用的就只有两个将。正好一将对阵易州的辽兵,一将摆在平营滦三州。还剩两个骑兵将可以机动,但是骑兵将又不能攻城……大宋的这点心思,都用在了互相掣肘之上,这场定州之战,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陶节夫点点头,又对米友仁道:“元晖,你家在天津市还有不少产业和子弟吧?”

    米家也是天津市的“发起人”之一,在共和行、天津银行、京东银行、佳士得唱卖行等产业中都持有股份。而且在天津市内还有自家专营的茶行、扇子行和报纸,买卖不大,但也不算太小。

    “是啊,”米友仁道,“下官家里面在天津市是颇有一点势力的,不知宣帅想要下官在天津市做点什么?”

    “也没什么,”陶节夫笑道,“就想租用一二百艘运粮的纲船,价钱好说,但是操船的人一定要可靠。”

    “行啊,包在下官身上了。”

第1086章 报告老师,朝中尽是国贼() 
二月初,仲春气暖。

    不管河北的其他州县在辽兵的威胁下如此颤栗,可是一进天津府治下,便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无比安全的感觉。

    界河县境内,由砖石铺成的官道两旁,正是冬小麦茁壮成长的时候,绿色的麦子成片成片出现在眼前,显得非常养眼。也有一些田土中没有播种冬麦,不少农夫正在弯腰劳作。米友仁知道,他们大多是在播种棉花。棉花本不是天津府旧有的作物,是在安西战争结束后,由海路市舶制置司和博士团联手引入的。

    当时米友仁是海路帅司,亲自主持了棉花引入,还为新式纺机的设计开出了一笔悬赏。

    除了播种棉花和冬小麦的土地外,在界河县境内还有大量的草田,种了营养丰富的苜蓿草。界河县境内的土地,大多采用草田轮作法进行耕种。而且都是大片的田土,没有小块的田垄,所以马耕也极为普及。米友仁一路上就见到了不少正在耕田的壮马。

    不过让人感到安全的,却不是这番欣欣向荣的农耕场景,而是整齐摆放在农田一角的盔甲、兵器和马鞍!一旦有敌人来袭,正在劳作的农夫们,马上就会披上盔甲,拿上武器,骑上战马,与敌厮杀!

    另外,在大片大片的农田之间,还有不少高大的红色堡垒矗立着!这些堡垒都是夯土包砖,周围有壕沟掩护,占地虽然不大,但绝对是难攻不落的硬骨头。

    这是所谓的“五骑士户连堡”,堡垒之中通常居住着五个骑士户,包括家眷、客户,可能还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