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香窃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北京出发这一路,行程都是预订好的,每天走多少路,到了就有驿站可住,王子晋很难得地又享受到了公费旅游的好处,每当晚上到驿站住宿,能够有热饭菜吃有热水洗漱,就觉得自己现在的境界好低,原先出差都是住四星以上饭店的说!

    古代陆地旅行,那辛苦真不是一般的。虽说如今天气开始转暖了,春风吻上了大家伙的脸,可是一出山海关,这春风就不那么和煦了,越往北走,就越是凛冽,等到了广宁卫所,远远望见那高大的城楼和城中的楼阁时,所有人都觉得身上骨架都要散了。——这才走了到朝鲜平壤的三分之一路程!

    广宁是李家的根本重地,也是辽镇总兵的治所。不过眼下的辽镇总兵不姓李了,而是从大同总兵任上转过来的名将马林,当然马林的这个名将称号,和李成梁比起来水分就多了不少了。

    马林是带惯了兵的,知道这军营里面的山头主义格外严重,况且李家经营辽东那么多年,根基深厚得无法想象,他来当这个总兵,一个不好就是坐在火上烤。所以到任之后,马林啥事都不干,召集李家旧部发了一通安民告示,那意思你们原来干嘛现在还干嘛,只要不给我添乱,我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辽东李家捞了那么多钱,也不是白捞来享受的,李成梁厚饷养士,在整个大明朝都是出了名的,其直属名下的家丁就有三千多,加上自己家将和儿子们拉起来的队伍,李家八千家丁可不是什么虚数。

    八千家丁啊!说起来所有的大明武将都要流口水,家丁是什么概念?那都是如臂使指,冲锋在主将之前,死战在武将之后的股肱,一般总兵能有个几百就不错,马林这种将门世家,也就趁个一千多家丁,李成梁能拉起八千来!也难怪他能镇守辽东这个四战之地数十年,战功彪炳了。

    辽镇的兵将当然不止八千,问题是有这八千家丁做骨干,再去带动别的队伍就比较容易指挥了,如今辽镇精兵不下五万,当真是威风八面,再加上李家拉拢女真人各部,用来牵制土蛮蒙古,所以辽镇现在的形势比李成梁刚上任时好了不知多少。

    安定的环境,再加上李家将广宁当作辽镇大本营来悉心经营,广宁卫已经成为了辽镇最为繁华的城市,几乎整个辽镇的财富,都要经过这里流动。

    走在广宁的街头,王子晋有种错觉,这里真的是辽镇吗?怎么看都有些苏州的热闹感觉啊!诚然在时尚这一点上,广宁肯定是比不得领时代风气之先的苏州,可是蒙古和女真人的贡市队伍,却让这个城市有了一种别样活跃的气氛。

    到了李家的地盘,当然要拜拜地头蛇,朝鲜一旦打起来,辽镇也是首当其冲,因此沈惟敬就拉着副使王子晋,一同去拜望辽镇总兵马林。

    马林很是知趣,看他住的地方就知道了,他居然没有入住原先李成梁的辽镇总兵衙门,而是另起炉灶,自己盖了一座宅子来,打起辽镇总兵的旗牌,心安理得地当起了被架空的辽镇总兵。

    虽然底下李家的骄兵悍将不怎么买账,不过马林这作派至少保证了平稳过度,所以现在的辽镇内部矛盾比较缓和,马林的总兵衙门口那些把守的兵士也比较淡定。可是一听说这是兵部派到朝鲜去的使节,还带着给日本和朝鲜的诏书,兵士们瞬间就不淡定了,几个人撒开腿往里跑,显然是去报信,其余人都围上来,对沈惟敬和王子晋七嘴八舌,大意都是在问,朝鲜那边是要打起来了么?会不会打到辽镇来?朝廷会不会出兵?

    王子晋心中诧异,这些人可是总兵衙门的门子啊,居然不索要门包?可见如今的辽镇,战争气氛已经日渐浓郁起来,而这些士兵们,显然更早地嗅到了战争的气息,感觉到了战争的压力。

    这才是广宁啊,辽镇的中心地带,已经如此紧张了,到了鸭绿江边的九连城,凤凰城,甚至江对面的朝鲜,又该是怎样一副情景?在苏州初闻朝鲜消息,在北京受命为赴朝赴日使节的王子晋,直到这一刻,才有了一种很真实的感觉:我真的是踏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之中了,而且是在第一线!

    这样的一种觉悟,让他背后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似乎是接到了某种警报的动物一样。周遭的兵士中,很有些上过战场的,原先还对这相貌文弱的副使不屑一顾,这会都察觉到了他的变化,纷纷投以惊诧的目光。

    等到马林的家将出来,引领二人进去时,王子晋已经稍稍平静了下来,见到马林时,也能按照规矩大礼参见,毕竟他们俩都是挂的武职,可不敢在这一方重镇面前扎刺。

    出乎意料,马林本人却似乎对于他们的使命不感兴趣,随意敷衍了几句,就打发他俩走人了,二人带来的礼物倒是照收不误。

    王子晋心里纳闷,衙门口那些官兵都已经紧张起来了,怎么辽镇总兵马林还这么一副惫懒模样?莫非又是个庸将?还没等他想明白,马林是庸将还是名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坏处时,便见到在衙门口外,一队盔甲鲜明的兵马等候着,当先两位年轻武将,都是精神抖擞,志气高昂,一看长相,就和李如松、李如桢有五六分相似。

    王子晋这才恍然,原来马林自己也知道,朝鲜就算打起来,李家比他要着急得多,所以李家才是正主!这不,正主来了!就不知,这二位是李家那么多儿子里的哪两根木头?

第六十章李家松柏() 
李成梁自己的名字叫成梁,本人似乎也对木材很有爱,于是生的儿子取名都是木字旁的,从老大下来,松柏桢樟梅梓梧桂楠,一排木头。据明史上的记载,九个儿子都是官运亨通,后来前五个是做到总兵官,后四个做到参将一级,将门世家是名不虚传。至于真实本事如何?反正打仗亲兄弟是不会假的,貌似王子晋记得,李家兄弟在打朝鲜时都很肯拼命的?跟后来打努尔哈赤的时候完全是两副面孔。

    这两个,看年纪都不算大,二十郎当岁三十不到,活生生的塞外健儿模样,当然以王子晋的眼力,他是看不出哪种叫骄横跋扈,哪种叫威武雄壮,反正这俩看着一定比他敢打能打就是了。不过从年纪上来看,显然不会有李老二如柏在内,因为老三李如桢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

    果然两个上前报名,都是李家的儿子,大的一个是五子如梅,小的一个是七子如梧。王子晋看着李如梧那张年轻的脸,心里就是一阵感叹,倘若不知李家日后的结局,谁会想到这样意气昂然的少年郎,会在建州崛起的铁蹄下颤抖成那般模样?

    应该是事先从李家老大如松和老三如桢那里得到了消息,李如梅和李如梧两个对副使王子晋甚为热情,沈惟敬这个正使再度受到了轻视。这让王子晋很有些头痛,因为他还不想和沈惟敬闹翻,严格来说他现在和沈惟敬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这趟差事办得不好的话,大家一起完蛋。

    “两个小混蛋,真正是纨绔子弟啊,从来不对无关人士加以任何关注的。”王子晋牙痛一般地想要呻吟,一面应酬两位李家木头,一面拼命地试图拉上沈惟敬和他一起。可是两个李家木头无动于衷,继续保持着纨绔子弟对无关人士不屑一顾的作派。直到王子晋万般无奈,抬出了李如松作为招牌,这两位才很不情愿地松了口,邀请沈惟敬一同前往李家大宅,也就是原先的辽镇总兵府。

    沈惟敬的脸都黑了!任是谁,被人这么赤裸裸地无视,心里都会受不了的,至于反应多大,视其自我心理建设程度而有所不同。不幸的是,身为一个昔日老混混,今日的新扎朝廷使节,自命将要创立一个日后的大有前途的家族的沈惟敬,绝对属于心理防线极度脆弱的那一群。

    因此对于王子晋有意示好的举动,他心里当然不会有丝毫感激,反而越发觉得屈辱,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给你好看!至于对李家那俩小子,沈惟敬反而没有那么切齿痛恨,他也知道以后朝鲜的事情,李家拥有无可争议的发言权,况且李家将门世家,虽然李成梁是退下来了,老大李如松可还在,而且是日出一样的火热声势,这种人他仰起头来都看不到背影,恨也是白恨。

    王子晋只看他脸上的假笑,就知道沈惟敬心里已经把自己给恨上了,不禁暗自冷笑:你恨就恨好了,说不得今日就要在这里给你埋个地雷,将来爆起来,不但断了你的念想,也撇清我自己!

    话说他和沈惟敬搅到一处,时时都会提醒自己,要留好退路,讲和谈贡这种事,在大明朝是极度不招人待见的,隆庆和议是张居正一手主持,后来尚且因此被弄得很是尴尬,如今他这么个小卒子会有机会担任大明朝廷的使节,又何尝不是因为明智之人都想要敬而远之?

    所以他早就谋划好了和沈惟敬脱开关系的后路,这后路还要着落在李家的身上,因此今日要死命拉着沈惟敬一同去,埋地雷使绊子也是要看时机的。

    于是两个彼此都心怀鬼胎的正副使节,脸上笑呵呵地你谦我让,直到李家两根木头都不耐烦地催起来,才并马跟随而去。

    包揽了辽镇商民之利的李家,这广宁的总兵府当然是美轮美奂,连屋接栋,相比之下马林那个现任总兵衙门简直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一样。不过这卸任的总兵和现任总兵毕竟不同,李家并没有大开中门迎接两位朝廷使节,而是引领两人从边门而入,李家在广宁最大的老二李如柏在二道门迎接。

    对于后世反复研究过萨尔浒之战历程的王子晋来说,李如柏在那一战中的表现简直是不堪入目,几乎就是不战而逃,甚至有人言辞激烈地指责他们是通敌。对于这个指责,王子晋认为李家的儿孙们最后基本上都是死在努尔哈赤手里,所以通敌还未必可信,但是怯敌避战那是一定的了。那一战李家军的领兵人物,就是这位李家老二的李如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