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王子晋正憋着挑事呢!他看到努尔哈赤的眼神了,按说如果顾允成真的是很有身份的话,他现在出来说话了,自己应该先给俩人介绍一下,这介绍的时候把两边的身份都点一下,大家都是官面上的人,总要过得去一点。可是要那样的话,还怎么挑事?
王子晋就只是对着努尔哈赤摇了摇头,用眼角朝顾允成那边歪了一眼。这意思就很含混了,要怎么理解都成。努尔哈赤这下就会错意了,因为他之前就犯了一个错误,他认为这使团是王子晋为首的,没看那个沈惟敬对王子晋也这么恭敬么?而使团的旗号上,可是写着正使姓沈的!这也不奇怪,上次使团王子晋就只是副使,不过他这个副使是当家的,沈惟敬只能敲边鼓,这一次估计也是这样吧?
既然如此,王子晋是这使团里最大的,那么这小官必定身份不及王子晋了。努尔哈赤这先入为主不要紧,他就会错了王子晋的意思,以为王子晋是告诉他,不用理会这家伙,万事有我!
这就叫有心算无心了,饶是努尔哈赤一代豪杰,也万万想不到,王子晋这个书生,从一开始素昧平生的时候就琢磨着怎么祸害自己了!
第四十二章()
努尔哈赤自以为得到了王子晋的提示,对于这忽然冲出来出言不逊的明朝小官就来了个视而不见。顾允成这下可恼了,他称呼努尔哈赤为奴某,在他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不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嘛?可是你一个大明辽东都司治下小部落的头领,竟然敢无视我这个礼部主事的问话!
也不怪顾允成气焰嚣张,大明朝负责跟这些外族接洽的部门就是他们礼部,好比辽东各族每年要到几个关市去跟大明朝贸易,这关市就是由礼部派员监督的。至于每个部落凭着敕书到京城去朝觐,那就更是礼部的盘中菜了!顾允成去年是没赶上,要是他那会就是礼部主事,多半就是他来接待努尔哈赤一行进京朝贡了。
这现管的面对被管的,那当然是气焰高涨了!刚刚顾允成随口问了一句,在他并不是有多上心,只不过顾允成也不是草包,他是礼部官员,这塞外民族事务本来就归他们管,再者现在朝鲜有大事,辽东各族要是不稳的话,那也是很叫人头疼的,顾主事这才多嘴问了一声。
谁知竟然被无视了!顾允成这火登时就上来了,其愤激程度可以参照某人撞车之后大叫我爸是某某的心情,他现在就很想提着努尔哈赤的耳朵大声呵斥:拜托你给我睁大眼睛看清楚,我可是礼部主事,就管你们的!
当然他自幼饱读诗书,这礼仪还是不能乱的,哪怕心里已经火了,脸色也没有多大变化,只是阴沉了一些而已,语调也冷了许多:“敢问建州部,都是这么不知礼数吗?不知道款塞卖马,是应该在抚顺关,还是在这广宁?”
顾允成这么一问,就显出业务相当精通来了,建州部只不过是辽东关外和大明有互市协议的其中一个部落,建州三卫加起来也就四十道敕书而已。这敕书也相当于是大明国内官方贸易的堪合,经过礼部核发,你每个部落每年能卖多少马,能从大明朝购买多少额度的物资,都是凭这敕书来定的,每份敕书代表的交易量都是固定的。
像叶赫这些跟明朝交往较久的部落,敕书都上百了,努尔哈赤这是家门不幸,建州卫十几年前出了个大叛逆,明朝史书上记作王杲,后来被李成梁给平了,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也就是在这一战中被李成梁给杀了。建州卫出了这么大的叛逆,被打压那是难免的了,就现在这四十道敕书,还是李成梁为了扶植努尔哈赤崛起,给他争取来的。
塞外部落凭着敕书,才能跟明朝交易,因为他们主要出售的就是马匹,所以这关市又叫马市。马市不是到处都能开的,辽东就是在开原和抚顺两处为主,沈阳也开过几次,不过不算大。建州部赶着马到关市来,这就叫款塞,按规定应该是在抚顺关交易的,努尔哈赤现在跑到广宁来,确实是有点不合规矩。
努尔哈赤被这一问,也有点恼了。他哪里不知道这点规矩?不过他原本就是在李成梁府上当家丁的,后来出去自立门户,也还是离不开李家明里暗里的支持,这广宁卫那是常来常往,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这次又是来求援的,不到广宁卫的话,难不成叫李如柏到抚顺关来见自己?努尔哈赤还真没认为自己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他这会在等进城,已经是有点不耐烦了,被顾允成这么刁难意味很重地一问,登时也来了火气。最要命的是,这个小官挑出来的,确实是个毛病!努尔哈赤心里很清楚,如果辽东都司的巡抚郝杰知道这事,用这个借口就能正大光明地把自己给赶出广宁卫去,那自己岂不是就白跑一趟?
当然借口始终是借口,他也相信郝杰未必会这么对待自己,眼下辽东的形势就跟个大油坛子一样,一点就着,辽东巡抚应该也很头疼呢。但是,努尔哈赤身为外族,从小到大真是看惯了明朝官员的各种嘴脸,像顾允成现在这样,抓住点事情就上纲上线,拿出种种条规来说事的,努尔哈赤真是看得不要再看了,所有的贪官污吏,挟势索贿的时候全都是这副德行!
当下努尔哈赤把脸一转,对着顾允成也不行礼,只是沉声道:“这位大人请了!在下佟某,到此并非是为了卖马,而是有紧急军情,事关辽东——”看了王子晋一眼,又加上一个词:“——和朝鲜安危,所以星夜兼程入关,到广宁来报信的。”
什么紧急军情?那当然就是九部联军围攻建州部的事了,这军情紧急不紧急?说紧急也紧急,因为关系到建州部的生死;说不紧急,那也不紧急,明军才懒得理会这小小的建州部死活,李家都不在了,努尔哈赤的线这就算断了!
努尔哈赤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当顾允成问他是什么紧急军情的时候,他就是不说,一口咬死了军情紧急,只能报告给要紧的人,好比辽东巡抚啊,辽镇总兵啊这些,那意思你是谁啊?也想知道紧急军情,这跟你有半毛钱的关系嘛?
确实跟顾允成无关,但是顾允成居然被一个辽东小部落的酋长给鄙视了,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子晋在一边看这俩人你一言,我一语,这火都已经起来了,知道差不多了,现在是话赶话地抢白了几句,自己没反应过来还算正常,要是一直任由他们这么矛盾激化下去,等到这俩醒过味来,那就要怀疑到自己的头上了!
他赶忙拉了拉顾允成,脸冲着努尔哈赤作色道:“佟指挥,你不可无礼,这位乃是京城礼部的主事顾大人,将来你们要再进京朝贡,还得指望顾大人为你们办理换文事宜呢!”
王子晋这话表面上是很得体的,他申斥的是努尔哈赤,让顾允成得了面子;在努尔哈赤那边,他又是暗地里帮了一把,官场上如果不是很好的关系,是不会这样当面点出别人的背景来的。
这俩人当然都是满意了,顾允成是明面上满意,努尔哈赤是暗地里满意,都觉得王子晋这人,关键时刻还是很靠得住的。但是反过来,顾允成心里还是憋着火,还没法发出来了,因为努尔哈赤现在再低头,并不是冲着他这个人,而是给他的官帽子面子!顾允成向来是狷介的性子,而且自视很高,不然也不会把争国本这种敏感的话题放到进士考试的卷子里去说了。这会对方虽然是低头了,可是也只是嘴上服软而已,看得出他心里还是没把自己当一回事,那什么紧急军情就是不说!
顾允成还没法发作,因为刚刚王子晋也说得很清楚了,他的身份就是礼部主事,你管辽东的军情作甚?不管是不是紧急军情,这事就不是你应该管的,这里大庭广众,也不是打听此类敏感问题的地方吧?
王子晋要得就是这个效果!让顾允成没来由憋一肚子火,你不是有紧急军情不让我知道嘛?我还非要知道不可!他自然就会想办法去了解建州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法给努尔哈赤找点岔子出来,这俩人一掐起来,一旦引起了顾允成背后那个派系的注意,这蝴蝶翅膀扇的风可就越来越大了啊!
到底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王子晋也没十足的把握,顾允成也是个有经验的知识分子,哪能事事按照他的指挥棒去转?但是他也不在乎,反正大明朝最后是完蛋的,事情再糟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所谓触底反弹,现在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基本上都是好的!
小小的口角很快过去,两边先后入城,努尔哈赤还很给面子地让使团先进城了。这看似恭顺的姿态,顾允成又记在心里了,因为这显然不是对他,而是对王子晋的!他不由得在心里给王子晋又记上了一笔,这家伙为何跟塞外异族关系如此融洽?嗯,值得好好调查一下!
想归想,顾允成现在手边可没什么人手,他们这派系的主要力量是在江南,北直隶也很强,但是辽东几乎就是空白了,这里是晋商的地盘,而晋商,在传统上是支持张居正那一派的,大家彼此不对路,连江南的商人都极少到辽东来。所以要想找努尔哈赤的麻烦,他想来想去只有三条路,第一是从中枢着手,挑建州部的刺,不过这只是小打小闹而已;第二就是通过辽东都司,查知这建州部的底细,然后再设法炮制;第三就是通过使团了,别看这使团名义上是对东瀛的,但是他知道,王子晋领的旨意可不光是负责谈判就算完事,他几乎可以说是大明在朝鲜建立经略司之前的最高协调和监督官员了!以朝鲜战事的名义,要想牵涉到这个靠近鸭绿江边的小小建州部落,岂不是易如反掌?
于是,王子晋在进了广宁城之后,就极为惊喜地发觉了顾允成的变化,这家伙居然不再在使团里到处挑刺,对自己说话甚至都带着笑脸了!
第四十三章()
小小计策初见成效,王子晋心里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