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送信的又是王子晋的亲随,这中间的真相不言而喻,一切都是王子晋在捣鬼,因为他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把这个结论说出来之后,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都是面面相觑,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横跨整个朝鲜半岛,相距上千里的距离,这么广大范围内的多方协同作战,竟然是此人一手操作出来的?小早川隆景下意识地就把这样的大手笔和自己的父亲比较了一下,结论令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假如毛利元就的手腕也有这样的水准的话,当年毛利家也就不会被大友家从九州赶出来了!
这并不是说毛利元就的脑子不好使,而是王子晋的理念不同,试问这世上还有谁有他的经验,可以对方圆三千里,牵涉到数十万人的物流系统作出精确的计算?虽然没有计算机,王子晋算出这些数字来很是辛苦了一下,不过只是估算的话,再加上几十把算盘的帮助,他还是做到了。如果王子晋站在他们面前,大方地讲解这一课的话,结论必然是:“这是领先数百年的理念的胜利!”尼玛,身为穿越者就是这种时候最爽了有木有!不能大声说出来真的很憋屈啊亲!
惊叹,不信,最后还是只能接受事实,那就是不管是这家伙一手策划实施,还是因势利导趁机摘了桃子,现在王子晋的手里是一手好牌。他甚至很体贴地考虑到了在朝鲜的各路倭寇的立场,小西行长不用说了,在平壤是度日如年,能够把这个矛盾上交到丰臣秀吉那里,对于他是求之不得。
加藤清正远在咸镜道的崇山峻岭中打转转,被当地土著的抵抗弄得焦头烂额,现在也在饿肚子呢,这会平壤城如果不稳,他就得沿着朝鲜东海岸那极其简陋和危险的道路向南撤退了,所以他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谈判开启;倭寇水师就不用说了,现在这状况要保证对马到釜山的航运都很成问题,天边一点帆影出现都会让藤堂高虎的水师惊慌失措半天的,他们更加需要时间来重整实力。
水师出了问题,朝鲜的其余倭寇想要调整态势都很难做到,驻守原地等待谈判,这起码能够少消耗一点物资吧?正好还可以顺手绥靖一下地方,把最近跳得很欢腾的朝鲜义军们打压一下,所以他们也没多大意见。
最主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明军和日本还没有真正进入大规模的交战状态,除了小西行长所部之外,其余人和大明都没有多大的仇恨,那么这仗,晚一阵子再开打,又有什么关系呢?
几个人碰头这么一商量,就发现自己就算再怎么不服气不情愿,都不得不承认,接受明军的条件,大家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进行谈判,这才是最佳的选择!谁不服气?立花宗茂就很不服气。
他是少年英雄么,父亲和岳父就是九州名门大友家号称双璧的名将,自己打仗也很有一手,几年前面对席卷九州的岛津家大军,立花宗茂不顾双方数量上的悬殊差距,很是打出了几场漂亮仗,在丰臣秀吉的九州讨伐军登陆九州岛之前,将北九州的形势给稳定了下来。也是因为这些战功,他被丰臣秀吉赞誉为“关西义勇第一”。
少年成名,意气飞扬的立花宗茂来到朝鲜,就是想要建功立业光大家门,要知道这立花家的家督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家里那只母老虎立花訚千代,到现在可都还认为她自己才是最合适的家督呢!摊上这么个心气高又有本事的老婆,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入朝以后,立花宗茂这仗是打得很顺手了,不过也很无趣,他的兵力太少,只有两千五百人,精锐是很精锐了,却打不了什么大仗。况且朝鲜的军队也太脓包,一触即溃,前面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一路势如破竹,后面的只有跟着吃灰的份,立花宗茂发财是发了一点,正经仗没打过一场!
这令他甚为无趣,所以这次虽然情况不利,他也要留下来帮着小西行长防守平壤城,倒不是因为他跟小西行长有多要好,而是因为好容易捞到机会和传说中强悍无比的明军交手,立花宗茂非但没有惧色,反而全身的斗志都燃烧起来了!
结果却是更大的失望,在自己还没有见到敌人的真容之前,就莫名其妙吃了一个大亏,整个朝鲜的倭寇全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乖乖地接受对手的安排,转入和谈之中,以便争取时间积蓄力量!这叫跃跃欲试的立花宗茂情何以堪?
所以理智虽然告诉他,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是这情感上还是接受不了。回去之后,立花宗茂彻夜难眠,居然破天荒地给自己的老婆写了一封信,诉说近日来的遭遇——嗯,确实是破天荒,立花宗茂的个性要强,对于自己那个貌似比自己更加强势的老婆总是有种不服输的心理,所以除了报喜和炫耀之外,他还真的很少给立花訚千代写信。
在这封信中,他将自己所知的最近的朝鲜战况大略说了一遍,最终的结论就是,不管承认不承认,王子晋这个大明人,在没有动用明朝大军的情况下,便胜了漂亮的一仗!“——倘若此人不去,则除非太阁亲征,否则我军在朝鲜前途堪忧!”这就是立花宗茂的结论。
身为大友家两大名将的传人,立花宗茂的兵学是相当务实的。他虽然不能像王子晋那样精确地计算和调度,但是也看到了此次王子晋成功的诸多因素。最要紧的,当然是朝鲜倭寇对于海路后勤无可救药的依赖症,一旦这方面受到重大打击,立刻就像是把在朝鲜的十余万大军都绑上了枷锁,纵有千般智勇,也无施展的余地!为将者,最怕的就是这样的敌人,根本不给你用刀锋来争取胜利的机会,而是一点一点把绳索套在你的身上,让你捆着双手等死!
除了海路之外,统一指挥也是个大问题,此前朝鲜各路倭寇的作战,都是预先拟定好的方略,大家按照名护屋城出发时商量好的计划,一路打过来,很是顺利。一旦遇到大规模的突发状况,甚至没有人能站出来统合一下。就拿王子晋这次玉碎计划来说,只要坐镇汉城的宇喜多秀家稍微有点大局观,把自己真正当作朝鲜全军的总帅来进行调度,至少不会出现几万大军出发到了平壤之后,才发现军粮要断供这样的乌龙吧?
“——总之,一旦和谈不成,战端重开,大明军大举前来,则除非太阁亲征,否则我军危矣!斯时,吾亦无心功业,只盼武运昌隆至全身而退,得以再见柳川城,便足矣!”九州的柳川城中,当日曾经和王子晋的名护屋城中有过一面之缘的立花訚千代,将手中的信笺放下,微微蹙起好看的眉毛,嗤了一声:“别扭的家伙,就不知道说一点好听的吗?”
在她的手边,是另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九月十二日,太阁下令,接受大明使者讲和之请,朝鲜全军即日起原地待命,不得妄动,由西笑承兑与石田三成前往平壤迎接大明使者!”
“大明使者——还是当初的那个人吗?”
第十三章()
接到日方发来的回音时,义州的总兵官署衙门里是一片欢腾。祖承训很高兴,因为可以不用打仗了,这些日子来他指挥着手中不到一万的兵力不断挑衅平壤城的倭寇,压力也是不小的,尤其是平壤城里的倭寇总数增加到六万五千多人的那段时间,祖承训每天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生怕梦中一个霹雳打下来,倭寇大队朝着义州杀过来了!
使团的成员们当然也很高兴。他们都不知道王子晋这些日子忙了什么,但是事实明摆着,这边送信过去要求和谈,那边很快就同意了,而且是先下令全线停战,然后还派了要员前来迎接,这姿态可以说是相当有诚意了!说得极端一点,哪怕这次谈判最终毫无结果,还是要开战,就凭倭寇这停战谈判的姿态,他们回去都能向礼部交差了。
朝鲜人的心情相对要复杂一些,他们当然觉得,是因为我们的水师神将李舜臣打了大胜仗,所以倭寇才这么老实了。这会大明却要和倭寇和谈了,那么我们那些烈士的鲜血会不会白流了?不过,朝鲜人的情绪总体还是向好的,因为这怎么说都是一场大胜利,在有利条件下开展的谈判,至少大明用不着再出卖我们的利益了吧?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万历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大明使团从义州出发,一路前往平壤,然后在那里,他们将会合前来迎接使团的日方人员,然后一同前往东瀛九州的名护屋城。
作为使团名义上的正使沈惟敬参将,现在对于王子晋的信心又多了几分。这一次的环境比上次出使要糟糕很多,上次到东瀛的时候,倭寇大军还没有正式踏上朝鲜的土地,双方还没有撕破脸呢。就是这样,他们也在松浦城坐了差不多十天的冷板凳,如果不是王子晋采取了果断的行动,还不知要被倭酋丰臣秀吉晾到什么时候。
而这次,朝鲜已经打得都快烂掉了,大明军的手中沾满了倭寇的鲜血,光是砍掉的首级就多达两千!嗯,前有顺安之战,咸镜道的小小冲突,然后是平壤前线的一系列战斗,还有郭梦征对于敌后的袭扰,加起来砍下的首级确实是超过两千级了。这种情况下,倭寇空有二十万大军,却只能乖乖地停战接受和谈,还派了重臣前来平壤,千里迢迢把使团迎接到名护屋城去!就冲这架势,沈惟敬就深信,这一次的出使,大概又可以像上次那样,混个名利双收了吧!那么,自己这颗脑袋,估计又能稳稳当当在脖子上多待那么一阵子了。
因为这个原因,他对于王子晋的态度是恭敬再恭敬,甚至都有点奴颜婢膝的味道了,不得不如此啊,他的性命,还有儿子的未来前程,沈家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希望,全都在王子晋的手里捏着呢!这会他甚至连京城里那位大人物,兵部尚书石星都不指望了!
顾允成则是很懊悔,他原本已经下定决心要对王子晋进行盯人防守了,甚至为此不惜一直跟到顺安前线去,结果一不小心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