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庚子猎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跃将他拽了起来,说:“我对你很失望。”

    “表哥,我”何顺低着头心情非常失落。

    曹跃气坏了,说:“你这个王八羔子,不把心思用在如何学习上,却把心思放在如何讨好我上,你以为你是什么人?你是高力士还是魏忠贤?我身边不需要讨好我的人,你要真想做这样的人,我立即找人给你阉了,让你做太监,专门帮我处理私事。”

    何顺尴尬一笑,“我错了。”

    “好好学习去。”曹跃训斥,“这次回去之后,你别在我身边,就天天在军校里。”

    “是。”

    经过几个月的厮杀征伐,曹跃不仅仅平定了甘肃之乱,还沿途收拢了各路大军,从出发之前的两千三百人,到后来越打越多,成为一万三千人的军队,最多的时候一万六千多人。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甘陕总督陶模的鼎力支持,如果不是他全力筹集粮草,曹跃不可能支撑得起如此庞大的军队。

    军队从肃州向东行军,途中经过凉州府、兰州府、巩昌府、秦州府,在时间进入到1897年的十月末的时候,一万三千大军顶着风雪回到了陕西省。

    准确一些说,应该是来到了陕西省。

    对于这只甚至服装都不统一的军队来说,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离开甘肃,离开甘肃之后,将要迎接的不知道是怎样的未来了。

    跟着曹跃曹二郎,也许上一步是天上,也许下一步是地狱,但众人已经把宝压在曹跃身上。只要曹跃高升,他们就会水涨船高。

    曹跃平平定甘肃之乱不单单在西北引起轰动,就连朝廷里都引起了轰动,紫禁城里议论纷纷,颐和园也是惊讶不已,帝党和后党都没有想到,当初那个被他们没看在眼里的曹跃曹二郎真的平定了甘肃之乱。

    现在的曹跃不是一年前的曹跃了,他如今手中握着将近两万大军,两万彪悍的西北军。

    朝廷新军武卫前军,武卫中军,武卫左军,武卫右军,武卫后军之中,最能打的要数聂士成的武卫前军,最受军纪训练严格的要数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但最彪悍的要数董福祥的白色小帽部队武卫后军,这支来自甘肃的军队。

    但即便武卫后军,也无法平息甘肃之乱,董福祥没这个本事,或者说因为他们都是同族的原因,董福祥下不了手,乃至于甘肃叛乱翻翻覆覆不断折腾,害的朝廷不断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

    但这一切被曹跃给平定了,起码在最近几年之内不需要担心甘肃在此起战乱,朝廷能够安心国家的大西北了。

190。第190章 连升三级() 
曹跃的军队居然把朝廷头疼许久的甘肃之乱平定下来,这不能不让翁同龢、刚毅、世铎、廖寿丰等军机大臣等人大开眼界。更让这些高官感到光荣的是,俄国大使卡西尼亲自前往总理衙门,请求印度本次甘肃之战中一些窜到中国的俄国强盗,卡西尼说这些强盗在俄国境内犯下大罪,被俄国通缉,洗劫了一处军火库之后,为了逃捕,流窜到中国。而在甘陕总督陶模和新疆巡抚饶应祺的奏报之中,则认定这两千俄国骑兵是俄国的正规军,甚至火力之强大“前所未见”,必定是俄国为了试探而拍出来的一支主力骑兵部队。

    卡西尼请求不成,不得已威胁起来,如果不引渡这些俄国罪犯,则俄国公使决定拔旗回国——这无疑是在威胁,如果不引渡则俄国将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

    而此时的内阁总理衙门大臣是恭亲王奕?,但此刻的奕?已然六十五岁高龄,尤其是同治驾崩之后,一直被慈禧压制导致他郁郁不得志,心情差也让他的精神差,此间在王府一直养病。同时俄国人当然不和这个连说话都已经说不清了的无权老王爷谈,由于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因此李鸿章在俄国人心中说话非常有分量,卡西尼以断绝外交为要挟,朝廷不得已再次启用李鸿章代理总理衙门大臣,与俄国人洽谈此事。

    李鸿章坚持认定这八百属于战俘,但卡西尼却认定此八百人属于罪犯,关系国家体面,双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

    但总体来说,朝廷对曹跃抓到八百俄国俘虏非常兴奋,尽管是麻烦,可却是在慈禧当政的时候取得的外战最大大捷了。当年被吹为神迹之战的圣祖康熙爷领导下的雅克萨战役不过打死俄国八百多人,这次曹跃和新疆军民联手消灭了一千二百多俄军,生擒八百多人,当真是清廷一大盛事。若不是碍于俄国公使卡西尼的强烈要求,朝廷早就宣传起来了。不过即便是朝廷上没有明说,但非常不重视保密的清廷各个王爷之间也早就传开了,俄国人臭不要脸地偷摸派两万军队进入新疆和甘肃,被西北第一将曹跃率领两千精锐骑兵杀敌八千,活捉八百,其余人都打跑了。正所谓三人成虎,再加上故意往自己国人脸上贴近子埋汰俄国人,逐渐流传开这种荒唐说法。

    甚至于德日英法公使也跑到内阁总理衙门求证此事,内阁总理衙门大臣奕?因病修养在家,代理大臣李鸿章因为与俄国人谈判,不便透露。倒是在这里帮忙的几个管事口不严,悄悄地说:“这件事你知我知就行啊,其实杀敌没那么多,杀敌几千,有的尸体没找到,也许是被赶进了沙漠渴死了,但活捉了八百倒是属实。”朝廷的邸报上明确写着活捉824人,其中炮兵168人,军官27名,只是敌酋被打死了,白纸黑字写的事儿,大家还是相信的。而至于杀敌数目由于是新疆巡抚饶应祺上报的,他的上报人数最初是两千人,后来又报一次说是三千人,再后来说五千人,他的理由说是因为很多俄国人逃进沙漠渴死累死了,数字是慢慢盘查。

    其实军机处也明白,饶应祺这是开始觉得上报功劳报的少了,既然俄国人的尸体都埋了,何不多报一些呢,这也是造成杀敌数目不准确的一个原因,谁都想立下大功劳嘛。

    英法德日等国本来就不喜欢俄国,这次得知俄国出了这么大一个丑,顿时嘲笑起来,卡西尼得知消息外泄,勃然大怒,扬言要与大清断交。

    李鸿章也是老奸巨猾,说:“如果贵使宣布断交,则向外公然承认曾经入侵新疆甘肃,并且被我军民围歼之事实,不知贵使如何向贵国皇帝交代?贵国皇帝如何在欧洲各国皇帝面前抬起头来?”

    卡西尼也就是威胁威胁李鸿章,这件事他还真是没法处理,着实太丢人现眼了。于是卡西尼只能憋着气,却又不得不威胁家利诱,李鸿章在俄国的时候被俄国人骗签中俄密约,对俄国人心存戒备,不管卡西尼如何引诱却也不上当。但甲午刚刚战败两年,那边德国又强占了胶州湾,中国着实没有骄傲的资本,李鸿章还是懂的见好就收的。最终双方谈判,一致口径认定那些人都是俄国逃犯,俄国将其引渡回国,但为了表示中俄友好,俄国人愿意以送给中国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三万两银子支持她装修颐和园,并送来一些俄国的机械如挂钟和其他礼物。

    虽然国家没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但慈禧得到了,于是慈禧凤颜大悦,令李鸿章签了双方引渡条款,对外宣布协助俄国抓捕了八百战俘。

    当然,各国大使都把真实情况偷偷地发电报告诉了各国元首,欧美各国纷纷嘲笑起俄国来,打肿脸充胖子弄什么引渡,甚至连中国人都打不过。前面德国刚刚强占胶州湾,后脚英国人以同治十二年签署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利益均沾”为借口,强占了九龙,而法国也借口“利益均沾”逼迫清政府将广州湾租借给他们。全世界被欺负的清国,居然把俄国人给打了一嘴巴,岂能不引起众国嘲笑。

    不经过皇帝的批准,擅自将俄国战俘当做囚犯引渡,光绪皇帝勃然大怒,但却有无可奈何。太后非常不喜欢翁同龢,连番要求光绪将翁同龢驱赶出内阁,光绪顶住了压力,支持翁同龢继续在军机处担任军机汉大臣,但因为支持翁同龢,反倒是越发被慈禧所不容了。翁同龢此时趁机提出,太后一定要封赏曹跃,我们不如趁机拉拢曹跃这个西北健将。

    光绪便问如何拉拢,翁同龢道:“这曹跃年纪轻轻,冠绝三军,不如招之入京与他赐婚,重恩于他。”

    光绪郁闷得直牙疼,心说老师你这是什么馊主意,赐婚这件事可是后宫的活儿,我一个人当皇帝的保媒拉纤?

    翁同龢道:“已故潘尚书有一适龄孙女,年芳豆蔻年华,尚未婚配。潘尚书生前支持新政,与微臣颇有深交。若能用潘氏拴住拉拢住曹跃之心固然最好,若是拉拢不住,也让后党与曹跃产生嫌隙。”

    光绪大喜,道:“无论哪种,都与我方有意,如此甚好。”若是手握兵权的曹跃和后党产生嫌隙,则帝党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一大将,何乐而不为。只是翁同龢举荐自己好友孙女这一招,着实有些鸡贼是也。当然,就潘家而言,能有曹跃这样的实权女婿,倒也不付苏州望门的选婿标准。光绪也是与翁同龢仔细商量起来,那太后因为答应了俄国大使卡西尼,必然不敢对曹跃封赏抬过,他们可以趁机封赏高一些,若是慈禧反对,则消息传到曹跃耳中,必定引起西北诸军愤怒。

    所以慈禧先行下了一个赏赐,朝廷封曹跃为青海宣慰使司副使、二等大内护卫,官升从四。

    次日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内阁候补侍郎杨锐、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联名上书,认为曹跃劳苦功高,官升一实在寒了将士们的心,请光绪晋曹跃为陕西都指挥使司都司、一等大内护卫,官升正四。

    光绪立即批准,着令人将批叫给慈禧太后,又对慈禧太后说:“曹跃两千骑兵扫平甘肃之乱,实乃我朝大功一件,朝臣言公必赏过必罚,曹跃之功连升两级亦不为过。”

    慈禧气得够呛,骑虎难下,驳回光绪的批,好嘛,不是让朝廷的武百官看着说慈禧不能赏罚有功之臣吗?批了,这恩情可就是光绪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