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庚子猎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启超听他以海瑞反驳自己,便以宋史蔡京传反驳道:“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卒致宗社之祸,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由此可见,能官固然重要,但其心性邪恶,遗祸朝廷几十年,败坏朝政,蛀我根基啊。”

    两人于是就有能无德还是有德无能哪一个做官对朝廷更加有益有害辩论起来,不一会儿虞立民也来了,站在一旁笑孜孜听着,时不时地点头。在虞立民身旁是两位浙江同科举子,奚呈钟与褚施杰,奚呈钟是浙江绍兴人,褚施杰是浙江温州人,两人的官话说的不太好,所以也无法插嘴,倒是与虞立民一起饶有兴致的听着。

    梁启超与王宇名声太大,他们两个人的辩论立即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不一会儿榜眼山东人王寿彭与探花贵州人尚兴汉也一并走了过来,问起来辩论源头,听闻是关于德才孰轻孰重的辩论,便也参与其中。王寿彭支持梁启超,认为人品更加重要,而尚兴汉从实际出发认为若天下无官不贪,能力重于品性。

    四个人说了一会儿,虞立民与奚呈钟、褚施杰也忍不住插嘴,七个人开始一番辩驳,俨然忘记曹跃曹中堂到来了。

    直到曹跃来到太学院,众人才停止讨论,一起迎接曹跃的到来,并恭迎圣旨。曹跃是武将出身,虽然如今看得懂文章,也写的一笔不难看却也不好看的毛笔字外,还真不符合他体仁阁大学士的名号。所以他来到太学之后,见到满屋子都是大学问家,便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恭贺大家,然后宣布圣旨,公布了510名举人接下来的任务。

    朝廷对于这些新科举子们有一些要求,第一要学习好大清律例,为期半年,接下来要如何如何,然后两年后将如何如何,众人其实都知道此事,但是毕竟这是圣旨,相当于以后的规矩,如果朝廷朝令夕改,实习官们可以拿着圣旨去皇宫门口和各衙门门口闹事,谁也不敢管。

    宣读完毕之后,曹跃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所有考生琢磨许久,他说:“新科举改革是新的,新时代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所以你们的头脑也要新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都行,一切都是新的,难道说朝廷也要变成新的吗?

    曹跃走后,梁启超连忙看向王宇,却见王宇皱着眉头,似乎对曹跃的鲁莽行为表示不理解,虞立民走到王宇跟前,耳语道:“主公此举,未免过了。”

    王宇点了点头,低声道:“晚上我去劝一劝他。”

    到了晚上,王宇向国子监祭酒请假,由于王宇是状元郎,将来祭酒们也得看着他颜色,所以对他的放行非常顺利。

    王宇回到曹府之后,得知曹跃此时在军机处商讨国事,便耐心等待。倒是曹跃的大夫人和二夫人托二管家金敬送来一些礼物恭贺王宇高中状元郎,王宇微微一笑,让金敬转达自己的谢意多谢二位夫人盛情款待,也希望二夫人能够早日康复。

    待曹跃回到府上之后,王宇上了前来,曹跃非常惊讶他回到府中,道:“鸿鸾,你怎么不在国子监太学院?”

    王宇道:“主公,我有一个决定,希望你能够支持我。”

    曹跃笑道:“是不是要迎娶龙大家?”他从书桌旁拿起了一张礼单,道:“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给你的贺礼,你看一看。”

    王宇接过来礼单,却没有打开,而是放在了桌子上,认真地说道:“主公,我要辞官,继续做您的幕僚。”

    “什么?”曹跃大吃一惊,“你要辞官?”

    王宇态度坚决道:“是,我愿意做一辈子幕僚,不愿意做官,操那些许烦心事。”

    “你”

    “主公,我意已决,只希望您能重新收留。”王宇道。

    曹跃苦笑起来,长叹一声道:“历史宁可记下来一个微薄的小官,也不会记住一个出色的幕僚。”

    王宇道:“我宁愿不被写进历史。”

    “好吧。”曹跃呼了一口气,道:“只要是你的决定,我都支持,曹府欢迎你。”

    在1901年年底1902年年初发生了一件让天下人瞠目结舌的事儿,大清国新科举考试状元郎,鸿鸾先生王宇,毅然决然地辞官,重新当起了他的曹跃的幕僚来。

    王宇参加科举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他想做官有很多种方式,何必通过这种方式做官?

    王宇不过是想证明自己,想证明当年他被取缔科举资格是朝廷的错误,他这个西安神童,是有能力中状元的。如今,他得偿所愿,成为朝廷的状元郎,这就足够了。

    得偿所愿,功成身退,王宇依旧回到了曹家,重新成为曹跃的私人幕僚。

    王宇辞官一事当真是轰动天下,首先王宇这个状元郎就足以震惊世人了,天下谁不知道王宇王鸿鸾,鼎鼎大名的智者,曹跃身边的诸葛亮,居然连状元郎都不做了,当真是一个奇人。

    曹跃很高兴他能够回到自己身边,他想要对王宇表示感谢,但王宇只是淡淡地说:“功名利禄如浮云,且看本心能否风轻云淡罢了,大丈夫做事凭内心,而非其他人说什么。”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就在次日,他想曹跃表示,希望能够娶龙大家龙廷芳为妻,龙廷芳既是戏子又是死了丈夫,王宇想要娶身怀着克夫之名的龙廷芳,的确让曹跃都意想不到。

第552章 曹李联姻() 
状元辞官,震惊天下,却也同样名动天下,接连几日,报纸上全都是写着鸿鸾先生王宇的消息,只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没有任何报纸刊登王宇的照片。。 平板电子书

    有人说王宇沽名钓誉,也有人说王宇早有后路,更有人说王宇视功名如粪土云云。总之,王宇一下子火了,凭借着报纸的传播,鸿鸾先生天下扬名,甚至比他中了状元还要让人耳熟能详。

    王宇的离经叛道很显然遭到了陕西西安王家的申饬,王宇高中状元算是给西安王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也让这个一直以来受人小觑的家族一跃之间成为陕西名门望族。不过王家却没有过多地责骂与他,毕竟王宇辞官却顶着状元郎的身份重新成为曹跃的幕僚长。曹跃是当今天下执宰,王宇此举并非自甘堕落,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智囊的美誉。西安府王家面子上虽然折损了一些,可也并不算是为过。

    可是,王宇居然要娶一个二婚的克夫的戏子龙大家龙廷芳为妻――还不是做妾做婢――做妻子将来可是要进王氏祠堂的,这的确是让王家上下忍无可忍了。

    陕西西安王氏族人连夜开会,在祖宗祠堂里决定,要么王宇离开这克夫的戏子,立即娶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子,要么就从此不是王家人。岂料到王宇离经叛道惯了,居然为了一个女人选择离开王家,气得其老夫大病一场。

    王宇给曹跃的解释就是他这个人是凭着心活着的,如果娶别的女人离开龙廷芳,他会一辈子不开心。

    西安王家在西安城绝对是有头有脸的书香门第,尤其是王家三子,天下第一智囊之称的鸿鸾先生王宇。

    然而此事却让王家在西安城抬不起头来,娶一个戏子做妻子,王老爷子的脸都丢尽了,气得老爷子要将王宇开除王氏祠堂。两个哥哥和王宇的老母亲竭力劝止,王家的其他族亲也前来劝阻。

    最后老父亲耐不住劝说,终于说出自己的底线,将来王宇和龙廷芳有了孩子,不管儿女皆可以回老家,唯独戏子的妻子龙廷芳不可以。并立下家训族规,西安王氏族人,无论嫁娶皆不准与戏子来往,永为族规,不得违背。

    王宇在京师跪谢老父亲,尽管龙廷芳心里有一些委屈,可是能够几经波折最终成为王宇的妻子,倍感幸福,曹跃代表西北军阀官员们向他伉俪二人表示祝福。

    曹跃对于这段婚姻没有做什么评价,毕竟这是王宇自己的决定,但王宇和龙廷芳大婚的时候,曹跃作为他的主公送上了一件大礼物,便在周遭不远的地方送了一个宅子,又送上八千万(价值80万两银子)做红包,还给他安排好了家庭仆人管家护院,王宇只需要拎包带媳妇入主就行。王宇本来就不关心这些俗物,而龙廷芳是女人也不好出面打理,曹跃的关心让他伉俪二人感激不已。

    为了保护王宇的安全,曹跃还让杨彦卿出面聘请河南陈家沟的四位武师做王宇的护院,杨彦卿立即将自己的四个师弟引入京城,全面保护这位状元幕僚。

    而替曹跃操办这些事儿的何顺也红眼了,说哥你看我的事儿咋整,曹跃说给王宇如此之丰厚是因为他是我的属下,但你是我弟弟,所以我肯定不会给你太多。何顺说不用给太多,曹跃直接花钱在北京城买了一块地,然后请法国设计师设计了一座法式的大饭店,有六层楼高,每一层大概有五十多间房子,成为了北京城最高最豪华的大饭店,曹跃将其取名为望京大饭店,送给了何顺做礼物。这座望京大饭店实际上的价格超过五千万了,拿它做礼物,留给何顺子子孙孙,可见曹跃对何顺的良苦用心。

    王宇娶龙廷芳准备只请两桌朋友来吃饭,他本来就是一个低调的人,王宇自认为自己朋友不多,也不需要大家前来恭贺,不过显然王宇结婚的时候来的人比他想象得多的多,甚至梁启超、王寿彭、尚兴汉、庞家成、郝文景、虞立民、奚呈钟、褚施杰等同科学子们。

    而在王宇的婚宴上,梁启超还和曹跃喝了一杯酒,因为康有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