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庚子猎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姆斯冷笑道:“我猜想中国的领袖曹跃,想用一场大胜,来为他谋朝篡国奠定基础,而至于和我们俄国死战到底,曹跃并没有这个心思。”

    尼古拉二世恍然大悟,道:“原来中国参战的原因竟然是这个,我们先前都想错了。”

    “对,中国人对我们没有领土要求,没有赔偿要求,他们只想要名声。自通商战争(即中国俗称的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中国清政府没有打胜过一次对外战争,国内民怨沸腾,再加上满清统治者本来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所以国内矛盾重重。”拉姆斯侃侃而谈道,“而如今曹跃作为汉人,担任中国的首相,他手下的近乎所有军官都支持他取代满清皇帝来担任新的皇帝,但是满清皇帝比汉人皇帝对汉人百姓还要好。在我们的记录中,满清皇帝是唯一一个向中国汉人百姓承诺,永远不增加税负的皇帝,而且这条永不加赋命令一直被执行到现在,所以中国汉人百姓尽管对皇帝外战失败而不满,却不想换上去一个爱加税的汉人皇帝鼎定仙域。”

    尼古拉二世大笑道:“非常可笑的一件事,异族皇帝统治不增加税负,主体民族统治却压榨中国百姓。”

    “这也是一种统治方式吧,如果异族的统治方式不向主体民族百姓倾斜,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安安全全地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拉姆斯说道,随后又道:“陛下,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是,外战不断的战败使得中国国民信心全无,而此时曹跃的一场大胜,一定会让他的声誉上一个新的台阶。”

    “也就是说,他才能有借口推翻满清自己担任皇帝?”尼古拉二世反问。

    “是的。”拉姆斯道。

    尼古拉二世想了想说:“所以,我们和中国人的谈判,以及中国人提出的条件,实际上都是狮子大张口,信口胡说的啦?”

    拉姆斯笑道:“陛下,您为什么不让我们和中国人谈判呢,既然他们只是在胡说八道,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甚至利用曹跃的心理,来逼迫中国最终付出代价结束战争。”

    尼古拉二世被他说中了,决定支持拉姆斯和杨儒的中俄秘密谈判。随后尼古拉二世叫来内务大臣维特、财政大臣普列维和御前大臣别佐伯拉佐夫一起商议,如果中国人不是像和俄国战争到底,夺回领土,那么俄国应该怎么做。

    曾经的主战派大臣普列维如今也饱受财政赤字之苦,战争越打下去,俄国财政越是不利,他这个财政大臣迟早有一条会被尼古拉二世当做替罪羔羊给撤职,因此他支持和中国谈判。而且中国还扼守住北亚核心城市伊尔库斯克,又随时可以进军中亚,让俄国头疼至极。如果和中国战斗以谈判的方式终结,那么俄国就可以全力击败日本,随后掉头对付中国。

    尼古拉二世大笑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未来对付中国?”

    “是的。”普列维说,“这一场战争我们一定要获取一些利益,和日本的战争我们获取不到任何利益,土地或者钱财,反倒是攻打中国,我们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我们才能够用占领中国来平息国内的矛盾。”

    “臣同意。”维特站出来说道,“我们并不是对中国人卑躬屈膝,而是麻痹他们,等到我们缓过来这一口气,我们再对付中国人。先前我们的判断有所失误,我们太不重视中国人了,没有想过中国的军队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有近百万现代军队,看来人口多的优势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啊。四亿人口选出一百万人,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这样吧,我们先稳住中国再说。”尼古拉二世冷笑着作出决定。

    随后,中俄之间的谈判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方面逐渐放宽了条件,俄国方面为了稳住中国也放宽了谈判条件,不过俄国人的最基本条件不变,领土一寸不让,金钱一分不赔。而中国也同样提出类似的条件,现在占领领土一寸不让,金钱一分不给。不过现在中国占领者俄国中亚伊尔库斯克,只要伊尔库斯克这个俄国的腰眼在中国手中,俄国就不可能有效控制远东。因此俄国的条件之一就是将伊尔库斯克和伊尔库斯克军火库还给俄国。

    在这两个月之中,俄国不断派出军队向伊尔库斯克方向集结进攻,试图重新夺回,但是聂嘉在伊尔库斯克坐镇的情况下,俄国人的进攻每每被打得头破血流。俄军总参谋长哈基洛夫认为,因为中国人破坏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导致俄军丧失了机动性,因此俄军想要夺回伊尔库斯克,不得不一边修铁路一边进军,但是严寒之中的俄罗斯帝国,修建铁路非常困难。

    内务大臣维特建议让******和罪犯们修建铁路,他们冻死累死也免得将来给俄国造成困扰,但是尼古拉二世仁慈之心居然在这个时候表现了,他说:“不管是******还是罪犯,他们都是我们俄罗斯的子民,都是精英,我们不能这么做。”于是他做出了这辈子最大的错误选择,征集工人前往亚洲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而不是用******和异见者,反倒是那些反对派们趁机在工人之中挑动,最终酿成了前线工人大起义,让俄军着实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

第735章 辛洛归来() 
1904年11月5日,天津大沽口码头,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从爱德华兹号游轮上沿着客梯走了下来,在他身后站着一位身着洋装戴着面纱的神秘而美丽的夫人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的乖巧的小女孩,看上去就像是洋娃娃一样可爱。而在夫人左右身边分别站着四个身着西装的健壮洋人保镖,看上去年纪不大,都二十几岁的年纪而已。

    这个中年人留着络腮胡,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大,可是他才32岁,正值生命之中的黄金年龄,他自信的一笑,对大姑口港熙熙攘攘的行人低声地自言自语道:“大清国,我辛洛回来了。”尽管辛洛在德国一面学习一面还要建立情报系统,并且受命于军情处与鹰扬卫的双重领导,不过他们显然都不会真正的干涉辛洛这个元老的一切发展,军情处欧洲司实际上是独立于军情处的部门,不过现在辛洛回来了,军情处欧洲司没有强硬的头领了,则回归到听从指挥的行列中。

    此时远处一排汽车中的一辆汽车门打开了,一个戴着墨镜歪着脑袋的男人,穿着棉服长褂,笑盈盈地走了过来,两人互相看到了彼此,哈哈大笑起来,走到一起来了一个男人之间的拥抱。

    “石头,你看上去苍老不少。”辛洛笑道。

    李宁不屑道:“阿洛你还说我,你看上去比我老多了。”

    辛洛得意洋洋道:“我是故意这么化妆,要不然怎么震慑住欧洲那帮人。”

    辛洛在中日俄开战的时候就将手头工作交给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随后乘坐英国人的船,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苏伊士运河,以至于比俄国人还要提前回到中国。而俄国人的太平洋第二舰队反倒因为英国人的阻挠和破坏,以至于一路之上走走停停,走了半年还没有到中国。

    李宁一挥手,几个下人连忙跑过来搬运行李,并带着他上了一辆小汽车。辛洛对身后的耿菊和小女孩说:“小菊,艾丽莎,你们先去下一辆车,我和我兄弟好好聊聊。”

    “爸爸,我怕”小女孩张口说道。

    辛洛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艾丽莎,听话,爸爸有工作。”

    “嗯,好吧。”艾丽莎说。

    夫人耿菊温柔一笑,牵着艾丽莎的手,走向下一辆汽车,打开车门抱着女儿坐了进去。

    当初的耿氏三姐妹中,大姐耿梅早早嫁人,二姐耿兰嫁给了光绪皇帝,如今是后宫的兰贵人,基本上统领后宫,只有耿兰最为低调一直陪在辛洛身边大鉴定师。但是说起来三妹耿兰的生活也非常不错,辛洛没有让她做金丝雀,而是让她学习欧洲文化,学习德语,学习先进知识,与一些欧洲女人接触交往。起初耿菊以为辛洛是培养她成为间谍,所以非常用心学习,但是后来却迟迟不见辛洛给他发布命令,好奇之下才问为什么还不给她下达命令。辛洛反倒奇怪说我让你学习,是以后带你出去不至于没有见识,而不是让你去做什么间谍。

    辛洛的这一番话毫无疑问是间接地承认了耿菊的地位,耿菊感动异常,但是耿菊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只能给辛洛做一个妾室在侧。而辛洛一门心思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没有心思要娶妻,所以耿菊这个妾室成了“实际夫人”。辛洛知道耿菊不能怀孕,也知道她喜欢小孩,于是在德国的时候认领了一个德国孤儿,即现在的艾丽莎。

    艾丽莎的中文名叫做幸晓甜,她是德国人,父母不详,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修道院门口了,而辛洛领养她的时候她才两岁。辛洛花了一千德国马克给修道院的修女,手续很快办下来,艾丽莎成为了辛洛和耿菊的养女。小孩子都非常崇拜父亲,艾丽莎也不例外,尽管耿菊非常喜欢这个洋娃娃一样的女孩,而艾丽莎反倒更腻着父亲。

    看着她们上了车,李宁说道:“领养的?”

    “是啊,我总不能找一个洋婆子生吧?再说也来不及生这么大的。”辛洛笑道。

    “自己找个女人生呗,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个?”李宁道。

    辛洛指着李宁的脸说:“还差一颗痣。”

    “什么痣?”李宁疑惑问。

    “媒婆痣。”辛洛打趣道、

    “狗咬吕洞宾,你不识好人心,上车,好酒好肉招待着您馁。”李宁当先坐了进去,汽车里比较宽敞,堪称这个时代的豪华汽车了。李宁将后排中间放倒,居然是一张桌子,然后他从后面拿出两瓶酒和手抓羊肉,蘸料,放在桌子上,笑道:“来,兄弟,我知道你喜欢这手抓羊肉,早早地给你准备好了。你放心,你的下人和夫人那里我都准备了美食,不会亏待他们的。”

    辛洛上了车关上了门,夸张地笑道:“石头,你准备的真周到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