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团出战支援,和鬼子在九江一决高低,不知委座意下如何?”薛岳大声说道。

    闻言,老蒋皱了皱眉头说道:“辞修。你一下如何?”

    陈诚也觉得第一战就动用马铮所部确实不妥,不管如何,马铮所部毕竟是延安方面的部队,用起来要特别注意,要是出现了什么意外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确实不好交代。

    当即说道:“委座,卑职也不建议让独七师增援九江!”

    说着陈诚走到悬挂地图的墙跟下,指着悬挂在会议室墙壁上硕大的军事地图说道:“现在我军的布防是这样的:在长江南岸地区,我第九战区以第一兵团驻扎在鄱阳湖西岸地区!第二兵团在江西星子、九江至码头镇一线组织防御。而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的当面之敌是日军第十一集团军主力一部,该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和我军的两个兵团在长江南岸对峙。”

    “从地理位置上看第一兵团距离九江最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九江。而大青山如果增援九江的话却还要长途跋涉几百里,实在是力有不怠,时间上也赶不及!”

    老蒋想了想说道:“既然伯陵和辞修都同意第一兵团增援九江,那就从第一兵团抽调两个师前往九江!”

    “是!”

    “至于独七师,暂时就编入武汉卫戍司令部直属部队,随同战区司令部直辖的三个师一起赶往九江以西的瑞昌驻防,如果九江失守,那里将会成为阻击日军的第一线!”老蒋沉声说道。

    “是!”

    “大家还有其他要说的没有?”主持会议的陈诚再次问道。

    薛岳再次起身说道:“长官,现在陆地方面的战事卑职倒是不担心,毕竟我军在武汉方面集结了近百万大军,一时之间日军想要攻击武汉根本不可能。但是水路方面却力有不怠,不知我军该如何应对日军的舰艇?”

    薛岳乃是第九战区有名的悍将,对于武汉保卫战薛岳虽不说有多大的信心,但是却也不悲观。早在战前他就曾做过推演,自信凭借国民政府布置在武汉外围的上百万大军完全有能力抵挡得住日军的进攻。

    但是水路方面却很是难办,中国海军已经完全不能称之为独立的兵种了,自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海军的元气就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而开战之后,江阴一战中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直到现在国民政府的海军只剩下几十艘大小舰艇总排水量还不到几万吨。

    而同时期的日军的海军却有几十万吨的总排水量,单单航空母舰这样的战略性武器就有四艘,战列舰更是中国的无法比的。另外日本海军的航空兵部队也极其的强大,拥有大量的九六式舰载机,其性能远比国民政府装备的老****战斗机要先进。

    因此中国的海军只能沦为内河航运船只,况且战争一开始中国就把所有的沿海城市丢了,诺大的一个中国竟然连海军可以栖息停航的海港都没有,全部的制海权都丢失的一干二净。如此一来中国虽然还有海军,但是却没有可以用来保卫的海疆线,真的是极其的悲哀。

    所以说现在的中国海军比之日军的海军那都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手,而武汉这个水陆交通发达的城市,其内河航运也是极其便利的,在方便中国抗战物资运输的同时也给日军留下了可趁之机。

    薛岳以及一些有远见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极其担心日军的海军沿着长江一路逆江而上,那可不只是武汉危机了,连现在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都会直接受到日军的威胁。而且事实上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不管是马当战役还是湖口战役以及正在进行的九江战役都能看到日本海军的身影,其第三舰队主力现在就停泊在九江长江江面上。(。)

第一百六十五章:“阎王”的设想()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六十五章:“阎王”的设想(求订阅!)

    面对薛岳突如其来的发问,陈诚沉默了,他很清楚薛岳的这个问题的分量!

    原本这个会议其实是没必要开的,但是现在开了的目的也不是因为战局本身,而是做给马铮看的。△↗毕竟作为武汉会战的新手,国民政府即便是打算让独七师当炮灰,但是在形式上也得给予马铮所部足够的尊重。

    所以说今天会上所说的话都是经过安排的,包括薛岳之前自告奋勇,要求所部的第一兵团增援九江。

    但是现在薛岳问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再事先“预定”的问题之列,这下着实让台上的陈诚为难了。

    不过陈诚是何人,那可是国民党内部有名的军事家和悍将,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便说道:“我不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海军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在海面上同日军争夺制海权,所以我们的海军只能在内河和日军一见高地。然而我们在长江上的舰艇也不是日军的对手,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将整个长江都封锁了”

    “封江?”

    “对,就是封江!武汉会战前根据委员长的命令,海军的陈上将会同第九、第五战区部队,在马当至汉口间,构筑十几处要塞炮台,设立江防要塞司令部,以谢刚哲为司令官。要塞司令部将所属军舰炮艇和海军陆战队,统统为三个总队。第一总队:驻防九江上游的田家镇、葛店一线;第二总队:驻防马当要塞;第三总队:驻防湖口要塞。”陈诚解释道。

    接着陈诚又说道:“数日前,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乘坐军舰,从武汉顺江直下,亲赴前线指挥海军作战。与日军在长江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水战,战至是日黄昏。双方均伤亡惨重,随即撤出战斗,陈绍宽上将率领海军主力一部从安庆返航。他命令舰上炮火将设于江中和岸边所有的航标,逐一轰毁。来到九江,又下令在九江以下水域布设水雷,实行封江。”

    “据海军局发来的电报称。海军舰艇已经在九江方向的江面上布设了一千多个水雷。至此,该段长江,水雷密布,险象万千,航道梗阻。”

    陈诚说完后,会议室里一片沉闷。在座的都是国民政府高级将官,或许打仗上能力有高低之分,但是这点见识还是有的。谁都知道封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滞缓日军的进攻,但是对中国的危害同样巨大。

    要知道国内大多数的铁路都被日军截断了。长江沿线的交通有一多半是靠长江来维持的,如果封锁长江作为一种军事手段的话,那么他对中国的限制和危害不比日军小,可以说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

    不过对于积弱的中国海军来说,也只能用这种鸵鸟战法应对强势的日本海军了。其实封江还是很管用的,最起码在眼下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

    要是不封江的话,日本海军强大的第3舰队逆流而上,很快就能打到武汉。但是现在封江了。敌强大的海军舰队便没有作用,只好裹足不前。感到异常恼火。

    日军想要继续前进,一种办法就是派出大批兵力下江“摸雷”,另一种办法就是派出舰艇进行趟雷。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比较费时费力,对于当前的战局影响很大。

    关于封江的事情马铮是知道的,而且知道比在座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清楚。这已经不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封江了,追响起中国海军的第一次封江。即便是马铮这位陆军出身的军官也感到一阵心悸和难言的沉痛。

    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外卢沟桥上的枪声,打响了抗日卫国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一枪。战争爆发后数月间,日军节节推进,华北战局岌岌可危。南京国民政府预见到战火不久后必然烧到南方。几乎就在日军开始进攻上海的同一天,在德国顾问团指导下制订的《****战争指导方案》颁发了。

    这个方案明确指示:“淞沪方面实行战争之同时,以闭塞吴淞口,击灭在吴淞口内之敌舰,并绝对控制其通过江阴以西为主,以一部协力于各要塞及陆地部队之作战。”

    然而近代中国每一页落后挨打的历史,几乎都带有海水的苦味,以弱小的中国海军的实力如何能阻挡日本海军进入长江呢?但是即便是弱小,中国海军也绝不退缩!阻绝日军入江的具体战术,在海军高层的决策下此时终于出台了。而方法选取却是一种最为昂贵而又笨拙的沉船封江。

    7月28日,******在南京最高国防会议中决定在日军尚未进攻长江流域之前制敌机先、封断长江航路,截断长江中上游九江、武汉、宜昌、重庆一带的日军第11战队13艘舰船和大批日侨的归路,作为与日交涉的筹码;并防止日军再度溯江而上。海军代表陈季良提出立刻实施沉船封江行动并获批准,并决议在8月12日执行封江。

    谁料风云突变。担任会议记录的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早已被化名廖雅权、潜伏在南京汤山温泉当服务员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引诱下水。当晚,他即将绝密情报传递给与之接头的日军谍报人员。

    随后两天,长江中游的日本舰船匆忙下驶。汉口、九江、沙市等地码头,日侨蜂拥而上。这一行动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好,等到中华民国海军部醒悟日军已经撤退时,截击的最佳时机已经流过。

    日军舰队虽然逃走了,但是淞沪会战已经打响了,为了保证日本海军不会进入长江航道侧击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军队的后方,沉船封江并未取消。

    首批自沉的军舰为舰龄最大的“通济”练习舰、“大同”、“自强”轻巡洋舰、“德胜”、“威胜”水机母舰、“武胜”测量艇、“辰”字与“宿”字鱼雷艇,这批军舰大多为清代遗留的旧舰。此外,海军还向招商局与各民轮船公司征集20艘轮船同时自沉以构成江阴锁线。

    海军部又请行政院训令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紧急征用民用小船、盐船185艘,满载石子沉入封锁线的空隙中。这些民船一共使用了30。94万立方的石子,而在江阴的沉船封江作业之中一共自沉老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