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部又请行政院训令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紧急征用民用小船、盐船185艘,满载石子沉入封锁线的空隙中。这些民船一共使用了30。94万立方的石子,而在江阴的沉船封江作业之中一共自沉老旧军舰与商轮43艘,合计吨位63800余吨。
这次长江封江中国海军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在为那些前赴后继和舰艇一起沉入滚滚长江的那些海军将士们感到惋惜的同时,马铮也为诺大个中国竟然被东洋倭寇逼迫到需要用人命截断生命干流的水道来抵御敌军的攻击。国之悲哀,民族之悲哀!
想到这里马铮在为中国海军以及中华民族默哀的同时,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些狂傲的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
同时马铮的脑海里想起后世自己在特战队训练的时候与那群兵痞们做过的一个假设,当时是上级要求他们观看一部关于江阴海战的纪录片。看完之后大家心里都极为不舒服,江阴之战,中国海军的抵抗,不可谓不英勇、不可谓不艰苦,使日军遭受了相当损失,也在一段时间内保证了长江航道的畅通。
然而海军还是战败了,且败的如此之惨:既没有能够阻止日军在中国沿海港口的登陆和沿长江向京都南京的进犯,自身也是损失惨重,令人每每不忍卒读。
当时出身沿海渔民家庭的特战队员“阎王”曾说过,如果是当时有特战队的话,尤其是有一支像他们雷神特战队这样的精锐的话,完全可以通过特战的方式进行夺船战斗。毕竟军舰是晚上是要停靠在水面上的,而且甚少有巡逻的部队,只要战术运用得当的话,完全可以派出特战队部队由江中突然游到军舰上,然后进行夺船,最不济也能用水雷将日军军舰击沉。
当时大家伙说完也就乐呵乐呵,并未当回事儿,现在自己既然回到了这个时代,而且还有幸参加了武汉会战这样的大型会战,如果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实践一下“阎王”当年的设想。(。)
ps: ps将近2800字,其中三百字是免费的,算是抵消了章节中的一部分资料性的东西!
第一百六十六章:九江失守(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六十六章:九江失守
九江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尽管军委会已经决定派薛岳第一兵团的两个师增援九江了,但是部队刚刚走到半路就接到第二兵团发来的最新战报,日军已经攻占了九江,第二兵团所属部队已经从九江撤离了下来。
第二兵团司令张发奎此时的心情极度的郁闷,来之前他就知道这是一个烂摊子,但是却没想到会如此的糜烂。早在湖口失守的时候张发奎就预料到九江很难固守了,毕竟湖口乃是九江的门户,湖口丢了那么九江的门户就大开。
而九江地扼鄂赣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守住九江,即可限制日军沿江西进确保武汉安全,如九江失守,则日军西可轻取武汉,南可迂回南昌、长沙。尽管军委会调集了10万大军固守九江,但是所属部队却没有一支能称得上是精锐的。
最重要的是,日军对九江也势在必得。对于岗村张发奎是知道的,早在十年前他们就交过手了。当时正处北伐期间,冈村以军事顾问的身份,正在孙传芳的九江前线司令部里谋赞军务。而张发奎当时担任的是北伐军第四军军长,奉命向孙传芳部发动进攻。
孙传芳虽说是个老军阀了,但还是让张发奎部队打得节节败退,在最紧要的关头,冈村化装成老百姓才得以逃脱。逃跑时,他窃走了一份华中地区的军用地形图,这份地图后来成为武汉会战时期日军各级指挥官作战指挥时使用的主要军事地图。
其实按照张发奎的计划,守九江却不战于九江,毕竟九江北临长江,东滨鄱阳湖。在这里作战的话日海军舰队和空军飞机便可发挥其海空优势。所以张发奎认为,守城有相当困难,必须在九江西南丘陵地带设立二线预备阵地,一旦九江失守,可以作节节有效抵抗,牵制、消耗日军。
但是。怎奈老蒋却不这样想,他命令张发奎必须固守九江。胳膊拧不过大腿,张发奎也只好按照这一决策来进行军事部署,可留给他进行战斗准备的时间却是不多了。
三天前,波田支队由湖口乘船,在海军第11战队的掩护下,潜入到鄱阳湖中鞋山附近,企图从姑塘登陆。待我守军预备第11师官兵发现时,日军已掩袭至滩头。虽竭力抵抗,击沉敌艇10余艘,但在日海军舰炮齐射火力压制下,守军伤亡重大,波田支队强行登陆。
天亮后,日军几十架战机在天空轰炸扫射。鞋山日军炮阵地及鄱阳湖上日军舰炮,把成千上万发炮弹射向中国援军。据守滩头的张文美营全部牺牲。奉命增援的15师和118师被压在通往姑塘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根本靠不了前。预备第11师的预备队虽然靠近滩头,但兵少力孤。装备又差,几次反击都未能奏效。
随后,波田支队及第106师团主力已全部登陆,并占领姑塘。当日,约有一百余架次日机向九江城区轮番轰炸。此后,日海军扫雷队强行扫雷作业。并以艇上炮火向锁江楼宝塔射击。当时塔身中了三炮,塔身向东北方倾斜。锁江楼附近炮兵阵地上我军官兵,即以猛烈炮火向敌艇还击,当即击伤一艘。
昨日7时许,日舰20艘、飞机五六十架进入九江城区。对九江守军阵地和市区进行狂轰滥炸,掩护其陆战队登陆。10时,日军一部在洋油厂登陆,向沙子滩方向展开进攻。同时,日军又在九江西北的小池口登陆,守军预备第9师及第119师虽竭力抗击,终以火力、兵力处于劣势,难以支持。
而从姑塘登陆的日军波田支队和第106师也推进至太阳观,并向妙智铺方向展开进攻,迫近九江城区。在这种不利战况下,张发奎上报第9战区,认为九江实际已很难固守,为保守赣北、鄂东主要阵地,不宜再向九江投入兵力而徒增损失,必须调整第2兵团部署,并放弃九江。
22日晚10点,接到第九战区的电令之后,张发奎以第二兵团司令的名义下达了从九江撤退的命令,当晚,第2兵团即全线后撤,向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等阵地转移,放弃九江。
日军占领九江后,并未停止进攻,继续向九江外围展开进攻,与中国守军展开了反复的争夺。
而此时马铮和他的独七师正在赶往瑞昌的路上,那里此时已经成了阻挡日军进攻的最前沿了。与此同时,而一路高歌猛进且气焰嚣张的波田重一少将也带着他的台湾旅团向瑞昌杀来,两支部队即将摩擦出激烈的火花。
波田重一显然并不清楚马铮所部的到来,况且以波田的傲气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现在的波田重一少将正是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候,他以区区不到七千人的兵力打垮了马当一线七八万守军,夺了马当要塞,同时又在九江前线击溃十万中国守军,这是何等的荣耀,有时候波田甚至在想,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和他的支队将会成为第一支突入支那武汉的皇军。
但是和波田重一不同的是,马铮早就预料到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作为后世有名的特战指挥官,关于日军侵华的这段历史他是仔细学习并研究过的。尽管有很多历史真相被掩埋在了尘埃里了,他也不可能知道发生的每一件事。但是大型战役的相关经过却是知道的。
甚至于部队南下的时候马铮就推算过,独七师最有可能对上的部队便是日军的第六师团、第一零一师团、第一零六师团以及进攻武汉的急先锋波田支队。
而在以上几支军队中,马铮很确定独七师最先和波田支队对上,在历史上长达五个月的大会战中,波田支队几乎和武汉外围所有的守军交过手。
22日晚十一点,马铮所部在武汉车站登车,所部乘坐火车赶往瑞昌。其实从武汉赶往瑞昌最方便的不是坐火车,而是坐船,最好是军舰。但是马铮却知道现在乘坐军舰那简直是在找死,别说和日军的军舰撞上,就是被日军的飞机碰到那也是极其危险的
再加上独七师的部队几乎都是来自北方的汉子,除了特战队员们经过特殊的训练之外,其余没有几个会水性的,大多数都是旱鸭子,一旦落入水中那还有活路。
再说了,现在武汉也没有大型军舰可供他们乘坐。
即便是坐火车依然不是很安全,现在包括武汉在内的整个战区都处于日军航空兵轰炸的范围之内,不得已只得晚上登车。但是23日上午火车走到阳新枫林镇的时候遇到了日军飞机,看到火车之后日军飞机顿时像疯了一样往下丢炸弹。
好在这两架日机似乎是已经完成了任务准备返航,机上并没有多少航弹,丢下几颗之后便离去了。但既便是如此,依然令人胆战心惊的。
随后马铮命令部队就在枫林镇下车,然后徒步赶往瑞昌。马铮很清楚日本人的德行,那两架飞机既然认为这辆列车有重大价值,那么肯定会去而复返的。
而且现在还是大白天,要是被日军飞机盯上那可就麻烦了。一两家还好,要是遇到一个航空编队的话他的部队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到战场就被轰散了。
果然,在部队刚刚下车离开不久,就有一队日军战机飞抵枫林镇,在没有发现那趟军列之后,便向枫林镇丢下几颗航弹后飞走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独七师的防区(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六十七章:独七师的防区(求订阅!)
枫林镇距离瑞昌不是很远,23日中午十一点的时候马铮所部便到了瑞昌,随后马铮就被叫到第二兵团临时司令部开会。±
刚进第二兵团司令部,马铮就感觉到这里的气氛很不对劲,所有的军官脸色都异常的凝重。进出的校尉也都紧张的很,颇有一种战战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