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确保行程的安全,与会人员最后建议老蒋坐英国大使许阁森的车去上海。因为许大使的车上挂有英国国旗,相信日本此时还不敢惹英国。
然而。老蒋将赴上海前线的消息,很快就泄露了。随即日本特务机关专门制定了一个刺杀老蒋的行动方案,也是机缘巧合,第二天老蒋临时改变了行动计划,没有如期前往上海,这使得他躲过了一劫。而英国大使许阁森却成了老蒋的“替罪羊”。
英国大使许阁森的汽车在赴上海途中。遭日机轰炸被毁,大使被炸成重伤。在暗自庆幸的同时,老蒋又感到了一种后怕。他慢慢地闭上眼睛,脑子却在飞快地运转,这是巧合还是有预谋,他要从中找出疑点。想到此处,他马上让人找来戴笠、徐恩曾,要他们着手调查这两件事。
然而,还未等查出什么线索。几天后又发生了一件令老蒋意想不到的事。
八月底,国民党方面准备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总理纪念周”大会,老蒋原定到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可是到了开会那天,有两个身份不明的青年男子在会前开车强行闯进了会场。
负责会场保安的惠济马上派人通知老蒋推迟进入会场的时间,同时要保安人员想办法抓住那两个身份不明的男子。最后,那两名男子被击毙,从其身上搜出了两把无声手枪和几枚威力巨大的炸弹。
老蒋在听到有人企图在会场进行暗杀活动的报告后,怒火直蹿。一个月内接二连三地出事,这怎能让他不生气?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一定是内部出了奸细。于是老蒋令谷正伦、戴笠、徐恩曾三人联手展开调查,并限期破案,否则军法从事。谷、戴、徐三人不敢怠慢,全力以赴进行调查。
没多久,案件的调查便有了进展,于是黄浚黄晟父子卖国案件被破获。在掌握了确切证据后。国民党方面立即开展抓捕行动,并于9月中旬黄氏父子等间谍组织中的人员全部逮捕归案。审讯中,黄氏父子对其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审判后,老蒋亲笔签署了对黄氏父子的死刑判决书。不久,黄氏父子即被公开处决。
既然日本人能两次三番的刺杀老蒋。那么这次的目标或许也是冲着他来的。如果这事儿放在几年前或者是几年后马铮或许乐见其成,但是现在却不行。
关于老蒋这个人马铮谈不上好感,但是也不讨厌。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老蒋是复杂的。这有老蒋自己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毕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为以往的中国历史所未有。所以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也是复杂的,不可能割裂开来。
就以抗战时期的老蒋而论,其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以往我们对******在抗战时期的评价,不脱“消极”与“****”的主轴,这当然是有偏颇的。至少,在决策抗战、坚持抗战方面,作为当时执政党的领袖,******确实起到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仅仅过了不到十日,老蒋就在庐山发表谈话,声明“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表示了发动抗战的态度。但即便是此时,国民党高层内部的意见仍然不一致,仍然有人对能否发动和坚持抗战抱有怀疑态度,包括胡适这样的知名人物,也主张忍痛求和。
然而老蒋通过各种方式,说服、调和、打通国民党内的不同意见,最后决策实行抗战,“义无反顾”。就这一点而言,老蒋对于抗战的发动确实是有贡献的,而且他在抗战期间也始终坚持了抗战的立场,抵制了日伪的“诱和”及国民党内外的求和主张,也值得予以充分的肯定。
但是,如果就此说******在抗战中的表现就是“十全十美”,就是值得全盘肯定的“领袖”和“英雄”,又未必那么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但是不管怎么说老蒋对于现在的中国是极为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日本间谍的阴谋得逞。
有了这样的想法马铮将手中的红酒瓶往手里一拿,随手又将餐桌上的一柄西餐刀放进了衣兜里,随后不动声色的起身,挤入推杯换盏的人群中,向那个美女记者靠近。
如果现在马铮手里要是有枪的话,大可不必这么麻烦,但是为了保证宴会的安全,所有将官进来的时候都被下了枪,而各人的警卫员也全都被安置在了外面,所以宴会大厅里除了老老蒋身边的几个高手之外,其他人手里都没有武器,因此马铮只能靠近敌人再做行动。
在靠近那个女记者的同时,马铮也在悄悄观察,看对方是否还有其他同伙。很快那个女记者右侧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记者也进入了马铮的视线,同时进入马铮视线里的还有男记者脖子上挎的那个老式照相机。
没错,那也是一支伪装枪,而且不同于钢笔枪只能发射一颗子弹,相机枪一般而言可以装6发手枪弹,也就是说敌人至少有七次射击的机会。
马铮顿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大了起来,一个刺客倒是不可怕,但是现在敌人不是一个反而是有两个,并且分散在一左一右,一旦他们同时发难的话,猝不及防之下很可能让他们得逞,必须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是两个此刻却不给他太多的时间,就在马铮暗中盘算解决方案的时候,两个刺客一左一右正在快速向老蒋所在的区域靠近。而此时老蒋以及他身边的那几个护卫都没有察觉到危险在临近,依然在和陈诚、何应钦等人谈笑。
马铮知道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即行动,不然等这两个家伙靠近老蒋十米之内的话那就危险了。看到那个男记者已经举起了相机,摆出一副拍照的样子,来不及多想,马铮猛然将手中的酒瓶砸向那个男记者,同时一个飞跃扑向近在咫尺的女记者。(。)
ps: ps:弟兄们,第三章送到!尽管作者君的爱人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但是作者君还是抽出大量的时间在码字,写完这一章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十分了!很累,但是想到诸位这么支持作者君,作者君再苦再累也忍了。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求一切!
第二百五十一章:嚣张的英国人(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五十一章:嚣张的英国人(求订阅!!!)
酒瓶准确无误的砸在了男记者的脑袋上,只见男记者顿时发出一声凄惨的痛叫,脑袋上瞬间被开了瓢,鲜血直流。
而女记者这边同样遇到了麻烦,被马铮直接扑倒,手中的钢笔也被打落在地。不过这女记者也相当了得,一看就是一个练家子,一看事情败露,当即一个肘击就打向马铮的胸口。
这下要是被打实了,即便是马铮也要要身受重伤,但是马铮也不是怂包软蛋,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强悍的兵王可不是吹出来的。只见马铮左拳猛然间砸出,将女记者的肘子打偏,然后右手迅速卡住对方的脖子,然后迅速用力一拧,只听得“咔嚓”一声,凶悍的女记者瞬间软成了一团泥。
还没等马铮松口气,只见那个男记者再次举起了相机,目标依然是正一脸惊讶地看着他的老蒋。
来不及多想,马铮一把抓起女记者的尸体砸向那个男记者,同时将手里的西餐刀甩了过去。
西餐刀后发先至,一下射入了男记者的胸膛,紧接着整个人又被女记者的尸体砸飞。
由于不敢确定男记者是否已经死亡,马铮一个健步上前,迅速卡住男记者的脖子再次一拧,又是一声“咔嚓”声,男记者也倒在了宴会大厅里。
尽管现场已经有两个人倒下了,但是时间却仅仅过去不足三十秒,众人都还处在极度震惊之中,都是一脸惊讶地看着马铮,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暴起伤人,而且打的还是记者。
不过很快众人就反应过来了。尤其是老蒋身边的那些护卫,迅速将老蒋挡在了身后,并且掏出了武器对准了马铮。
紧接着,一个外国男人用颇为流利的汉语怒吼道:“混蛋,你为什么要对我们大英帝国的公民动手,而且还杀死了两个人。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的话我会向你们的领袖蒋控告你的!”
马铮眯着眼看着这个外国男人,冷声说道:“你确定这两个刺客是你们英国人?”
“他们是我们大英帝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男的姓李,女的姓王,都是几年前加入英国国籍的华人,他们都是正经的记者,不可能是你所说的记者!”外国男人怒声吼道。
“是吗,那我如果能证明这两个人都是日本间谍怎么办。你能为你刚才所说的话负责吗?”马铮冷冷地说道。
“他们不可能是间谍,更不可能是刺客,你这是在污蔑大英帝国的公民,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
“代价?你是准备以什么身份让我付出代价呢?”马铮淡淡地问道。
“我是大英帝国驻华武官史密斯,我现在就以大英帝国驻外公使的身份要求你做出合理的解释,不然我有权让人将你抓起来送到租界审判的。”
“抓我?你准备中国的土地上抓捕一位中国将军,还要审判他?真是荒唐,一个没落帝国的驻外使节竟然如此的猖狂。真是无知者无畏。”
说完马铮再次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史密斯先生,然后沉声说道:“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一个解释。但是你必须向我道歉!”
说着马铮弯下腰一脚将男记者的尸体踢翻过来,然后从他的脖子上将那个照相机摘了下来,然后又将女记者掉落在地的钢笔捡了起来。
随后马铮看了看现场所有的将官和宾客,大声说道:“大家现在肯定都很惊讶我为什么会突然出手,而且一出手还是如此的冷酷不留情面,直接置人于死地。现在我就告诉诸位原因。因为这两个家伙都是间谍,是刺客,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蒋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