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控股汉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一个小三的最终目标就是挤走原配成功上位的话,那刘欣和董贤这一对好基友绝对会打破小三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如果白居易活在这个时代,看到一个男宠的小费竟然是整个江山,那他打死也说不出“不重生男重生女”这句话。

    见到仅靠三陪就能得到一个终极大礼包后,那些自认为比董贤还要俊俏的少年才骏们,开始痛恨自己没有抢在人前面在天子面前留个好印象了。

    不过再怎么痛恨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直到有人指出董贤之所以越来越受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们家新建的大门基石用料好。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无数长安人不约而同的都开始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大家齐挖董贤家的“墙角”。他们的道理很简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天子的喜气总不能让你董贤一家全占了吧。

    别看有无数士兵守卫着,可士兵也是男人,他们一样也希望能得到天子的宠幸。

    既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长安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不论是士兵还是路人在经过董贤家门口时都会蹲下身来系鞋带,不过起身时大门已经豁牙烂齿的基石总会再缺上一块。

    于是,由大汉最顶级工匠制作、称百年不坏的董府大门没有多长时间就轰然倒塌了。

    不过天子要禅让的消息传到了王莽的耳中时,他却立即想起了之前王获对他说的话,意识到天子可能命不久矣,无他,如果刘欣还算康泰的话,再怎么大方也不可能说出禅让的话。

    道理很简单,刘欣在上任之初可是满怀雄心壮志,可谓是拳打王姓外戚,脚踢刘氏宗亲,如果身体还能撑得住,不可能才几年时间就想到了退位。

    所以王莽不再四处跑官,也没有跟其他长安人一样去挖董贤的“墙角”,而是严格按照王获之前对他说的那样,不管风吹日晒坚持每天三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等王获的“新作”千字文传到长安后,王莽就连忙写了两封信,一个是给孔休,另一封是给王获。

    给孔休的信中王莽说的很委婉,就是太皇太后十分想念王获,再加上他的学业也算“有所小成”,看看能不能让他放王获到长安小住几日。

    至于给王获的信核心思想就只有一条:老子我按你说的去做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有什么效果,所以你现在就给我立即滚到长安来。

    …………

    随着上官宇枫在新都呆的时间长了,即使隐藏的再深平时纨绔子弟的不良作派也一一暴露了出来,孔休对他也越来越失望。

    加上他落水后患上风寒只能回宛城治疗,王获的危机警报总算得已解除。

    所以接到老爹的来信后,知道是时候该回长安了。

    不过当他看到同样寄自长安的另一封信时,一时间竟是哭笑不得。

    来信人是张大夫,信中跟往常一样先是诉了好一通苦,言外之意无外乎自从跟着新都侯这艘破船到了长安后事事不顺,加上又惹出了点麻烦,眼看着诊所生意已经做不下去了。

    他在信中说道,自从听说大司马家大门的基石能带来好运后,就跟别人一样也去董府门口顺了两回石头,谁知道最后一次他刚“拿”了一块“小”石头,还没有走出多远董府的大门就倒了。

    虽然自认为大门倒塌跟自己没有关系,但张大夫还是心里怕怕的,之所以给王获写信,是想让他帮着找找王莽,看看不能给说个情。

    看了信王获才知道为什么史书上却清楚记载着没有地震、大风,董家大门却无缘无故就倒了。

    之前他还认为这是后人杜撰出来故意恶心董贤的,现在才知道这都是众人眼红董贤受宠,都想分润一二才造成的。

    其实还没有看完王获就能想得出来,别看这张大夫在信中说的轻描淡写,但他所谓的小石头个头绝对小不了,说是顺了两回,估计偷人家董贤家石头少说也得有十回八回。

    要不是自己穿越,张大夫也不会出现在长安,历史上董府大门应该还能多挺几天,所以王获万万想不到自己也会成为挖董贤“墙脚”的推手之一。

    本来想去信让张大夫躲上几天,可是想到历史上只说董贤对大门倒塌一事惴惴不安,再加上万一真的追查起来,估计张大夫现在早就被抓起来了,所以王获写不写信没有什么区别,也就只能让张大夫自求多福了。

    转过天来,王获特意去孔府向老师辞行,这一回孔休不但没有难为他,而且告诉他到了长安后一定要夹起尾巴做人,并让他带一封信给王莽。

    拜见师母时,王获拿出了一本小册子托她转交给小师妹。

    师母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八个字:我不负卿卿不负我。等打开一看,里面写的全是情诗,当时就吩咐贴身婢女立即交给孔雨嫣。

    当王获在河边接到小师妹赠予的铜镜后,已经明白了她的心意,同时也搞明白自己对小师妹也是有感情的,所以就弄出了本诗集出来,里面全是唐宋时期表达男女爱慕的诗词,不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交到小师妹手中。

    眼看就要离开新都,王获也就顾不上其他了。

    其实托师母转交,未尝没有变相试探师父师母是不是有悔婚的意思在其中。

    眼见师母看到诗集后并没有一丝不悦的意思,而且亲口又告诉他不但过几天孔府会专门请他吃一顿饭,临走时还会让小师妹也去送行,当时王获美的鼻涕泡都要出来了。

    知道了婚事不会有变化后,其他的事情在王获看来就一切OK。

    新都侯府的事交给管家,木工和造纸作坊交给了黄伍师兄弟打理,自己跟廖文飞、卫峥、陈钰等人只要等着收拾完行礼就可以直奔长安了。

第十一章 西行路上见闻() 
真要告别新都了,即兴奋又紧张,夹杂着迷茫甚至还有点恐惧,多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所以在出发的前一夜,王获一夜都没有睡踏实。

    等到辞别了送行的众人,在向长安行进的路上这种感觉变得愈发强烈,跟还没有完全学会自行车就要独自骑车上路远行一样时,才意识到自己对能否改变西汉和王莽的悲剧命运并没有做足准备,甚至有些逃避即将到来事实的想法。

    即来之则安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是在王获看来却难于上青天,没有办法,如果老爹真要按历史中所说的那样先是升任太博、宰衡,接着又成了摄皇帝、皇帝,估计自己不仅想当一个纨绔子弟很难,而且四十岁不到就得一命呜呼。

    出了新都不久路上就很少能看到行人了,偶尔能看到的也只是少数商队,但是田间耕作的人不少,不过看样子就知道全是给地主家干活的奴婢,且不说这些人衣衫褴褛,谁见过耕作自家田地还要后面跟着几个拎着皮鞭的监工?

    见到这王获的心情反而好过了许多,如今的社会跟摆满了杯具的茶案没有什么两样,就是自己让王莽躲在王政君的羽翼下什么也不做西汉国祚也长远不了,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拼上一回,看看能不能改变王莽、王氏家族乃至大汉人的命运。

    说来也是,后世各朝代的史学家无论再怎么抹黑王莽,可西汉末年政治**、官员昏庸,强地主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现实却明白记录上史书上。

    要说西汉的官员昏庸无能可能很多人并不相信,可事实却如白纸黑字般写的一清二楚,远的不说,就拿曾经为太子太傅的师丹来说,从刘欣继位后,先是掌领尚书事,后来又代替王莽担任了大司马,然后又调任为大司空。

    按理来说,师丹应该是一个懂经济、懂政治、懂军事的全能型人才了吧,可这货对刘欣来说其实就是猴子请来的一逗逼。

    且不说师丹让秘书代写奏章,结果秘书把奏章给泄露出去这等小事,关键是师丹当上三公后就忘记了谁是自己的领导,没事就跟刘欣作对,首先政治就不正确,当然有人会说师丹这是尽职尽责。

    在刘欣刚继位时,曾经有人上书说代用龟甲、贝壳作为货币老百姓都觉得很好,可是自从改成铜币后老百姓都变穷了,建议天子改用贝币。刘欣就询问师丹的意见,结果师丹的脑洞大开,回答是:必须改!

    天子听老师这么一说当然很高兴,贝壳在海边有都是,只要把铜钱改成贝壳老百姓就全变成万元户了这多好呀。结果当即批示了两个字:可行。然后把这事交给主管官署安排实行。

    可这些官员接到任务一看全傻了眼,这是哪跟哪呀,赶紧上书皇帝说这事不成呀,然后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逗逼师丹又感觉公卿们的意见也很对,不仅附合大臣们的意见,而且上书义愤填膺的让皇帝收回成命,这样一来就把当今天子当成了二百五。

    王获就曾经拿这件事跟王莽讨论过,当然他那时不可能说师丹是一个逗逼,只是向老爹说明了货币改革必须要慎重,虽然他也不是很懂货币的概念,但钱是朝廷信誉的标志这点还是让老爹接受了。

    之所以跟老爹说这些,是因为王莽********后不仅发行过大面额的青铜币,而且还把早就淘汰的龟币、贝币、布币、泉币又给弄出来了,结果给社会经济生活和货物的流通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果跟老爹说师丹是一逗逼,那王莽不就成了最大的逗逼!

    其实相对于师丹,大汉的很多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说起来很正常,如今长安朝堂上的官员很少有地方、基层的从政经验,一个个平时都高高在上,人五人六的,却识不得民间疾苦,大多数政令只能根据各地往来文书或拍脑门做出,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

    从新都到长安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取道穰城直奔长安,一条是先到宛城再前往长安,王获一行人选择的是后一条路。

    当然,绕道宛城并不是去看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