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再说的狠一些,佛教就是用来愚弄下层民众的。越是乱世,这东西越有用。我送二哥一句话,能为朝堂服务的宗教才是好宗教,否则都杀光就对了。”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在他听来柳木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可谁想,柳木却说道:“二哥,天竺的蠢货们不想改变四个等级,但我们大唐不是。我准备排一出史诗级的大戏,戏名就叫从骑奴到大将军。”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李世民想的是,大唐眼下有一半的人都是奴隶、婢、佃、仆。他需要佛教可以让这些人老实听话,不会出乱子。
而柳木的作法显然很另类。
柳木在给每个人升阶的机会,这是好还是坏呢。
李世民问柳木:“小木,若是眼下你华原县没了奴隶,你怎么办?”
“我估计会一个人坐在泾河边伤心,因为没有人作工了。但是二哥,我掌控四县的奴隶比有些地方的平民过的还好。还有一点是,我会给他们成为平民的机会,至于说奴隶,二哥认为半岛四百多万人口,不够补充奴隶的吗?”
李世民沉默了,他感觉柳木说的也在理。
柳木又说道:“二哥,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很精彩的故事,名叫斯巴达克斯。”
第0388节 铁证如山()
“这是什么文字?”
“古罗马,我们大唐称其为大秦。眼下的罗马是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王朝。斯巴达克斯是人名,他是一个奴隶……
柳木不愧是写手出身,这个故事讲的李世民全神贯注的听着。
一直次日天光大亮,柳木还没有讲完这个故事,如果不是有侍从催着李世民到了上朝的时间,李世民一定会听完的。
出门前李世民问柳木:“小木,这个西罗马是怎么灭亡的?”
“大汉朝打残了匈奴人,匈奴人逃呀逃的就逃了过去,然后打的那边死去活来,打着打着西罗马就灭亡了。”
李世民张大嘴巴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编故事还是当真?”
“刚才的故事也是真事,这个更是真事。”
“好,二哥会仔细想想的。”李世民确实在思考了,奴隶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他更清楚立即说废除也不可能。
柳木倒是有点怕,柳木最怕的是在一千多年后的辫子朝,佛教盛行,百姓确实成了愚民。面对列强的攻击,亡国之殇!
血性,大唐是一个最有血性的时代,这种血性与骨气绝对不能被压制。
再往后看,无论是宋、明,都是抑武扬文。
只有汉唐,纵然是文官也是热血的。
李世民在上朝的路上遇到了闻月阁的人,来人将一只包袱与一只木盒交给了李世民:“殿下,一份是我大唐在洛阳周边的行军布阵图,是武德四年的,其中有屈突老将军的表章,他认为秃驴们收藏这图其心可诛。”
“恩!”李世民认可这说法,这罪名很重。
“殿下,盒内是一把金刀,有认识此物的人说这是当年王世充为自己所制。眼下在宝藏之中找到,属下不敢多言请殿下作主。”闻月阁的人很有分寸,知道什么应该讲,什么不应该讲。
特别是面对这位注定成为大唐下一任皇帝的人。
他们要表现的就是才能、忠心以及严谨的作事风格,这也是柳木在规矩之中暗示过的。
“金刀!”李世民嘴上重复着,而后对送东西的人说道:“你们都辛苦了,可有伤亡。若有伤亡者加倍抚恤,有功着报上名单来,此次当重重封赏。”
“谢殿下,属下告退。”报信的人长身一礼后退下。
有没有伤亡他并没有汇报,敢来到闻月阁的人都是提着脑袋求前程的人,敢来就作好了死亡的准备。
至于说受伤,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是小意思,没必要提及。
李世民很满意这些投靠过来游侠儿的作事风格与态度,他相信这是柳木的功劳。将包袱与木盒交给其他人,李世民催马往太极宫而去。
至于说剿灭少林寺的过程,李世民没兴趣去听。
眼下知道已经顺利剿灭就已经足够。
太极殿上,李世民在李渊入殿之后立即走到正中的位置。
“二郎可是有要事?”
“回父皇,屈突老将军发现少林寺僧人藏匿了一份洛阳布防图,义愤填膺亲自带兵冲锋在前,现有四百里加急送来表章以及违禁之物两件,其中一件儿臣不敢言!”
不敢言?
李渊连御座都没有靠近就来到了李世民近前:“何物?”
“儿臣不敢言!”李世民还是这话。
“拿来给朕看!”李渊心中火起,连李世民都不敢说的东西,只能是两样中的一样。
象征皇权的两件物品,金刀玉玺。任何一样都足以诛全族。
一把金刀,竟然还刻有受命于天四个字。
李世民这时说道:“父皇,儿臣请三司会审,推荐主审官为萧公。儿臣以为萧公信佛信的是仁善之道,而这些人却是乱贼,儿臣请萧公为主审。”
刘政会终于看清了,这不是一个局,而是有人触及到了红线。
刘政会低声对萧瑀说道:“萧公,纵然您要保佛也要清除糟泊与污秽。”
萧瑀也明白过来了,昨日晚上他已经听说了,长安城的寺庙之中军械甲胄无数,不在册的僧尼无数,这确实是过错。
“臣愿请命,主审此事,绝计不放过一个贼子。”
李世民跟着说了一句:“也绝对不错怪一个好人。”
李世民的话让满朝文武都吃惊不小,竟然此时会来这么一句。
李渊看了李世民两眼,微微点头:“好,就依二郎所请。此事,严查重审。刑部、户部、工部派出得利人员,严查逃税逃丁逃役逃赋之事,一应僧、道、尼全部发配三原县为役,所有的田产收归国有。各寺庙……再议。”
李世民上前:“父皇,儿臣有一请。”
“讲。”
“驸马柳木上书,恳请大兴善寺既然为兴善,他愿捐出钱帛将其改为医所。其用有三,一传授医术对好学之人,培养各乡里可简单医治小疾的官派郎中,孙老神仙愿出任这医阁的第一任太学士。”
“孙老神仙传学?”李渊很是吃惊,这样的人才在大唐那是国宝级的。
李世民郑重的点点头后,李渊立即下令:“准,宫中出钱百万以资助孙老神仙济世助民。”
“父皇,还有第二请。长安普通官吏、衙丁之医疗保障,以及长安贫苦百姓的医疗救济。第三就是对孤苦无家者,孤儿弱妇之收容。柳驸马上书表示愿意出资捐赠,以感谢圣人将有罪僧尼发配三原之恩。”
“各位议一议!”李渊从容的回到了御座上。
还议什么,那大兴善寺已经改成了一座学校,这已经是无法改变,后面两个用途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都改变不了大兴善寺除名的结果。
但就是这样,萧瑀还是上前:“圣人,改佛寺为道观,怕是引天下人异议!”
李世民上前回答:“萧公,此时孙老神仙讲过,他穿医者服。无论是僧、道、儒、民、工、佃、卒、差。任何人有心学医,有学医之才,便会传授医术。并无道、佛之名,也无道佛之争,纯粹只为行医济世。”
萧瑀对李渊长身一礼:“既如此,朕愿负责改建大兴善寺之一切,请圣人赐新名。”
第0389节 寺庙改医馆()
“就叫长安医圣馆!孙老神仙当医圣之名。”李渊命人准备纸笔,亲笔提字给大兴善寺改了名字。
“下旨,大唐天下彻查庙、观之违规之实。四十五岁之下无数女道、还是尼全部还俗。各观小道愿学习一技之长者,可留存道之名。佛门亦如此。”
大唐皇帝李渊下旨了。
萧瑀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因为大唐皇帝对道、佛一视同仁,同样的处罚方式。
萧瑀没想到的是,这话中一技之长差别可是太大了。
这道圣旨下发之后,袁天罡几句话就安了道门的心,三原柳木的御火、御水、御石、御雷四法,神妙无比。这是道门之精华所在,不愿意学习的直接打入苦役营。
而佛门有什么?
这个时代的佛门没有任何出众的本事,医术他们不行,其余的东西除了忽悠普通百姓之外,还真找不到有什么一技之长。
武艺,这种东西算不上一技之长,大唐天下武艺高深的人多了去。
柳木的东西两市的大牌子扩大的一倍,开始就当下的时政作出言论引导,一切都是为百姓生活的更好,这一切只是将道、佛两教之中藏匿污秽清除。
当天下午,有数千百姓到朱雀门前向大唐皇帝表示感恩。
信佛的人也不愿意庙里的恶僧。
普通民众更在意的是那对贫苦人家有补助的医疗,以及给任何人都有机会拥有的学医的机会。
李渊却是笑不出来,在朱雀门上回应了百姓之后,李渊派人去叫了李世民,然后来到东市那块大牌子前。
看过大牌子之后,李渊对李世民说道:“此物有多久了?”
“父皇,怕是有一年多了。”
“恩,你可知此物的厉害?”李渊问李世民。
李世民低声回答:“父皇,儿臣也是见识了,此物可比一万精锐之军。小木他三言两语就引导了长安百姓的想法,试问历朝历代那个朝堂敢无视都城百姓的声音,何况长安城眼下有四十多万人。”
“厉害,当真是厉害。”李渊连着称赞了两句。
“不怕父皇生气,儿臣体会到此物的厉害之后,内心只有庆幸。”李世民这话中的意思就是,庆幸柳木不是在帮太子的。
李渊没生气,这东西连他都怕。
谁能想到一块小小的木牌竟然可以引导百姓的想法,这是何等威力,何等恐怖。
“二郎,小木在何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