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能想到一块小小的木牌竟然可以引导百姓的想法,这是何等威力,何等恐怖。
“二郎,小木在何处?”
“我府上,估计这会差不多应该醒了。昨晚上他给我讲故事来着,讲了一整夜。”
李渊问:“什么故事?”
“父皇,儿臣很好奇,小木对天下的了解,特别是大唐之外地方的了解,怕是满朝文武加起来也不及其万一。他讲的是西域大秦一个奴隶造反的故事,儿臣派人问过番商,他们告诉儿臣,那大秦国的都城,依当地话就叫罗马城!”
“去你府上。朕想问的是,他换到了整个殖业坊的土地,眼下却是推平了坊中一切,大大小小挖了无数整齐的方坑,他要干什么?”
李世民也不知道,只有带着李渊回自己的秦王府。
秦王府,李世民问管家:“柳驸马何在?”
“殿下,在半个时辰前柳驸马与公主殿下离开,骑马简从往泾阳方向去了。走的很急,走之前听到柳驸马笑的很大声。”
李渊气的笑了:“这小木必是听说将僧道尼放三原送为役,这有人作工了就赶紧赶回去分配这些人作事。果真是一个滑头,没好处就是一副懒散样,有好处跑的比汗血宝马还快。”
“儿臣去追他回来。”
“不用追,过段时间你见到他之后传为父的话,那东西两市的木板,让闻月阁派人看守,非闻月阁之外任何人不得贴上只言片语。朕也会让叔宝去闻月阁传话,让他们小心留意。这利器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妄为。”
“儿臣明白。”
李世民施礼之后,送李渊到门外。
柳木为什么急着回去,正如李渊所猜测的一样,就是因为大量的人送到了三原,所以柳木才急急的往回赶。
不仅仅是僧、道、尼。
从长安城西、北、东三个方向来的还有大量的车队,这些个车队都是商人们拉着大量的粮食,麻料,以及许多日用品。
仅是梳头用的梳子都拉了几十大车,更不用说竹编的各种器物。
和尚需要梳子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们需要。
抓到三原来的和尚们有一半以上都留有至少一尺长的头发,平时藏在僧帽内。而九成的尼都有头发,最长的与平常人无异。
隋末战乱,许多人确实是为了逃避战乱而成为和尚、尼姑、道士、道姑。
连魏征这样的人在隋末战乱的时候都出家作过道士。
这是无奈,不是罪过。
柳木一路狂奔,中午从长安出发,在傍晚前赶回到了三原,绝对是刷新了自己的从长安到三原的骑速。
三原县城北,清河边已经的连绵数里的帐篷。
苏定方正带人在这里巡查着,兵部新任尚书杜如晦派了从各卫之中抽调五千人,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这些僧尼道。
柳木征召一千六百家丁的消息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已经不是秘密。
这五千人都是长安周边二百多府兵府中能打敢杀,体力、耐力都极优秀的人。
杜如晦在借调这些人的时候就对二百多府讲过,没信心三天三夜从三原背上一百斤重的装备往太白山顶跑一个来回的人就别去。
结果报名的人数二百多府加起来超过了五万人,这从其中挑选了五千先送过来以维持的秩序的名义暂时借给四县的县令,也没说是给柳木的。
柳木赶到的时候,连绵的帐篷区正有一块空地在打架。
受控制的打架。
柳木带着穿着书僮服色的抱琴来到这处的时候,打架的人停下了。
“打呀,怎么不打了。继续。”柳木乐呵呵的坐在苏定方派人搬来的高椅上,视线扫过周围,看到已经几十个穿着沙弥服色的人躺在四周。
苏定方过来站在柳木身旁:“有点小乱,我私下作主告诉他们,打得过咱们的家丁就不用作苦役。”
第0390节 柳木的数万苦力()
“打,继续打。”柳木冲着场内喊了一声。
空地上近百人又开始对打,最简单的拳头,能使用的武器也仅仅只能选择一根一尺长的木棍罢了。
近百人不是混战,而是一对一单挑。
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穿着沙弥服色就倒下去一片。
“这算什么,连热身都算不上了。下一批,赶紧着。”一名赤着上身,手臂上绑着自己的代表身份等阶徽章的家丁空手指着周围大喊着。
纵然曾经是悍匪的,在庙里待的久了也比不过这些整日操练的强壮家丁们。
这些人练的拳除了各人之前的本事之外,那么就是两套拳术,一套是柳木打的看似花招子,结果连苏定方都服气的后世军体拳。
另一套就可怕了,后世的刺刀体术,刀刀致命的匕首套路。
短棍在这些人手上,只要捅在对方身上,轻则疼的满地打滚,重则直接晕倒。
地上那些人被府兵们拖到一旁,柳木的家丁继续叫嚣着让下一批赶紧上场别耽误时间。
苏定方保持着微笑看着这一幕。
柳木往后一仰头,看着苏定方说道:“你是打算给府兵也一个下马威?”
“算是吧,自以为是各府很强的,桀骜不驯的不好管。好在咱们名声在外,但难免会有些不服气的人。眼下还算好,没有正式征召家丁,到时候会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训练的。”苏定方带着笑意回答着柳木。
接下来三天时间里,无论是和尚还是道士,只要是男子没有挨过打的不足百分之五。
这百分之五都是年龄小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式,柳木所谓的以德服人在这里更适应以棍棒服人,先打,打完了全部赶到河里去,用硬猪毛刷子每个人洗干净了,领新衣,领工具。
相比和尚、道士们。女尼与女道这边倒是温柔的多了。
不过洗澡、换衣服是硬规定。
每人发一块带有香味的香洗,再加两套白叠布的内衣,然后是细麻、粗麻布的衣服。
三原县第一媒婆飘红六姑荣升第一任女营大管事,提着皮鞭一个营又有一个营区的查看着,一言不合就上皮鞭,根本不和谁讲道理,皮鞭就是道理。
送来三原的人数越来越多,柳木的所有家丁,还有借来的五千府兵个个如临大敌的日夜盯着这些人,生怕有谁给闹事出乱子。
遇到刺头,无数男女都先关进小黑屋再说。
又过了两天时间,这是头一批人送到后的第五天了,营区总算是有点规矩,安稳了下来。
各营管事开始立起大牌子,并且在各营传话。
“有认识字,都站出来。”
近五万人了,真正能够自由书写的连一百人都不到,能够认识五百个字,勉强会书写也不足五百人。
“连字都不认识,还怎么念经呢,都是些假货。”柳木看着名录骂着。
众人无语。
识字率不足百分之一,这一点确实让人汗颜。
“有没有粗识医术的……”
各营开始挑人,从识字的,再到懂医术,然后是铁匠、木匠、泥瓦匠……
和尚道士之中挑出来连五千人都不到,其余的人都是没特长的,有几个倒是表示自己能打,可在柳木家丁面前只有当沙袋的份,少有几个真正有功夫在身的,遇到柳木这边的游侠儿,也同样是沙袋。
看柳木眉头都拧成一团了,苏定方在一旁劝说着:“郎君,您要的本身就是苦劳,能挑出十个八个匠人已经是好事了。更何况女营那边,九成以上都懂织工的活,还有许多对医术小有精通。”
“精通?”
“对普通人而言,算是精通了。”苏定方改口了。
在柳木这里说医术精通确实不合适。
苏定方又说道:“有十数人倒是真的精通乐器。”
“恩,回头去问问,可愿意再操持乐器。并非歌舞姬这样的差事,非贱籍。然后让叶四娘派几个人去考一考。”
柳木说的依他的道德观没错,不强迫任何人作任何事。
但苏定方却有异议:“都下放成官奴了,还由得她们选。非是有意反对郎君的决定,但这口子一开怕是其他人也不好管了。更何况是她们主动提出精通乐器的,否则可以隐瞒不说,郎君以为如何?”
“好吧,按你的意思来。”
柳木退让了,最近几个月柳木受到的冲击很大,自己的道德观与大唐的道德观冲突越来越大。
就连独孤兰若和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开始有不少的差异。
“郎君,那么新三坊开始开工?”苏定方问柳木。
柳木微微点头:“梁州那边我要的东西运到了吗?有试过?”
“有,确实有树胶而且产量不小,工坊的几位管事都认为应该在梁州建一坊,提取树胶之后再运过来,然后对树胶再进行深加工,几位胶匠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已经明文贴出最优者赏钱十贯。”
听苏定方说话,柳木看了看自己的脚。
柳木脚上穿的是一双半汉半胡式鹿皮短靴,这双靴子的成本就要八百文钱。而麻布鞋的成本便宜的需要二十文,贵的要二百文钱。
柳木从梁州弄来的东西,事实就是杜仲,柳木的化学是不及格的。
但大唐的胶匠们正在思考如何硬化树胶,用多层麻编底再涂上胶来增加防水与耐用性。柳木相信再有一个月肯定就会有结果,至少是初步能够使用的东西。
“工坊开工吧!”
“这几天选一吉日,祭祀天地之后就开工。”
苏定方所说的三大新工坊,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三个工坊。第一个工坊搪瓷坊,这种工艺原本柳木根本就没想过。
可在柳木派影刀四处找优秀工匠的时候,影刀找到一群落破的胡人。
他们不是工匠,但献给了柳木一套关于珐琅工艺,这东西大唐的工匠有人在前隋的时候就接触过,此时有完整